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月光下的故事

月光下的故事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月光下的故事1

生活中你總會遇到許多困難,可能是你自己解決的,也可能是在好心人的幫助下解決的。

月光下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天晚上的九點多鐘,天空上的月牙兒懶洋洋的,路邊的幾個路燈散發着微弱的光芒,大街上不再是車水馬龍的景象,路上的行人三三兩兩,偶而有車輛駛過。

當時我去一家複印店打印卷子,回來時的路上,看到一位奶奶在鎖共享單車,因爲那個車上的鎖芯有些老化,那位奶奶使足了勁兒也沒鎖上。這時一位路過的叔叔走了過來,二話不說放下手中的公文包就幫助老奶奶鎖車,當時燈光微弱,我趕忙跑上前打開手機的手電筒照着車鎖,方便讓叔叔看的清楚些。

十分鐘過去了,那位叔叔使出了渾身解數怎麼鎖也鎖不上。老奶奶說:“兩位小夥子,天都這麼晚了,你們趕緊回家吧,我再想想辦法。”我說:“不急,我明天不上課。”叔叔說:“我們一起把車子推到修車鋪看看吧。”於是我們三人推着車去了修車鋪。

“這簡單。”修車鋪老闆看完鎖說。經過五分鐘的敲敲打打、鬆鬆緊緊,車鎖終於鎖上了。“不用給錢了。本來是共享單車,你們只要上報維修,不鎖車就可以了,但你們爲了讓下一個人使用方便,這麼費力的修鎖,我怎麼可以收你們的錢呢?”修車老闆邊鎖店門邊笑着說。

那一晚,月亮似乎明亮了許多……

月光下的故事2

太陽從西邊的雞公山山頭沉下去,樸塘村就開始沉浸在月光之下。夏天的月夜來得早些,落日的餘輝塗滿了天空,月芽就斜掛在東邊的山頂。當然,這是樸塘村的夏夜,多年前令我思念,多年後我在南方城市思念得更加透徹。

我少年的村莊,一直都是那麼流連忘返,讓人無盡的思念和記述。

樸塘村的月光水一般柔順,月光下的池塘裝滿了水。月映照在池塘水面上,泛着銀光。若是有風,微風吹皺水面,就蕩起一層層銀波。銀波在月光下閃爍,池塘四周的蛙聲響應,鄉村就開始有了生命向上的吶喊。更多的時候,月光就像一雙手,將池塘這把遺落在鄉村的琴絃輕輕一撥弄,鄉村就變得朦朧與優美起來。

月光下的池塘是踊躍的,戲水的少年,浣衣的女人,夜歸的牧人,砍柴的老者,都會在池塘裏漿洗一天生活的勞累。我家老屋的前邊有個池塘,在村莊的腹地。屋後山谷裏的泉水經過我家的老屋後面,蜿蜒流流淌到池塘,水清澈而明亮,又像一把鏡子照亮着我的村莊。因爲離家近,我少年時喜歡在這個池塘裏戲水,偶爾幫助母親挑水到菜地裏澆水。

不管是白天,還是月夜。樸塘村的池塘總是一片熱鬧。村裏人養的幾隻小鴨,小鵝都在池塘裏日夜遊逛。給本來寂靜的池塘帶來生命的靈動。我與小夥伴經常在池塘裏洗澡驅趕這些小鴨小鵝,每當這個時候,它們會奮力用紅掌撥清波,池塘的水面上就會劃出了許多優美的細長的圓弧。偶爾,它們也會“嘎、嘎”叫喊着,振着翅膀,不停地拍打水面,隨着追逐的少年一起飛翔,將樸塘村的月夜一再撩撥。

若是月夜的村莊寂靜,池塘邊的小鴨小鵝也就悠然自得。它們時而岸上,時而水中。偶爾,你會看見一隻小鴨從水岸俯衝而下,一頭栽入銀白的水裏,將身子倒立在水面,尋找水草或者更美味的生物。多年後,每逢我觀看跳水比賽,我就會一再想起故鄉的池塘邊的小鴨小鵝。它們就是鄉村的運動員,池塘就是它們的運動場。

樸塘村的池塘是平坦的,與田野比肩平行。池塘的四周沒有垂柳,只有旺盛的水草。故鄉人喜歡把菜地與果園開墾在池塘周邊,方便澆灌。在故鄉,夏天的菜地與果園迷人無比。綠的冬瓜、豆角,紅的辣椒、南瓜、西紅柿,紫的茄子,金色的黃瓜,白的香瓜,還有桔樹、苦楝樹,椿芽樹,李子,桃子,應有盡有。一到瓜果飄香的時節,池塘邊就多了許多的熱鬧故事。守果人夜半的吆喝在村莊上空清脆迴旋。小孩子則一羣羣看着東邊的西瓜熟了,西邊的桃子熟透得如臉龐一樣嬌美,就開始思量月光下的偷盜。當然,我少年的村莊民風淳樸,少年們偷桃摘李並非真正的偷盜。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月光下的偷盜是對美好生活的另一種嚮往。

