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15篇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15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什麼樣的隨筆纔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15篇

在日常生活環節中,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莫過於進餐,針對小班的年齡特點,主要是訓練幼兒能夠自覺的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其中大致可分爲兩方面:硬件和軟件。硬件,包括進餐姿勢、速度、程序等規範;軟件,則包括幼兒進餐情緒、對飯菜的好惡等。

通過對我班幼兒進餐環節的觀察,孩子們在進餐規範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在進餐過程中,孩子們較興奮,時常會竊竊私語甚至互相嬉戲,如果教師不提醒就會愈演愈烈;姿勢不正確,無法避免的會使飯菜掉到地上、桌上,偶爾還會出現碗碟掉到地上的現象;幼兒進餐速度不均衡,或快或慢。

針對這些問題,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起先,我只是在進餐過程中不斷提醒、督促,但效果並不明顯,對幼兒的行爲只起到了暫時的壓制。之後我採取說理的方法,例如:吃飯時說話,管理氣管和食道的小門就會同時打開,飯菜就會自動的跑到氣管中去等,孩子們從道理上理解了各種進餐規則,但由於個別幼兒自制能力比較差,所以仍需在教師的不斷提醒下,才能正確進餐。

通過與其他教師的溝通,我採取了與幼兒互動的教育方式。在分組教學中,我與幼兒共同討論了進餐的程序、規則、以及在進餐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原因和解決方法。孩子們非常積極,提出了許多我平時沒有注意的問題,例如:個別幼兒遇到不愛吃的東西,到最後就會故意扔到地上以此來逃避,教師可以爲她繼續加菜;有些小朋友想添飯時,總是用嘴來代替手,教師就可以先給舉手的孩子等。由此可以看到教師一雙眼睛遠遠不如孩子們幾十雙眼睛觀察的仔細,在細緻的討論後,我讓孩子們將進餐環節中的各項規則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於是各項規則形象的躍然紙上。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對於自己定的規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進餐過程中較以前也有了明顯的改進。

在進餐環節中我也作了針對性的改動:將原先值日生將勺子一一發到幼兒手中,改變爲值日生將勺子放入罐中,孩子們可在吃飯時自行取,飯後自覺擦桌子。節省了時間和人力。雖然,目前有些幼兒還需教師和其他小朋友的不斷提醒,但在不斷的糾正和改進中,已有了顯著的進步。我相信他們會逐漸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隻只快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裏。可偉偉小朋友卻不同別的小夥伴,因爲他身患殘疾,不僅一隻眼睛看不見,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脫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大手術,現在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差。對於這樣的孩子,身爲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裏,我都隨時帶着他,牽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麼意外。可這,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脫,並不時的用另一隻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去玩。”一句話,讓我心裏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特別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說:“偉偉,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隻“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願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夥伴一樣去玩耍、去遊戲、去想象、去創造、去飛翔。如果老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說明了老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遊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老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因此,偉偉終於鼓起勇氣,對老師說:“老師,我也要去玩”。老師應該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鍊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遊戲,都應該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集體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老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知道並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夥伴,知道互相幫助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小班的寶寶也需要排隊參加活動,但是寶寶們根本不識方向,常常聽不懂老師下達的方向命令,這讓小魚哥哥也是頭痛不已。

但是沒有關係,小魚哥哥會利用遊戲的過程,幫助小朋友們掌握方向感,並熟記左右。到底要如何做呢?

