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

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如果日本把核污水排海,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蔓延全球海域。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

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1

據國內媒體10月18日報道,當地時間10月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自就任首相後,首次視察福島縣,並造訪了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據悉,該核電站在東日本大地震中發生堆芯熔化和氫氣爆炸。這位新任日本首相視察了反應堆報廢作業及處理水的現狀後,向媒體表示,“還剩下很多課題,以後絕不能再發生這樣的事故了。”

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

另據報道,關於已經決定好的入海方針,岸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看到在儲罐裏保管的大量處理水,感覺不能再延後了,現在重要的是進行具有透明度的說明。”除此之外,他還向東電高層等表示,“反應堆報廢是重建的前提。希望重視與當地的信賴關係,切實推進作業。”

需要注意的是,當地時間4月13日,時任日本首相菅義偉正式決定將福島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放入海,排放時間預計將持續20年至30年。該決定引起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作爲重要利益攸關方的中國,在相關事宜上的態度十分明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爲維護國際公共利益和中國人民健康安全,中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方表明嚴重關切,要求日方切實以負責任的態度,審慎對待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

不僅如此,九月初,日本自民黨前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在宣佈競選總裁的記者會上,就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一事表達了反對意見。高市早苗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核污水排放入海一事會破壞日本的國際形象。只要存在這種風險,就不會做排放的決定。

雖然日本福島縣還曾計劃從中國和韓國招募“網絡紅人”,邀請他們到福島旅遊,旨在改善公衆形象和推廣旅遊,從而達到宣傳的目的。但是這一決定在社交媒體上引起日本民衆的熱議,不少網民對這一舉措的意義表示困惑,更有人直言道,“這簡直就是本末倒置!直接放棄排污入海,根本沒有必要採取這種對策!”

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 第2張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復興廳的預算執行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0年有關福島核事故的公關經費分別在3億日元到6億日元間。今年這筆公關費用更是暴增至20億日元,試圖誘導輿論發展方向,消除公衆質疑。可即便如此,日本政府仍然改變不了核污水排放入海將會對人類產生具有巨大危害的事實。

德國專家曾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如果日本把核污水排海,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蔓延全球海域。國際綠色和平組織也曾警告日本,核污水中的有害物質穩定性極強,很難分解,肆意排放可能會對全人類未來產生嚴重的後果。

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2

爲了安撫國際社會,日本政府正極力宣傳核廢水入海的安全性。但即使是已經過精密過濾程序的核廢水,其帶給人類健康、海洋環境、食品安全的影響依然難以估量。

首先是過濾後廢水中的主要放射性物質——氚。其半衰期爲12.5年,雖然輻射危害相對較輕,但氚的同位素氫是生命細胞中普遍存在的一類元素,很容易被生物吸收並參與其新陳代謝過程,影響力不容小覷。

在氚之外,銫137、鍶90、碘129等放射性元素也可能在入海核廢水中同時超標。其中,碘129的半衰期長達1570萬年,可引起甲狀腺癌。日方所謂“經過大量稀釋後實現污染物濃度達標”,只意味着有關元素產生即時毒性的概率降低,而隨着大量核廢水持續流入太平洋,放射性物質總量並不會減少。

核廢水入海後,大部分放射性元素會被海洋微生物吸收,經過食物鏈循環,它們中的一部分將隨水產品進入陸地、出現在人類餐桌;剩下的會逐漸沉積在海洋之中,甚至可能通過自然循環、在特定區域形成高濃度聚集,最終成爲長期隱患。

有日本學者指出,福島周邊的海洋不僅是當地漁民賴以生存的漁場,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核廢水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蔓延至全球海域。

從這個意義上講,核廢水入海不僅僅是重創東北亞地區和北太平洋地區漁業品牌的商業問題,更是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存亡之問”。

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 第3張

2017年10月,工作人員在覈廢料儲存場工作。圖源:人民日報

最新民調顯示,約有50%的日本國民反對政府給出的排海方案。福島民衆目前已在多地發起示威抗議,舉起“海洋在哭泣”“反對含氚廢水排入海洋”等標語牌,希望“政府不要單方面強行決定”。

作爲日本近鄰之一的韓國,已明確表態要求日方無保留公開相關信息,並與周邊國家協商決定核電站廢水排放計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敦促日方“認清自身責任,重新審視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在同各利益攸關國家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充分協商並達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啓動排海”。

當年水俁病發生後,日本氮肥公司一直不願承認疾病系由自身排污造成。受害者和相關公司的官司打了數十年,一些病人直到去世後纔等來經濟賠償。1977年,水俁病首例病例發病20餘年後,日本政府纔開始封鎖並填平汞污染嚴重海域。

這是環境污染最大的問題:總是由更多人的生命健康去分擔少部分人不願承擔的責任。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的今天,這一“責任攤分”似乎也越來越常見。部分發達國家歷史上的碳排放造成了溫室氣體濃度的飆升,現在卻要由全世界共同應對;福島核廢水入海,太平洋地區乃至全球民衆卻需爲此付出難以估量的代價。

對此,島妹只想說,“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一個口號,而是比任何時代都更切近現實的存在。當下的全球環境治理也需要一個新秩序,一個強調責任的新秩序。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