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扣除

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扣除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扣除,養育孩子是一個需要父母付出很多心血的過程,孩子在成長的每個階段都難免會出現各種狀況,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和身體變化,爲了鼓勵生育,政府出臺了許多相應的政策,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扣除。

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扣除1

嬰幼兒照護費用扣除比例

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即一人按照每月1000元標準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即兩人各按照每月500元扣除。這兩種分配方式,父母可以根據情況自行選擇。

相關問答

納稅人享受政策應當填報哪些信息?

答:納稅人享受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可以直接在個人所得稅APP上按照引導填報,也可以填寫紙質的《信息報告表》,填報內容包括配偶及子女的姓名、身份證件類型(如身份證、子女出生醫學證明等)及號碼以及本人與配偶之間扣除分配比例等信息。

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扣除

納稅人享受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需要將有關資料提交給稅務部門嗎?

答: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與其他六項專項附加扣除一樣,實行“申報即可享受、資料留存備查”的服務管理模式,申報時不用向稅務機關報送資料,留存備查即可。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需要發票嗎?

答:不需要發票,只需要按規定填報相關信息即可享受政策。相關信息包括:配偶及子女姓名、身份證件類型(如身份證、子女出生醫學證明等)及號碼、本人扣除比例等。

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扣除2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實施,與此前的個人所得稅改革形成了良好銜接。至此,從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到住房租金、住房貸款利息、大病醫療、贍養老人,這七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基本上考慮了納稅人不同階段的負擔情況,實現了納稅人各階段支出全覆蓋。”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怡說。

根據政策規定,在具體扣除方式上,父母可選擇由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監護人不是父母的,也可按上述政策規定扣除。

“既允許父母雙方均攤扣除,也允許父母中一人扣除,同時還允許指定的監護人扣除,體現了在個稅制度設計中充分考慮家庭因素的理念。”李旭紅認爲,此項政策沿用了我國個稅改革中的成功做法,採用定額扣除的方式,既能達到減稅目的,又使納稅人更爲便利地獲得了減稅紅利,在具體扣除金額上也與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標準保持一致,基本合理。

財政部稅政司、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相關規定,專項附加扣除可以在申報當月扣除,也可以在以後月份發工資時補充扣除;平時發工資沒有扣除的,或者沒有任職受僱單位的,也可以在次年辦理彙算清繳時補充扣除。

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扣除 第2張

例如,納稅人的子女在2021年10月出生,自2022年1月1日起納稅人即符合專項附加扣除享受條件。納稅人4月份將嬰幼兒信息提供給任職受僱單位,單位在發放4月份工資時即可爲納稅人申報1至4月份累計4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正在進行的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彙總的是納稅人2021年的收入和扣除信息,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政策自2022年起實施,因此不能將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到當前進行的2021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中。

據瞭解,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與其他六項專項附加扣除一樣,實行“申報即可享受、資料留存備查”的服務管理模式。納稅人在申報享受時,可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填報,或向單位提供嬰幼兒子女的姓名、證件類型及號碼以及本人與配偶之間扣除分配比例等信息,無需向稅務機關報送證明資料。納稅人需要將子女的出生醫學證明等資料留存備查。

如果納稅人暫未取得嬰幼兒的出生醫學證明和居民身份證號,可選擇“其他個人證件”,並在備註中如實填寫相關情況,不影響納稅人享受扣除。後續納稅人取得嬰幼兒的出生醫學證明或者居民身份證號的,及時補充更新即可。如果嬰幼兒名下是中國護照、外國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等身份證件信息,也可以作爲填報證件。

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扣除3

過去,針對納稅人子女的減稅,已有學前教育、學歷教育的專項扣除,而學前教育的起點是3歲,這次增加針對0-3歲的嬰幼兒照護減稅,可謂填補了這個年齡區間的空白,使得專項扣除政策囊括了撫育子女的全過程。

從專項扣除的分類來看,過去與育兒相關的減免針對的只是子女教育,這次新增的專項扣除針對嬰幼兒照護,和贍養老人類似,可以理解爲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生活費。根據生活經驗,嬰幼兒照護費用包括但不限於奶粉及其他飲食、一次性尿布、玩具、託班、看顧人員等方面的費用等,對生育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嬰幼兒照護專項扣除政策發佈的時候,一些人表示,幅度微小,不足以吸引他們決定生孩子。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養育一個孩子成本確實不低。生育不僅是一個重大的家庭經濟決策,也是生物基因傳承的本能,同時還有家族和情感等多方面的考慮,是一個綜合決策。同時,育兒不僅是家庭的事,也是社會和國家的事。生育率的下降、老齡化的趨勢,是宏觀社會現象;每個家庭決定生不生育、生育幾個孩子,是微觀家庭的選擇,兩者之間存在着密切關聯。

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扣除 第3張

目前,促進生育已是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還要看到,無論哪一項政策,都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更多的`時候,政策是通過多樣化的組合拳和長期的方向堅持來實現其目標的,“小步快走”看起來微小,但如果疊加了時間和可預見的增幅,效果仍然會是可觀的。

我是一名4週歲兒童的家長,目前無法享受文章開頭提到的減稅政策。這些例外的情形,也提示着政策未來可以打補丁的方向。比如,3歲以後的照護費用是否也能減稅?要知道,隨着孩子身心發育與進入接受學校教育的年齡,3歲以後的育兒支出是有增無減的。

個稅採取的是累進稅率,收入越高,稅率也越高。沿着這條思路,育兒方面的減稅是否也能採取這種形式?針對二孩、三孩等多孩家庭,是否可能實施累進減稅優惠?比如,養育0-3歲的一孩稅前每月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二孩、三孩多倍扣除,以體現對多孩的鼓勵。

通過調整個稅政策來發揮支持生育的目的,還有很多維度可以考慮。舉例來說,全職媽媽並沒有收入,但其對家庭和育兒的貢獻度並不低,如果按照家庭總收入或家庭成員平均收入徵稅,不僅更顯公平,也能有效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從而起到支持生育、養育的效果。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