我喜歡月光下的池塘,果子熟了後,一些熟透了的果子隨風會撒落到池塘的邊沿。偶爾掉入水裏的果子,會擊打着水面。“咚”的一聲,就沉入了水底。這時候,小夥伴們要是在池塘裏游泳,都會競相爭奪。特別是棗子熟了,一顆顆紅彤彤圓滾滾的棗子,如珍珠一般飄落下來,入口甜脆。如果果園的主人趁着月光摘取,小夥伴們更是歡欣鼓舞。一邊忙着幫主人撿拾,一邊不時品嚐鮮美的棗子。待主人收工,都會得到一捧棗子,忙於裝進岸邊的褲袋裏面。

月光下的池塘涼爽清幽。待到十五左右,月光就開始圓潤起來,而這樣的月夜,樸塘村的池塘在前半夜是熱鬧非凡的,等人洗滌上了岸,池塘就沉悶起來,給人一種深幽般的孤寂。此時,池塘裏還有一羣熱忱的生命,他們遊弋於水底,或者在水草邊吸着露珠。它們與水浮蓮一起,在月光下堅守着這一方生命之源。

直到清晨的太陽從東邊山頂慢慢爬上來,公雞伸出長長的脖子啼唱着鄉村的晨曲,池塘上又有了新的故事。日復一日地將樸塘村的生活簡單,樸素的敘述。直到現在,山上的泉水逐漸乾枯,年輕的鄉親們都奔波在外,小村的菜地果園也長滿荒草。只有池塘,水開始發綠。家家戶戶的少年不再到池塘裏洗澡,池塘就更加蒼茫起來。

如今,樸塘村靜了,月夜靜了。惟有蛙聲和蛐蛐聲斷斷續續在故鄉守候。即便有月的夜晚,池塘上泛着銀鱗般地光斑,像幾滴眼淚,敲打着故鄉。

月光下的故事3

天漸漸晚了,那帶着一圈金邊的月亮終於升起來啦!只有在遠處的天空中才看得見一兩顆星星,閃着淡淡的光。我伏在鄂黃大橋上的欄杆上,望着江面。奔騰了一天的長江平息了,在月光下靜靜地流着。偶爾一兩條小魚在水面跳躍。江邊的蘆葦,被微風一吹,發出“沙沙沙”的聲音。月亮灑下滿天透明的光輝,如同天空把瓊漿般的雨水澆進蘆葦叢裏,得到了滋潤的蘆葦,顯得格外抖擻。

“爺爺,那圓圓的是什麼?是糖嗎?”一個稚氣的聲音傳入了我的耳朵裏。我尋聲望去,一位老爺爺手中的小男孩吮吸着棒棒糖,指着天上的皎潔的月亮。我明白了,原來小男孩指的是那個月亮。老爺爺聽了驚異地望着孫兒,又擡頭仰望月亮。小男孩張頭探腦,好不安分。這時,爺爺滔滔不絕發講起故事來。我走過去側耳細聽,啊,我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從前有一個美麗的仙女,她叫嫦娥……”老爺爺講着講着,參差不齊的牙齒也露了出來,他撫摸着自己絡腮鬍子,在月光下,古銅色的臉變得有些蒼白,顴骨也高聳起來。小男孩聽着聽着,捧頭苦思,他好像在思考是那個圓圓的東西到底是什麼?老爺爺望着自己虎頭虎腦的孫兒笑了起來,不一會兒,老爺爺變得很嚴肅。

“團團,那是月亮。”老爺爺頓了頓,指着月亮說,“你看,它把月光全灑到地面,把自己的能量給人類照,自己卻勞累不堪。”小男孩的眼裏噙着淚花,我想他一定是被月亮感動了。 望着他們祖孫倆的背影,我不禁對月亮肅然起敬:她,默默無聞,總是在黑夜出來,爲夜行的人們照明;她,正直無私,把自己所有的財產——如水的月光貢獻給了人類,難道她這種精神不可貴嗎?月光下,人們正過着幸福的生活……

月光下的故事4

黎明的曙光,從黎明出生的那一刻,就開始召喚他。

黎明是在初春的黎明時出生的,爺爺是在初春的黎明離去的,他的名字是爺爺早就起好的。他和爺爺站在生命線上兩端,遙遙相望,卻永遠無法相見。慢慢長大後,他知道了爺爺的故事。爺爺是一名二胡老師,二胡拉得極棒,還曾經獲過獎。爺爺很喜歡孩子,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們拉二胡。

可爺爺在黎明出生的那一刻,發現醫院樓下的超市失火,第一個趕到現場去救火,結果卻不幸去世了。

上學後,同學們嘲笑他的名字叫“黎明”太隨意了,還說這和大歌星的名字一樣。“爲什麼叫黎明呢?”他不懂爺爺爲什麼給他起這樣的名字。

如果有機會能夠去神農架的大森林看看黎明的樣子,該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他一直這樣憧憬着。

爸爸曾經告訴過他,爺爺是神農架大森林裏長大的孩子。後來,爺爺考上大學到了城裏工作。遺憾的是爺爺的兒子、黎明的爸爸不是在大森林裏長大,大森林與爸爸的童年沒有關係。爺爺的童年裏,佈滿了大樹、小溪、風聲、雨聲、野花、蘑菇、草地和螢火蟲。爺爺小時候喜歡大森林裏的晨曦之光嗎?誰知道呢!“假如爺爺還在世的話,一定得親自問問,黎明是什麼樣的。”10歲的他常常這樣想。

仲夏的週末,爸爸開車帶着黎明,來到了神農架的清風源。晴朗的午後,站在山頂上,可以看到山坳裏的村莊和炊煙,以及高低不平的山峯。爸爸指着遠處的高山說:“你看,高山那邊,就是你爺爺出生的地方。”黎明羨慕極了:“那山比這山高啊!”