事先把小朋友們拉開適當的距離,排好隊,小魚哥哥站在隊伍的最前面,然後分別伸出左胳膊,大聲告訴孩子,這是左胳膊,這邊就是左。孩子們跟着小魚哥哥一起做,一起念,一起學。然後再換成右胳膊,大聲告訴孩子,這是右胳膊,這邊是右。依然是小朋友跟着做跟着念跟着學。

多重複幾次這個動作,小魚哥哥便開始去審覈孩子們學習的結果了。我會轉過身來,讓孩子們比劃左胳膊,或者是指出右面的方向在哪邊,看孩子們到底有沒有掌握成功。如果有部分孩子依然糊塗,那就要個對再進行指導和重複授課。

除了這個遊戲外,小魚哥哥也設計了幾個更有趣的遊戲。我準備了幾種不同的東西,然後讓小朋友去拿,告訴他們,左手要拿什麼東西,右手要拿什麼東西。然後來小魚哥哥這邊交任務,做對的小朋友就會有獎勵。

通過這個遊戲,就能直觀地看出來,哪些小朋友對方向已經掌握了,哪些小朋友還沒有掌握。沒有掌握的小朋友,就要多次重複讓他去做這個遊戲,直到他掌握了方向才結束。

當然還有就是踢球,每次戶外活動踢球的時候,我也會加強孩子們的方向鍛鍊,告訴他們,先用左腳踢,再用右腳踢,這樣孩子們也能在生活和學習中掌握正確的方向了。

xx是個看上去活躍的男孩子,可是缺乏自信,他時常自我在一個地方撒歡,當你走近他時,他卻又表現的不知所措。

經過觀察我發現他異常喜歡幫忙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幫別人收地墊、整理圖書等。於是我把一些活動後的整理工作有意識地交給xx去完成,他高興極了,每次工作得都異常認真,他的舉動也贏得了小朋友的讚揚。同時他在對自我的約束本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只是爲xx供給了一個機會,使他感到:我對自我感興趣的事有本事做好,我能夠幫忙小朋友,我在班裏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勵是給孩子一個機會表現自我的本事,向自我證明他是環境中的一個有效分子,他的行爲能夠給自我和別人帶來進取的影響。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陽光。在鼓勵的作用下,孩子們會認識自我的潛能,不斷地發展!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自信從教師和小朋友的認可開始,你做到了嗎?

幼兒新入園,周圍的生活環境與生活規律改變了,孩子們難免會情緒不穩定,來園是喜歡哭鬧,這時用播放一些輕鬆歡快的音樂,會使寶寶們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而暫時忘記了哭泣,於是,我針對剛入園孩子的哭鬧現象設計了一些用音樂培養孩子生活常規的方案。

在早上孩子們來園時,我常會播放一些關於大自然聲音的音樂,如“森林的早晨”,孩子們一下子就會被音樂中的鳥叫聲吸引住了,哭鬧的情緒一下就平靜了。在開展集體活動之前,我又播放一些歡快的音樂,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課間活動時,關於小動物走路的音樂又響起來,孩子們聽到音樂就會學着小動物走路去喝水、入廁。戶外活動回來,一此優美的鋼琴曲會及時地響起,孩子們的激動的情緒也會很快地平靜下來。進餐時播放一些節奏平緩的曲子,孩子們進餐也會變得輕鬆愉快。午睡時一些兒歌,音樂故事會讓孩子忘記想家,並很快地進入夢鄉。

睡醒時,來上一些歡快的兒童歌曲,孩子們又會精神抖擻。一天下來,在音樂的伴隨下,孩子們的情緒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一個學期,我們班的孩子已能完全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生活、學習習慣都有很大的進步,孩子們現在會聽着音樂自覺地進行各項活動,喜歡上幼兒園了。

悅悅是個性格外向,待人熱情,各方面的能力發展都不錯的孩子,可唯一讓老師不喜歡的是:特別愛告狀。這不,區域活動剛開始沒多久,就接二連三的聽到告狀聲:“老師,陽陽把玩具弄壞了。”“老師,欣欣在亂跑。”面對如此喋喋不休的告狀聲,我不耐煩的對她說:“請你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我不經意的道出這句話後立馬就後悔了,因爲我突然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日,爸爸和朋友聊天,“好管閒事”的兒子跑過來說着說那,爸爸生氣的對兒子說:“大人的事,小孩子少管。”第二天,爸爸跟兒子去趕集,不知怎了爸爸的大衣口袋竟然着火了,等父親發現時,衣服已經燒了一個大窟窿。爸爸問跟在身後的兒子:“你沒看見着火嗎?”兒子不以爲然地說:“看見了。”爸爸生氣的說:“看見爲啥不早說?”沒想到兒子卻理直氣壯地說:“不是你說的嘛,大人的事,小孩少管。”爸爸一臉茫然。

