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服飾搭配 > 奢華品質 >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筷子,中華文化圈最具代表性的餐具,雖然是簡簡單單兩根細長的小棍子,卻包含了豐厚的文化內涵與人生啓示,接下來小編帶你瞭解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1

筷子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吃飯的必備工具。更爲確切的說,筷子古稱箸,是一種由中國漢族發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進食工具。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以筷進餐少說已有3000年曆史,是世界上以筷進食的主要地區。筷子看起來只是非常簡單的兩根小細棒,但它有挑、撥、夾、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價廉物美。筷子也是當今世界上一種獨特的餐具。世界上有人的地方都有中國人,是中國人都用筷子吃飯。這個習慣幾千年也沒有改變過。

小小的筷子、簡單的筷子,中國人、乃至東方人(包括朝鮮、韓國、越南、蒙古、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幾千年以來吃飯進食一直都是用筷子。其實這小小的簡單的筷子有它的豐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內涵,可以說,筷子是我們中國的國粹(國粹指的是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獨特內涵的深受許多時代的人們歡迎的文化遺產)。

首先,我們看看筷子的“筷”字是怎麼發展演變過來的呢?

筷子古稱箸。古籍《韓非子·喻老》記載“昔者紂爲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爲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筷子。也就是說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用筷歷史至少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也不少: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啓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爲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爲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等傳說。

筷子這個稱謂起自明代,明人陸容所著《菽園雜記》一書記載:“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爲甚。如舟行諱‘莊’,諱‘翻’,以‘箸’爲‘快兒’。”原來,“箸”和“住”同音,船家最怕船拋錨停住,因此改稱“箸”爲“快兒”,意爲讓船快行。今因流傳已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爲快子者,忘其始也。”日本人沒有這種忌諱,因此日本把筷子叫作“箸”。筷子乃竹木所制,久而久之,後人就把“快”加了個竹字頭,稱作“筷子”了。

第二,再看看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這就是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七情六慾是指人們與生俱來的一些心理反應。不同的學術、門派、宗教對七情六慾的解釋大同小異。但所有的說法都承認人的七情六慾是不可避免的。通常的說法,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慾:眼、耳、鼻、舌、身、意。七情是相對穩定的,是人與外界交流所表現出來的,指揮人與外界的互動。《三字經》說:“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佛教的“七情”與儒家的“七情”大同小異,指的是“喜、怒、憂、懼、愛、憎、欲”七種情愫。中醫理論稍有變化,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這七種情志激動過度,就可能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周而引發各種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醫學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呂氏春秋·貴生》首先提出六慾的概念:“所謂全生者,六慾皆得其宜者。”東漢哲人高誘對此作了註釋:“六慾,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見六慾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慾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於是嘴要吃,舌要嘗,眼要觀,耳要聽,鼻要聞,這些慾望與生俱來,不用人教就會。後來有人把這概括爲“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六慾。但佛家的《大智度論》的說法與此相去甚遠,認爲六慾是指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慾”定位於俗人對異性天生的六種慾望,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情慾”。 今所用‘七情六慾’一語,即套用佛典中之‘六慾’,泛指人之情緒,慾望等。由此觀之,七情六慾是人類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動態,是人性基礎的基礎,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間生活的最基本色調。但人與人並不一樣,七情六慾的表現也就有五花八門,正所謂七情六慾人人有,千差萬別各不同。正因爲如此,如何表現人的七情六慾,就成了文學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和氣象萬千的話題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第三,筷子還蘊含着我們中國人的人與神、理想與現實、靈魂與肉體…合二爲一的信仰。我們現在很多人,每天握着筷子指指點點,口無遮攔地自嘲自己和同胞沒有信仰,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和儀態有品位,西方如何如何,還以爲這是幽默,是謙虛,是有境界,其實是無知!無知才無畏。