夜幕來臨,爸爸紮好帳篷後,和他坐在一棵大樹下。

彎彎的月亮像一把鐮刀似的,掛在樹枝上方慢慢地搖晃着。夜風“呼啦啦”地刮過森林,絲絲涼意升騰起來。遠處的草坪上,盛開的紫色野花瀰漫着濃濃的香味。野花叢中,偶爾飛起一隻螢火蟲,點點亮光一閃一閃的,好看極了。

過了一會兒,月亮更加明亮了,星星一顆一顆地掛在天幕中。草坪上飛來了一羣螢火蟲,那些螢火蟲,多得數都數不清,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每一隻螢火蟲都提着一個小燈籠,匆匆忙忙地從四面八方趕來。成百上千只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彷彿在交頭接耳說着什麼,然後又分開行動了。螢火蟲飛舞的姿勢各種各樣,有的在空中轉着圈兒,有的飛着飛着就落進草叢裏不見了……飛得高的螢火蟲好像星星在眨眼睛,飛得低的螢火蟲好像移動的小燈籠,飛過來的螢火蟲彷彿在唱歌,飛過去的螢火蟲猶如在跳舞……剎那間,草坪上成了螢火蟲的舞會。恍恍惚惚之間,他似乎看見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正站在草坪中央,數不清的螢火蟲圍着他翩翩起舞。螢火蟲們發出來的光亮,照亮了整片草地,照亮了那個小男孩清純的國字臉,還照亮了那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眸。那一瞬間,他彷彿看見被螢火蟲包圍的那張臉龐和那雙眼睛,跟家裏照片上的爺爺很像。

眼前的這一幕,讓他驚訝極了,爸爸也看得陶醉了。

“爸爸,那是什麼啊?好好看啊!”他大叫起來,高興得手舞足蹈。

“是螢火蟲,一種會發光的小動物。”爸爸平靜地告訴他。爸爸的回答,讓他生出了一絲小小的憂傷。他從回答中判斷出,爸爸並沒有看見像爺爺的小男孩。

“你爺爺經常在我面前炫耀,他小時候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抓螢火蟲。”爸爸興奮地說着他父親兒時的趣事。

一直注視螢火蟲飛舞的黎明激動地大喊:“好漂亮的螢火蟲啊!”爸爸沒有說話,轉身進了帳篷,從工具箱裏拿出一個壓癟了的紅燈籠。爸爸走出帳篷,使勁地掰了一下,帶有彈簧的紅色燈籠就鼓了起來。這個燈籠是爸爸親手爲他製作的,爸爸期盼在野外露營時,能夠在夜晚遇到螢火蟲。

草地上的螢火蟲舞會越來越鬧熱,越來越歡快了。一隻螢火蟲追趕着另一隻螢火蟲,一羣螢火蟲和另一羣螢火蟲正在狂歡呢。

看見爸爸抓螢火蟲,黎明自己也去抓。他一彎腰抓到了一隻螢火蟲,一伸手螢火蟲跑了。他沒有沮喪,追着螢火蟲跑。他跑了一圈又一圈,都沒有感覺到累。好像有一隻神祕的大手,在牽着他和螢火蟲一起奔跑嬉鬧,一起低吟淺唱。額頭冒汗了,手心發熱了,腳底打滑了,他也沒有停下來。在螢火蟲棲息的家園裏,他發現每一隻螢火蟲都好像一隻大手,又像一扇大門,更像一顆顆跳動的心。這場景如夢如幻,流光溢彩。跑着跑着,他一骨碌跌坐在草叢裏。爸爸遠遠地看着他,也不言語。他自顧自地爬起來,用手拍拍大腿,拍拍胳膊,生怕壓傷了螢火蟲一樣,然後,“咯咯咯”地笑着繼續跑。有一隻亮晶晶的螢火蟲,飛着飛着落在了他的髮梢上,一動不動了。髮梢上的螢火蟲隨着他轉圈圈。他一邊轉圈圈,一邊朝爸爸揮手。

停留在他頭頂的那隻螢火蟲,一點兒都不驚慌。“難道這隻可愛的小精靈,你想和我成爲朋友嗎?難道這隻停留的螢火蟲,你也處在童年的歲月中?難道你已經準確地知道了我是‘森林之子’的孫子?於是,你才從遠方飛來,陪我一起玩耍,盡情享受童年的樂趣和幸福?”

