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兒童分離焦慮症的主要表現及防治方法

兒童分離焦慮症的主要表現及防治方法

來源:時尚冬    閲讀: 4.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童分離焦慮症的常見症狀

兒童分離焦慮症的主要表現及防治方法

分離性焦慮症表現為幼兒與親人分離時深感不安,產生明顯的焦慮情緒,多數幼兒常無根據的擔心親人會離開自己發生危險或意外的事故,因而不願離開親人,不去幼兒園或拒絕上學,即使勉強進學校,也是哭哭啼啼或有掙扎。這種焦慮表現非常痛苦和傷心並造成兒童許多重要功能的障礙或缺損。兒童分離性焦慮症多發生於3歲至15歲兒童,發病高峯是6歲至11歲。女孩多見。

當急性焦慮症發作時,患兒表現為過度煩躁,焦慮不安,伴睡眠不好,做惡夢,講夢話,食慾不振,心跳,氣促,出汗,尿頻,頭痛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症狀。患兒夜間往往不敢單獨睡,怕黑暗,常需要媽媽陪伴,常伴夜間遺尿。

兒童分離焦慮症的危害

每個孩子都會出現分離性焦慮,只是輕重程度有所區別。如果過分嚴重的話,則會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美國心理學家發現,早期的分離性焦慮如果比較嚴重,會降低孩子智力活動的效果,會影響孩子將來的創造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而這些能力的欠缺又直接影響孩子自信心的發展,使他們在面對一個新環境時,比別的孩子產生更大的心理恐懼和分離性焦慮。

兒童分離焦慮症的防治方法:

1.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如果父母本身有焦慮傾向,就要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可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並且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2.擴大孩子的接觸面,讓他從小習慣多人撫養的環境,給他創造接觸家庭成員之外的其他小朋友和大人的機會。

3.培養孩子的合羣能力。鼓勵孩子拿自己的玩具與其他小朋友分享,以培養他與人相處的能力。孩子在集體環境中受到歡迎,可以減少或者避免分離性焦慮的發生。

4.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要讓他對母親過分依戀,以免進入幼兒園或者學校後難以適應集體生活。

5.做好入托前的準備工作。在入托前要經常給孩子講幼兒園的生活,也可以帶他到幼兒園參觀,看一看小朋友們是如何愉快地做遊戲、念兒歌、學畫畫兒等,讓他對幼兒園產生好感甚至嚮往之情。多誇獎老師和氣、漂亮、能講故事、會唱歌,讓孩子感覺到老師是父母的好朋友,也有助於形成新的依戀關係。

6.如果孩子出現了兒童分離焦慮症,則要查明原因,解除誘發分離性焦慮的心理應激因素,採取支持性心理治療和家庭輔導治療。尤其是父母要提高對分離性焦慮的認識,消除家庭環境或者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自身的弱點或者神經質傾向。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