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小班反思集合15篇

幼兒園小班反思集合15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麼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反思集合15篇

幼兒園小班反思1

幼兒喜歡聽故事,通過聽故事,能養成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講故事時,要換方式多講幾遍,激發幼兒傾聽的積極性。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掛圖,結果發現有的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可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爲宜,因爲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提問中,要根據小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只能提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而我忽視了到小班的水平,提了一些不容易或者說根本回答不上的問題,其實作爲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請智力較高的幼兒示範,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繫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願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啓發和提示,儘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園小班反思2

今天上午,我執教了科學活動《香香的和臭臭的》,爲了活動的順利開展,上週末已經請家長與孩子一起收集有關資料,並有意識爲孩子積累一些嗅覺的感官經驗。週一,當我看到孩子們帶來許多空藥瓶“香香的和臭臭的”物品的圖片後,對活動就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活動前,我準備了許多有氣味的東西將它們分別裝在空藥瓶中,然後將瓶口封好,又在上面戳上幾個小洞,在活動的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聞一聞,感知各種氣味。因爲擔心這個操作的環節,於是非常注重操作前的講解,儘量交代清楚要求。所以,這個環節進行得很順利,孩子們分組操作的時候比較有序,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找一找香香的和臭臭的東西卻沒有預想的那麼順利。當我提問:“你還聞到過什麼東西是香香的?什麼東西是臭臭的?”我的預設是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或者用簡筆畫畫出該物品,然而舉手的孩子卻寥寥無幾,而且答案雷同。於是我乾脆直接出示了幾張圖片,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這樣一來,他們的思維也漸漸活躍起來。

活動結束了,雖然聽課的老師們評價還不錯,但是總覺得有些環節其實還可以處理得更完美,活動中還有很多遺憾。

“教師如何引導幼兒進行探索認知,並大膽表達出來”,這是今後我在執教科學活動中所要關注的。同時,在教學活動中,鍛鍊自己的應變能力,也是今後所要努力的方向。

幼兒園小班反思3

活動目標:

1、能對溶解現象有好奇心,並願意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2、願意積極探索,知道有的東西放在水裏會溶解,有的不會。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每人一小杯水、一個勺子、糖、鹽、米、奶粉、果汁粉、沙子。豆子。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飲料給小朋友們嘗一嘗,然後再輕輕的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嚐到的是什麼味道的?老師隨機給小朋友分兩種飲料(白開水、糖水)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喝到的飲料是什麼味道的?爲什麼有的是甜的有的是沒有味道的?那你有沒有在裏面看到糖呢?糖寶寶到哪兒去了?

二、動手操作

1.教師示範小實驗:觀察糖溶解的現象。

(1)先讓幼兒大膽猜測實驗結果

(2)教師和幼兒一起操作:先嚐一口自己杯子裏的水(無味),然後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會發生什麼變化?用勺子攪拌一下,觀察糖到哪裏去了嗎?躲到水裏去了!請幼兒再次品嚐水(變甜)

(3)請幼兒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總結:糖放在水裏化掉,不見了,這個過程就叫做溶解,我們的水就會變甜。

2.請幼兒自己操作。

(1)幫助幼兒拓展經驗,引導幼兒說說還有什麼東西會溶解?

(2)師:老師這裏還有米、奶粉、果汁粉、沙子、鹽,你們也來試一試?(幼兒分組操作)觀察溶解顯現、顏色變化,發現有的物品不能溶解。

(3)幼兒自由交流實驗結果,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三、結束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東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們可以回家後跟爸爸媽媽們一起觀察、發現、然後再來告訴我們的好朋友,好不好?

活動反思:

我覺得本活動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本次活動,幼兒的參與性比較積極。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的自主動手操作,從中體會溶解的現象。不足之處是膽小、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幼兒回答問題不夠主動,使能力弱的幼兒得不到發展。在今後我們應該讓每個幼兒都能體會到成功感,從而增強自信心。相信在這樣的引導和鼓勵下,幼兒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小百科:物質溶解於水,通常經過兩個過程:一種是溶質分子(或離子)的擴散過程,這種過程爲物理過程,需要吸收熱量;另一種是溶質分子(或離子)和溶劑(水)分子作用。

幼兒園小班反思4

讀書可以使人獲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還可以通過書中不同的人物、事件、事物、案例等來強化自己的思想、觀點,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案例,這本是身邊很普通的一件事情,但是通過不同的教育方式卻得到了另人難以想象的結果。所以這篇文章讓我依然記憶猶新。

這件事講的是:在某個幼兒園,新學期開始時,在新來的一批幼兒當中,有幾個幼兒有不愛睡午覺的習慣,針對這一情況,老師想了一個辦法,把他們的牀都靠牆放,午睡時就讓那幾個幼兒面朝牆睡。老師覺得,這樣一方面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另一方面還可以阻止他們與其他小朋友說話。沒想到不到一個星期這種方案就失敗了。有一天,午餐散步活動結束後,老師正帶幼兒走向睡眠室。突然,一個叫欣欣的幼兒跑到老師面前說:“老師,您別讓我對着牆睡覺了好嗎?我對着牆睡覺心裏難受。”當時老師愣了,彎腰抱起她說:“那好吧,老師不讓你對着牆睡覺了。”他聽聽了老師的話很高興,還把這件事告訴了身邊的小朋友。看到欣欣的舉動,老師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晚上回家後,這個老師在想白天孩子說的話。於是她做了一次試驗,把家裏的牀搬到靠牆的一邊,然後側身對着牆躺下。這時她才感覺到真得很不舒服!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抑感。順着牆往上看,那牆顯得很高很高,而且像是要倒下來,於是心裏就更加不舒服了。原來是這樣的感覺,並意識到自己真是大錯特錯了!第二天,老師早早來到幼兒園,把那幾個不愛睡覺的孩子的牀,全部搬離了那面高高的牆,重新擺好。

