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夏至的小故事

夏至的小故事

來源:時尚冬    閱讀: 3.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28″44),民間所說的“數伏”正式開始。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確立最早的節氣之一。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發現這一天白晝最長,夜晚最短,最終確定了夏至。 《恪遵憲度抄本》中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稍後又發現晝夜等長的春分與秋分,在此基礎上確立二十四節氣。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周禮》有云:“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國之凶荒、民之札喪”。司馬遷所著《史記·封禪書》亦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在遼代,婦女之間會互贈彩扇與香囊。彩扇用來驅熱,香囊可驅蚊抑臭。

夏至的小故事

古代夏至還有一個福利:宋朝給百官放假三天,清代之前全國放假一天,從側面反映了人們對夏至的重視。

“夏至嘗黍,端午食糉”是夏至食俗。《呂氏春秋》載,當早黍於農歷五月登場時,天子要在夏至時舉行嘗黍儀式。《詩經》中也有“年豐多黍”的詩句,大家一起嘗食角黍被認爲是歡慶年豐的標誌。

千百年來,全國各地也形成了不同的夏至風俗。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麪條,俗稱過水麪,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膠東東部都吃麪條,長島民謠:“立秋餃子入伏面。”不過,煙臺招遠吃水餃。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濱州無棣習慣吃麪條、豆湯和麪棋子。濟寧鄒城喜歡喝冰水,有的人還到嶧山山洞裏避暑。臨沂地區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說:"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的"專利"。廣州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的。

據說夏至日的狗肉和荔枝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說。

民間有"夏至狗,沒路走"的`俗語,意思是夏至這天,許多狗被殺掉,沒路可逃。

據記載,夏至殺狗補身,源於戰國時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熱,疫癘流行。秦德公便按"狗爲陽畜,能闢不祥"之說,命令臣民殺狗避邪,後來形成夏至殺狗的習俗。

與民間傳統不同的是,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家戶戶在夏至日殺狗的景緻今天已不復存在。然而吃狗肉的習慣依然如故,區別只在於買的比殺的多。

老北京最愛炸醬麪

夏至這天,北京各家麪館人氣很旺。無論四川涼麪、擔擔麪、紅燒肉面還是炸醬麪,各種麪條都很“暢銷”。西北有些地區夏至吃糉子在西北地區如陝西,此日食糉,並取菊爲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

南方稱人驗肥瘦

民間歷來有苦夏掉肉的說法,在南方,夏至稱人以驗肥瘦。正式記錄體重,以提醒秋天是否應進補。農家擀麪爲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祭祖後食用或贈送親友。

還有些地區,夏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孃舅家吃飯,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俗說吃了莧菜,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就有力氣。也有的到外婆家吃醃臘肉,說是吃了就不會疰夏。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