他依舊追趕着螢火蟲在轉圈,爸爸靜靜地看着他,螢火蟲的舞會依然熱鬧地進行着。

螢火蟲的微光,照亮了他內心的純真和淳樸。他在螢火蟲的天堂裏,找到了爺爺的童年和故鄉的影子。等他跑累了停下腳步時,纔看見爸爸提着的紅燈籠裏已經有好多螢火蟲在撲騰撲騰地飛來飛去,它們映照在燈籠壁紙上的影子,猶如爺爺淡定從容的微笑。

爸爸小聲地問笑容燦爛的黎明:“你奔跑的時候,難道沒有發現頭頂上停着一隻螢火蟲?”

這時,他摸摸頭頂,左瞧瞧,右看看:“頭頂哪裏有螢火蟲?哪裏有?沒有嘛!螢火蟲都在跳舞呢。”

接着,爸爸和他都笑了。他們的笑中有歡喜,也有幸福。

他想看看燈籠裏面的螢火蟲。可爸爸說,燈籠一打開,螢火蟲就會跑光的。於是,他只能隔着紅紙,看螢火蟲在燈籠裏飛來飛去。最後,他強烈地要求親手抓一隻螢火蟲,放進燈籠裏。爸爸同意了,接過他手中的燈籠,提着。他開始抓螢火蟲了。很快,他真的就抓到了一隻螢火蟲。這隻紅頭、黑翅、黃尾巴的螢火蟲,在他的手心裏散發出一束奇幻的光。他戀戀不捨地把螢火蟲從燈籠的頂蓋處丟了進去。燈籠裏,又是一陣撲騰騰的聲音。

夜已經很深了。森林裏的寒氣騰上來了,空氣也變得溼潤起來了。爸爸催促他回到帳篷裏去。於是,他便抱着燈籠躺在帳篷裏。

忽然,一陣童謠從帳篷外面傳來:“螢火蟲,螢火蟲,螢火蟲兒提燈籠,飛到西來飛到東,飛到外婆家門口,外婆生怕蟲兒咬了手。”這是爸爸的聲音。他知道爸爸唱的童謠是爺爺教的。聽着爸爸的童謠,抱着紅紅的燈籠,想着爺爺的微笑,他安然入睡。

五更時分,已經接近黎明瞭。遠處農舍裏公雞的打鳴聲,把他從睡夢中拽醒。五彩斑斕的夢境中,爺爺和他一起抓螢火蟲玩耍的情節是模糊的,唯有爺爺的歌聲無比清晰:“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森林裏一點聲音都沒有。潮溼的氣息一層一層地出現在眼前,面紗似的薄霧,像綿綢又像雲彩。這些霧氣,在樹林裏慢悠悠地飄蕩着,一會兒飄到樹梢,一會兒又繞過樹身,一會兒竄過去,一會兒跑過來。每一層薄霧都伸手可觸,又好像遙不可及。

他一骨碌坐起來,發現紅燈籠裏的那些螢火蟲,早已沉沉睡去,沒有了亮光。他走出帳篷。爸爸走過來,伸出手輕輕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問:“你看到黎明的樣子了嗎?”他注視着遠方回答說:“我不僅看到了黎明的樣子,還聽到了黎明的聲音。就是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的,那叫什麼呢?”說完這句話,他心裏的喜悅之情就像歡跳的清泉,叮叮咚咚,朝氣蓬勃,一路向前。

爸爸笑着說:“你說的那種聲音,就是天籟之聲。鳥叫聲,風吹聲,樹木拔節聲,小草‘咕嚕’聲,露水滑落聲,螢火蟲的夢囈聲。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猶如阿炳的《二泉映月》那樣,美妙又動聽。”爸爸一邊說,臉上還露出喜悅的笑容。他心想,爸爸還忘記說了一句話,《二泉映月》是爺爺最愛拉的二胡曲子。這也是爸爸悄悄告訴他的。

他央求爸爸明年夏天,還帶他來清風源的森林裏露營。他告訴爸爸,只有這樣纔會找到爺爺的童年和故鄉。

聽到他的話的那一刻,爸爸的眼睛溼潤了。

和爸爸歸來時,那個裝着螢火蟲的大紅燈籠還緊緊地握在他的手上,只是燈籠裏的螢火蟲,早已不見了蹤影。

月光下的故事5

樸塘村近山,四面環山,山溪潺潺流向四面八方,彙集到村莊的低窪處,形成山塘水渠。村莊所有的水系中,一口口老水井與田壠緊密相聯,藍天倒影在水井的水面上,一晃一晃的,像一幅水墨畫。

樸塘村是湘南少有的大村落,幾千口人。我童年的記憶中,村子裏沒有自來水,全村人生活用水靠村裏十來口老水井。樸塘村的老水井水質甘甜,滋養着村莊裏的男女老少。老人們講,這些水井都有些年份,烏石塘和黃土嶺、何古灣,柳子衝、黎坪嶺、老屋坪、勤古灣、石灰窯組的老水井都有幾百年的歷史。新建組、木子塘組的水井也有百十來年的歷史。