後來這位老師又想了許多的辦法,比如,通過創編故事、詩歌,給他們講睡午覺的好處和不睡午覺的壞處,讓他們聽一些舒緩的搖籃曲,並自制一些小獎盃,獎給睡午覺時表現好的孩子等,對幫助那幾個孩子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很有效。

讀完這個案例至今都讓我受益匪淺,使我真正意識到無論做什麼事情之前你都應設身處地的多替孩子想一下。在老師看來,孩子午睡有益健康,所以我們就想盡一切辦法讓幼兒入睡,甚至有時也像那位老師一樣,讓不愛睡午覺的小朋友對着牆午睡,爲的是免得孩子們之間互相干擾,大家的午睡也就都有了保證。這種方法雖然符合兒童心理活動規律:減少刺激,從而較快的使孩子進入睡眠狀態,這似乎是個好主意,可是我們卻沒有想一想我們的“方法”是否給幼兒帶來了心理上的其他方面刺激,使孩子產生心理壓力。就像文中所說,欣欣對老師說:“心裏很難受。”才引起老師的反思,老師自己試着像欣欣一樣對着牆睡覺,才發現真是很不舒服,用眼睛順着牆壁往上看,覺得牆體好高好高,像是牆壁要朝自己倒下來一樣,心裏覺得難受極了。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欣欣是幼兒園裏的一個小孩呢?其實心理上承受的壓力,不知要比大人大多少倍呢!有時也許孩子會想:“爲什麼其他小朋友都不這樣,而我卻一定要這樣!他們會把這看成老師的懲罰,一想起受懲罰心裏更不是滋味。她越想越難受,越想越害怕,又怎能把事情做的如你所願呢?也會感到自己被老師從小朋友的羣體中分離出來,無依無靠,我們成人往往意識不到,但是,在孩子的心中,他覺得自己成了離羣的孤雁,覺得自己獨立無援,孤獨沒有安全感。然而安全感對幼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正如欣欣對着牆午睡一樣,面臨好高的牆壁,看不到周圍熟悉的環境和小朋友們,這就使她失去了安全感。新學期開始階段,孩子從自己過慣了的家庭環境中,被送到幼兒園,一切還不習慣。這樣的新環境,已經使她很擔心,老師又要她對着牆午睡,本來已經出現的不安全感越發加重起來,真是雪上加霜。

有時我們正是這樣,往往是出於對孩子的關愛,曾經做過,正在做着或是將要做出一些類似”對着牆睡覺“之類的錯事,本來是片好心,卻辦成了壞事。到最後,歸根到底,就是我們不懂得也不善於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往往把自己的思想、觀點、方法,強加於孩子。好心辦了壞事,卻自己不知道,更沒法糾正,直至鑄成了大錯。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這正是《綱要》反覆倡導的,而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有時我們所欠缺的,就是像欣欣小朋友的老師一樣的勇於反思,並設身處地爲幼兒着想的精神。通過看書學習我才真正明白,作爲一名幼兒教師,理解孩子的心理是多麼重要呀!只有瞭解每個幼兒的心理,才能根據不同幼兒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教育兒童必須走近兒童世界,理解兒童的心理,孩子的想法在成人看來比較簡單,但也有着他的道理。大人和小孩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如果說大人的世界是現實的陸地,是顯而易見的陸地上的一切事實,那麼孩子的世界就是海洋,是海底裏那一切隱蔽的存在。陸地上有的,海洋裏也有,但其中卻有着差別。因此,不能用大人的世界來套兒童的世界。在成人看來是變形的、錯誤的甚至是荒唐的,在孩子眼裏卻是真實的和正確的,因爲他們處理和分析問題的方法與成人不同。

兒童很小就問一些具有哲學意味的問題,如”我是從哪裏來的?“”星星爲什麼愛眨眼睛?“在他們的眼中萬物皆有靈性,他們喜歡和花草講悄悄話,爲布娃娃洗臉、穿衣服;他們愛憎分明,只理解”是“與”非“,對人評價不是”好“就是”壞“對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問題無法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常以自己的思想方式去行動。如,對玩具汽車的構造產生好奇,但有不理解抽象的理論講解,索性拆開來自己琢磨,在自己拆裝的實踐中得出自己的理論,會用自己的哲學來構建汽車的原理。

所以我們應當用兒童的心理來看待孩子。孩子爲什麼拆壞汽車?下雨天爲什麼偏偏愛在水裏跑來跑去,如果耐心些,孩子會告訴你他的道理,你也自然會從孩子的哲學中瞭解它的想法,瞭解他的思維方式。

我們常說要用一顆童心,一份愛心去對待孩子,其實無需扮演或僞裝,只要能理解”兒童的心理“,用”兒童的心理“看待兒童世界,就自然能理解他的言行,也自然能引領兒童從”海洋“走向”陸地“。

