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中秋節來歷和節日風俗作文

中秋節來歷和節日風俗作文

來源:時尚冬    閲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秋節來歷和節日風俗作文,作文水平可以通過閲讀提高,優秀的作文在結構上是非常完整的,這個節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些風俗還是很值得一寫的,一起來看看中秋節來歷和節日風俗作文吧。

中秋節來歷和節日風俗作文

中秋節來歷和節日風俗作文1

介紹中秋節的由來及習俗作文

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説:“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動,但並沒有説明是八月的哪一天。中秋節也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有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祭月是源於慶祝秋季豐收,同時也會拜祭土地神,是一個感謝神恩的節日。

根據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併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唐朝以後,中秋節成為賞賜羣臣。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寧縣誌》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閤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

此外,關於中秋節由來的傳説還有東亞各地皆有的月兔傳説、中國的嫦娥奔月、越南的阿貴傳説等。

風俗習慣:

賞月是各地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至唐宋時期,賞月之風更盛。也有祭月的儀式。中秋節也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回到家中一起吃飯、團聚,並且會祭祖,感謝祖先庇佑。也會吃特定的食品,不少都與月亮、團圓有關,這些食品同時也是祭月的祭品,如華人(漢族)、越南人(京族)、琉球人都有吃月餅的習俗[2],日本人(大和族)則會吃月見糰子,部份地區會煎太陽蛋,月餅、月光餅、月見糰子、太陽蛋都呈圓形,代表滿月,朝鮮族所吃的是半月形的鬆片,象徵月亮由虧轉盈。此外,時令的水果和其他農作物如楊桃、柚子、芋頭、栗子、菱角、梨子、柿子等,在農耕社會中是農民秋季的收穫,也是中秋節的食品和祭品。

此外,中國南方和越南還有提燈籠的習俗,有些地區還會舉辦大型的彩燈會。中秋節也是桂花盛開的時節,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也是中秋節的常見習俗,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介紹中秋節的由來及習俗作文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優良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給予月亮許多傳説,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着極其微妙的關係,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裏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介紹中秋節的由來及習俗作文

今天晚上,我在下面玩,突然看見月亮有點圓了,我又想到,我過了這麼多中秋節,還不知道它的來歷和習俗。

於是,我立刻上去讓媽媽上網去查,查了之後,我才知道來歷是: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十個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的傳統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習俗是: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月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神像放在朝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月,然後由當家主婦切好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説。 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漢辭網認為,這就是 中秋節的由來

我還學會了一首古詩,那就是《中秋月》: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聲此夜不長好,明年明月何處看。

今天我不但學會了一首古詩,有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真是高興呀!

中秋節來歷和節日風俗作文2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作文1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那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當天晚上,等月亮出來的時候,人們都要賞月,那時候的月亮又圓又大,簡直就像是一個大餅。

中秋節有三大傳説:第一大傳説——嫦娥奔月、第二大傳説——吳剛折桂、第三大傳説——朱元璋與月餅起義。中秋節是陰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每家每户團圓的`節日,每到那天晚上,親朋好友就要聚到一起吃團圓飯,晚飯在團圓節裏就是團圓飯。如果有人在外地打工,回不來吃團圓飯,那麼那個人一定很傷心。使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説: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下生長繁殖,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會被砍光。據説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行,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作文2

今天,陶俁翎的外公——吳教授給我們上了一課“月滿中秋”。

吳教授先跟我們説了中秋節的傳説:嫦娥奔月,讓我聽得非常陶醉、入迷,讓我覺得好像是真的一樣。

接着,吳教授説了中秋節的習俗,比如:觀潮、吃田螺、吃月餅、飲桂花酒、燃燈、吃芋頭,還一個個給我們解説了,為什麼要做這些。

聽完講座,我回到教室,洗好手準備吃月餅,不,沒過多久,月餅就做好了,老師切成片後,拿到教室分給我們,分完了還剩下一點,老師給了幾個同學,我們眼饞了,一窩蜂地擁在一起搶,可還是有人沒搶到,但我們已經滿足了。

這一天真令人難忘!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作文3

大家一定都知道中秋節吧,中秋節可是有着悠久的歷史。

相傳,遠古時期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這時,有一位英雄叫后羿,一下子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來后羿娶了一位漂亮的妻子叫嫦娥,后羿每天除了教學生射箭、捕獵外,剩下的時間就陪着嫦娥,后羿有一個學生叫蓬 蒙,這傢伙非常險惡。

一天,后羿去崑崙山求道訪友,遇見了西王母,西王母給了后羿一包仙丹,説是吃了可以成仙。蓬 蒙聽説後就裝病不去打獵,后羿帶着其他學生走後,蓬 蒙便手持寶劍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鬥不過他,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就把仙丹吞了下去。吞下仙丹後嫦娥就飄飄悠悠的飄到月亮上成了仙,后羿知道後,便去懲治惡人,但蓬 蒙這傢伙早已逃跑了。

后羿為了紀念妻子,就設香案,擺了妻子最愛吃的水果、月餅等,每年八月十五這一天晚上朝着月亮祭拜。

從此,中秋節就流傳了下來。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作文4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關於中秋節的來歷,有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

據説,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后羿拿劍射掉了九個,天上的神仙獎勵給他一瓶仙藥,吃了可以長生不老。后羿把它交給妻子嫦娥保管,等着哪天兩人一起吃。有一天,后羿出去了,一個叫馮蒙的壞人來偷仙藥,嫦娥為了不讓他偷去,把藥一下子吞到了肚子裏,隨後,嫦娥的身體變得輕飄飄的,飛到了月球上。后羿來家不見了妻子,非常着急,晚上抬頭看見妻子在月亮中,忙在院子裏擺上嫦娥愛吃的點心和水果,呼喚妻子下來。

從這以後,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來歷。在中秋節,家人團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