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動態 >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近年來,我國的航天發射愈發密集,僅2021年就執行了55次發射任務,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1

今年“中國航天日”之際,國家航天局又帶來了更爲振奮人心的規劃:未來五年,中國航天將堅持面向世界航天發展前沿、面向國家航天重大戰略需求——

一是將實施探月工程四期,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探測器,完成嫦娥八號任務關鍵技術攻關,共同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

二是行星探測工程將發射小行星探測器、完成近地小行星採樣和主帶彗星探測,完成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關鍵技術攻關;

三是推進重型運載火箭研製,研製發射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四是建設近地小行星撞擊風險應對體系,健全空間環境治理體系能力。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海南是今年“中國航天日”的主場地。海南省省長馮飛表示,海南省將加強與國內外航天科研院所、企業深度合作,圍繞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三鏈”展開產業佈局,加快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使航天產業成爲海南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謀劃建設航天主題公園、博物館。

啓動儀式還發布了2022年中國航天日主題宣傳片、聯合國火星主題郵票、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獲獎名單、《文昌倡議》等。國家航天局與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出品的《你好!火星》、國家航天局與中國科協聯合出品的《神奇的嫦娥五號》等大型科學紀錄片也將於近期播出。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第2張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中國航天將不斷探索新徵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介紹,今年,中國空間站將完成在軌建造任務,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啓動工程研製,將陸續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探測器,開展任務關鍵技術攻關和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其中,嫦娥六號計劃到月球背面採樣,並正在論證構建環月球通信導航衛星星座。

“小行星探測重大任務正式啓動工程研製。”吳豔華說,計劃在10到15年內完成行星探測工程,開啓小行星探測、對火星的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穿越宇宙探測等。還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就改變某一顆有威脅的小行星軌道進行技術實驗。

“中國航天藍圖已繪,風正帆滿,再次踏上新徵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表示,國家航天局將秉承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宗旨,堅持和平、合作的“和合”理念,爲探索宇宙奧祕、增進民生福祉、服務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攜手構建外空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2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4月24日表示,今年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中國航天堅持面向世界航天發展前沿、面向國家航天重大戰略需求,將陸續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探測器,並開展任務關鍵技術攻關和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嫦娥六號計劃到月球背面採樣,並正在論證構建環月球通信導航衛星星座。

航天產業作爲國防科技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是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提高武器裝備技術水平的重要力量。

國家將進一步加快航天強國建設和世界一流軍隊建設的步伐,軍用、民用和商業航天蓬勃發展,航天重大工程陸續實施,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武器裝備需求激增,國家將繼續加強對航天產業的投入,爲國防現代化建設提供物質和技術支撐,航天產業發展進入重大機遇期。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第3張

近年來,我國的航天發射愈發密集,僅2021年就執行了55次發射任務,數量位居世界第一,航天相關的上下游產業發展也十分迅速。機構認爲,軍工行業十四五發展有望加速,航空航天裝備或成爲投入重點,結構性高增長有望延續。建議關注航天電子(600879)、航天電器(002025)等航天重大工程配套零部件企業。

一代又一代中國航天人,從未放棄探月的夢想。

2013年12月,中國第一個無人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在月面成功實施軟着陸。中國成爲繼美國和原蘇聯之後,全球第三個實現月球軟着陸的國家。

“過去我們在世界深空探測的第二梯隊裏排名靠前,現在我們實現了部分領跑。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着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着陸。”

“到月球背面探測,國外沒有做過,中國人做到了!”吳偉仁說,對人類而言,月球背面是“祕境中的祕境”,中國的科學家完成了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第4張

將科學的深奧講得通俗

“月球上的小兔子,正向西北方向前進,這一個月晝的路況不太好,坑比較多,不過請大家放心,我們會保證小兔子的安全……”

嫦娥四號着陸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連續工作16個月晝之際,一向低調的吳偉仁專門“露臉”錄製了一段視頻,替在月球背面旅行的“第一位中國旅客”彙報工作:

“目前它們狀態穩定、性能良好,創造了在月球背面最長工作的世界紀錄。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它們每天都要測體溫,每個月都要休眠隔離14天,以便安全度過月夜,以最佳狀態迎接下一個月晝的到來。同時,遠在40萬公里之外的鵲橋號中繼星狀態也非常好,正像快遞小哥一樣,表現很出色,正源源不斷地把月球背面的科學探測數據傳回地球。”

深奧的科學知識,經過吳偉仁的講述,總是會變得通俗易懂,妙趣橫生。他還將宇宙比喻爲一片“汪洋大海”,太陽系猶如一個“浴盆”。他堅定地說,人類對於深空的探索還任重道遠。中國深空探測還有“兩個100”目標要實現: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週年之際,要實現對100個天文單位(150億公里)之外的太陽系邊際進行探測。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第5張

