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15篇)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15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15篇)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1

活動目標:

1、複習5一杯的計數,進一步感知5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通過操作,學習5以內的等量對應。

3、培養觀察力和對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數量1—5的拼圖卡片。

2、幼兒用書,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複習5以內的計數和等量對應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漂亮的拼圖,漂亮拼圖都藏在這些五顏六色的小花後面,只要找出數量相同的小花就能拼出美麗的圖畫,大家快來找找吧。

2、教師拿出其中一張卡片: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張卡片上有幾朵小花?哪張卡片上的小花和紅色色的數量一樣多?

3、小朋友說藍色的小花和紅色的小花一樣多,我們一起來數數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感知等量關係。)

4、3朵紅色的花可以用幾個圓點來表示?3朵藍色的話用幾個圓點來表示?所以這兩種小花一樣多,我們來看看對不對?(拼圖驗證)

5、還有誰來把剩下的拼圖找出來?

二、鞏固5以內的等量對應

1、還有一些小動物帶着漂亮的氣球和彩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發放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第3頁的內容。)

2、小老虎拿了幾個氣球?誰拿的彩旗和小老虎的氣球數量一樣多?我們用筆把它們連起來。

3、數一數還有哪兩個小動物拿的氣球和彩旗數量是相同的呢?請小朋友用筆把它們連起來。

4、幼兒操作。

三、展示部分幼兒作業,收拾操作材料,結束活動。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2

一、 活動實例

老師:春天到了,外面的樹都穿上了新衣裳,可是這些樹寶寶(指用雪比碧做成的樹)還是光禿禿的,怎麼辦呢?

幼兒:給它穿新衣服。

老師:好,今天我們就用這些花髮卡、葉子和花朵來打扮樹寶寶(出示幾張物體排列模式圖式)你們可以照着圖上面的樣子把花和葉子夾在樹枝上,也可 以自己想出不同樣式來夾。看誰把樹寶寶打扮得最漂亮。

幼兒:兩人一組開始自由地操作。師參與遊戲。幼兒興趣盎然,十分投入。12個幼兒中主要不同表現形式有:

1、按夾子的大小間隔夾 (1個幼兒)

2、一把夾子一片葉子 (2個幼兒)

3、3把夾子一朵花 (1個幼兒)

4、一片葉子一朵花 (3個幼兒)

5、兩片葉子一朵花 (2個幼兒)

6、兩片葉子兩朵花 (1個幼兒)

7、沒有規律隨意夾 (兩個幼兒)

最後,幼兒分別講述自己是怎樣打扮樹寶寶的。

二、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遊戲中融貫着“物體排列、認數”的教學任務,活動內容中包含着幼兒需掌握的遊戲規則,幼兒在夾夾玩玩的過程中,既發展了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又增強了運用圖示的能力,習得了有關數學知識。每個幼兒都能按自己的能力進行操作,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操作效果比較理想。從材料使用的情況來看,不同性別的幼兒有不同喜好。女孩用花的較多,男孩用葉的較多,年齡小的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容易受材料的吸引而忘了操作目的。因此,在以遊戲作爲幼兒作業教學途徑的活動中,教師必須正確把握教學和遊戲之間的度,把幼兒主動建構的思想和教學結構形式有機結合。教師既是遊戲夥伴,又是特殊的“語言”載體,保證幼兒在遊戲自由愉快的同時,獲得相應的知識經驗。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而不是自由學習。

三、 活動背景

“串木珠”、“填空格”是小班幼兒學習將物體有規律排列的基本主題活動,但由於“規律”一詞,是一種較難用語言概括講述明白的理性概念,只能意會。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幼兒間會出現較大的差異。有的幼兒只要老師稍加點撥,就能獨立操作,有的幼兒經過老師個別輔導後,操作也能按規則進行,而有的幼兒經過老師個別輔導後,仍然不能理解操作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設計了“打扮樹寶寶”的數學活動,以遊戲形式讓幼兒在夾夾玩玩的過程中,體驗物體的不同排列模式,認識數概念。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3

設計意圖:

對於孩子們來說,樹是再熟悉不過了,特別是我們的綠色家園裏,有很多種類的樹,但是對於樹木的組成結構:樹幹、樹枝、樹根等,對孩子來說比較抽象。生活中,用樹木做成的東西也是隨處可見,但是我們的孩子就往往視而不見。故事“小熊畫大樹”,是“小花園”二級主題中的一個點,它將這些抽象的內容用一個非常形象的故事具體地展現在孩子們的身邊,有趣味性也不乏知識點。所以,本次活動的目標之一就是欣賞故事,初步瞭解樹的主要特徵和用途。通過故事片段一讓幼兒初步瞭解樹的主要特徵,在這裏,老師像小熊一樣來畫大樹,以此加深幼兒對樹木特徵的印象,也整合繪畫技巧的學習,雖然沒有直接讓孩子們去畫一畫,但我會在區域裏投放材料,讓有興趣的幼兒去畫一畫。故事片段二是讓孩子們初步瞭解樹的用途,感受到樹是我們的朋友,激發幼兒喜愛樹木的情感。綠色家園是幼兒喜歡去的地方,在綠色家園裏已有經驗是比較多的,但也是零碎的,通過生生互動將個人經驗轉變爲集體經驗,從而樂意和樹做朋友。最後一個環節是讓孩子們的喜愛樹木的情感得到宣泄。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初步瞭解樹的主要特徵和用途。

