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四世同堂老舍讀後感

四世同堂老舍讀後感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四世同堂老舍讀後感,寫作能力是需要通過模仿來培養的,在此獲得心靈上的安寧,浸潤着文學長大的人都談吐不凡,閱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次感悟,下面是四世同堂老舍讀後感的範文。

四世同堂老舍讀後感1

在這個寒假我讀了《四世同堂》,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一個便籤,上面寫着三句話:值得每一代中國人閱讀的文學經典;值得每一箇中國人珍藏的民族記憶;老舍:它是我從事寫作以來最長的、可能也是的一本書。尤其是老舍先生說的這一句話,最讓我記憶猶新,讓我對這本書有了更深一層的愛意。

首先,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裏的26位主人公,他們分別是:桐芳,祁瑞宣,高亦陀,韻梅,李四爺,祁老太爺,孫七,天佑,馬老太太,錢先生,小順,祁瑞全,妞子,祁瑞豐,丁約翰,長順,冠曉荷,白巡長,大赤包,小文,藍東陽,文若霞。招弟,高弟,胖菊子,小崔太太等。

四世同堂老舍讀後感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經典名著。小說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爲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衚衕住戶爲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記敘了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中,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那一派古老、寧靜的生活被打破後的不安,惶惑與震撼,鞭撻了附敵作惡者的醜惡靈魂,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憤而反抗的英勇無畏,謳歌、弘揚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忠貞高尚的民族氣節,史詩般的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民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傑出貢獻,氣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先生以多年來的寫作經驗,刻畫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曉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讓人廢寢忘食。

四世同堂老舍讀後感2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我終於把《四世同堂》看完了,總共有1200來頁,分爲三部,分別是《惶惑》、《偷生》和《饑荒》,真實地紀錄了革命戰爭期間中國首都的社會現狀,展現了滿目瘡痍的真實圖景。最令人震撼的還是日本鬼子對中國的侵略行徑,特別是文化侵略,更是深入骨髓的膏肓。中國爲什麼會千瘡百孔?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人敢站出來,青年人中雖然有一部分充滿了戰鬥熱情,願意用自身的大無畏付出來改變社會現實,比如瑞全,他可以遠離家鄉,積極投入戰鬥,爲解放事業貢獻青春和鮮血。

可更多的年輕人卻沒有把國事放在第一位,雖然他們也深刻體會到了社會的黑暗,並決心不向日本鬼子投降,但在艱鉅的生活壓力背後,他們屈服了,他們想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家庭,還有父母,這些讓他們裹足不前,比如瑞宣,他也是個充滿鬥爭精神的青年,但在艱鉅的家庭責任之下,他只能委屈求全了,因爲他不忍心年事已高的祖父,不忍心病怏怏的母親,不忍心尚小的兒女,於是,他只能持觀望態度,只能苟且偷生,只能苟延殘喘地生活在生存邊緣。除了這部分人,還有社會的蛀蟲,他們腐蝕了社會的發展,是中國窒息的根源,就如冠曉荷,就如瑞豐,他們完全沒有羞恥之心,反而想趁着被日本鬼子佔領而升官發財,顛覆了人性的本真,毀壞了中國人的名聲。

四世同堂老舍讀後感  第2張

《四世同堂》是我認真看完的最長的小說,雖然我不喜歡歷史,我自認爲這點是非常不對的,雖是興趣使然,但很多時候我還是會盡力地去了解歷史,關注歷史,就如這部小說,它真實地展開了中國社會發展洪流中的一角,爲我從中窺探歷史提供了機會,雖然社會發展到了新的高度,但我相信仍然有它的價值所在,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它,瞭解它,品評它。

四世同堂老舍讀後感3

我慢慢吁了一口氣,輕輕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揹負着歷史的厚重,彷彿自己正置身於這個顛倒是非,硝煙瀰漫的北平……

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鬱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爲革命鬥士的錢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於助人的李四爺和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陰狠的大赤包、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爲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文夫婦、冠曉荷…八年的厚重寫在了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那個年代的風雨飄搖。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困難,給中國留下了無盡的傷痕。

說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裏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漢奸形象。“漢奸”,這個在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他們只是目光短淺的愛財小人,爲了財出賣了國家和自己的靈魂。他們的風光,人們看着恨,但他們死,人們看着卻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漢奸”是可悲的,因爲沒有了對國家的愛,對自己的尊重,他們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憐人。其實,他們因爲日本人的到來而生,卻沒有因爲日本人的撤離而亡,他們存活在很多人的潛質裏,只是後來的.社會不同了, “漢奸”不流行了,不流行並不代表不存在了。

錢默吟老先生是全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不知道爲什麼人們總是忽略書中如此堅強的一個老人。憋開他的政治觀點不說,單單他的堅強勇敢,就足以是全書一抹不容忽視的風景。錢老先生是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這在那個時代是個不可多得的革命戰士。在全書緩慢的節奏中,錢老先生是個一個進程的神祕的形象,儼然爲書增加許多鏗鏘之力。中國正是因爲千千萬萬像錢老先生這樣的人,才終於站起來,走向光明!

四世同堂老舍讀後感  第3張

中國人最痛恨日本人的,而看着“四世同堂”,你會更加確信自己對日本人的恨。然而那個年代的中國人又是無助的,新舊社會的交替給人帶來的迷茫是無盡的,人像是迷了路,是不知所措的可悲。所以有的人革命了,犧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慘死了,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存活了下來。

戰爭結束了,沒有勝利的喜悅,更多的悲壯。然而《四世同堂》並不是一個悲劇。人們一直疑問老舍先生爲什麼要給大家一個不是結尾的結尾,人們詫異於故事的戛然而止卻不知結局。其實所有的故事都是沒有結局的,結尾一句“起風了”,我想足以表達老舍先生的意思了。歷史的車輪輾轉向前,歷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風了,但不一定吸沙,或許打雷,或許下雨,渺渺茫茫。中國始終推着大車向前進,泥濘和傷痕總是有的,但回首過去悲壯的一頁,除了記憶和嘆息,我們應該看見預示着光明的未來。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