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國際聾人日主題

國際聾人日主題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際聾人日主題,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些或是先天或是後天遭遇造成來身體上的一些缺陷,我們平時應該多關注這些人的難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國際聾人日主要關注的是聾人的權益,那麼國際聾人日主題是什麼呢?

國際聾人日主題1

歷屆國際殘疾人日主題

2006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信息無障礙”,意在強調殘疾人在使用互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獲取信息時,不應存在任何障礙。

2007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爲“爲殘疾人提供體面的工作”。

2008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爲“《殘疾人權利公約》:人人享有尊嚴和正義”,英文: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Dignity and justice for all of us

2009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爲所有人實現千年發展目標:賦權給殘疾人和其在世界各地的社區”。

2010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讓千年發展目標具有包容性:增強世界各地殘疾人及其社區的力量”。

國際聾人日主題

2011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人人共享美好世界,推動殘疾人融合發展”。

2012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共建更美好世界,造福全民,造福參與發展的殘疾人”。

2013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打破障礙,敞開大門:建設包容所有人的社會”。

2014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可持續發展:讓技術爲我所用”。

2015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融合至關重要:全社會無障礙,賦權所有人”

2016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建設人人嚮往的美好未來”

2018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賦予殘疾人權力,確保包容與平等。

國際聾人日主題2

聽力殘疾人也能做許多事

快遞員:今年一支聽障人士組成的快遞團隊在上海成立。目前團隊已有40名聾啞人快遞員,他們日均派件200件。

短視頻攝影師:在青島,5名聽障人士創立了國內首個培養聽障人士短視頻攝影師的俱樂部。截至目前,他們已發佈數百個短視頻作品。

外賣騎手:在南京有一支由聽障人士組成的外賣隊伍。他們人數佔站點人數的13%,但工作量能達到站點每日送單總量的20%。

服務員:深圳的“無聲”麪包店內,大部分員工都是聽障人士。他們專業技能過硬,也通過這份工作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國際聾人日主題 第2張

聽力殘疾人的不屈者

中國舞蹈家——邰麗華,她年幼失聰,但爲了自己熱愛的舞蹈不斷努力,由她領舞的《千手觀音》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中國首位聾人語言學博士——鄭璇,她兩歲失聰,但一直進行康復訓練並不斷求學。博士畢業後,她成爲了一名教師,培養出數百名特殊教育畢業生。

另外,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和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也都是聽力殘疾人,儘管失去聽力,他們仍然堅持不懈的創作。

國際聾人日主題3

9月第4個星期日是第63個國際聾人節。9月27日當天,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中國青年出版總社聯合舉辦的“用愛傾聽——《沉默的世界不寂寞: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手語翻譯》捐贈儀式暨新書發佈會”在北京舉行。

這是一場特殊的新書發佈會。“特殊”在於,參與這場發佈會的觀衆,有一大半是聾人,連書的主要譯者也是聾人。《沉默的世界不寂寞: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手語翻譯》正是一本致力於打破溝通障礙、搭建聾聽之橋的讀物。這本書的原作者是美國知名手語翻譯安娜明迪斯,在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愛永淳基金的支持下,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引進國內,兩位殘障學者鄭璇、鄒蜜將其譯爲中文。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戚學森表示,今天是聾人朋友們的節日,選擇在這樣一個日子召開這本書的發佈會,特別有意義。我們呼籲大家都來關注、幫助這個特殊的羣體。”

“要真正走進殘疾兄弟姐妹的內心,就要把他們完完全全看作和我們一樣的人。今天不僅是聽障者的節日,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節日。關心尊重理解幫助殘疾人請從正確使用殘疾用語開始。對殘疾人的稱謂除了要遵循法律和政策,還要考慮殘疾人的接受心理。希望大家多用讓殘疾人高興,樂於答應的.稱謂。殘疾人中多數人喜歡殘障者,視障者,聽障者,言語障礙者,肢體障礙者,智力障礙者,精神障礙者等稱謂。”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宣文部主任郭利羣說。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作者安娜明迪斯無法親臨現場,但她和她的合作伙伴湯姆斯霍爾科姆以獨特的方式送來了祝福——他們拍攝了兩段以美國手語呈現的小視頻。在視頻中,他們感謝出版方和譯者的努力讓這本書在中國的問世成爲現實,也感謝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的捐贈使更多有需要的人能看到這本書。“這本書在中國出版,我非常激動,因爲它使我們得以繼續中美之間的思想交流,共同爲聾人創造美好生活。”安娜明迪斯如是說。

國際聾人日主題 第3張

在嘉賓分享環節中,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戚學森理事長、“愛永淳基金”發起人吳萍女士、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圖書館陳蓓琴館長等暢談了對助殘事業的理解;中國聾人協會徐聰副主席、北京啓喑實驗學校於文紅書記、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呂會華老師、知名聾人自媒體人馮剛先生和本書譯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鄭璇一起從各自的專業視角出發,剖析了聾人在社會生活中的“痛點”,並呼籲大家像書中所說,跨越語言和文化的藩籬,實現心與心的溝通。

“我2歲失聰,但我現在會漢語、英語、中國手語、美國手語四門語言。非常高興能翻譯這本書,我自己也常客串手語翻譯,所以對書中很多地方覺得不謀而合,深有共鳴。”全國第一位語言學專業聾人博士鄭璇介紹。“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許多聽障孩子有了助聽器、電子耳蝸,進入普通學校讀書,聾校的生源越來越少,但是,我認爲,只要有聾人,手語就不會消失!”中國聾人協會副主席、手語委員會副主任徐聰堅定地說。在研討中,嘉賓們一致認同,聾人的主要障礙在於語言溝通障礙,如何打通溝通渠道是困擾衆多聾人、聾童家長、聾教育工作者和殘疾人工作者的難題,而要接近聽障朋友的生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手語翻譯無疑是極其重要的方式。這本書跳出傳統的語言學和翻譯學視角,從文化學的角度入手,運用跨文化比較的方法分析手語翻譯行爲。嘉賓們呼籲,手語翻譯員要有一顆“聾之心”,真正做到急聾人之所急,想聾人之所想,同聾人羣體成爲親密的合作者和夥伴。特殊教育工作者、殘疾人工作者和社會大衆也可以從中得到啓示,共同努力爲聾聽之間搭建一座更順暢的溝通橋樑。

本次活動還聘任奧運體操冠軍陳一冰、鳳凰衛視主持人樑茵、北京衛視主持人馬丁作爲愛心公益大使,並向中國聾人協會、北京市手語研究會、北京聯合大學特教學院、北京啓喑實驗學校等機構和個人進行了書籍捐贈。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時值國慶前夕,活動尾聲,大屏幕上播放了由重慶市沙坪壩區殘疾人聯合會、重慶市聾人協會、重慶夢翔殘疾人藝術團和中國青年出版總社聯合出品的《我和我的祖國》手語歌MV。在場觀衆紛紛拿出手機按下拍攝鍵,或情不自禁地跟着畫面比劃起手語……期盼這本書的出版,能成爲信息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助推器。“用愛傾聽,將愛傳遞”,這個世界雖然無聲,但因爲有了愛的傾聽,就永遠不會寂寞。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