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餘秋雨散文垂釣讀後感

餘秋雨散文垂釣讀後感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寫散文,多數時候都離不開事件。你所見過的散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餘秋雨散文垂釣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餘秋雨散文垂釣讀後感

凡餘秋雨的書,總要弄到手來過一遍,幾乎算是追星式的關注了。

及《笛聲何處》,有聲音說餘秋雨已經“江郎才盡”,實在寫不出東西了,只好重又端出老本行談論戲劇文化……

我便也哂笑,是啊,餘秋雨,你的笛聲又何處呢?

然而,他的苦旅,他的筆記,他的千年一嘆,卻分明勝似笛聲悠悠在腦際!

待到打開記憶的閥門,卻又茫茫然秋雨苦旅所旅、茫茫然秋雨千年所嘆。於是把所收集的餘秋雨散文書都找出來,依出版日期有序排列在一起,一一翻閱。以爲憑自己的閱讀習慣,會有留於書間看錶明閱讀痕跡的標識或隨想什麼的。可惜遺憾,我幾乎要懷疑曾有自己的目光和思維馳騁其間。似乎本來就未曾過目!只是追星似的在流言斐語裏聽了那麼三兩句,褒也罷,砭也罷,便等閒視之。

想起詩人何其芳對高爾基說的:“每一本書都像一個梯子,使他從獸類爬到人類。”很不以爲然:“那些書啊,就是連那些最打動過我的書在內,並不都是梯子,並不都是直立着的,引我上升。大多數的書,它們連結起來倒象一個迷津,使我在裏面摸索,苦悶。”這位大詩人在一次搬家時,甚至對着成捆的書想:“我過去讀過的書恐怕也有好幾書架吧。但是,亂七八糟讀的結果,到底得到了多少益處呢?許多讀過的書,用今天的要求來衡量,不是差不多讀了等於沒讀嗎?”

詩人何其芳自然不會把讀書否定到一無是處,但這的確是他談讀書的經驗時這樣說的。

我也不是要拿何其芳爲自己徒勞的閱讀作辯解。倒是真羨慕那些作了高爾基梯子的書!縱觀歷代中外名人談讀書的精彩篇章,他們各執所言,各得其法,終是各個功成名就,而於我們卻未必能夠領會、受用。我們還是我們,自我經歷着,像詩人何其芳一樣的“在裏面摸索,苦悶。”

所以常常會聽到這樣渴求而又不自信的詢問:

“你最近在讀什麼書?”

“有什麼好書嗎,推薦一下?”

中國人因爲對“讀書人”歷來有着特殊的情結,所以人人都有心做“讀書人”。有時我也這樣的問,問別人,也問自己。

靜靜的夜裏,很有咀嚼的心情,便選擇了文章稍長的《山居筆記》,開始認真地閱讀。

《抱愧山西》餘秋雨考察晉商文化的興衰,大至晉商文化的興衰、山西獨有的民情風俗以及歷史沿革、獨特的地理環境、山西商人曾經活躍的歷史舞臺,小到“三晉會館”的變遷、宋氏三姐妹傳記中關於孔祥熙家鄉的描寫、中國第一家專營異地匯況和存放款業務和票號“日升昌”舊址、中國一代鉅商的私邸喬家大院等等,時間空間跨度之廣,思緒反差之強烈,讓人感覺到一種磅礴大氣。

《流放者的土地》有關流放地“寧古塔”的大量典籍資料,清朝的文字獄、朝廷冤案,安徽青年章鋮的“科場案”似乎瀝瀝在目,一個人跡罕至卻高官、學者薈萃的蠻荒之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遙遠的絕響》說“我”和魏晉這段歷史之間的緣,餘秋雨有時站在今天評點,有時回到魏晉親臨歷史的現場,看活脫脫一對可愛的人物阮籍和嵇康,讓我們重溫遙遠的“即便是仰望一下,也會對比出我們所習慣的一切平庸”的“魏晉風度”。

《蘇東坡突圍》,《一個王朝的背影》《遙遠的絕響》《鄉關何處》《脆弱的都城》《風雨天一閣》……

我反覆地掂量書裏所有的篇章,跟着餘秋秋雨追索文化生成的奧祕,感受文化歷史的興衰。最後不得不歎服:這麼多的.人文史料何以匯聚到了餘秋雨這便充滿靈性?

漸漸,和餘秋雨對夜雨的詩意一樣,有了一點新的思考。

靜靜的夜裏,我開始用心解讀餘秋雨的閱讀,再次翻開《山居筆記》。

《流放者的土地》中的流放地“寧古塔”,餘秋雨說他是在很多年前讀魯迅論及清代文字獄的文章時首次看到這個地名,並由此而開始重視閱讀關於文字獄的史料和一些地域文化的著作。

《抱愧山西》,餘秋雨也介紹了他對山西晉商文化的關注是這樣開始的:大概是幾年前的某一天,我在翻閱一本史料的時候發現了一些使我大吃一驚的事實,便急速地把手上的其他工作放下,專心致志地研究起來。很長一段時間,我查檢了一本又一本的書籍,閱讀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稿,

……

餘秋雨關注的對象很多就是這樣生成的,它從閱讀中來,來又爲了閱讀。

現在只要向關注的對象傾以熱情,便自然有了話題,用時代點的話說,也就是“文化課題”。

不難理解,這就叫明確了閱讀對象(即明確了閱讀什麼),不用再尋求別人推薦什麼書讀了,而且和課題無直接關係的,不用去分心。我們看餘秋雨連他的司機都能有意無意地給找到那麼一兩本,因爲他知道餘秋雨正研究的課題,所以也能清楚餘秋雨所需要的書。可以說,對於讀什麼書,他們都不盲目。

閱讀的對象解決了,接下來便是怎麼閱讀的問題。餘秋雨的散文文本本身,就顯示了他的怎麼閱讀有些不同凡響:

他的閱讀是在書籍資料堆中查證考據式和在行走中親臨現場體驗式,兩相結合的。

也許有人會問:這樣閱讀,是不是太累了?回答是否定的。

你聽他說:“一個人,幹着別的事,有感而發,寫兩篇散文,這纔是自然。”

我們也許都曾感到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兼容閱讀,已經不容易,想要寫作就更談不上了。但事實上,餘秋雨做得輕鬆從容。在餘秋雨的文化課題下,閱讀與寫作是自然的。餘秋雨筆下的文章幾乎就是一個過程的自覺呈現。

靜靜的夜裏,合上書,閉目思想。

腦海裏,書籍資料、文化現場,那是我的思維。而甸在手中優美的文字,靈動的情感,博大的思想,是點亮我心靈的火種。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