然而,我們有時正是缺少一顆童心而已。讓我們重新拾起那無瑕的童心和孩子們一起快樂成長。

幼兒園小班反思5

《小手歌》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中小手變化的有趣。

2、能用手錶現各種不同的物體和動作,嘗試邊唱邊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伴奏

【活動過程】

1、“小雞小雞在哪裏”師生對唱練聲。

老師用手做小雞(小貓、青蛙)狀,引導幼兒唱歌練聲。

2、教師表演,引發興趣。

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幹,能變出不同的小動物來,看我的兩隻小手又做成了什麼?(教師表演“雨點狀”)幼兒回答。

師: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老師範唱)

3、學唱歌曲,感受小手變化的有趣。

師邊做動作邊問:這是什麼?雨點從什麼地方落下來的`?(引導幼兒用語言和動作表演)雨點落下來會發出什麼聲音呢?(老師邊唱邊提問,引導幼兒來回答)

師:你的小手會做雨點嗎?我們一起來試試。(師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帶領幼兒共同表演。)

4、嘗試用聲音的響和輕來表現雨點的大小。

師:雨點越下越大了。我們唱的時候聲音要怎樣?越下越小呢,怎麼來唱?

5、大膽想象,創編歌詞。

師:除了歌曲裏兩隻小手能變成雨點,還能變成什麼呢?

師:變出來的東西它是什麼樣子的?

師:它會發出什麼聲音呢?(引導幼兒進行創編並邊表演邊唱)

6、完整欣賞小手歌。

師:有一首歌曲就叫做“小手歌”歌裏除了變成雨點還變成了許多其他的東西,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放音樂)

師:你聽到兩隻小手變成了什麼?(幼兒根據歌詞回答)我們可以在區域遊戲中在來表演。

【教學反思】

這首歌曲是建構式課程“多才多藝的手”中的一個活動,歌曲有五段,在建議欄中說到:適合大班幼兒演唱,小班可以作爲欣賞。因此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我把歌唱的重點放在歌曲的第一段上,這樣比較的短小也降低了難度。

在活動中先從“小雞小雞在哪裏?”切入,一方面讓幼兒來進行問答練聲,另一方面也讓幼兒逐步感知用小手改變不同的動作可以變出不同的小動物,爲接下來的活動打下基礎。

在學唱的環節中,我運用了先欣賞在記憶歌詞的方法。我覺得完整欣賞有助於讓幼兒更好的感知旋律從中感受到歌曲的美。再聽過後利用唱着提問的方法,讓幼兒對歌詞和歌曲的旋律進行逐步分段的記憶和嘗試,這樣循序漸進的進行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把歌曲學會了。

爲了讓幼兒能多多的唱幾遍,我用了雨越下越大和越下越小的情境,讓幼兒嘗試控制自己的聲音進行演唱。這裏我覺得有些困惑?運用這樣的策略能讓幼兒提升歌唱的興趣,但剛學不久就來嘗試控制聲音進行演唱,對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有時會只顧大聲和小聲而忽略了歌唱時的音質了出現大喊的情況。

在創編環節中先讓幼兒自己用小手變一變,這時我用了邊唱邊問的方法,幼兒能在回答後自然而然的吧歌詞填出來了。

最後,我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歌曲,一方面進一步的完整感知,另一方面爲接下來的區域遊戲打下基礎,可以把這首可以延伸下去。

幼兒園小班反思6

春天來了,由於氣候的原因又到了疾病傳播的高發期,我們班有些孩子抵抗力比較差,再加上天氣變化無常,孩子們活動量一天天增大,又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很容易生病。近段時間,班上服藥的孩子明顯增多了,到了中午,我們請帶藥的寶寶倒水喝藥,有的小朋友就會說:“我帶藥的,我帶藥的。”聽得讓人感覺自己帶要來了還有點沾沾自喜。有些小朋友甚至不到幼兒園來了。小朋友們總是會跑過來問老師:今天XXX怎麼沒有來幼兒園呀?面對這種種現象和問題,我們開展了健康活動《寶寶生病了》。引導幼兒瞭解一些流感時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症狀,以及預防流感的簡單知識。

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本來的設計意圖是藉助身邊的有效資源:最近總是有小朋友缺席不上幼兒園,來讓幼兒探討爲什麼這些小朋友沒有來幼兒園,讓幼兒進行大膽猜想可能的原因(家中有事,生病了),但非常湊巧的是今天全班幼兒都到齊了,沒有人缺席,所以我只好隨即將教案改成前兩天有小朋友沒有來上幼兒園,你們知道是爲什麼嗎?

第二環節:針對小朋友說出的原因:感冒生病了,我隨即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感冒了會出現哪些症狀呢?得了感冒該怎麼辦呢?我們怎樣預防感冒呢?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都會說出其中的一二,針對幼兒的回答,我會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幼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對於感冒了怎麼辦?小朋友都知道可以打針吃藥,但他們對“藥是爲了治病而喝,不能隨便吃藥。”這一概念的理解不夠清楚。吃藥是爲了讓病好得更快,但卻不能多吃,吃多了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對於如何預防感冒?小朋友們知道熱了要脫衣,冷了要穿衣服,但對“多做運動有益健康,可以使身體更強壯。”的認識卻比較淺,他們想不出來。另外我還設置了“對生病的同伴說說關心話”這一環節,引導幼兒關心生病的小朋友,培養幼兒從小擁有一顆愛心。

第三環節:拓展春季其他傳染病知識,幫助幼兒認識一些常見的春季傳染病以及這些傳染病的體徵,會出現的症狀等。另外,針對最近附近幼兒園出現水痘、手足口病爆發的事件,告知幼兒儘量少在小區內玩耍,如果在小區內的滑滑梯等場所玩過,回家之後一定要記得用肥皂洗手,清楚病菌。