2、激發喜愛樹木的情感,樂意和樹做朋友。

3、願意在同伴面前大膽地表達。

活動準備:

圖片:小熊、樹、小鳥、松鼠、小豬、小猴、雨點

胸飾:小鳥、松鼠、小雞、小兔等小動物若干(超過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熊和圖畫紙,激起興趣

春天到了,綠色家園更美了,今天小熊拿了張圖畫紙來到了我們的綠色家園,猜猜看它會畫些什麼呢?

過渡:綠色家園裏可以畫的東西真多,不過今天小熊到底會畫什麼呢?我們來聽一聽。(出示大樹)

二、欣賞理解故事,感知樹的主要特徵

1、欣賞故事片段一,瞭解樹的主要特徵(教師邊講述故事邊畫樹)

提問: 小熊畫的大樹是怎麼樣的?(鼓勵幼兒學一學小熊畫大樹,引導幼兒用手指來比劃)

小結:小熊畫的大樹真棒,有粗粗的樹幹、有長長的樹枝、還有綠綠的樹葉。

2、欣賞故事片段二,瞭解樹的用途

小熊喜歡大樹,他的很多朋友也很喜歡大樹,猜猜會是誰呢?爲什麼喜歡大樹?(讓幼兒隨便猜猜、說說)

(1)(出示有小鳥和松鼠的圖片)教師講述故事。

他們爲什麼喜歡大樹?

小結:小鳥在大樹上造房子,松鼠在大樹上跳來跳去做遊戲,……,他們和大樹是好朋友。

(2)(出示下雨的圖片,小動物在樹下躲雨的圖片)下雨了,小動物該怎麼辦呀?

小結:大樹可真好,下雨了小動物在大樹下躲雨,大樹象一把大傘一樣保護着他們,他們是好朋友。

(3)小動物都很喜歡大樹,他們和大樹是好朋友,你們喜歡大樹麼?爲什麼?

小結:我們可以在大樹下做遊戲,可以在大樹下乘涼,可以在大樹下拍照……大樹是動物的朋友,也是我們的朋友,我們都喜歡他。

三、親親樹朋友

1、我們綠色家園裏有很多的大樹,我們可以爲大樹做些什麼?

今天,還有很多小動物也來到了這裏,待會兒請寶寶們每人帶上一個你喜歡的動物朋友,和它一起跳着、飛着、爬着到綠色家園裏找你喜歡的一棵大樹,摸一摸,抱一抱大樹,做大樹的好朋友。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4

設計意圖:

垃圾分類在我們這個時代已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我們的步行街,也有了垃圾分類筒。如果幼兒也能學習並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就能在實際生活當中,去進行操作和運用。因此,我們從小班幼兒抓起,逐步學會並掌握垃圾分類的本領。但由於小班幼兒年齡小,認識能力有限,因此讓他們從最基本的紙垃圾和塑料垃圾分起,而後逐步提高,養成把垃圾分類放置的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作客的過程中將垃圾按紙製品和塑料製品分別放置。

2、讓幼兒感受潔美家庭的良好氛圍,培養幼兒養成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紙與塑料的初步概念

創設貓媽媽家的情境,垃圾筒,食品,等。

活動流程:1、情境導入、明確要求;2、操作練習、檢查評價;3、鞏固練習、集體糾正;4、及時教育、體驗樂趣。

活動過程

一、以貓媽媽請小朋友去做客的情境導入

二、引導幼兒在作客的過程中將垃圾按紙製品和塑料製品分別放置。

1、認識貓媽媽家的垃圾筒.