事實上,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從神話發源。西方後來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學,做人靠宗教。中國沒有。而中國則是人神合一,而且中國什麼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鐵柺李、呂洞賓、孫悟空、豬八戒這些神仙也是人,他們就在茫茫人海中;中國人的理想和現實、靈魂與肉體也是合二爲一的,每天用的筷子裏面就有信仰,舉手投足都是理念。這是一種通達和智慧。所以,中國人不需要到專門的地方去清洗靈魂。從小就有長輩告訴他,如何做人做事,知道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這兩者也不能分。青松有挺拔美,鮮花有嬌豔美。西方文明和中國文明是花開兩朵、各有特色,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顧此失彼。我們是中國人,表達信仰的方式和人家不同。我們生活在自己的信仰裏。今天中國社會亂象叢生的癥結不是中國人沒有信仰,而是丟掉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沒有了信仰自信!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觸、交流和碰撞的過程中,有很多人云亦云的東西在干擾我們的價值判斷,以致亂花漸欲迷人眼,五心不定,六神無主。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版了一本很出名的叫《1999不戰而勝》的書中的最後部分說了這麼一句話:“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如此下去就可能被不幸言中!蘇東鉅變既印證了尼克松的預言,也兌現了美國對蘇聯的戰略。這是美國人用中國智慧擊敗對手的經典案例。我們一定要吸取蘇聯和東歐鉅變的慘痛歷史教訓!

第四,筷子還有點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舊時人們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雙筷子,有什麼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帶,隨手掰根樹枝或蘆葦,折斷了,在石頭上磨一磨,在水裏洗一洗,也能當筷子用。

第五,讓我們認真仔細的考察考察筷子那以易理爲核心的豐富文化內涵吧。

你看我們吃飯用的筷子明明是兩根筷子,卻爲什麼要叫一雙筷子呢?這裏面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爲一。這是中國人的哲學,西方人不懂。筷子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槓桿原理。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纔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關鍵是,筷子是兩根,稱呼卻是一雙。在餐廳裏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國人。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第2張

易道含弘無所不包,太極陰陽無限可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易理又是人性的,就在我們身邊,只“百姓日用而不知”。以筷子小談或有所益。易卦解民以食爲天:兩根筷子,二數先天卦爲兌。兌,爲口,爲吃。筷形直長,爲巽卦。巽,爲木、爲入。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東西。入口的是什麼?是筷頭。筷頭圓,爲乾卦,乾爲天。這樣吃的豈不是“天”?因此認爲“民以食爲天”是由這兒來的。

筷子直而長,兩根爲一雙。用筷子夾菜不是兩根同時動,而是一根主動,一根從動;一根在上,一根在下。兩根筷子的組合成爲一個太極,主動的一根爲陽,從動的那根爲陰;在上的那根爲陽,在下的那根爲陰,這就是兩儀之象。陰陽互動,可得用矣;陰陽分離,此太極不存。這就是對立統一,陰陽互根。兩根筷子可以互換,主動的不是永遠主動,在下的不是永遠在下,此爲陰陽可變。

看筷子,一頭方一頭圓。方的象徵着地,圓的象徵着天,這就是說筷子象徵天圓地方。方形屬坤卦,圓形爲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現矣。坤卦有柄象,柄,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徵着天,象徵着第一,常言民以食爲天,大概言由此出。手拿筷柄,用筷頭夾菜,坤在上而乾在下,這就是《地天泰》卦,和順暢達,當然吉祥;手拿筷頭,用筷柄夾菜,乾在上而坤在下,這就是《天地否(pǐ)》卦,否,閉塞不通,如此用法豈不可笑?

用筷子時筷子很自然的把我們的五指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這樣天、地、人三才之象成矣,天、地、人三才之道存於中矣。無名指、小指在下象徵着地道。無名指、小指較弱,其位又在下,須相互依倚,象徵着廣大民衆,無職無權,須互敬互愛,彼此扶持,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象徵着爲人處世,孤木難支,人無輔助難以成功。拇指、食指在上象徵着天道。五指之中食指爲要,曲伸開合屬它最巧,把握方向屬它最妙。其象徵着官、長,發號施令,作威作福,然肆意妄爲,終招大禍,須拇指管之方可成事。拇指象徵着什麼?象徵着監管、象徵着法律、象徵着民心、象徵着自然規律……這是從不同層面講的,不可執之一理。食指靈巧,拇指粗笨,靈巧爲用,粗笨制約。故天道尚變,但不可亂變。天本健行,但天道不言。五指之中中指最長,其在人位,象徵着人爲主體,爲萬物之靈長。然居於兩筷之間其位尷尬,象徵着中層領導,下有民怨,上有官威;象徵着人在中年,上有高堂應盡孝,下有弱子要奶吃……總歸一句話:做人難!但只有做人才最長。中年雖不易,中年最輝煌。