不足:師幼互動不多,教師講得比較多,幼兒說得少。課堂氣氛不活躍。

幼兒園小班反思7

做爲一名幼兒教師,我明白生活常規在幼兒一日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常規教育既是幼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團體生活的“必修課”,也是教師做好課堂管理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學指出:人的發展有兩個重要的領域:一是情感領域;二是認知領域。作爲一名大班教師,我在管理中應當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應當強調讓每一個孩子都受到充分全面的教育,尤其要關注孩子的情感領域,關心每一個孩子,使每一個孩子的主動性都得到充分發揮,爭取消滅教育死角。那麼,如何幫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並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我覺得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造融洽的師生關係

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教學與管理的前提。平時,我比較喜歡和孩子們“瘋”到一齊,拉着衣服玩老鷹捉小雞,做他們喜歡的遊戲和想做的事情,經過與他們的交談和眼神交流來了解他們,發現他們成長的需要。我明白,僅有真正的走進他們的心裏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爲了這個我也在更加的努力。

二、重視孩子的習慣養成

此刻的孩子,都嬌生慣養,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難以適應自理的日子,到了幼兒園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首要的,經過學習與實踐我深深的體會到有着良好習慣的班級是多麼的優秀與便於管理,良好的秩序不僅僅能保證課程教育的順利實施更能大大的降低常見事故的發生,孩子們不爭不搶,不打不鬧,不抓不咬,教師還有什麼可累的,當然這是個不小的工程,需要教師的耐心教導和日復一日的訓練養成。還有很多如良好的用餐習慣、良好的喝水習慣、良好的睡眠習慣、良好的語言習慣等這都要靠教師平時的仔細觀察與發現總結。例如:玩大型玩具時,也是先讓幼兒想一想,這麼多的小朋友都要玩,哪些事情很危險,是不能夠做的呢。雖然孩子們講述發言的時間佔用了玩玩具的時間,但卻有效的使孩子們掌握了玩大型玩具的常規要求,並且,記得牢,很少有孩子會犯規。避免教師的過多指揮和干預,讓幼兒明白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事,使各項活動互不干擾、有序地進行。

三、樹立孩子的主人翁意識

讓孩子有機會參與班級的創設與管理,讓他親身體會到構成一個班級的不容易:打掃衛生,裝飾教室,管理小朋友,適時體會一下教師的辛苦,使他能更珍惜勞動成果和體諒教師。

四、重視孩子的個性化教育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有思想、有個性的孩子,並且他們每個人的個性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我十分注重孩子的個性差異,針對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等特點來開展教育工作。

五、加強家園聯繫

幼兒園的班級管理是離不開家長的理解、支持和參與的。於是,我們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嘗試利用家長資源進行班級管理。利用家園橋,家園聯繫手冊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心得;平時我比較注重和家長的語言交流,爲了保證班級管理的順利進行,取得最佳的效果,在學期初召開了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向家長介紹我們將要開展的一些工作、家長將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等,讓家長了解到,僅有家長切實地參與,才能促使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才能使我們的班級管理得更好。另一方面,家長在瞭解了我們的常規工作後,很樂意參與我們的教育活動,幫忙孩子蒐集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區角材料,這樣既方便了我們的教學又節省了我們的財力。

幼兒園小班反思8

音樂遊戲《小兔和狼》反思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喜歡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讓幼兒在音樂遊戲中與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瞭解和友誼。因此在組織小班音樂遊戲活動《小兔和狼》前,我認真揣摩教材,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在活動前先豐富幼兒的經驗,併爲活動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準備工作,一節活動進行下來,感覺基本達到我想要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說說我這節活動的收穫和感受:

一、激發幼兒的表現欲

爲了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活動一開始,我就以兔媽媽的身份帶幼兒到森林裏玩,自然地進入教室,通過音樂律動作爲本次活動的開場導入,幼兒在《兔子舞》的音樂中模仿小兔子跳到草地上,這個環節在無形中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爲接下來模仿小兔子和大灰狼打下了基礎。

二、音樂活動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

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模仿,本次音樂遊戲正好適合幼兒。另外,幼兒在小班的時候動作發展水平不是很高,所以這裏我沒有苛求幼兒一定要有多優美的動作來表現小兔子和大灰狼,而是將重點放在音樂上。首先欣賞a段音樂,分辨出音樂中的動物客人是小兔子,然後進行簡單模仿;再欣賞b段音樂,發現跟第一段音樂不一樣,b段音樂是大灰狼,然後才進行完整遊戲。我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教學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這樣能保持幼兒主動參與的熱度,幼兒不會以太簡單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會以太複雜而感到縮手縮腳,只有這樣,孩子們纔會感到親切,易學、易掌握,有了成功感,他們以後進行活動時,也會情緒歡樂,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厚。

三、利用多種形式爲音樂遊戲做鋪墊

要上好一節好的音樂遊戲課,還需要很多的準備工作做鋪墊。比如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較好的遊戲環境,佈置了草地、房子、大樹等等,使得幼兒很容易就進入了角色,在完整遊戲時,孩子們完全沉浸在情境中,樂於聽音樂玩遊戲,在大灰狼音樂出來時,很快的找地方藏了起來。