村子裏的水井一般分三道井。一道是水井,多爲圓形,供人飲用;二道是洗菜池,多爲三米見長的正方形,一般是挑水人挽起水洗桶,再將水倒如旁邊的水池,或者水井水滿了後,溢出來到第二道池裏,用於村裏婆姨們洗菜淘米;三道是洗衣池,多爲長方形,以地勢而立。前面的水流滿了自然流入第三道水池,婆姨們每次漿洗衣服,都集中在這裏。

樸塘村的老水井最繁忙的時候要麼清早要麼傍晚。天矇矇亮,東方扯魚白,村裏的男人就起牀挑起木水桶到水井去挑水,女人們挑着換洗的衣服到那裏浣洗。傍晚也是這樣,從地裏收工回家,男女分工有序,挑水的,洗衣的,一派熱鬧景象。

那時候,樸塘村家家戶戶都有一口大瓦水缸,水缸能盛兩三擔泉水。家裏人口多的,挑滿了水缸,還要用木桶挑一擔放在一旁備用。兩三個來回,水就挑滿,婆姨們也很快把衣服洗好,然後急急忙忙趕回家去撈米蒸飯。樸塘村有山有柴草,家家戶戶都燒柴火,一口大鐵鍋架在土磚竈上,用一個瓜勺淘水,然後燒開,再按照家裏人口多少用量米升子(木做的量器)將米量好,等米一泡漲,不見白心,就用櫗撈勺撈米放到木甑裏蒸飯,人口少點的人家就用鐵鼎蒸飯。而大鐵鍋裏還會留一點米和米湯一起熬粥,半小時左右,粥香四溢,炊煙也瀰漫了整個村莊。一如一幅生動的畫面,那時的樸塘村,淳樸地不能再淳樸了。

樸塘村的老水井是村裏人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月光下的老水井更包含着一個村莊的八卦,或者世俗。在烏石塘組的老水井邊,月光下的夜晚成了歡樂的海洋。洗衣的婆姨們在那裏家長裏短,繪聲繪色地講述村莊裏的種種八卦與雞零狗碎,比如狗乃家的公貓半夜叫春,牛仔家的老母雞誤入狗乃家下錯了蛋,黃軲家的女兒看上彈棉花的安徽軲,三更半夜離家出走。一年之後,雙雙抱着外孫把家還。再比如十里之外的圩場上,老紅軍的胯下那什物長得嚇人。有一次老紅軍在臺崗村的水庫裏撈魚,老紅軍走一步,那東西就一沉一浮,後面的婦女不斷跟在後面以爲是鯢魚,用撈勺往那東西上撈,怎麼也撈不着。後來,當老紅軍發現婦女舉動後,怒斥婦女……

一般在這樣的時光,總是隱含着一場暴風雨必將到來。若是聊到某個家族,或者某個家庭的故事。烏石塘好事的婦女就會立即趕到人家家裏去瑟陰火(告狀,或背後打小報告),勢必接下來有一場爭吵。婆姨門叉腰跺腳,祖宗八代,樸塘村最損人絕代的話語都會在這裏流露。比如罵女人:XX,你個產日鬼,買拐給,偷男子給;罵男人就會:XX,你個背時鬼、絕德給(絕種戶),炮子打給,天殺給,雷轟給……。身邊的婆姨都不再吱聲與接白,埋頭拿起擂捶猛擂洗衣,免得一場誤會。若是旁邊兩人真幹起架來,婆姨們纔會裝模作樣去做個和事佬,拉一把人,有的還故意倒幫忙。

老水井的故事遠不至於這些世俗的記憶,更多的承載了我們童年的歡樂。在我的記憶中,月光下和小夥伴到老水井裏用撈勺撈龍瑟古(又名黃骨魚),小小的,肥肥的,背上還長着翼翅,味道相當鮮美。菜池裏撈蝦米,洗衣池撈泥鰍或者鯢魚、鯽魚。特別是夏天,我們從家裏帶來臉盆,銻桶,拿着帕子,到水井裏打井水沖涼。那老井水是深水井,純粹的地下水,冬暖夏涼。每逢夏天洗澡,總會有人偷襲,突然用一桶老井水往某個人身上倒去,當場給得瑟叫喚不停。小夥伴們也樂此不疲,直至到立秋後才收場。

對於雙搶時節,樸塘村的男男女女都習慣在勞累過後月光夜晚,呼兒喚女,拿上自家一把董壺(一般是錫質或者鋁製品),到水井裏掏上一壺泉水,倒入糯米酒,再夾出些用酒浮浸泡的紅辣子,豆角,或者刀豆,煮上一把花生,一家人圍攏坐着,一邊喝酒,一邊聊天,一邊賞月,很快就會將一天的勞累驅散。

在我的記憶中,烏石塘組的老水井幾年一洗,每次都會選擇在初冬的月光之夜。夏天飲用水多,冬天纔會方便清洗。洗井是村裏人的大事,一個組的男人到不遠的河牀選好鵝卵石拉回來,先掏水,再將井周圍的水藻清除,把外圍的水溝清理通暢,在用石灰石消毒,底下鋪上鵝卵石預防泥沙,清洗只要一個晚上就完成。之後的一段時間,水質透亮,無雜味。