2、貓媽媽招待小朋友,老師提出放垃圾的要求。

幼兒品嚐食物,第一次嘗試收拾垃圾。鼓勵幼兒大膽講講自己的食品是何包裝。

三、鞏固練習分類放垃圾的技能。

1、創設以幫貓媽媽收拾院子的情境,讓幼兒進行第二次垃圾分類。

2、幼兒分類,老師指導。

3、檢查對錯。

四、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垃圾分類。

1、教師引導幼兒掌握垃圾分類的技能。

師:貓媽媽家的垃圾這樣一分,就把一些還可以利用的垃圾分出來了,真方便,我們小朋友家裏也可以和貓媽媽家一樣,把垃圾分一分。

2、幼兒舞蹈慶祝勞動成果。結束。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5

一.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習兒歌,並用身體語言表達兒歌內容。

2) 嘗試根據兒歌內容仿編兒歌。

3) 願意參與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二. 活動準備

(一) 物質材料準備:背景一幅、記錄表一份、泡泡液若干瓶。

(二) 課件兒歌《吹泡泡》

三.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學習兒歌,並用身體語言表達兒歌內容。

難點:嘗試根據兒歌內容仿編兒歌。

四.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引起孩子興趣。

1、師(神祕口吻)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樣很有趣的東西,你們來猜猜看,是什麼呢?幼兒猜不出來時,老師出示吹泡泡的用具,引出泡泡液。

2、老師第一次吹,提問,你們看到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鼓勵幼兒用各種詞語來描述看到的泡泡)

3、老師第二次吹,提問,我們的泡泡還有顏色呢?請小朋友看都有什麼顏色?(幼兒邊觀察邊回答)

4、老師第三次吹,提問,小朋友去追泡泡,看能不能用手捉住它?你們捉住了嗎?泡泡哪裏去了?

老師總結:剛纔我們看到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回答後老師總結: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吹出一個小泡泡。老師邊說邊表演。

泡泡的顏色是怎樣的?(紅的,白的,紫的)那我用一個優美的詞語來形容它,五顏六色真漂亮。泡泡飛呀飛,呀,飛到手心上,就怎樣了?(不見了)老師總結,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見了。

(二)讀兒歌,目的是讓幼兒對兒歌內容有了解。

1、看課件,老師朗讀兒歌(邊做動作邊說兒歌)

2、請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讀兒歌。

(三)仿編兒歌,

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哪裏呢?請幼兒發揮想象創編,幼兒創編一個,老師和幼兒一起將兒歌完整的說一遍,說三到四個之後,幼兒只做創編,不用全部朗讀兒歌。

(四)音樂遊戲

幼兒和老師邊唱邊表演,在愉悅的活動過程中動靜交替,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

延伸: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的泡泡液,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吹泡泡吧。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天氣涼了,秋天來了,樹葉落下來了。

2.觀察銀杏樹、柳樹、楓樹葉子的特點,並能把同一形狀的樹葉歸類。

活動準備

1.圖片-杏樹、柳樹、楓樹葉子

2.背景圖片-三棵樹

活動過程

一、故事直接導入課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發現最近幾天我們的天氣有什麼變化嗎?

(天氣變涼了。)

那你知道什麼季節來臨了?(秋天)

對呀,秋天來了,你發現有的樹葉怎樣了?(樹葉落下來了。)

2.教師:天氣變涼爽了,有幾個淘氣的樹葉貪玩耍,離開了樹葉媽媽,到外面做遊戲了。

3.出示圖片-小樹葉

教師:我們先來認識它們。(柳樹葉、楓樹葉、銀杏葉)

4.教師:它們玩得可開心了!到了回家的時間了,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你知道“小樹葉”的“家”在哪裏嗎?(樹上)

教師:可是這裏有三棵樹,它們不知道自己哪個是自己的家,怎樣才能幫它找到自己的“家”呢?

(請幼兒想辦法。)

二、幫小樹葉找家

1.教師:讓我們來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好嗎?我們看看小樹葉的樣子,它們長得怎樣的?

(請幼兒觀察葉子的形狀,說說像什麼)

2.教師:柳樹葉細細長長的像小船,楓樹葉像我們的小手,銀杏葉像一把小扇子。

哪一棵樹跟它們的樣子一樣呢?讓我們找找,把它們送到“家”裏去好嗎?

3.出示三棵樹,請幼兒送它們回家。

三、與“小樹葉”做遊戲

1.教師:小樹葉可感謝我們小朋友呢,它的兄弟姐妹,爸爸媽媽也很感謝我們,

特別是它的兄弟姐妹想跟我們一起做遊戲,幫它們找家,你想玩嗎?

2.把葉子分給孩子,請幼兒把同一類的葉子貼到樹上去。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7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跑的能力,且不與他人碰撞。

2.使幼兒在遊戲中感受快樂。

3.能在遊戲中充分發展幼兒的智慧、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

活動準備:

一條圍巾;小雞頭飾若干;小雞和狐狸的家場景;狐狸頭飾1個;“蟲子”若干;

草地、樹、草叢。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小雞跟着雞媽媽”從家裏走出來。

2.雞寶寶”在“雞媽媽”的帶領下隨音樂活動身體(頭部、肢體等)

二、小雞學本領

1、雞媽媽示範提“蟲子”。

提問:“媽媽示範是怎麼過去提蟲子的?”