四、及時表揚、重點指導、鼓勵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

表揚是激發幼兒表現自己的良藥。表揚還能保護幼兒剛剛萌芽的自尊心,讓幼兒體會到活動的樂趣。在第一次播放a段音樂時,很多孩子還不一下子都聽出音樂中藏着的動物客人是小兔子,許多小朋友都回答了“小貓、小雞、小鴨”等等,甚至還有幼兒回答了“獅子、老虎”,,在這裏,我採用了鼓勵的方式,請幼兒“在想一些、“仔細的聽一聽”,揭曉答案後再用表揚的方式鼓勵幼兒“猜一猜小兔子在幹什麼”。

本次活動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在幼兒欣賞a段音樂後,我沒有請幼兒嘗試自己模仿小兔子,而是在老師帶領下模仿,這就侷限了幼兒的思維,沒有給幼兒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並且在第一次遊戲時,有的小兔子因爲沒有藏好或是動了而被大灰狼抓住,我沒有跟幼兒強調這一後果,所以小朋友們在第二次玩遊戲時,沒有重視會被大灰狼抓住;另外,第二次遊戲時,我只請了一個幼兒來做大灰狼,幼兒的參與性不足,應該要多請幾個小朋友來做大灰狼,使幼兒充分體驗到兩段音樂的不同。總體來說,活動目標達成還是較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開車歌》

2.分辨行進與停止的交通信號並做相應的動作。

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CD《開車歌》,紅色、綠色交通燈紙模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和幼兒討論有關交通信號燈的作用,請幼兒自由表達想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汽車遇到紅燈時,該怎麼做?(紅燈停,綠燈行)

2.小朋友在過人行道時,該怎麼做?(紅燈停,綠燈行)

二、播放CD,請幼兒傾聽並學唱歌曲。

1.你聽到了什麼?(叭叭叭,汽車開來了)

2.看見紅燈怎麼樣?看見綠燈怎麼樣?

三、反覆學習歌曲。

四、遊戲:請幼兒扮演汽車司機,教師扮演交通警察,幼兒伴隨音樂開車子,並根據教師出示的交通燈顏色決定行進還是停止。

1.請幼兒扮演小司機,並說說自己開的是什麼車?

2.你開的什麼車?(鼓勵幼兒想象並說出自己喜歡開的車)

3.請幼兒從教室的某一處出發,沿着一條路線前進,教師同時播放音樂。

4.教師說“紅燈”,並出示紅色紙模,幼兒原地踏步,停止前進;直到教師說“綠燈”並出示綠色紙模,幼兒再開始繼續前進。

五、活動延伸

幼兒到戶外,自由組合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1.由於在活動前做了較好的準備,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們學習和練習歌曲,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歌曲,還能根據歌曲與遊戲的指示做出停止、前進的動作,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2.由於幼兒較多,在遊戲室內奔跑不開,臨時做了遊戲的調整,將孩子們以組別編號,模仿車輛限號進行分組遊戲,但是由於孩子們沒有這樣的經驗積累,同時,小班孩子對數字的理解有差別,所以大部分孩子不能理解限號行駛的遊戲規定,可以加強這方面的鞏固與練習,這也是大班額下幼兒分組遊戲的一種方法。

幼兒園小班反思9

在幼兒園小班兒歌教學中,兒歌憑藉其篇幅短小精巧,結構單純,並且語言活潑,節奏明快,讀起來琅琅上口,易爲孩子所理解又富有趣味性等特點,深受孩子的歡迎,樂於接受。《貪吃蟲》這首兒歌就體現了朗朗上口又富有趣味性的特點,迎合了孩子的口味,切入孩子的心靈,使孩子樂意與兒歌進行互動,快樂學習。

活動從以下四個環節:認識貪吃蟲------提問、猜測、想象------學習兒歌------操作創編兒歌入手,充分激發孩子喜歡兒歌、大膽表述,學會吃完---吃----的句式。第一環節,我以玩具毛毛蟲展示,吸引幼兒的興趣,讓他們認識毛毛蟲,並鼓勵孩子與毛毛蟲打招呼,他們非常開心,拉近了與毛毛蟲的距離。第二環節通過提問、猜測、想象,並及時展示毛毛蟲所吃的東西,增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理解兒歌的趣味性。我通過層次性的問題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在輕鬆的氛圍中有效地理解兒歌內容。接下來第三個環節:學習兒歌是重點,通過教具,孩子一目瞭然地瞭解兒歌,這樣能幫助孩子更快更好地學習兒歌。其中將水果順序交換位置,設計考考小朋友情節,讓孩子嘗試自己將兒歌讀出來,爲下面的創編活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第四個環節:嘗試小組合作創編,提供人手一樣食物讓孩子共同操作,給孩子自主選擇、操作的很好機會,孩子的興趣也就更濃厚了。操作過後的朗誦學習過程中,請個別坐得神氣的孩子說喜歡哪一條貪吃蟲,再來和老師一起朗誦、將這條貪吃蟲吃的東西讀出來,都是給以孩子充分展現的機會。總的說來,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整個活動設計,循序漸進,能很好地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充分發揮了孩子的主動性,環節流暢緊湊,引導到位,也能關注孩子的學習需要,孩子學習積極性高,參與性強,整個活動孩子就學得輕鬆、學得快樂。

因此,在幼兒園進行兒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綜合運用活動性、直觀性、引導性、探索性的教學方法,讓孩子通過多種形式興趣盎然地學習,達到其獨有的學習效果。孩子反覆吟誦兒歌,能幫助矯正發音,正確把握一些物體的名稱和概念,初步的認識事物,並能培養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可以從中獲得美的享受和情感薰陶。兒歌的形象有趣也能幫助孩子認識自然界,認識社會生活,還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我們在活動中要積極地讓兒歌和孩子互動,讓孩子一起在歡歌戲笑中乘着快樂的翅膀在兒歌的藍天展翅飛翔,真正做到“教學潤無聲”。