筷子很簡單,就是兩根棍,隨處可見,這就是簡易。筷子亦多樣,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銀,筷子的種類多樣就是變易。儘管筷子多變化,但筷子直而長,兩根爲一雙的情況始終未變,這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不易。簡易、變易、不易這就是《易經》的三易之理。比如一個人,只用一個名字來代表,簡易嘛;但他的容顏、命運、情緒……是始終變化的,這就是變易;可他呢,是男就是男是女就是女,都有七情六慾,都有生老病死,這就是不易。推而廣之靡不如此。

漢族人使用筷子用餐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古時又稱其爲“箸”,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我們在使用筷子時,正確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擺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擺放在飯碗的正中。但要絕對禁忌以下十三種筷子的使用方法。

三長兩短,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爲中國人過去認爲人死以後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以後,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極爲不吉利的事情。

仙人指路,這種做法也是極爲不能被人接受的,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叫“罵大街”。因爲在吃飯時食指伸出,總在不停的指別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所以說,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無異於指責別人,這同罵人是一樣的,是不能夠允許的。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那就是吃飯時同別人交談並用筷子指人。

品箸留聲,這種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裏,用嘴來回去嘬,並不時的發出噝噝聲響。這種行爲被視爲是一種下【賤】的做法。因爲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種無禮的行爲,再加上配以聲音,更是令人生厭。所以一般出現這種做法都會被認爲是缺少家教,同樣不能夠允許。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第3張

擊盞敲盅,這種行爲被看作是乞丐要飯,其做法是在用餐時用筷子敲擊盤碗。因爲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其發出的聲響配上嘴裏的哀告,使行人注意並給與施捨。這種做法被視爲極其下【賤】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齒。俗話說“敲碗敲筷子,討吃一輩子。”

執箸巡城,這種做法是手裏拿着筷子,做旁若無人狀,用筷子來回在桌子上的菜盤裏巡找,不知從哪裏下筷爲好。此種行爲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且目中無人極其令人反感。

迷箸刨墳,這是指手裏拿着筷子在菜盤裏不住的扒拉,以求尋找獵物,就像盜墓刨墳的一般。這種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屬於缺乏教養的做法,令人生厭。

淚箸遺珠,實際上這是用筷子往自己盤子裏夾菜時,手裏不利落,將菜湯流落到其它菜裏或桌子上。這種做法被視爲嚴重失禮,同樣是不可取的。

顛倒乾坤,這就是說用餐時將筷子顛倒使用,這種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謂飢不擇食,以至於都不顧臉面了,將筷子倒使,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定海神針,在用餐時用一隻筷子去插盤子裏的菜品,這也是不行的,這是被認爲對同桌用餐人員的一種羞辱。在吃飯時作出這種舉動,無異於在歐洲當衆對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樣的,這也是不行的。

當衆上香,往往是出於好心幫別人盛飯時,爲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被會人視爲大不敬,因爲爲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無異是被視同於給死人上香一樣,所以說,把筷子插在碗裏是決不被接受的。

交叉十字,這一點往往不被人們所注意,在用餐時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這是不對的,在飯桌上打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學生寫錯作業,被老師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質一樣,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這種做法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爲過去吃官司畫供時纔打叉子,這也就無疑是在否定自己,這也是不行的。

落地驚神,所謂“落地驚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將筷子掉落在地上,這是嚴重失禮的一種表現。因爲人們認爲,祖先們全部長眠在地下,不應當受到打攪,筷子落地就等於驚動了地下的祖先,這是大不孝,所以這種行爲也是不被允許的。但這有破法,一旦筷子落地,就應當趕緊用落地的筷子根據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畫出十字。其方向爲先東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東西,不該驚動祖先,然後再撿起筷子,嘴裏同時說自己該死。