(幼兒學習跑的動作,雙手握空拳,前後自然擺動,雙腳跑動)

2、請四個雞寶寶去草地上學習提蟲子

(提示雞寶寶不與別人碰撞,注意安全)

三、遊戲《小雞提蟲》

1、第一次遊戲

請一個寶寶前去觀察狐狸是否在家,然後再一起去草地上提蟲子

2、第二次遊戲

一個雞寶寶被狐狸提去了

3、商量營救的方法

提問:“一個雞寶寶被狐狸提去了,怎麼辦呢?”

①第一次營救(失敗,再與寶寶們商量)

②第二次營救(媽媽去狐狸那裏搶寶寶,寶寶們用棒、石頭來幫忙救同伴,成功救回家並指出爲什麼會被狐狸提去的原因)

3、講評結束(寶寶們,我們有這麼多的蟲子,我們給鄰居雞媽媽送去好嗎?)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8

一.目標

1、鍛鍊幼兒的握力、手腿腳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及肌肉的力量與關節的柔韌性。

2、發展幼兒單腳站立、單腳踢球、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

二. 準備

若干張廢舊報紙、幾個弓形門、一些細繩。

三. 過程

1、製造紙球 幼兒自己動手,把廢舊報紙搓成一個個紙球,然後用細繩捆綁一下。

2、踢球練習 幼兒自由結伴,相互踢紙球。

3、踢球入門 幼兒分成幾組,分別開展踢球入門(弓形門)遊戲。看誰踢進門的次數最多。左右腳都可練習。

4、幼兒(尤其是大班幼兒)踢球熟練後,可開展踢足球比賽。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9

時光飛快,送走一批孩子們,我們又迎來了一批新的孩子,通過這兩週對孩子的觀察,我將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教育目標,力爭在開發每個孩子的潛能;發展孩子健康的個性。爲了確保他們的身心都能在新的環境中,得到穩定而又健康的發展。我們的班級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班況分析

本學期,我班已報到進班的新生共有41人,其中有4名從小小班升上來的孩子。幼兒均爲20××年出生,大多數幼兒都沒有上幼兒園的經驗。經過近兩週時間的觀察、瞭解,我們發現許多幼兒適應能力較強,哭鬧現象較開學迅速減少,大多數幼兒已能按老師的要求做簡單的遊戲活動,基本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同時,我們也看出幼兒中的個體差異也較爲明顯:有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強,喝水、吃飯、上廁所等都能獨立完成,不需要老師的特別照顧;而有的幼兒在這些方面能力較弱,依賴性強,能自己做的事情也不願動手做,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而且,由於家庭教育的原因,幼兒的行爲習慣也各不相同,孩子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良習慣,有待糾正。針對上述情況,班上三位教師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及教育特色,對本學期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二、班級特色

我班是2-3歲年齡的小班幼兒,通過家長了解到我班大部分幼兒在家都比較喜歡塗鴉和任意撕紙,而撕紙活動容易被家長忽視,他們以爲孩子在惡意搞破壞。其實,撕紙是孩子們喜歡並樂意參與的一項手工活動。“手是思維的鏡子,是智慧的創造者。”幼兒手部肌肉活動越多,越精細,就越能開發幼兒大腦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發展。針對我班幼兒的特點,制定了課題《在撕紙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撕紙興趣和動手能力》,通過撕紙活動讓幼兒體驗放飛雙手的快樂情感,在此基礎上同時可以培養幼兒的美感,激發幼兒去創造美、表現美,並陶冶幼兒的情操,使之從中受到教育;可以訓練幼兒手、眼、腦,協調並用的能力,發展幼兒手指肌肉的靈活性,使幼兒的小肌肉羣可以得以發展;可以培養幼兒細心、專心、耐心的良好品質和行爲習慣。

主要目標:

1、能大膽嘗試,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2、通過活動,在想象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在撕紙活動中,教師還要注重個性差異,給幼兒提供適宜地幫助和指導,不能用劃一的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幼兒,教師要給予不同方式的支持,放飛幼兒雙手,體驗撕紙活動的樂趣

三、班級工作管理

1.建立合作的、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積極參加中央及園裏組織的各項活動,並爭取好成績。

2.加強接送卡使用的指導,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杜絕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3.衛生保健工作緊抓不懈,杜絕流行性疾病的傳。

4.抓好幼兒學習、生活常規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幼兒的自理、學習習慣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5.加強家園聯繫,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家長工作,充分利用家長這一教育資源,更好地發揮家長的教育功能,實現家園同步教育,促進幼兒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四、教學活動

