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孩子在幼兒園過早學知識的四大危害附對策

孩子在幼兒園過早學知識的四大危害附對策

來源:時尚冬    閲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學齡前學習的四大危害

孩子在幼兒園過早學知識的四大危害附對策

危害一:早學數學沒用

孩子到5歲以後才能形成抽象的數字概念。

有許多家長從孩子三四歲開始就教孩子算數,有些孩子也能很快説出答數,但這不是孩子真正掌握了數學知識。一般來説,3歲前的幼兒對數已有籠統的感知,他們能區分明顯的多和少;3—5歲的孩子在點數實物後能説出總數,並能按成人説出的數取相應數量的物體;5歲以後的幼兒才能認識到數不因實物的變化而改變,形成了數的“守恆”。

心理學實驗證明,只有到5歲之後,孩子才能脱離實物的支持,進行小數目的加減運算,並學會100以內的數數。一旦孩子發展到了這個階段,孩子對數和理解與運算就會變得簡單,並且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

危害二:過早識字弊大於利

影響孩子想象力的發展,影響他的學習興趣。

有些家長讓孩子過早識字,或者在幼兒階段不是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識字,而是通過集中學習死記硬背的方式讓孩子一下子都把字記住了、認識了。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孩子雖然表面上認識了許多字,但對孩子的發展是不利的,會讓孩子的認知過早符號化,會影響孩子想象力的發展,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危害三:過早學習知識導致孩子可塑性降低

孩子有很多發展方向,不要讓他做一件事情而定性。

出生前,孩子大腦中神經元的數量遠多於大腦實際需要的數量。出生後,隨着孩子的成長,孩子接受到的外部刺激越來越多,其神經元的聯結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增長,這時孩子擁有的神經元和神經聯結數量遠多於成人。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腦就像是一個大膽的剪裁師,只有被經常刺激的神經元和突觸存活下來,而不經常被刺激的神經元細胞所連接的突觸就會被修剪掉。

如果孩子過早或單純地學習知識,孩子的可塑性就會大大降低。這也就是托馬斯·蘇德霍夫所説的“不要把孩子訓練成機器”,認為“年輕的孩子有很多發展方向,不要讓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

危害四:過早學知識,影響右腦發展

左右腦平衡發展才能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隨着大腦的發展,左、右兩半球的功能開始出現分化,分別控制不同的功能,並以不同的方式處理信息,所控制的身體區域也不同。大腦的左半球控制着身體的右側,包括語言、邏輯、細節、理性等功能。大腦的右半球則控制着身體的左側,包括空間、音樂、藝術等功能。

過早與單純的知識學習讓孩子的左腦得到發展,右腦卻不能很好地發展。左右腦平衡發展才能促進孩子均衡與全面的發展。

二、學齡前讓孩子學些什麼呢?

1、在幼兒園,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早晨,孩子來園,知道與老師同伴問聲早。在飯前和手髒時會正確洗手,能獨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挑食。午睡時,能安靜地就寢,能獨立地穿脱並整理好自己的衣物。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習慣,知道玩好玩具學會把玩具放回原處。

離開教室的時候,學會聽着老師的口令排隊。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兒,什麼時候午餐,什麼時候午睡,什麼時候吃點心。學會了自控,知道老師講故事時不能隨便在教師裏走來走去,不能隨意打斷老師的話,眼睛要看着老師,懂得了遵守課堂紀律。離園時,知道要和老師同伴説聲“再見”。

2、在幼兒園,培養孩子交往、合作能力

幼兒園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社交氛圍,而夥伴關係是幼兒生活中的重要社會關係,它對於幼兒心理髮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兒在與同伴相處過程中,會認識到他人的優點和需要,學會了解別人,約束自己,學會了付出。接受。同情和友愛,從而培養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通過遊戲活動,幼兒學會怎樣與同伴之間合作交流,保持了友誼。

即使在沒有成人的指導下,自己也能獨立解決小夥伴兒之間的衝突,學會了怎樣參與別人的活動,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主動上前打招呼:你在幹什麼呀,我們一起玩好嗎?看到孩子在幼兒園裏學會了遇事請人幫助,“老師,請你幫幫我”這是在小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老師會鼓勵孩子大聲説話,有事告訴老師。

3、在幼兒園,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獨立做事及動手能力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