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800字大全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800字大全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800字大全,每一個人在看一部影片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同的想法,畢竟一千個人裏面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將自己的想法寫成觀後感可以更好的交流的自己的觀影心得,一起看看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800字大全.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800字1

在略顯粗糙的畫面中,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糾結被展現的淋漓盡致。全片看完後我的感受只有震撼兩字。

《拯救大兵瑞恩》講述了一個小隊被派去拯救一個二等兵瑞恩的故事。這個小隊一路上與敵人交戰最終全軍覆沒,換來了瑞恩的生存。影片的前部用了紀錄片的手法重現了諾曼底登陸,鮮血、斷肢、屍體、炮火,這一切都被赤裸裸的還原。斯皮爾伯格告訴我們,諾曼底登陸並不僅僅是歷史書上的一次大捷,更是殘酷、殘忍、絕望的衍生物。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們的歷史。我們的先祖歷經種種戰爭以換得我們的生存與生活,如今記憶被風沙侵蝕,再提起他們,我們很少會覺得感動。他們成爲了歷史書上的油墨,成了考試的考點。而更多的犧牲者成爲了墓園裏每年一次接受弔唁的墓碑,甚至大量的戰士一起組成了一組租統計數字,我們捧着鮮花卻不知何處弔唁,歷史殘忍的把他們慢慢磨成齏粉。我們記住的只是名字,而就像卡爾維諾所說,名字是沒有意義的。我知道這一切不可避免,歷史終究會塵埃落定,掩蓋住當年的熱血與愛恨情仇。楊慎早就參破了,他在《臨江仙》裏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但我仍想在歷史的縫隙中抓住哪怕一點碎片,在某個時刻突然回憶起它時能付予最忱摯的敬意。

還有那些戰爭,內戰就不需要提起了,二戰、抗日戰爭,這些戰爭究竟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我想戰爭就是戰爭,任何冠之以“崇高、偉大”的字眼的行爲都是對人性的漠視。我從來不認爲平津、遼瀋等戰役是偉大的,因爲我們屠殺的是同胞,我甚至不認爲抗日戰爭是偉大的,偉大的是中華民族,不是戰爭本身。想來戰爭離我們很遠了,我們在溫室裏呆久了不免會忘記戰爭的真面目。無數的屍體、槍林彈雨、怒吼、哭泣、絕望……戰爭纔不是電腦遊戲,也不是統計數字。看看那些老兵,很多人一輩子活在戰爭的陰影中難以自拔。“軍人的天職是服從”,這是因爲在看不到希望的戰鬥下,所有思考都會讓人崩潰,只有服從使人有繼續戰鬥的勇氣。對於戰爭,無論如何,理性的祭奠死者,帶着“溫情和敬意”看待它們。我突然想起了曾經看到的一篇報道:一位知識分子呼籲以後說“南京大屠殺死者紀念館”而不是“大屠殺紀念館”,因爲屠殺永遠無需紀念。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800字大全

這部電影有一個每個觀影者都無法避開的問題:用一個小隊來換一個瑞恩值得嗎?中西方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恐怕是不同的。西方關懷每一個個人,認爲爲了避免損失更多的生命而放棄一個生命的行爲是不人道的,而我們更關注全局,強調理性,爭取把傷亡減到最小。奇怪的是,西方恰恰是以理性著稱的,而中國文化偏於感性。

我想我們不能直接的斷定中國人不講人道。我們向來崇尚集體主義,爲了集體利益可以犧牲個人利益是我們一直遵循的準則。所以面對一個生命與多個生命的權衡時,我們自然而然的會選擇犧牲那一個生命。我們始終被困於集體主義的泥潭。這種集體主義帶來的是對個體的相對漠視,時間久了,我們變得畏畏縮縮,甚至在集體面前無視他人的痛苦,最後無視自己的痛苦,那時也許就是《1984》預言的場景之一。然而這種集體主義或多或少的幫助了中華民族一路生存下來。西方則更崇尚個體利益,不放棄每一個個體。這種觀念自有其缺陷,然而從人之常情來說,它更容易博得百姓的肯定。我們保守、瞻前顧後,安全卻疲累,西方人開放、專注個體,卻無法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也許這麼說不對,因爲生命無法用利益來衡量,也不能用數字衡量,如果爲了避免可能的更大傷亡而放棄一個生命,我不敢苟同這種行爲。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800字2