幼兒園小班反思10

活動目標:

1、反覆感受歌曲,知道歌曲名稱,初步瞭解內容,喜歡唱歌。

2、通過大帶小的活動過程,體驗活動的樂趣,萌發愛幼兒園的情感。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重點:

知道歌曲名稱,初步瞭解內容。

活動難點:

瞭解歌曲的內容。

活動準備:

1、大班幼兒事先排練好表演和節奏樂。

2、表現歌曲內容的掛圖一幅(小班教學掛圖上冊3號圖)。

3、木偶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1、大班幼兒扮演小動物(小鴨、小狗),聽音樂表演小動物律動,在教師的帶領下,啓發小班幼兒邊走邊學小動物的叫聲。

2、“我們跟着哥哥姐姐邊走邊學小鴨子叫,到幼兒園去玩嘍!”表演大膽跟着做的幼兒。

3、觀看哥哥姐姐做歌表演兩遍,感受音樂歡快的情緒。

(1)觀看第一遍表演後問:哥哥姐姐在做什麼?;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唱歌、跳舞、做遊戲)

(2)觀看第二遍表演前提示:哥哥姐姐在幼兒園唱歌、跳舞、做遊戲,真快樂,我們邊看他們的表演邊給他們拍拍手吧!

4、感受歌曲的內容。

(1)教師邊演示木偶邊演唱兩遍歌曲。

我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我真喜歡我的幼兒園,我還會唱一首歌曲呢!名字就叫《我愛我的幼兒園》,你們聽聽,我們在幼兒園有些什麼高興的事。

(2)欣賞哥哥姐姐表演。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後出示相應的圖片,並唱出相應的歌詞。

誰愛我的幼兒園?(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裏什麼多?(朋友多)哥哥姐姐在幹什麼?(又唱歌來又跳舞)大家一起怎麼樣?(真快樂)

(3)教師邊指點圖片邊唱。

(4)哥哥姐姐演唱,並用節奏樂伴奏。

5、跟着大班幼兒表演,進一步理解內容,體驗歡快的情緒。

(1)在歌曲伴奏下,哥哥姐姐帶幼兒隨意做動作,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2)跟隨哥哥姐姐邊唱邊表演。

6、在《我愛我的幼兒園》的音樂伴奏下,哥哥姐姐帶幼兒邊唱邊做動作歡快的走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我愛我的幼兒園》是小班上學期的剛開學時的一次音樂活動。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練習了音高、節奏,感受了歌曲的旋律,體驗了歌曲的情感。在探索中學習了用自然地聲音演唱歌曲;在自由舞蹈活動中,幼兒充分發揮了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師幼共舞活動中,孩子通過稚嫩的動作表達了對老師、同伴和幼兒園的愛,使得活動達到了高潮。

幼兒園小班反思11

活動目標:

1、認識西瓜的特徵,知道西瓜有營養。

2、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3、認識漢字“西瓜”的字形、讀音及意義。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實物西瓜一個。切好的西瓜每人一塊。

2、水果刀,果盤。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青青藤,滿地爬。

結個果子圓又大,

瓤甜水多綠娃娃。

2、出示西瓜,引起幼兒觀察西瓜外形的興趣。

提問:

①西瓜是什麼形狀的?

②瓜皮是什麼顏色的?

③瓜皮上有什麼?

④摸一摸,感覺怎麼樣?

教師小結:西瓜有圓的,有橢圓的,西瓜皮是綠的,有皮上有一條條的花紋,瓜皮摸上去很光滑。

3、認識瓜瓤

①教師切開西瓜,讓幼兒觀察。

②看一看,西瓜裏有什麼?

③說一說瓜瓤是什麼顏色?什麼味道?

④瓜瓤裏有什麼?

教師小結:西瓜裏有瓜瓤,有瓜籽,瓜籽是黑色的,可以吃,也可以當種子,西瓜瓤很甜。

4、幼兒品嚐西瓜。

5、認讀漢字“西瓜”

6、教育幼兒多吃水果。

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吃西瓜的感覺。

活動評價:

1、能說出西瓜特徵。

2、能認讀漢字“西瓜”二字。

3、喜歡吃西瓜。

4、知道西瓜有營養。

活動反思:

西瓜是幼兒在夏季接觸最多的水果,在生活中幼兒較熟悉、感興趣,生活經驗較豐富,在預設方案的基礎上又生成了瓜瓤的不同種類,獲得了新的學習經驗。

幼兒園小班反思12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喜歡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讓幼兒在音樂遊戲中與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瞭解和友誼。因此在組織小班音樂遊戲活動《網小魚》前,我認真研究了教材,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在活動前先豐富幼兒的經驗,併爲活動準備了直觀道具以及各方面的準備工作,由於這節課內容較多,分成了兩個課時來上,第一課時學習歌曲,第二課時進行吃小魚和吃小蟲的律動遊戲。

一、激發幼兒的表現欲爲了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爲幼兒播放了小魚游泳的視頻作爲這節課的直觀道具,幼兒在觀看視頻時就已經能學着視頻裏的小魚開始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如用小手來表現小魚遊動的動作,這個環節在無形中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爲接下來的表現打下了基礎。

