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浮士德》500字讀後感

《浮士德》500字讀後感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浮士德》500字讀後感,讀後感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可以多角度地看一本書,這本名著在思想厚度上傲視羣峯,讀後感也可以寫成讀書筆記的形式,沒有閱讀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下面小編就帶你來了解《浮士德》500字讀後感。

《浮士德》500字讀後感1

一本好書,就如生命中一朵永不調謝的奇葩,而書中深刻的道理更令我們回味無窮。《浮士德》是我至今最喜愛的書,書中蘊涵的道理令我永遠自強不息。

《浮士德》500字讀後感

《浮士德》是德國大文毫歌德的著名小說,《浮士德》現已構成文學領域裏的獨立學科,被稱爲“浮學”。《浮士德》的主要資料是魔鬼靡非斯托和上帝打賭,由靡非斯托去誘引浮士德,看他是否會放棄自我所追求的,棄善從惡,成爲靡非斯托的俘虜。靡非斯托到人間,對知識感到厭倦和永遠不安於現狀的老博士打賭,說他能夠讓浮士德永不安寧的心得到滿足,條件是浮士德用鮮血作抵押,一旦一天浮士德說出“真美啊,請停下來”,就讓靡非斯托帶走他的靈魂。浮士德同意了,他在魔鬼的幫忙下,恢復了青春,遨遊了人間和神界,經歷了宮廷中的權勢財富,以及對藝術爲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結果都沒獲得心靈的滿足。最終,在圍海造田這一替大衆着想謀福利的事業中,浮士德找到了心靈的家園,說出了那句話,然後倒地而死,然而他的靈魂升上了天堂。

我認爲浮士德是個有野心,好高騖遠的人,他也是個偶爾會走上歧途,但最終會走上正途的人,在靡非斯托誘引他走上歧途時,他做了欺騙他人,趨炎附勢的壞事,可是沒有獲得心靈的滿足。就是說,當他沒爲人民着想時,他的靈魂極其難受,如同煎熬。而在圍海造田這一事情中,浮士德找到了自我心靈的歸宿,所以纔會心滿意足的倒地而死。

人不可能沒有缺點,浮士德也有缺點,而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爲別人做有利於別人的事情。而浮士德就做到了。浮士德的缺點是:永遠不安於現狀,優點是自強不息、敢作敢爲、爲他人服務。

我們來學習浮士德的優點吧,做一個自強不息,爲大衆着想謀福利吧。

《浮士德》500字讀後感2

第一部1773年開始寫,1808年出版;第二部1832年臨死前才完成,死後纔出版。中間跨越六十年,花費其畢生心血。

《浮士德》500字讀後感 第2張

《浮士德》是我迄今爲止看的最爲晦澀難懂的一本書,花了我整整兩個多月的時間,還是僅讀了個大概。

詩體哲理杯具《浮士德》是偉大詩人、作家、思想家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它與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並列爲歐洲文學四大名著。主人公浮士德是16世紀德國曆史書和民間傳說中的人物,通占卦、天象、巫術、鍊金術。歌德在《浮士德》中,根據這個民間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浮士德和魔鬼靡非斯托的形象,展現了一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精神生活的發展史。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對人性、對人的精神內涵與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兩重性使他處在上帝和魔鬼之間,兼有神性和魔性。他若不斷地追求知識與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遠的夢想,會上升到靈的境界;如果他貪圖享樂,胸無大志,庸碌無爲,且執迷其中不能醒悟,將墜入魔道,走向墮落。歌德認爲,沉淪和進取的雙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並不對等,他的神性要強過魔性,他本質的、主導性的一面是自強不息、發奮進取、永不滿足、進取向上,這就是所謂“浮士德精神”。

但歌德並不所以看輕魔性在浮士德追求過程中的推動作用。歌德首先承認魔性只能被暫時克服,卻不能被永久根除,因它是能夠容忍的。《浮士德》中上帝的話其實道出了歌德悟出的智慧箴言:“人要奮鬥,失誤免不了。”歌德同樣看到,魔性與神性相對相生,所以是絕對必要的。浮士德的一生是神性和魔性矛盾鬥爭的過程。他奮發進取、永不滿足的精神是他上升的內在動力,靡非斯托利用浮士德身上的魔性誘使他墮落,然而浮士德的神性使他能夠吸取教訓,不斷克服魔障。正是在這種辯證發展之中,浮士德的精神內涵才日益深厚,境界日益提升。