看了這麼一則幽默故事,笑過之後或許我們就會用另一種心態來重新審視、對待孩子的告狀。孩子的告狀,能讓老師瞭解到每一個角落裏的情況;孩子的告狀,能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故的發生;孩子的告狀,可以幫助老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緩解小朋友之間的矛盾;說得更深一些,孩子的告狀不正是說明他們具備了一種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意識嗎?

下課了,我告訴孩子們:上完廁所後口渴的可以去喝水。我在廁所裏照顧其餘的孩子,俊賢突然跑過來告辰辰的狀,說他把水倒進水水桶裏了。我連忙把辰辰叫過來要把事情弄明白。我問他:“辰辰,你怎麼把水倒掉了?”

辰辰說:“我接的水太多喝不了,倒了可惜,所以我把水到進水桶裏,老師你可以來洗拖把,你不是教育我們要節約用水嗎?”

我不禁一笑,多麼可愛的孩子呀!

同時,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對他進行了表揚,教育全班孩子向他學習。原來孩子對老師的話這麼在意。經常聽到家長說老師說的話孩子全都聽。教師要注意平時的行爲和話語,這可能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今日早上,我在打掃衛生時,XX小朋友的母親跑來對我說:“教師,你把XX領進來好嗎?”我驚奇地問:“XX在哪?他怎樣不進來?”媽媽着急地說:“他今日早上不願來幼兒園,此刻在幼兒園門口,就是不進來。”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XX的媽媽來到幼兒園門口,只見XX在車上邊哭邊喊:“我不上幼兒園,我不上幼兒園!”我過去問他:“你爲什麼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痛地哭了起來。

我好不容易、哄他來到活動室,讓他坐下,等他母親走後,我蹲下身子,撫摸着他的頭說:“XX,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訴教師,你爲什麼哭嗎?”他滿眼淚水地說:“教師,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教師說一聲,讓我跳舞嗎?”我一聽,最終明白了,原先舞蹈教師在排節目時,嫌他動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來。我說:“咱們不跟舞蹈教師練舞蹈了,教師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參加咱們班的節目吧!”他說:“教師,我能行嗎?你會不會又不用我了?”我說:“不會的!”只見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說:“教師你真好!”

從這件事上,我們能夠看出孩子們的自尊心是多麼的強,那我期望各位教師在處理孩子們每件事情上,能多研究以下孩子們的感受!

音樂是發展孩子想象、創造力,促進個性發展的有效手段。一個學期來班級裏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動聽的聲音、美妙的音樂,喜歡隨着音樂歌唱、舞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藝術活動的目標是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豐富審美經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的傳授。

今天小朋友們對音樂活動《親親熱熱在一起》都很喜歡,原因在:歌詞非常的生活化,簡單、有趣;音樂的節奏活潑、歡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於這首歌曲是兒歌《敲門》的延伸。在一開始的活動中,小朋友們先接觸到的是:在遊戲《敲門》中讓幼兒清楚的掌握了兒歌的內容,如“媽媽出去了,你和誰在家裏呢?”“丁冬,丁冬,是誰在敲門,是誰回來了!”接着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誦、遊戲活動中,小朋友們都能熟練的朗誦和進行對話遊戲,當音樂活動《親親熱熱在一起》旋律在孩子們的耳旁響起時,小朋友們全都會唱了:“我們全家在家裏,親親熱熱在一起,哈哈哈哈,親親熱熱在一起”。這樣的活動吸引了小班孩子積極參與的興趣,所以這一次音樂活動變的特別的輕鬆、愉快。