小班幼兒在情緒,常規習慣、生活自理、語言發展等方面能力較弱。本學期我們將重點安定幼兒的情緒,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習慣,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語言發展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並根據本班特色,初步培養幼兒獨立,專注,秩序,協調等能力。在工作中加強對幼兒的個別關注,通過多姿多彩的遊戲活動及有趣的教學活動,幫助幼兒較好地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力爭使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幼兒園。

1、蒙氏閱讀

9月:小黃狗水果歌奇妙的圓風的家

小河邊

10月:學尾巴唱歌大地的衣服大大和小小我的一家子

11月:打電話自己來我想媽媽丁冬丁冬

12月:好朋友娃娃的手賀年片爺爺和小樹

1月;

做操見面我長大了

2、蒙氏數學

9月:教具操作:圓柱體插座顏色配對找相同誰不一樣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10

活動目標

1.能分辨物體的長和短,並學會用語言表達。

2.樂意參加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比較長短

2.幼兒用畫紙、畫筆。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1.誰的尾巴長

出示圖片:小兔子,猴子

請幼兒觀察比較,小兔子和猴子誰的的尾巴長。(猴子的尾巴長)

2.誰的耳朵長

請幼兒觀察比較,小兔子和猴子誰的的耳朵長。(兔子的耳朵長)

3.比較長短

趣味練習:比較(3-1 3-2)

--兩隻長短不一的鉛筆

這兩支鉛筆,哪支長?哪支短?

幼兒觀察比較後說出,長長的鉛筆,短短的鉛筆。

--兩隻長短不一樣的釘子

幼兒觀察比較好說出,長長的釘子,短短的釘子。

4.畫長短

--請小朋友畫兩根線,一根長線,一根短線。

並能指着長線說:長長的線。指着短線說:短短的線。

根據幼兒的興趣,再畫出其他長短不一樣的東西。

5.評價

能正確區分長短。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11

活動目標

1.簡單區分小雞、公雞和母雞的外形特徵。

2.瞭解雞的生活習性。

3.培養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小雞的一家

2.ppt課件:小雞是怎麼出生的

3.聲音:公雞打鳴,小雞叫,母雞咕咕叫。

活動過程

1.聽辨遊戲:這是誰的聲音?

播放聲音:公雞打鳴,小雞叫聲,母雞咕咕叫聲。

讓幼兒聽聲音分辨是誰在叫。

2. 認識小雞。

(1)課件演示2

(2)鼓勵幼兒看一看小雞的眼睛在哪裏呢?

讓幼兒知道:小雞的耳朵,在眼睛後面有兩個小洞,

被羽毛蓋住了,是雞聽覺器官的開口。

(3)找一找小雞的耳朵、鼻子在哪裏?身上的毛看上去怎樣呀?

學一學小雞的叫聲。

3.比較公雞和母雞的不同之處

(引導幼兒有順序地觀察)。

小結:公雞和母雞一樣的是他們都有翅膀、兩條腿、雞冠,

不一樣的是公雞的羽毛比母雞的羽毛漂亮。

公雞頭上有高高的雞冠,每天早晨打鳴,而母雞的雞冠比公雞的雞冠小,

會咕咕叫,會下蛋。

4.討論:小雞是怎麼出生的`?

課件演示:小雞是怎麼出生的

母雞生下的蛋經過一定時間的孵化就變成小雞了

(幫助幼兒理解小雞一家的關係)。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12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精心設計的若干個生動有趣的小遊戲貫穿整個活動。其中,每個遊戲中都蘊涵着針對性較強的獨立知識點,與此同時,各個遊戲之間仍體現着循序漸進式的連帶關係。力求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較紮實和透徹地掌握有關1和許多的知識。

 活動一

活動名稱:我們去郊遊

活動目標:

認識一個物體和許多個物體,知道哪些是一個,哪些是許多。

活動準備:

環境佈置---

1、積木圍成的池塘,池塘裏有一條大魚,許多條小魚。一隻青蛙,許多隻小蝌蚪。

2、樹模型一個,樹上掛着一隻大鳥,多隻小鳥,多個蘋果。

活動與指導:

1、談話引出課題:“今天的天氣可真好,讓我們一起去郊遊好不好?”(教師與幼兒一同統計活動的人數,讓幼兒明確知道只有一個老師,有許多個小朋友。)

2、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池塘邊,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什麼地方?(池塘)

3、池塘裏有什麼?(鴨子、小魚、青蛙、小蝌蚪)有多少隻大鴨子?(1只)有多少隻小鴨子?(許多隻)有幾隻青蛙?(1只)幾隻小蝌蚪?(許多隻)然後繼續啓發幼兒進行觀察,想一想池塘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一個和許多來表示。

4、小朋友圍坐在大樹下休息,引導幼兒觀察並且說出樹上有一隻大鳥、許多隻小鳥;一棵上有許多隻鳥、許多片樹葉、許多個蘋果。

活動二

活動名稱:小猴兒摘桃子

活動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親身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活動準備:小猴頭飾、桃樹模型。