人類爲什麼要進行深空探索?吳偉仁並沒直接回答這一問題,卻向記者推薦了一本書,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科普著作——《暗淡藍點》。他引用書中一段描述:地球懸浮在黑暗的宇宙中,太陽系散射的光線織成了漆黑背景的條紋,其中一個條紋正好與地球重合。而我們居住着的地球,在其中,僅是一個0.12像素的藍點……

“人類最終是要走向深遠空間的。”吳偉仁說,人類對於深空的探索,會讓人類更加懂得,要珍惜共同的家園——地球。

浩瀚宇宙,渺渺衆生。或許沒有什麼堪比無垠的太空,能滿足人類永不停歇的幻想。但探月,也不僅僅只爲珍惜地球家園。吳偉仁繼續向記者科普:深空當中,還潛藏着很多威脅,任何天體撞擊或與地球擦肩而過,都將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2013年2月15日,一顆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撞入地球大氣層,並在高空碎裂。衝擊波震碎了無數窗戶玻璃,也劃傷了很多趴在窗口向外張望的人。這是近年來最著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如果一個直徑10公里的行星撞擊地球,相當於上百顆原子彈爆炸,整個區域將在幾十年間一直被塵埃籠罩。”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第6張

記者梳理吳偉仁歷年來的提案發現,其中大多關乎太空安全。他認爲,領空、領土、領海之外,還有太空。像小行星撞擊地球乃至空間碎片增多等問題,正讓太空安全面臨着越來越嚴峻的形勢。

自1998年美國宇航局(NASA)啓動對近地小行星的最大規模搜索以來,科學家已經探測到超過2.5萬顆小行星。2020年掠過地球的小行星數量更是創下紀錄。如此之多小行星撞擊事件,爲什麼從未砸中人類?吳偉仁答疑說,事實上,絕大部分小行星在地球大氣層中就被分解。不過,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理論上確實存在。

“深空探測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就是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一旦有撞擊地球上或在附近碰撞的可能,就要想辦法讓其偏轉。

當前,我國已經開始佈局小行星防禦相關研究工作,這是一個大國的責任擔當。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3

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近日在接受總檯央視記者專訪時,介紹了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工程及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組建等航天重大工程的最新進展。

探月工程四期

今年正式啓動工程研製

4月24日上午10時,2022年“中國航天日”啓動儀式線上舉辦。國家航天局公佈的信息顯示,2022年,中國航天依舊“繁忙”:中國空間站將完成在軌建造任務;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測重大任務正式啓動工程研製,中國航天行星際探測不斷拓展新徵程。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啓動工程研製,中國航天將堅持面向世界航天發展前沿、面向國家航天重大戰略需求,陸續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探測器,開展任務關鍵技術攻關和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其中嫦娥六號計劃到月球背面採樣,並正在論證構建環月球通信導航衛星星座。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第7張

保護地球和人類!

我國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今天是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2週年紀念日。1970年4月24日,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宣告我國從此進入了太空時代。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第8張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近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我國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共同應對近地小行星撞擊的威脅,爲保護地球和人類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吳豔華表示,我們爭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實施一次對某一顆有威脅的小行星,既進行抵近觀測、又實施就近撞擊,就改變它的軌道進行技術實驗,這樣爲我們人類未來真正應對小行星地外天體對地球家園的威脅,作出我們中國新的貢獻。

行星探測工程

下一步開啓小行星探測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圓滿完成後,行星探測工程下一步就將開始小行星的探測。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將走得更遠。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 吳豔華:國家已經批覆了行星探測工程,行星探測工程包括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還包括接下來我們要開展一次小行星的探測,包括取樣返回的這麼一次探測任務。第三我們還要開展對火星的取樣返回。第四是木星系的探測,以及穿越宇宙的一些探測。

今年將正式啓動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研製 第9張

吳豔華表示,行星探測工程計劃在未來10到15年內完成。此外,目前我國還在進行中長遠發展戰略規劃的論證,比如太陽系邊際的探測等等。面向更深更遠的太空,包括重型火箭在內的多型運載火箭也正在研製階段,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完成首飛。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 吳豔華:運載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能夠拓展多寬。重型運載我們是一個俗稱,實際上就是指近地軌道能力在百噸級,它囊括了50噸到150噸之間的能力,它也會是一個型譜規劃。

吳豔華表示,重型運載火箭未來將滿足我國較長時間內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等重大航天任務。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