在表演的環節中,我更是運用到了誇張的動作、形象的語言將幼兒帶到了我們想象中的大河裏,一起游泳、一起吃魚蟲、一起躲避捕魚人,玩的不亦樂乎。

二、音樂活動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模仿,本節音樂遊戲正好適合幼兒。另外,幼兒在小班的時候動作發展水平不是很高,所以這裏我沒有苛求幼兒一定要有多優美的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內容,而是根據幼兒的動作來進行提升,讓最後完整的動作來自幼兒,是對幼兒動作的一個總結,而不是讓幼兒盲目的跟我們做。因此我們可以採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這樣能保持幼兒主動參與的熱度,幼兒不會以太簡單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會以太複雜而感到縮手縮腳,只有這樣,孩子們纔會感到親切,易學、易掌握,有了成功感,他們以後進行活動時,也會情緒歡樂,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厚。

三、利用多種形式爲音樂律動做鋪墊要上好一節好的音樂律動課,還需要很多的準備工作做鋪墊。比如在我的這節課中,小魚有節奏的吃魚蟲也是一個重點,在這裏,我利用了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和幼兒一起學習吃魚蟲,首先,我用比較慢的節奏給幼兒做示範,然後請幼兒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漸漸速度加快,讓幼兒逐漸掌握旋律的節奏;另外,在做示範的時候,動作誇張也是吸引幼兒興趣的一個方法,所以幼兒在掌握節奏這個環節時,沒有費很大的力氣。幼兒學會了有節奏的吃魚蟲後,在接下來的捕魚遊戲中也比較的整齊了。

四、及時表揚、重點指導、鼓勵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表揚是激發幼兒表現自己的良藥。表揚還能保護幼兒剛剛萌芽的自尊心,讓幼兒體會到活動的樂趣。在請幼兒模仿小魚游泳的時候,有的幼兒畏畏縮縮不願上來表現自己,或是表現的不夠自信,在這裏,我採用了鼓勵的方式,請幼兒上來表演,幼兒表演後再用表揚的方式來幫助幼兒更好的表現自己。

在最後網小魚的環節,幼兒出現了擁擠的現象,在這裏,我沒有停下游戲去批評某個幼兒,而是在不打斷其他幼兒的前提下,輕輕地游到他的身邊提醒他,這樣既保護了他的自尊心,又維護了遊戲時的紀律。而那些沒有興趣參與到遊戲中的幼兒,則是請幼兒當我的小尾巴,用形象的語言將他引入情境之中,體會到遊戲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反思13

一天早晨,一個小朋友的家長問我:“教師,孩子說有個小朋友老打他,好像叫某某某。這兩天我們孩子都不願意來幼兒園了。”我聽後忙問:“孩子說打到哪裏了?因爲什麼打的?”

“我們孩子那麼小,他怎樣說得清楚反正你們教師給我多注意着點就是了,另外別讓他們挨着坐了。”我說:“好的,我會關注的。”

這時某某某的媽媽正好送孩子來幼兒園,爲了不引起家長之間的矛盾,我連忙說:“又來了一個乖寶寶,快和媽媽再見吧!我們去洗手。”

事情雖然過去了,但這件事我一向在思考。小班的孩子真的會故意打人嗎?我想對家長們說:“不要用我們大人的想法去評價孩子,他們是那麼的善良、純真,在他們的世界裏一切都是完美的。”正像三字經裏說的“人之初,性本善。”在孩子們的思想世界裏,沒有仇恨、嫉妒、報復、虛僞、欺騙。僅有真實情感的表達,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歡就是喜歡,生氣就是生氣,但過後立刻又會忘記,所以我一向覺得這是我最該向孩子們學習的優點。比如:“幼兒園裏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兩個孩子打架了,跑過來告狀,相互埋怨十分生氣,教師有時會說:好吧,你們兩個人就不要在一齊玩了,免得再打架。可是事情過去不到五分鐘,他們又在一齊興高采烈的玩起來了。並且還是的朋友,越不讓他們在一齊玩,他們會越好。”所以說:“孩子們都不計較我們做大人的又何必要耿耿於懷呢?”

再說,小班孩子規則意識還不強,需要我們做教師的正確引導,比如:在入廁這個環節,剛開始孩子們不懂的排隊,一到廁所就往前面擠,時常聽見孩子們說:“教師某某某小朋友推我,某某某小朋友打我。”如果我們教師不正確分析,盲目批評指責,勢必會誤會孩子。如果家長偏聽偏信,生怕自我的孩子吃虧,錯誤誘導勢必會使孩子犯錯誤。小班的孩子語言表達本事不夠,他們只關注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現實與想象還分不清,有時會把想象中的事情說出來,使得家長誤以爲真。還有的家長會使用一些誘導性的語言,來對幼兒發問,這都是不可取的。比如:“教師厲害不厲害?教師今日批評你了嗎?小朋友打你了嗎?”

幼兒園小班反思14

實錄一: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是太陽嗎?

枋武小朋友馬上站起來回答:“太陽紅紅的像燈籠在天上。”說着用手指了一下天空。

鈺娜小朋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看到的太陽圓圓的、紅紅的像個紅氣球。”

正揚小朋友也站起來說道:“太陽就是煙花。”

師:“爲什麼說太陽是煙花?”