活動過程:

1、小朋友扮演小猴兒,圍着桃樹唱歌、跳舞。並引導他們說出“樹上有許多桃子。”

2、請每隻小猴子摘一個桃子,邊摘邊說“我摘了1只桃子。”親身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3、小猴子們每人舉起手中的桃子,大聲說出:“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13

活動由來: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所以,我們想讓幼兒逐步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讓幼兒感受在集體中與老師、阿姨、朋友一起生活、遊戲的快樂,激發幼兒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創造性的認知發展目標:學習兒歌,初步體會兒歌朗誦的語感,培養其對兒歌的興趣。

2、創造性的情感發展目標:在活動過程中,體驗上幼兒園的快樂情感。

3、創造性的人格發展目標:在幼兒園幼兒通過悅納自己,悅納他人,禮貌待人,提高適應性。

4、身體與動作發展目標:能用身體模仿事物,提高身體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布偶小兔和兔媽媽、小兔頭飾若干

2、知識經驗準備:觀察幼兒對木偶的興趣濃厚與否。

3、空間與環境準備:在教室裏佈置一個用積木搭成的幼兒園大門

活動過程:

1、引題:

(1)出示木偶小兔和兔媽媽提問:“這是誰?”(引導幼兒向小兔和兔媽媽問好)

(2)老師邊表演邊講述:早上,兔媽媽要上班去了,它問小兔:“媽媽要上班,小兔上哪兒?”小兔說:“媽媽去上班,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媽媽把小兔送到幼兒園,小兔向媽媽揮揮手說:“媽媽再見。”媽媽說:“小兔再見。”小兔就高高興興來到班上,看見老師說:“老師早!”小兔有禮貌,老師真喜歡它。

2、理解和熟悉兒歌的詞句。

提問:小兔是怎樣上幼兒園的?小兔到幼兒園來幹什麼?今天誰像小兔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引導幼兒說給小兔聽“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3、欣賞兒歌。

(1)你們很喜歡小兔對吧,那看看小兔是怎樣上幼兒園的。教師出示小兔木偶邊表演邊朗誦。

(2)再次演示時。鼓勵幼兒跟着朗誦。

4、請幼兒做小兔,進行情境表演。

(1)幼兒扮演小兔,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2)請個別幼兒念一念,演一演。

5、跟小兔和兔媽媽道別。

小兔說:“今天我和媽媽到小班來做客,很高興認識這麼多的小朋友,現在我們要回家了,下次再來和你們玩遊戲吧,再見!”(引導幼兒跟小兔和兔媽媽說再見)

活動延伸

1、開展歌曲活動《我上幼兒園》,進一步激發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2、家庭中滲透。請爸爸媽媽在家裏和幼兒一起玩“上幼兒園”的遊戲。

3、生活中滲透。幼兒在一日生活、學習中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14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核心,堅持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生動發展、和諧發展爲導向。以學生爲本,優化教學資源,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轉變教學觀念,教育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二、小班化教學目的:

1、從教學過程角度:

拓寬學生的活動空間;豐富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強化積極的人際 互動;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爲。

2、從教學結果角度:

a、培養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b、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其內在的潛能,激發其主動探究的慾望。

c、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讓學生充分享受各種教育資源,得到個性化的教學,促使人人進步。

三、小班化教學應遵循的課堂教學原則

1、平等性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每個學生負責,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這裏的平等不是每一個學生都一樣的要求,而是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教學,使所有學生都能最大限度的發展。特別要關注問題兒童,讓每個學生都獲得優質的教育。

2、開放性原則。教師在教學中運用一些開放性的題目進行教學,用以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發散性。營造一個開放性強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

3、趣味性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語言、動作和教學環節的設計,使整個教學富有趣味,使學生樂學、會學。教師在設計時,應順應兒童好奇的天性,不斷求新求變,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4、交互性原則。教師在教學中營造一種師生、生生互動的學習環境,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此來完成教學任務。在互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班級的羣體效應,使學生自主學習、多向交流,從而提高學習成效。

5、綜合性原則:綜合教育內容,加強各學科的滲透關係,綜合教育進程,達到合理發展和心理髮展的統一,情意系統和認知系統的統一,達到知識、能力、智能的整體優化。

四、實施措施與策略:

(一)加強培訓,轉變教育觀念

實施小班化教學,首先要從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徹底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學校將在一段時期內認真組織全體教師,深入細緻地對小班化教學的理念進行學習、分析和研究,要求教師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意識,鼓勵教師大膽進行嘗試。同時採取推門聽課形式,隨時掌握每位教師對小班化教學的實施情況,督促每一位教師按照小班化教學的要求,把講的權力,說的權力下放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其次,實施小班化教學,教師必須樹立服務意識,要全心全意地服務於學生,更新教學手段,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於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同時讓每個學生享有老師同等的關懷。