我們還一起創編了歌詞:“家裏還有誰呢?我們怎麼編?”在我的幫助下孩子們有了很強的創編興趣,我們在音樂聲中編出了:“我和外婆在家裏,總想外公來敲門,丁冬丁冬,外公回來了!”“我和阿姨在家裏,總想叔叔來敲門,丁冬丁冬,叔叔回來了”等等,大家唱的可開心了。

根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點,我也想了好多激發幼兒興趣的辦法。就像讓幼兒通過表演來激發自己的興趣從而學習音樂。因爲幼兒好奇心強,表現欲旺盛。音樂活動能充分滿足幼兒這方面的要求。通過表演,幼兒能體驗到用表情、動作、姿態與他人溝通的樂趣。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幼兒能作出較積極的外部反應,能從與他人合作的動作表演活動中獲得交往合作的快樂。在音樂活動中,我啓發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進行創造性表現,發揮幼兒創編的積極性,在開展音樂活動中儘量採納幼兒的意見和建議,不照搬書上的動作方案,幼兒在創編表演中鍛鍊了自己,增強自信心,獲得了成功感,這有利於幼兒健康人格的培養。

xx是大班的孩子,她聰明伶俐,活潑大方,小嘴異常甜,胖乎乎的,很可愛。教師們都很喜歡她,就連她犯錯時我們也捨不得批評她。今日xx和幾個小朋友一齊擦桌子,沒擦完就出去滑滑梯了。xx說:“教師,xx沒擦完就玩去了,”我正在拖地,xx的聲音又低,我沒聽到,也沒在意。xx撅着小嘴和幾個小朋友說開了:“教師真偏心,xx沒擦完桌子就走了,教師也不批評她。”這次xx的聲音很高,也很生氣。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七嘴八舌的說:“就是,就是,教師不公平,偏向xx”。

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以前,在各項活動中,我都是給xx開綠燈,使xx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驕傲自滿,不守紀律的壞毛病。加上我沒有及時制止,這讓其他小朋友覺得教師偏心,只喜歡xx不喜歡自我。我的做法既害了xx,也傷了全班孩子。於是,我及時向孩子們道了歉,保證再也不這樣了。孩子們點點頭。

作爲教師,必須要及時檢討自我的行爲與做法,因爲教師的行爲會直接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巨大影響。

有些民間體育遊戲玩法、規則較爲複雜,幼兒需要理解學習後纔會玩。而且玩的時候需要比較多的孩子在一起活動。因此我就想到通過組織集體式的遊戲活動幫助孩子理解遊戲規則,從而順利開展遊戲。

今天的`民間遊戲是“我們都是木頭人”,這是一個歌謠類的民間遊戲。因此我首先教幼兒學習兒歌:一、二、三,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還有一個不許笑。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邊自由走動,開始遊戲。接着我向孩子們介紹了遊戲規則:“當兒歌唸到最後一個字時,靜止不動,誰動了就爲失敗者。”通過我的講解示範,孩子們很快理解了遊戲的玩法和規則,集體開始自如地進行遊戲。由於每個遊戲的規則是每個幼兒遵守的,某些頑皮的幼兒爲了能再次參加遊戲,只能遵守遊戲規則。遊戲的興趣使幼兒愉快地服從遊戲規則,約束自己。但是在觀察中我發現,孩子的遊戲興趣隨着活動的一次次進行有些減弱了。爲了提高孩子繼續遊戲的興趣,我提議大家根據需要重新制定新的遊戲規則。這時他們想到讓“領導”人在念完最後一個字時做一個動作,如:“平衡”狀、“小猴”狀等。其餘幼兒迅速學樣並靜止,學錯動作或走動者爲輸。遊戲規則地調整再一次激發了孩子們的遊戲熱情,而且也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幼兒園民間體育遊戲的開展,不僅是一種嘗試,更是一種需要、一種新的體驗。在民間體育遊戲的實踐活動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它是增強幼兒體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良好伴侶。

