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關於春天節氣的特點

關於春天節氣的特點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春天節氣的特點,中國傳統將一年分爲二十四個節氣,那麼現在正值春日,萬物復甦之際,你知道有什麼節氣是在春天的嗎,它們分別有什麼特點,下面一起看看關於春天節氣的特點

春天節氣的特點1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處於春季三個月,寒氣開始消退,氣候漸漸變暖,萬物復甦萌發,氣候變化以風爲特點。下面對各個節氣的特點分別敘述如下:

(1)立春

每年公曆2月5日左右爲立春,處於太陽黃經315度。立是開始的意思,表示從這一天起春天開始,萬物有了生機。

我國古代還將二十四節氣分成七十二候,每五天爲一候,立春十五天的三候爲“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這是說立春後,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

立春五日後,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裏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魚揹着一般浮在水面。

關於春天節氣的特點

(2)雨水

每年公曆2月20日左右爲雨水,處於太陽黃經330度,表示少雨的冬季已過,降雨開始,雨量逐漸增多,並含雪散爲水之意。

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溼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此時凍土層變淺,土壤表層夜凍日化,開始返漿,有利於小麥返青,是適合播種的時節。

雨水節氣中的三候爲:“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說明雨水節氣中,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3)驚蟄

每年公曆3月5日左右爲驚蟄,處於太陽黃經345度,此時春雷響動,氣溫上升,經過冬眠的動物開始出土活動。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裏冬眠過冬叫入蟄。

它們在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認爲是被雷聲震醒的,所以叫驚蟄。從驚蟄日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震醒,出土活動。此時氣溫和地溫都逐漸升高,土壤已解凍,春耕可以開始了。

關於春天節氣的特點 第2張

驚蟲拆三候爲“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爲鳩”,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時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驚蟄時節,我國有些地區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春耕季節。正如華中地區農諺所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4)春分

每年公曆3月21日左右爲春分,處於太陽黃經0度,爲春季的中分點,此時太陽直射赤道,晝夜等長。從這一天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北半球白晝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

常年平均氣溫8℃左右,北方冷空氣仍不斷侵入,天氣時暖時寒,終霜期魯北一般在三月底或四月初,季水量依然稀少,一般5~10毫米,蒸發量明顯增多,十年九春旱爲常規。

春分節氣中三候爲:“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併發出閃電。

(5)清明

每年公曆4月4日左右爲清明,處於太陽黃經15度,此時天氣晴朗,氣候溫暖,草木開始萌芽現青。

“清明”含義是氣候溫和、草木萌發,杏桃開花,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清明三候爲:“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爲鵪;三候虹始見。”

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着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在農業生產中,清明作爲重要的節氣,更有“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拖延”“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說法;在城市裏也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之說。

由此可見,不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清明都是一個讓人們值得重視的日子。

(6)穀雨

每年公曆4月21日左右爲穀雨,處於太陽黃經30度,爲雨生百穀的意思。雨水明顯增多,植物茁壯生長。

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降下綿綿的細雨來,而且這時桃花正在開放,所以也有人稱這時候的雨爲桃花雨或桃花泛。自穀雨節起,是農事忙碌的開始。

穀雨後的氣溫回升速度加快,從這一天起,雨量開始增多,其豐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新種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潤,五穀得以很好地生長。

穀雨三候爲:“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爲戴任降於桑。”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着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春天節氣的特點2

在二十四節氣中,屬於春天的節氣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二十四節氣的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裏面,每個月有兩個節氣。在二十四節氣裏,“節”指的是一年中的一個節段,是一段時間的表示。

而“氣”則指的是氣候,是天氣變化的概述。是古人根據每個階段內特有的氣候或物候現象、農事活動定出的名稱。兩個字合起來就是指一年當中某個階段的天氣變化。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關於春天節氣的特點 第3張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春天節氣的特點3

立春的節氣特點是什麼

氣候特點:

一是日夜溫差較大,二是冷空氣活動頻繁

立春節氣期間氣候的最大的特點就是乍暖還寒:一是日夜溫差較大;二是冷空氣活動頻繁。春季常因冷空氣的侵入,使氣溫明顯降低,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薰得遊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

立春到了,但是氣溫並不會回升的那麼快,並且老話講春捂秋凍,不建議大家過早的脫掉冬裝換上亮麗的春裝,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應該注意保暖。

立春後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

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所以立春後還冷的情況是正常的`。

關於春天節氣的特點 第4張

陰陽特徵:

干支曆法是上古文明的產物,上古曆法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立春”,地域分界線在今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當節氣立春時,那一線以南地區,已有春的氣息了。

立春是一個略帶轉折色彩的節氣,這種轉折在全國範圍並不是十分明顯,但立春後白天漸長,意味着最嚴寒的時期基本過去,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在南方嶺南,早春的氣息已撲面而來;而在北方,立春,更多隻能說是春天的前奏,並沒進入春天。

立春的風俗特點:

立春乃“二十四節氣”之首,“立”乃開始之意,意思是從立春這天起,時序就進入春季了。立春與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四立”標示着四季輪換,反映了物候、氣候等多方面變化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早在上古時代古人“觀象授時”,並確定了天干地支及二十四節氣。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爲確定季節的標準,稱爲鬥建,亦稱月建。干支歷將一歲劃分爲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

斗柄旋轉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爲“十二月建”。干支紀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東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爲起始,然後順時針方向旋轉,往復歲的週期。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時間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繫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着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作爲傳統的農業國家,古人相當重視立春歲首。

關於春天節氣的特點 第5張

“斗柄回寅”爲立春(“春正”),立春,意味着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啓,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

早在上古時期我國一些地方便傳承着以立春歲首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佈新等爲主題的節慶活動,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雛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在秦漢以前,“春節”(正月節)這一稱謂原本就是在立春這個節氣過的“歲節”,而非指現在陰曆一月一日(陰曆一月一日古稱爲“元旦”)。

漢後各地曆法統一,立春“歲節”被挪到了陰曆一月一日,稱“年節”。自立春歲節的民俗功能被挪到了一月一日後,立春成了單純的節氣。

先秦時期各地風俗習慣不同歲首節慶的民俗不同,曆法不同其歲首日期亦不同。在曆法上,“歲”和“年”,在古時是有嚴格區別的: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謂之一歲;從一月一日到下一個一月一日,謂之“一年”。漢代是我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主要的傳統節日民俗在漢代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

此後在文獻上漸出現了歲首祭祀的記載,如東漢崔寔《四月民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漢之後過新年的習俗活動在全國民間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豐富了。

節日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