(二)建立良好教學環境。

1、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教室的環境美化也是學生愉快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環境美化應圍繞階段性主題,適時切換,呈動態型。其特點應是溫馨、賞心悅目,又是積極向上,更是師生作品的展示陣地。

2、課桌椅的設計是爲教學服務的。小班化教學爲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靈活編排課桌提供了可能,課桌椅擺放應有利於個性化教學,有利於師生教學活動中的平等互動。

3、細化班級管理細則。以班級爲單位,分組細化管理。制定適合本班級學生髮展的《獎懲機制》,良好的行爲習慣使人終身受益,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爲習慣。

(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師應具備新型的教育教學方法,擺正自己的位置,走下三尺講臺,走到學生中間,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更多的是引領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交流與討論,參與和指導學生的學習。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爲師生、生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從而真正實現開放性教學,有力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僅供參考):

1、分層教學方法

分層教學法實際上體現因材施教,以人爲本的教學原則。這種方法正視學生存在的個別差異的事實。因此,無論在備課,教材設計處理,教法選擇,評價模式上,作業的佈置,應最大可能地滿足是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考慮每一位學生的起點行爲,以發揮學生多元智慧與身心潛能。它要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行分級教學,分散教學中的難點,注重對以前知識的複習與聯繫,使每一位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和課堂下得到更多的關注。使班內各有差異的學生依據他們自己的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上都有所收穫。

2、角色教學方法

角色教學方法是指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互換或設置一個或多個認知角色進行教學活動的方法。在教學中,這樣的方法能爲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角色的設定應結合學科內容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長。角色的扮演一方面改變了師生的傳統關係,另一方面促使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

3、合作互動方法

合作互動是“小班”教學最常用的方法,主要形式爲:讓學生在分組學習、討論中掌握新知,學會學習。合作互動的基本要素是:積極的相互配合,面對面的交流互動。在合作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間實現信息與資源的整合,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表達。

4、自主探究方法

自主探究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情景,促使學生成爲主動的參與者和探究者,讓學生以探索者的姿態去認識、發現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運用首先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創設的教學情景以學生已有的知和能力發現,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其次,探究過程中應設置一定的階梯和難度,否則將會使學生畏縮不前或索然無味。再次,通過教師的激勵性評價,發現閃光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逐漸形成一種體驗成功,自我激勵、樹立自信,自主發展的良好態勢。

5、活動教學方法

活動教學方法就是指在教師的組織下指導下使學生在自主的交互性活動中進行認知、改組、統合、充實、完善,從而獲得知識、經驗、情感、智慧、能力、個性等素質,培養友愛、合作和創造性等潛能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教學活動時,活動內容要適應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知識能力和生活經驗。活動形式的選擇,應儘量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活動過程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的空間。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教學過程優化合理。

1、備課:精心備課、依託教材、立足學生、注重基礎、適當拓展。

小班教師的備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備每一名學生(備學生)。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速度、學習能力,如何爲學生提供主動積極的活動方式、採取何種措施實現課堂中的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等等,在備課中針對不同的學生預先準備多套方案,視學生的需要適當調整推出,充分滿足學生的個別需求。而且備課時,還要注意對個別學生指導的聯貫性,一般來說,中上的同學注意點撥,差的同學重點爲他準備,力求爲每個學生提供機會。

2、上課:精心上課、精講多動、鼓勵參與,合作探究、關注差異。

課前做好充分準備,教學活動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行分層教學,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難易不同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將思想教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之中,營造“小班化”教學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鼓勵提問,增強自主學習意識,安排時間開展自主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習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每位學生,在教法上可運用分組合作法、個別指導法、遊戲活動法、角色轉換法等。在師生、生生互動合作中,關注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獲得。

3、作業:多層次、多面批。

作業設計精煉實用,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量適度,避免機械重複作業。設計彈性作業,教師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和能力,佈置不同要求的作業。體現了教學要求的分層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分層,不強求一律,避免“吃不飽”、“完不成”的狀況。作業儘量做到面批,通過面批讓學生及時發現作業中的問題,幫助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學生作業要做到:封面整潔、字跡端正。獨立按時完成,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

4、輔導:抓反覆、勤輔導。

小班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重視個別輔導,爲學有餘力和學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幫助,不忽視成績一般的學生的輔導,讓所有的學生在各自基礎上有所提高。輔導還要重視知識上的查漏補缺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更要重視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興趣的培養。

5、考覈:教學中,採取當堂測試、周小測、月大測等多種考覈形式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並根據學情調整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

(五)形成優化的評價辦法:

1、注重激勵的評價。在教學中教師注重把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捕捉稱讚學生的時機,重在形成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教師的激勵方法有語言的、體態的、動作的,甚至有時候組織一個簡單的儀式,讓學生產生一定的興奮記憶。

2、注重過程的評價。學習要看結果,更要看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評價來引導或矯正學習的進程。

3、注重多元的評價。學生學習的評價應是多元的,建立多角度的評價機制。不僅僅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重要的是評價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表現、實踐能力、愛好特長等,從而調動學生積極的情緒,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4、注重個體與羣體評價的結合。小班教學中合作學習是經常用的,因而,在小組學習時,評價不是指向學生個體的,而是指向學生羣體的,只有當小組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時候,才能獲得肯定的評價。這就要求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小組的集體力量,不讓一個同學掉隊,小組的成功成爲小組成員共同的目標。

總之,小班化教學的實踐研究對於我們來說任重而道遠,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並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造和完善,就一定能收到成效。

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案15

設計意圖:

新《綱要》對幼兒藝術教育的目標是: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秋天,是多姿多彩的季節,是碩果累累的季節,是飽含人類情感的季節。我們如何引導幼兒來感知秋天、瞭解秋天、欣賞秋天的美麗呢?根據幼兒的特點,我們把目光鎖定在最直觀的感受:秋葉的色彩上。我們將通過觀察、遊戲等手段來引領幼兒進入“多彩的秋天”這一主題的情境脈絡之中,一起去尋找秋天的色彩,感受秋天的美麗,從而激發幼兒對自然美的欣賞,對大自然的熱愛。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用刷子上下刷色,體驗水粉作畫的樂趣。

2.知道秋葉有多種顏色,感知秋天的美麗。

二、教學準備:

1.課件《多彩的秋葉》;

2.裝有紅、黃、綠、橘黃等多種水粉顏料的小盆8個;幼兒作畫圍兜8個;

3.大刷子1把,小刷子8把;另備廢舊報紙若干;

4.請一名教師扮演樹媽媽。

三、教學過程:

1.幼兒以小小粉刷匠的角色進場,(配樂歌曲《小小粉刷匠》)引導幼兒練習上、下塗刷的動作。(上上、下下刷刷刷)

(1)我們是怎麼刷房子的啊?

(2)變變變,老師變成了一座大房子,請你們幫我刷一刷;

唋~!我變成了一座小房子,你們幫我刷一刷;

變變變,老師變成了一座高房子,請你們幫我刷一刷;

唋~!我變成了一座矮房子,你們幫我刷一刷。

(3)小朋友也來變一變,我們變成一排小房子,幫前面的房子刷一刷。

(4)真累啊!讓我們找個小圓點,坐在小圓點上休息休息吧!

(5)你們喜歡用什麼顏色刷啊?

(6)下面,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那裏有很多漂亮的顏色。(說“下面”兩字時,配班教師打開課件)

現在我們來到了一片大樹林。

2.觀看課件《多彩的秋葉》,感知秋天樹葉的多種顏色。

(1)圖一:秋天來了,樹葉的顏色也變得越來越漂亮了,小朋友們,你們看看,樹葉都有哪些顏色啊?

秋天剛來的時候,綠色的樹葉還有很多,後來啊,越來越多的綠樹葉變了顏色(配班教師打開“圖二”)

(2)圖二:(停留6秒左右。)而且有的樹葉顏色變得越來越深。(說好這句話,配班教師打開“圖三”。

(3)圖三:(停留4秒後,配班教師打開“圖四”,。)

(4)圖四:美麗的樹葉從樹上飄落(配班教師打開“圖五”,停留4秒左右)

(5)圖五:這些樹葉漂亮嗎?星期天的時候,小朋友們可以讓你們的爸爸媽媽帶你們一起去公園找找。

3.以一片白色樹葉的求助,引出給樹葉刷色。(配班教師點擊聲音按鈕)

(1)咦!誰在說話呀?我們來找找!

(2)噢!原來你還沒有穿上漂亮的衣服呀!那麼我們粉刷匠來幫助你吧!

4.教師示範。提醒幼兒刷色時要先把刷子在顏料盆裏蘸一蘸,然後在顏料盆邊上掭一掭。最後給小樹葉刷色。

5.幼兒操作:給樹葉塗刷顏色。

(1)後面還有很多樹葉沒有漂亮的衣服呢,讓我們去幫助它們吧!

(2)教師評價,並給全體幼兒以表揚。

6.尋找樹媽媽,和樹媽媽共舞。(配樂歌曲《秋天》)

(1)這麼漂亮的小樹葉,應該讓樹媽媽也看看。樹媽媽在哪裏呢?“樹媽媽!樹媽媽!”小朋友一起來喊。

(2)和樹媽媽共舞。(配班教師播放課件配樂歌曲《秋天》)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