觀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後,驚歎於斯皮爾博格深厚導演功力的同時,一些東西似乎壓在心頭,用一個誇張些的句子來說就是——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8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出生的人,大概都是在紅色電影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記得小時候,一些電影,如《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閃閃的紅星》等片子是百看不厭的。更後來些,有了《大決戰》系列,更是讓人大呼過癮。同時,一種非常不好的觀念也油然而生,記得高中時,同宿舍的一位兄弟曾說,"真希望現在有場戰爭,那樣咱可以大展拳腳"當時大家也隨聲附和。在我們戰爭題材的電影中,有領導人的英名決策,有戰士們的奮勇殺敵,有敵人的狼狽不堪,貪生怕死,即便是在咱們最困難的抗日戰爭時期,依然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遊刃有餘的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及其走狗。真的如此嘛?我想我們的電影中至少缺乏了一個戰爭中必有的元素——殘酷。

從我們的老祖宗們開始,歷史、文化往往都是政治人物、英雄人物充當絕對的主角。在經典的古典戰爭名著《三國演義》中,如果從另一種層面考慮,這完全是部血腥的小說。在主人公們談笑間牆壚灰飛湮滅的同時,是千萬生靈的塗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六出祁山……哪一場不是數萬甚至十萬的死亡。記得有一段,諸葛亮把司馬懿困在子午谷,放火燒,我相信諸葛的腸胃應該是很好,因爲這根本就是一個人間的修羅場。在我們的古典文學中,從來沒有一部是以一個士兵的角度來描寫一場戰爭的。5000年的文化,大概也只留下了一句"一將功成萬骨枯"來以慰人心吧。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800字大全 第2張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曾經有過兩次,戰士臨死時痛苦的喊着"媽媽!",這大概是整部電影中最讓人感動的鏡頭,在一個正常人臨死時,想到的一定會是自己最親的人。當然英雄在臨死時總會喊出些偉大的口號的',如《勇敢的心》中,華勒斯被行刑前那聲雄壯的"FREEDOM".在我們的電影中,每一個戰士都是英雄,因爲他們臨死時都會喊着"爲了新中國,爲了共產主義……".

中國的文化傳統,與西方有着本質的差別,西方人從很早時就提出了"人"的概念,在他們心中人的生命、權利、財產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出現最多的大概是服從了,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忠、孝、仁、義,所有這些都是對別人的,自我這個概念,在傳統文化中,是被摒棄的。 有了這種文化傳統,我想就不難解釋,電影中爲了什麼,什麼獻出生命言語了。

西方戰爭電影中也有英雄的存在,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上尉,《兄弟連》中的文特斯上尉等等,但英雄只是電影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拯》還是《兄》,其實是一種羣像的塑造,他們是從不同的士兵的角度來反映這場戰爭,這些人人中有心腸軟弱,膽小萎縮的新兵,有經驗豐富,視殺人如家常便飯的老兵。無疑,這種手法使得兩部影視,對於戰爭的描寫有了種立體式的洞察。在我們的《大決戰》中,我們只看到了領導者的決勝千里,深謀遠慮,與士兵同甘共苦,而戰士們也都是一樣的英勇無畏,最多也只能算是兩個層面吧。

總言之,我們的戰爭電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起着政治宣傳的作用,而美國戰爭片,則在揭示真實戰爭方面把我們遠遠甩在了後面。隨着國內的電影商業化逐漸普及,也許只有在票房的面前,才能真正反映中兩種電影被觀衆接受的程度了。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800字3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戰爭片,一直以來我都很少看戰爭片,因爲總有那麼幾個片斷,太殘酷、太血腥,使人無法直視。所以,久而久之遇到這種畫面總是會下意識的把頭別開,但是這部影片使我真正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對生命價值的重新認識。

電影開頭就是,老瑞恩帶着自己的家人來到米勒上校的墳前,向他的靈魂祈禱。自從俄馬哈搶灘成功後,總部就接到了瑞恩一家三兄弟都犧牲的消息,便下令讓米勒一行人去救他。在半途中,他們幾個都慢慢的走向死亡,但是經過艱苦的努力,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找到了瑞恩。但是,讓人疑惑的是,米勒一行人沒有立刻走開,而是他們決定和瑞恩留下來共同守衛橋,不過最終米勒上校還是死了,但是臨死前還不忘叮囑瑞恩要好好活地下去。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800字大全 第3張

是啊!戰爭永遠是最殘酷的,它往往使平凡的百姓也被無辜的牽連。在燭光下,當幾個大漢露出他們的柔情的一面時,我忽然發現,他們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啊,也有自己的家室、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會聊八卦、開玩笑,他們談論的事情和我們平常談論得是那麼相似。沒有人天生就是英雄,而只是爲了某些人的野心,卻讓大批大批的無辜者牽扯進來一起受害。

從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戰爭不光是政治的延續,它也會給我們所有的人留下不同的記憶,有的驚慄,有的慘烈,有的悲痛,有的……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它給人們帶來最多的是難過。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