《浮士德》的結尾是光明的。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請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獲得了滿足,也準備享受這滿足,靡非斯托所以要攫走他的靈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靈魂帶到了天堂,因爲“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終能救”,正可謂天道酬勤,上帝嘉許之。既然如此,爲什麼《浮士德》仍然被看成是一部杯具呢?這主要是因爲,歌德相信人類追求至善是沒有止境的',但個體的生命卻是有限的。浮士德獲得了兩次生命,這生命仍然有限,所以不可能到達終極的目標。他探索的五個階段,遠沒有窮盡人類的精神生活。

人的精神容易懈怠,貪圖安逸,所以上帝造出魔鬼,來催人驚醒、奮進。魔鬼對浮士德而言,就不只是一個引誘者,他也發揮着督促和警策的作用。魔鬼說自我“老想作惡卻總是把善促成,我便是這種力量的一部分”,發揮的就是這一層意思。他主觀上在引誘浮士德走向墮落,客觀上卻起到了推動浮士德前進的作用。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能夠說靡非斯托是浮士德身上另一個自我的外化形式,或者說靡非斯托和浮士德共同構成人類天性的雙重性,乃至上帝的兩面性。總之,二者相輔相成,相生相剋,才使造化臻於完形。

當我們認識到自我的罪惡時,其實我們已經變成了天使。

《浮士德》500字讀後感3

《浮士德》,著名作家歌德的作品.整篇文章充滿着悲劇色彩。以浮士德的思想爲線索,圍繞浮士德引發了一件又一件的悲劇。這篇詩劇中,魔鬼魔菲斯特給我的印象最爲深刻。浮士德確實爲核心,但其影響力遠遠不如魔菲斯特。因爲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浮士德》500字讀後感 第3張

魔鬼魔菲斯特認爲人類是無法滿足的。他們最終必會墮落於他們的貪婪。而上帝卻認爲儘管人類在追求的途中難免會犯錯誤,但最終能夠得到真理.於是魔鬼與上帝打賭,下到人間去誘惑浮士德.

浮士德爲了尋求新生活,與魔鬼魔菲斯特簽約,把自己的靈魂抵押給魔鬼,而魔鬼則滿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認爲自己滿足了,那麼他的靈魂就歸魔鬼所有.

於是魔鬼用自己的魔法,讓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經歷,他嘗過了愛情的歡樂與辛酸,在治理國家中顯過身手,在沙場上立過奇功,又在一片沙灘上建立起人間樂園……就在他沉醉在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中時,他不由地說,自己已經得到滿足.就這樣,魔鬼收走了他的靈魂,可就在這時,天使趕來,挽救了浮士德的靈魂.這就是大體的情節。

魔菲斯特,書中的魔鬼,我心中的偶像。

浮士德雖然爲本文主人公,具有其獨特的個性,但是性格上的特點卻不如魔菲斯特如此的鮮明。

因爲是魔鬼。所以他有着一切人所有的壞品質。我認爲,他是人,亦是魔鬼,他將人們內心的邪惡表現在了臉上。而人們只是將其掩藏在心中罷了。

魔菲斯特亦是人的代表,只有他,也只能是他纔可以真正的體現一個人的本質。因爲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他的言行舉止,處處符合他——一個魔鬼應有的損人利己行爲。

他喜歡突然邪邪地笑,揚起嘴角,造出一個“魔菲斯特式的笑容”這個專有名詞;他喜歡一本正經地整人,不留一絲痕跡;他能見死不救,無論你是官大或權重;他能殺人不眨眼,居高臨下的瞥你一眼,讓你尊嚴盡喪。一切的一切,都因爲他是魔菲斯特,是魔鬼。

可即使他是個魔鬼,又能說明什麼呢?他邪惡?他壞?

他可以在夜深人靜時,靜靜地思考別人的事,他能爲了自己一族,在上帝面前不卑不亢,他能輕蔑地對人類說:“造孽的不是人類自己嗎?”他能在別人急得團團轉的時候跑出來逗他開心。

真是個奇怪的魔鬼,奇怪到讓你禁不住要愛他一下,相比之下表面上善良、可愛、無私,高尚的人類和上帝卻原形畢露。

野心、政權、陣風麥芒。貪婪財寶,惡狗撲食。表面稱兄道弟,暗地互相猜忌。表面謙和禮讓,暗地私打算盤。遇到苦活累活,推給別人,嘴裏還嚷着要給別人鍛鍊。遇到困難雜事推給別人,嘴裏還嚷着要給別人邀功請賞。

所以,我認爲浮士德雖未主人公。但這篇詩劇成功之處在於魔鬼,在於魔鬼個性的鮮明。在於魔鬼邪惡,在於魔鬼躍然紙上,直觸心底黑暗的嘴角一笑。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