千夫所指,通常這一條也是不雅的,但現今很多人都觸犯了此項習俗。“千夫所指”的意思是在喝酒或者閒聊時不使用筷子,而把筷子架放於盤碟與桌案之間,其筷尖往往是高高翹起同時指向會餐者,這樣是很不禮貌的,與以上所述“仙人指路”相近,有謾罵或指責別人的意思。

在三千年的國粹華章裏的龍鳳對筷,筷子一直寓意吉祥,在睿智流暢的東方氣質裏,筷子一直兼容時尚的潮流美學被列入婚禮嫁妝,以祝福新人。在中國傳統文化裏兩雙筷子意味成雙成對,八雙筷子祝福大吉大發,十雙寓意團團圓圓、十全十美。因此,龍鳳雙筷在人們心目中,不僅是一種婚嫁用品,更帶有珠聯璧合、成雙成對、快生貴子、快樂幸福之美好寓意。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2

從中國傳統文化與文明來說,許多方面都可以反映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是小小的一雙筷子也可以承載不少的內蘊呢。

別看筷子看起來只是非常簡單的兩根小細棒,但它卻有挑、撥、夾、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價廉物美;可以說,筷子也是當今世界上一種獨特的餐具。

筷子形狀較長且厚重,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可以說象徵人的“七情六慾”。

筷子的材質多以木質或竹質,也有用象牙、紅木、金銀等名貴材料製作的工藝品箸,更善運用各雕刻工藝,彰顯典雅,極具古典氣質。

筷子文化源自飲食文化,大部分體現於家庭飲食之中,筷子的使用規則要求執筷子既要方便、靈活,還要牢靠、雅觀。看一個人持筷、用筷便可知他的出身教養、品格個性以及脾氣涵養、行當職位等,深言之,就是一個人的用筷禮節就能體現出他的家庭教養。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第4張

其次,就筷子本身使用結構而言,其暗含“一曰要直,二曰要齊,三曰要和”的爲人處事道理,若爲人父母的將這些傳統道理加以仔細揣摩,就不難看出這與我們傳統道家思想提倡的“大和”思想不謀而合了,由點帶面,由表及裏,一舉多得,一頓飯的時間,即讓孩子瞭解了祖國的傳統文化,又讓他們明白了爲人處事的道理,豈不樂哉?

首先,筷子的材質主要是竹質,其他還有木質,玉質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竹可是君子的象徵,中空代表虛懷若谷、有節代表高風亮節,挺拔代表寧折不彎,堅韌代表能屈能伸……而將這些集於一身者,在中國就是君子,就是大丈夫。

其次,筷子是一雙兩隻,代表中國古人最樸素的世界觀,也就是陰陽學說;當然還代表了中國很多美好的嚮往,比如說好事成雙,成雙成對,雙宿雙飛,永不分離等美好的寄託。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3

中國人就餐,往往藉助兩根筷子游離於指間,卻能出神入化地完成夾、挑、扒、挑、撥、撮等諸多動作,收放自如。筷子,中華文化圈最具代表性的餐具,雖然是簡簡單單兩根細長的小棍子,卻包含了豐厚的文化內涵與人生啓示,不愧“東方文明的象徵”的盛譽。

農耕文明的產物

關於筷子的起源,有一個小故事。相傳,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水災氾濫,大禹受命於舜治理水患,十分繁忙。一日,大禹在島上飢餓難忍,就架起鍋煮肉。肉在水中煮熟後,因太燙而無法用手直接拿起食用,大禹爲節省時間,不願待肉冷後再取食。於是找來兩根樹枝,將肉夾起,吃完後就又奮戰於兇濤惡浪中去了。大禹手下的人見首領這樣取食,便紛紛效仿,傳播開來,於是便有了筷子。

其實,筷子產生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是農耕文明的產物。起初,先民直接用手取食,後來出現了燒烤的肉食,不能直接用手抓取,先民便用樹枝、竹條一類工具翻動、撈取食物。隨社會發展,先民由採集狩獵轉向固定農耕,人們將植物的種子、蔬菜或者肉食加水做成“飯食”或“羹湯”,而羹湯中的菜餚必須要藉助工具“夾起來”,於是筷子便逐步成爲必備的餐具。