現在,我離開樸塘村近十年,村子裏的人早已用水了自來水。每次回到村莊,惟有老水井依舊,只是挑水的人很難看見蹤跡。每年春天,我也會帶着孩子在老水井邊去看看,講述我們的童年。畢竟,那纔是我們的根,飲水思源,永世不忘的的源泉。

月光下的故事6

【月光下的紙篾匠】

樸塘村的紙篾匠不多,老屋坪組的寡子伯和黃土嶺組的石珠叔古稀之年後歇手不幹這門手藝,就剩下石珠叔的徒弟外生瘋子(外號,其腿殘疾)一人打理。

樸塘村的紙篾匠,有喊作扎紙匠,誰家老人過背(去世的意思),就找他們扎靈屋(紙糊的房子),還有一些陪喪葬的紙皮箱,窿子。樸塘村雖說有七八千人口,每年老去的人不過一二十個,若是年份不好,也不過二三十個老人去世。紙篾匠的活不多,掙錢少。這生意不多,所以學這門手藝的人極少。

外生瘋子學扎紙屋之前,在不遠處的靈官鎮開過單車修理鋪,其雙腿殘疾,也沒有生育能力。快四十歲的時候,村裏的好心人給他介紹個寡婦給他做婆娘。後來,修理單車的人少了,生活難以爲繼,就帶着娘倆回到了樸塘村,跟石珠叔學起了紙篾匠手藝,勉強能維持度日。

我自小看見村莊裏很多老人去世,每次喪葬都能在村子裏親眼看見紙篾匠扎靈屋。紙篾匠扎紙工藝都是樸塘村出產的竹子,還有米漿糊。糊的紙,有錫箔,有皺紋紙,彩紙,這些可以在縣城或者安平鎮的文化用品店裏購買。扎一棟紙屋,成本不高,但耗時費勁,要耐心。一般按照喪家親人的要求來製做,紙屋的構造,多爲三垛三層,飛檐走壁,雕龍飛鳳,前庭後院,氣勢磅礴。

喪家老人去世後,由主人家委託一人掌管治喪總管,總管會根據治喪的日期來選定日期,到紙篾匠家,定好靈屋。若主人家有女且富有,女兒家還會有特別的要求。總管會帶一條煙做謝禮。收到謝禮,紙篾匠就要開始張羅,主人家路途遙遠的,家裏堂屋又寬暢,就帶着傢什到喪者家裏現場製做。若近,就直接在匠人家開工。

這活看似簡單,所需工藝也極爲簡略,真正一開工,瑣碎程度無以復加。把堂屋打掃乾淨,在屋子中間先把劈好的竹篾片綁紮成一個房子的框架形狀,搭好骨架。再用細小的篾片交叉編扎,這樣穩固形狀。接下來,開始編扎窗,門,還有靈屋的瓦面起拱,飛檐及附屬物件。待所有篾片都穩固後,開始用白紙裱糊,又叫打底。隨後根據靈屋的結構,開始裝飾。比如靈屋的外牆用馬賽克紙,瓦面用硃紅色的有光紙,門窗邊框用彩色的條片紙,磚牆則用工字形的彩紙。一般兩天一夜,靈屋可以完工。車庫裏有小橋車、靈屋裏電視機、錄音機、DVD、卡拉OK機、桌椅板凳、席夢思牀、沙發、酒櫃,一應俱全。如今,廚房裏還有氣派的廚櫃、抽油煙機、排氣扇,客廳裏有空調,臥室裏有電腦,牀頭有手機,甚至連平板電腦都完整無缺,一樣不少。

樸塘村的喪事講究,冬春爲一七,仲秋後爲五天,其他日子也要三天。靈屋完工後,紙篾匠還要趕着做紙皮箱,紙窿子。燒靈屋的時候,這裏面要裝燒紙(冥幣)、金箔、銀箔,讓亡者西去路上有錢花,不會在陰間吃苦受累。爲了人死了以後,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起居有一個保障,生活更美好,是後人對亡者的一種懷念。

一般鬧夜(弔喪)前,唱完走九洲,送完陰糧,天黑前開始燒靈屋。主家堂屋前找一個空坪,上面鋪滿枯黃的松針葉、稻草杆。親人幫着把靈屋擡到上面,四方得人拿着長長的竹槁,挑起靈屋的四邊檐子,然後由亡者的女兒媳婦,還有妹妹等女性親屬,沿着靈屋的四周,對着窗口,門口哭喊到:爺爺,爸爸,哥哥等稱呼,一邊大聲哭一邊大聲喊,XX,回來收屋收錢羅……這時候,做法事的道人一邊嘴裏唸唸有詞,一邊拿着米,朝靈屋四處潑撒,一來驅除孤魂野鬼來搶奪,二來爲亡者的靈屋起煞。旁有鄉鄰手裏提着一面鑼,咚——咚——咚,咚——咚——咚地敲着,直止靈屋化爲灰燼。