幼兒園的孩子都喜歡新鮮的事物,新鮮的事物都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不斷引進新鮮的事物可以更好的吸引孩子。

孩子們跟老師每天做操有時孩子會覺得很無聊,對操也不再感興趣,最近很流行《小蘋果》這段舞蹈,老師就特別學了這段舞蹈跳給小朋友們看。跳操的時候小朋友們興趣缺缺,老師就放了《小蘋果》的音樂,小朋友們一聽來了精神,豎起耳朵認真聽着。聽完後老師問:“小朋友們聽過這首個沒有呀?”小朋友們齊聲興奮地說:“聽過!”老師說:“那老師就給小朋友們跳跳這首歌的舞蹈吧。”小朋友們高興地拍着手說:“好!”老師就跟着音樂跳了起來,有些小朋友學着老師的動作跳了起來,看着小朋友們那可愛的動作老師笑了,真是一羣可愛的孩子,希望孩子永遠這麼快樂、高興。

看到此刻的孩子進入圖書館的自如,不由得讓我記起小時候對圖書的奢望……

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書,有幸教咱們數學的韓教師就兼管着學校的圖書,韓教師是一個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教師,給咱們留下最深刻的的記憶就是長長地脖子,一走進教室首先出現的就是韓教師特有象徵的脖子,咱們還偷偷的給教師起外號呢!“長脖子教師”,可是,咱們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議論,可從來不敢叫出聲來,那時的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上數學課,不是正因我的數學成績太好,而是爲了得到看小人書的允許,正因每當韓教師給咱們佈置完數學作業,他就蹲在門口,等待咱們的完成,這個時候也是咱們紀律最好,作業速度最快、最認真的時刻,正因誰做的作業全對了,就有看一本小人書的權利,你想,那是多麼愉悅的時刻啊,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的數學成績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緣故吧,所以,那時候的咱們,誰先拿到小人書,就是最大的獎勵,遠比獎勵一個鉛筆頭來的慾望大。(小時候班主任教師每當週六上午放學時,會把一週學生們撿來的鉛筆頭,根據表現分到個人手裏,這就是當時最好的物質獎勵。)

看看此刻的孩子,隨着新圖書不斷地增加,想看就看,想買就買,有時候還不懂得去珍惜,家裏的新書到處都是,什麼全綵的、動畫的、連載的、漫畫、帶香味的、帶聲音的,真是無奇不有,無所不能,正正因物質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們遠沒有咱們那時對圖書的珍惜。來之不易的感覺,也許僅有“物以稀爲貴”才該有的吧,說歸說,圖書的不斷改善,爲此刻的孩子領悟知識帶來了方便,孩子們能夠盡情的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並且還能夠根據畫面資料隨手進行粘貼與創作,既動腦又動手,有時候咱們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會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謂是,時代的提高,書籍的變遷。

此刻隨便走進一家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籍裝滿各個架子,不一樣的書籍分佈明確,讓看書的人一目瞭然,既省時又省事,你看吧,原先看書可是小孩纔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斷地充實自我,“好的書籍,讓人受益終生”,真是領悟的時代啊!所以,我珍惜我每次進圖書館的機會,我更會對書籍情有獨鍾,即使電腦的時代,我也會抽時刻看我的書,書籍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精神財富。

上幼兒園是孩子出生後第一次離開家庭進入集體生活環境,由於對新生活陌生畏懼,再加上在家裏面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的心肝寶貝,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如今孩子們上幼兒園以後,“吃飯”便成了幼兒和老師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讓每個幼兒都能自己吃好、吃飽飯,我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出以下六個方面:

一、對能吃不會吃的幼兒:

有的幼兒食量大,但在家裏嬌生慣養,吃飯靠家長喂,來園後,又不會使用筷子或勺子,因此常吃不飽。對這樣的幼兒,一要穩定他的情緒,鼓勵他大膽進餐;二要注意訓練幼兒正確使用筷子;三要和家長取得聯繫,共同配合教幼兒獨立進餐。