正揚小朋友歪着頭想了想說:“我媽媽說太陽紅紅的、圓圓的還會發光,我看到煙花就是這樣。”其他……

反思:不少幼兒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觀察也十分仔細,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談話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太陽的認識都不是很全面,甚至有的幼兒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需要讓幼兒通過圖片、錄像等手段來增強,使幼兒能全面地、正確地認識太陽。

實錄二:

師:太陽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老師用攝像機把太陽拍下來,小朋友注意看,看看太陽是什麼樣的,是不是跟你們想的一樣呢?(播放動畫引導幼兒認真觀看)。

師:你們看到的太陽是什麼樣的?

幼兒:太陽是圓圓的、紅紅的會發光的。

師:嗯真棒!冬天的時候,老師帶你們到外面曬太陽,你們想想太陽照在身上感覺是什麼樣的?

幼:太陽照在身上暖暖的。

師:真棒!我請一個小朋友完整地說說太陽長什麼樣。

看看誰坐得最漂亮!煬揚小朋友,你來說說。

煬揚:太陽是圓圓的、紅紅的,會發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看到幼兒能較完整地表達出太陽的基本特徵,我以爲這一下幼兒應該能正確地畫出太陽吧。

於是我繼續往下提問。

師:你們喜歡太陽公公嗎?

幼:喜歡。

師:那你們想不想幫太陽公公打扮得更漂亮點呢?

幼:想。

師示範、講解畫法並提出要求後幼兒開始作畫,觀察時,我發現許多幼兒在紙上畫了好幾個小圓圈,詢問時幼兒說是太陽。兒童

反思:幼兒能積極參與,認真觀看錄像,並能從形狀、顏色等方面來講述太陽,但在讓幼兒認識太陽時,我一再強調太陽的基本特徵,忘了讓幼兒弄清楚太陽只有一個,而且也忘了可以讓幼兒討論自己要怎麼打扮太陽。爲此我讓幼兒先暫停,重新小結,並讓幼兒分組自由討論、交流。

實錄三:

在作品展評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幼兒所畫出來的太陽跟我們常見的太陽很不一樣,我認爲這些幼兒沒認真聽講,很生氣,本來打算批評他們,但在談話中,我由生氣變成高興。

談話一:

師:“佾泉小朋友,你畫的太陽怎麼有那麼多種顏色?”

佾泉小朋友得意地回答:老師,這是太陽的頭髮,我給太陽的頭髮染上各種顏色,這樣比較漂亮,像我媽媽的頭髮染了顏色後就比較漂亮哦!

談話二:

師:華龍小朋友,你畫的太陽爲什麼是紫色的?

華龍小朋友看到我不太高興,便輕聲地說:“老師,我的太陽生病了,怎麼辦?它很難受,老師你幫我想想辦法好嗎?”說着哭了起來。

談話三:

師:偉傑小朋友,你爲什麼把太陽畫成綠色?

偉傑:老師,我戴着太陽鏡看到的太陽就是綠色的。

反思:畫畫對幼兒來說是遊戲,也是自我表現的一種方式,幼兒的畫有特殊的表現形式和發展規律。所以對幼兒的畫的評價不應該有對和錯的標準,在那些看似稚拙的作品中,蘊涵着豐富的思想和情感,這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有時,幼兒的畫我們是不易看懂的,只有經他們講述才能明白。

幼兒園小班反思15

這節課我組織了數學活動《比長短》,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的長短,學着比較長短,能正確的運用長,比較長,最短等語詞。並理解物體長或短的相對關係,初步嘗試物體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的有序排列,本次活動難點是將物體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的有序排列。

在活動開始時,我首先拿出兩根鉛筆,請小朋友觀察比較,哪根長,哪根短,接着再拿出中等長的鉛筆放在中間,請小朋友反覆觀察,並能夠完整的說出這根鉛筆比長的那根要短,比較短的那跟要長。這一環節結束後,我選擇三位高矮有明顯差異的小朋友上臺按高矮順序站好,以幼兒的高矮來代替長短,這一直觀察現象引來幼兒的興趣,並能準確說出誰高,誰矮,誰最矮,誰比誰要高,誰比誰要矮等短語。

我認爲本次活動設計比較好的是讓幼兒上臺來比較高矮的這個環節。在這個活動前期,我本想在中間部分運用圖片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按長短排序,但從之前的活動中,我發現我們班的有幼兒,對觀察圖片注意力的集中時間不是很長,很容易分散,畢竟現在還是小班的小朋友,並非於中大班的小朋友,所以幼兒都很好動,尤其是做在後面的小朋友,可能離老師有點距離,更是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於是經過考慮,我嘗試讓幼兒做教具的方法,既請個別幼兒上來,大家比一比,誰高,誰比較矮。誰最矮,這一方法,讓幼兒作爲活動的主體,比起圖片來更直觀,且讓幼兒自己來比較,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結束後,我認爲幼兒都能正確分辨物體的長短,能找出一組物體中最長和我最短的物體,能將物體按長短排序,但在第一環節,對綵帶進行比較時應該讓幼兒在多以些觀察,多一些討論,來加強幼兒對長短概念理解。再次,是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對數學語言使用的不太規範,使得整個活動多了幾塊瑕疵。

通過上課,反思,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首先我應該讓幼兒去完成《幼兒用書》的操作,不應過多的去牽着幼兒走,讓他們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看出幼兒對本次活動的掌握差異,以對個別沒掌握的幼兒進行鞏固輔導。此外還存在一些問題,整個活動運用的時間過長,這是我準備工作不夠充分的原因,在本次活動中,我的語言組織不夠生動有趣,導致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於此同時更要對幼兒的常規教育做一步的強化,這些都是以後教學中不能忽略的地方......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