紙篾匠紙紮喪葬品是樸塘村人寄託着對己故親人的哀思和美好祈願。這門手藝也算得上是一門民間藝術。雖然屬於迷信活動,但真切地表達後人對先人的敬愛。今天,這門手藝已經成爲樸塘民俗活動中爲數不多的尚存傳統文化,其技藝的獨特性,遠遠超出了傳統的紙紮手工技藝的鄉土價值,更多的是樸塘村孝德文化的一種繼承。紙篾匠紙紮技藝獨有獨特的靈感和創造力,是樸塘村民間藝術的瑰寶。作爲歷史的遺產,承載着深厚的文化載體,讓古老的傳統的喪葬文化發揚光大。

【月光下的青磚窯】

何古山的青磚窯倒塌以後,樸塘村的青磚窯宣告了一段歷史使命的結束。在樸塘村,青磚黑瓦的房子也逐漸少了起來。在木子塘,柳子衝,梨坪嶺、勤古灣和石灰窯、矮嶺組幾個地方,你能看見少數的殘埂斷垣,像是樸塘村舊時村莊景象的片斷,給歲月憑添了一種蒼涼的美。

在樸塘村,何古山的青磚窯是一個時代的圖騰。那窯座南面北,一條T字形的泥濘路,通向村莊的四處。窯的背後是山,高不過一二十米。在這個丘陵地貌的村莊裏,何古山是樸塘村的腹地。窯的對面是一個坡地,朝下五十米就是村莊裏最繁華的榨油坊,和碾米房。

這磚窯建於清末明國初,百十來年的歷史。當然,在樸塘村,譚姓是大姓,佔據了九成的人口。也有何姓,張姓、廖姓和陽姓人家。樸塘村人不分雜姓,村子裏的人和睦相處,青磚窯也就成了幾個姓的公共資源。當年村子裏幾千戶人家集資修建的時,幾個祠堂裏的人視爲共有的財富。之所以取地在何古山,皆是一種友好,何姓與譚姓自古聯姻褳親,也就不分裏外。

何古山的青磚窯外觀並不顯眼,一個橢圓的窯口,用青磚砌成的。裏面像一個圓桶,長寬約十米,高約十五米,十米以上開始起拱弧,頂頭只留一個一米見方的煙囪口。底部用青磚砌成的長方形的柴火竈,一尺見寬。

小時候,我見過燒青磚,家家戶戶建房都在自家附近找一塊上好的田間,挖一個坑,然後開始取泥土,刨鬆,開始澆水,用黃牛踩泥漿,等泥漿踩熟,就開始制磚。一個長方形的木架子,長約二十公分,寬約十二公分,厚度在八公分左右。磚架子放在一個固定的木墊上,一塊泥漿砸下去後,用一個鋼絲架子從前往後一拉,再側翻倒入木託上,端起來放在一條土坯防水溝上,給太陽暴曬,風乾。到達一定的數量時,就用板車拉到青磚窯去燒製。裝窯的師傅一邊放磚,一邊夾一塊煤餅,一般三五塊磚間隔一塊。這樣易於均勻燒結。裝窯的老師傅會看得出煤炭的火力,好的就放稀疏,差的就放緊密些。

燒青磚窯多是秋後,天乾物燥,山上的枯木多。樸塘村的山巒都是松樹和茶籽樹,這兩種樹木都是燒窯的好木柴。裝好磚後,傍晚時分開始引火。主人把打撈過來的鬆枕點火,隨後用小松樹枝燃燒,上面加木炭。火勢旺起來後,開始加些大塊的樹枝,幾個幫手不斷地用蒲扇扇風,直到半夜,炭火均勻地燃燒後,開始輪着看火。主人在會從家裏端來茶果瓜子,一邊邀請他們吃吃喝喝,一邊笑談着。三五個日子後,一窯磚就會燒好,冷卻後,纔開始出窯。

在樸塘村,建房拌磚坯,燒窯,都算是大事。親戚鄰里都要幫工出力,所以,自始至終,這些活動都是人多勢衆。青磚燒好後,就要請來村裏俚手的磚匠,這師傅懂砌清水牆,刀功了得。用石灰加細河沙與米湯漿一起攪拌,不拖泥帶水,工字縫,十分工整。

直到改革開放後,村裏人生活水平提高,開始用紅磚。黃土製作,也再也沒有人去老青磚窯去燒磚。樸塘村山多,黃土的質量好,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這裏成了湘南有名的手工紅磚加工基地。周邊的永興、耒陽,茶陵等縣市的人都趕到這裏購買紅磚建房,村莊裏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燒磚萬元戶。生意興隆,日夜來拉磚的車輛車水馬龍。

這時,樸塘人利用紅磚掙得錢,開始了自建。房子都是用水泥石灰紅磚砌築。烏石塘組的紅磚房最初沿着村子裏的山巒腳下建造,九十年代後期,開始陸續沿着三南公路兩旁建造。如今,村莊在公路的兩側,整齊劃一,組成一條合面的街道。