最早關於筷子的記載是《韓非子·喻老》:“昔者,紂爲象箸而箕子怖。”可見,祖先使用筷子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代典籍裏,筷子稱爲“箸”,很少叫作筷子,由“著”到“筷子”的變化,明代陸容的《菽園雜記》提供了一個說法:“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爲甚。如舟行諱‘莊’,諱‘翻’,以‘箸’爲‘快兒’。原來,‘箸’和‘住’同音,船家最怕船拋錨停住,因此改稱‘箸’爲‘快兒’,意爲讓船快行。今因流傳已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爲筷子者,忘其始也。”由箸向筷子這種稱謂的變化也是吳中地區船家民間禁忌的一種。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第5張

筷子與陰陽變易

一雙筷子有兩根,使用筷子時,一根主動,一根從動,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主動的筷子主動,代表陽,從動的筷子主靜,代表陰,在上的筷子爲陽,在下的筷子爲陰。兩根筷子陰陽皆備,代表一個太極。只有兩根筷子同時使用時,才能夠夾起菜餚,兩根筷子分開,便無法正常使用,意即只有陰陽和諧時才能夠成就事業,陰陽分離,便太極不存。主動的筷子和從動的筷子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相互變化,意即陰陽並非一成不變,陰陽相互轉化。

筷子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第6張

筷子一端呈圓形,一端呈方形。

筷子一端呈圓形,另一端呈方形,古人認爲,天圓地方,故而圓形一端代表天,方形一端代表地,人的手指握於其中,天地人三才俱備。以圓形一端入口,意即民以食爲天。圓形一端爲天,爲乾,方形一端爲地,爲坤。坤上乾下,即地天泰,陰陽交感、上下互通,代表吉祥、順利,這樣使用筷子纔拿得住(手握方形一端不易打滑)、吃得順(圓形一端入口才舒適)。如果倒拿筷子,則爲乾上坤下,天地不交、萬物不通,天地否,這樣使用筷子便拿不住、吃不順。

筷子隨處可見,兩根細長形的小棍兒,天天用,稀鬆平常,這便是“簡易”;筷子的材質多樣,竹、木、金、銀、象牙等,皆可爲箸,但不論是什麼材質的兩個棍兒,用於取食,便都是筷子,這就是“變易”;儘管筷子的材料繁複多種,但終究是兩根爲一雙,直而長,上方下圓,作爲取食工具的本質不變,這就是“不易”。“簡易、變易、不易”,便是筷子所包含的《周易》“三易”之理。

筷子的人生啓示

筷子兩根爲一雙,兩根筷子相互配合、協調使用方可取捨自如,所謂“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一根筷子如何也不好夾起菜餚來,可見互助、協作是筷子的精神之一。當今社會,隨着社會化大生產不斷深入,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個人所涉及和擅長的領域也越來越專業,因而團體與團體間、個人與個人間的互助、協作就顯得十分重要。俗話說“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加強互助協作,集體的力量就會變得更強大,更易達到雙贏的理想局面。

筷子雖是細長形的小棍,卻方圓兼具,筷頭爲圓,筷尾爲方。筷子對方和圓的問題處理得很好,方圓各居其位,各司其職,絕不混亂。一定意義上說,處理好方、圓的問題,是我們做人的一大訣竅,所謂“方圓做人,成功做事”,處理好方圓問題是取得事業成功的一大根本。所謂方,即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應該保有自己的操守,正確的原則應當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所謂圓,即處理問題要靈活,不能死板,要學會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眼光去觀察世界、處理問題。現代教育家黃炎培對外圓內方有過這樣一個解釋:“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和若春風”即是“圓”,待人接物要像春風一樣友善可親,但是面對原則問題,則應“肅若秋霜”,板起面孔,寸步不讓。方圓得宜,就容易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如果處理不當,就好比倒拿筷子吃飯了,不僅方形的筷尾會讓口舌難受,也很有可能握不住筷子而“落地驚神”!

服裝搭配
服裝單品
明星裝扮
時尚街拍
奢華品質
秀場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