二、對會吃不願吃的幼兒:

一些幼兒在家常常偏食,來園後,對某些飯菜仍挑挑揀揀,願意吃的就多吃,不願吃的一點不吃。對這類幼兒,一要採取幼兒容易接受的方法進行啓發誘導,如告訴幼兒吃豆腐長得高啦,多吃蔬菜不容易生病啦等等,以激發幼兒食慾;二是安排他與食慾好的幼兒坐在一起,鼓勵他們比着吃;三是盛飯時,第一碗盛得少點,這樣幼兒可以儘快吃完,增強吃飯信心。

三、對會吃不知吃飽的幼兒:

有的幼兒食慾特別好,常吃得又快又多,吃過了頭。對這樣的幼兒,一是開飯時,讓他排在後面端飯,並且第一碗可以給他多盛些;二是注意及時給他們添加飯菜,並掌握好“量”;三是要鼓勵他們大膽舉手要求添加飯菜。

四、對吃稀不吃乾的幼兒:

對這樣的幼兒,一是吃幹食時適當爲他們加些菜湯搗勻,如吃炒飯,可適當給他舀些菜湯在裏面,讓他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二是要引導他幹稀一塊吃,吃完後再給他添加飯菜。

五、對吃飯不吃菜的幼兒:

一是要告訴他們多吃各種蔬菜的好處,如多吃蔬菜身體可以長得強壯,可以變得聰明等;二是把菜摻合到飯裏,讓幼兒混着把飯一起吃下去。

六、對拒食的幼兒:

一是千萬不要硬灌、硬塞,逼幼兒吃,讓幼兒對吃飯產生畏懼心理;二是要冷靜分析原因,是拒飯,還是拒菜,爲什麼拒食等,若屬伙食問題,要及時建議廚房改進飯菜質量,講究色、香、味、形,以刺激幼兒食慾,若屬幼兒本身原因,要正確引導,鼓勵他吃,剛開始,可以讓幼兒少吃些,待適應後,再加大飯菜量。

總之,對待幼兒園小班幼兒的進餐,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要讓幼兒有一個適應過程,慢慢地幼兒就會喜歡在幼兒園進餐。

雯雯是這學期新來插班的小女孩,她很文靜不喜歡說話,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着,從不主動與小朋友交往,看着小朋友玩,也不會有小朋友來告她的狀。不會主動地來和老師說話或要求什麼,奶奶說雯雯在家也很聽話,不讓大人操心,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乖孩子”。

活動後作爲獎品的“粘紙”吸引了孩子們。別的孩子都爭先恐後地擠到老師面前,大聲嚷着“老師,我要芭比公主”“老師,我要奧特曼”“我要喜羊羊”……唯獨雯雯安靜地坐在位置上,看着小朋友得到了想要的粘紙。“你想要粘紙嗎?”她輕輕地點點頭。“你想要那種粘紙呢?”雯雯沒有說話,她用手指了指皇冠粘紙。老師給她貼上了粘紙,“喜歡嗎?”雯雯輕輕地說:“喜歡。”

雯雯的父母在外地,從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平時就不愛與人交往,雯雯多數時間都是和電視、玩具一起度過的。雯雯不喜歡說話,與人交流時多采用動作代替語言,偶爾的對話通常是被動的一問一答,其表現爲明顯的交往退縮行爲。交往退縮行爲是幼兒的一種消極性社會適應現象,表現爲幼兒缺乏自信、與人交往時常常處於被動應付的狀態,不願意主動與人交流。如果不及時幫助幼兒消除這種行爲,會使幼兒產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教師和家長應當關注、關愛“乖孩子”,多爲幼兒創設交往的機會與交流的場景,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鼓勵幼兒大膽與人交往過程中表達自己的願望。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