樸塘村不管是青磚,還是紅磚,在上司裏幾十裏地都十分聞名。村裏的磚匠木匠,在外做手藝也十分吃香。畢竟,這裏的青磚紅磚把一個村莊的致富夢給提早了近十年的步伐。即便今天,在湘南,只要你提起自己是樸塘村的,方圓百里都有人知道這個燒磚而風光的村莊。

眼下二十年過去了,村莊裏因燒磚,黃土地上留下了許多的坑坑窪窪,與千瘡百孔的空地。後代子孫開始懂得珍惜村莊的命運。大家開始呵護村莊裏的土地,平撫了那些傷疤。讓人行走時,有了塌實的感覺。

月光下的故事7

皎潔的月光灑下一地的銀白,樹梢上、花瓣上……似乎都蒙上了一層輕紗。蛐蛐在草叢中不知疲憊的唱着歡樂的歌兒,擡頭仰望天空,一輪明月掛在漆黑的天空上,一顆顆調皮的小星星圍繞着它,眨着眼睛,似乎在和她捉迷藏……

在這麼安謐、唯美的環境中,一個女孩站在樹下,風兒調皮的吹拂着她的長髮,月光溫柔的撫摸着她,但她卻一副焦急的模樣,在樹下獨自徘徊,似乎是在等待某人。

這個女孩叫沐沐,她很平凡,沒有出色的成績,沒有貌美的臉蛋沒有過人的技能。從頭到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平凡。她在這個人才輩出的班級上,從來都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甚至於有一次班主任分配衛生任務給她時,手指着她,卻半天沒有叫出她的名字。在這個班上,她也沒有朋友,無依無靠。什麼都只能靠自己,受委屈了只能自己給自己擦乾眼淚,考試沒,只能自己給自己加油打氣,偶爾一次考試了,受到的卻是同學們的質疑和冷嘲熱諷。她依稀記得幼兒園時,一切都不是這樣的,那時她總是班級上得小紅花最多的小朋友,每天都在老師的表揚聲和同學們的羨慕目光中度過,那時的她是多麼快樂。可自從上了初中後,優秀的同學越來越多,回答不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切也都變了。

但不知道爲什麼,語文老師很器重她,上課也總是喜歡叫她回答問題,還曾在班上表揚過她。至今她還記得,當語文老師表揚她時,同學們並沒有投來讚賞的目光,卻是一副詫異的樣子,彷彿她理所應當回答不了這些難問題。從那以後,她就更加沉默寡言了,上課被提問時也是一言不發,久而久之,語文老師似乎也放棄了她,從此不再叫她回答問題。慢慢地她也對語文失去了興趣,每天都是混時度日,像一個沒有靈魂的娃娃,遊走在校園與家之間。

直到昨天,她們班的班長,班級裏最優秀的男生,突然臉紅的遞給她一張紙條。她開始很吃驚,可下一刻便像做小偷般,把紙條藏進了口袋。放學後,她呆在小屋裏,悄悄的打開了紙條,紙上的字讓她心跳不已,紙上赫然寫着:“中秋月圓之夜,我想與你一起在學校下的槐樹下賞月,好嗎?”沫沫心裏緊張極了,有一些害怕,又有一點竊喜,那麼優秀的他竟然會邀她一起賞月。

猶豫再三,她還是決定去赴約,爲了這次“約會”,她第一次欺騙了父母,以去同學家複習功課爲由,偷偷來到了學校的槐樹下。她在樹下等了很久,可他卻一直沒有出現。在月光下,只有那圓圓的月亮陪着她獨自走回家,一路強忍住屈辱的淚水,暗笑自己的笨,怎會去相信那張紙條上的話。第二天,她病倒了,父母爲她請了假,可這病似乎有些久了。一週之後,語文老師來到家中看她,父母熱情的招待老師,可沫沫只是擡頭看了老師一眼便低下頭去。等父母都走出去之後,老師坐在沫沫牀邊,輕聲說:“你是因爲那天在槐樹下等人而生病的嗎?”沫沫驚訝的擡起了頭望着語文老師,老師卻只是微笑着。

語文老師這天和沫沫談了很久,她告訴沫沫,她是在無意間聽到了那羣男生的對話,得知這件事情的。原來所有的一切都源於這羣男生的打賭,看是否能把班級裏面最沉默的沫沫約出來。語文老師得知這件事情後,狠狠的批評了那羣男生。她還告訴沫沫,每個人在青春期都會有一段迷惘的日子,只要自己能正確把握住,就不會偏離軌道。她告訴沫沫,每個孩子都是一顆星星,只要努力就能在天空發出自己的光亮。沫沫聽着,將頭轉向窗外,看到漸暗的夜空下不知何時已經閃現出了許多星星,就這樣一眨一眨的,照亮着沫沫的心。

不久沫沫便出院了,回到學校後,她發現平日裏那些“冷漠”的同學們,都會有意無意的詢問着她的病情。她也不再像從前一般,用簡單的點頭去迴應了,沫沫漸漸打開了那扇關閉已久的心門,重新認識了身邊的每一個人,重新用笑臉迎接每一個人,她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美好,沫沫變得開朗起來,交了很多的朋友,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她相信這次經歷讓她更成熟了。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