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沒有開悟的人,心中會被各種思緒煩擾。開悟的人,並不會立馬成仙,或者立地成佛。當然,在現代瞭解這方面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就會有人提出疑問,比如開悟的人沒有感情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1

理可頓悟,事須漸除

開悟並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開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纔是“事”。“理可頓悟,事須漸除”。所以稱開悟的禪宗大德“成佛了”是錯誤的。開悟並沒有成佛,明心見性之後還需要學習。如果不識文字就從文字學起。

例如,六祖大師雖然做到了明心見性,但因爲不識字所以讀經要由別人代讀。由此也可見理可頓悟,事須漸修。另一方面,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只授記彌勒佛而並沒有授記他人,所以也可以知道明心見性絕不等同於成佛。開悟只是明理,成佛還需要修行的功德。

參禪之時要明白自己與佛之心無二分別。這個“明白”不是修得的,而是證得的。但我們學習教義的人要登上十信滿心時要經過一萬大劫。

一萬大劫是好長的時間——人的壽歲從十歲每過一百年增一歲直到八萬四千歲,又從八萬四千歲每過一百年減一歲直到十歲,這樣的一增一減纔是一小劫。一千小劫才構成一箇中劫,一千個中劫構成了一個大劫。

成佛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開悟之人只相當於成就了第一個大劫,之後要修利益衆生的事業。菩薩要從五明中求,菩薩都要學習醫方、工巧。

而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成佛、與佛無二無別的說法在教義上講是“素法身”。所以雖然我們的體、性與諸佛已成的體、性平等無二,但禪宗所謂的明心見性成佛並不能與佛的功德相比。佛有利益無量衆生的功德,明心見性成就的只是心而不是利益衆生的功德。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

明心見性,成就自心

秀才唸經,笑死老僧

所以,唸經的時候莫要錯誤理解。我在南普陀的時候,一位老教授到南普陀來,看到牆上的《法華經》經文“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就提意見:“牆上的標語寫錯了。我每天來雙合掌,磕頭,可不僅僅是單合掌、小低頭啊。可怎麼還未成佛啊?”這就是秀才唸經,笑死老僧。

我告訴他:“這是對經文錯誤的理解。任何人單合掌,小低頭所成就的是成佛之因。在此基礎上才能起修,才能成佛。所以決定成佛的不是現在,而是在所種成佛之因基礎上,經過長久的修行才得以實現。”

《法華經》授記了全體的衆生。這就是對修禪要有的正確理解。更通俗一點說,禪就是生活,用心來指導生活。

禪的範圍很廣,變相地說禪即是佛,佛即是禪。前面我們說過,禪是極簡單的開示,開示的就是人人都具有與佛無二的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就像人人都有權利來複旦大學讀書,但能否進入就要看個人的努力和奮鬥。

對於成佛這一目標來說,不僅僅是人,哪怕是一隻螞蟻都有佛性。在佛來看,人性、畜生性、衆生性都可以成就佛性。我們知道,“佛陀”是印度梵語Buddha的音譯。佛教傳到中國後,中國人逐漸將佛陀省略爲“佛”。

佛陀的意義是覺者、覺悟、有智慧。而且這種覺悟不單侷限於自己,還能夠使別人覺悟。一念惡念已滅,身口意三業存善達到究竟。所以,佛法就是達到善、覺悟、智慧的方法。

如果生活中念念不失覺悟,那麼即是成就佛道。而禪就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念念不失,因此禪所包含的範圍很廣。例如,禪堂前面掛着“選佛場”三字,就是讓人們明心見性的禪通達佛道。

“明心見性”中的心可不是我們身體中的心臟。這個心範圍極廣,三千大千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等等凡用語言表達的事物都在心中。這個心,這個體性,或者經上常說的“覺性”與佛成就的心性平等。

凡夫與佛只有此心迷悟之間的差別。而我們現在所用的心並不是這“真心”,而是妄識。這妄識就是將第七識末那識執着爲心,而第七識則執着於第八識阿賴耶識。一分真心,一分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影子。

“明心見性”在教義中達到了“十信”,此時信心具足便不會再起惡念,再造惡業。成就十信之後就進入了“初住”,住於心上。參禪之人與單單學習教義之人的差別,就在於參禪者能夠達到明心見性。

這正是禪堂所宣揚的。而單單學習教義者則距此甚遠,連十住都沒有進入,更不要提《華嚴》所說的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位。

證據就是入初住的菩薩發菩提心具有大神通力,能夠到一百個世界示現爲佛與大菩薩渡化衆生。有了這樣的神通才表明真正進入了住位,發心住的菩薩初發心時成正覺。

而我們平時也經常說發菩提心,但我們所發的只是“欣樂心”。對佛法誠懇與信任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我們平時所說的“開悟者”只是不再造惡業,明白自己的心性與佛無二無別。但達到開悟之後還需要繼續修行。開悟者連發心住菩薩的神通都沒有具備,別說一百個世界,就連在這個世界中都無法示現佛身爲衆生說法。

這就像從小學、中學、高中最後到大學的一步步教育,每一步都是爲後一步做準備。佛教中的修行也是如此,一位一位而不能跳躍,絕不是禪宗所說的“頓超直入,立證菩提”。

這個成佛只能說是明心見性而已。與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的大悟不同,釋迦牟尼佛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獲得了大悟。

就如神童哪怕在智慧上並不比一位經過一系列教育的大學生差,但他卻完全不瞭解教育的一步步過程一樣。因此,哪怕是“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也是宿世修行的智慧在此時得以顯現而已。

佛教中沒有便宜法門。龍女即身成佛,善財童子即身成佛,都是無量劫來修行的結果。所以,頓超直入是由漸而頓。

不僅佛教修行沒有便宜,生活中也沒有便宜可撿。某些人突然地發財,某些人突然陷入困頓,都是前世與宿世的因緣。

學習中也是這樣,有的人一學就會,有的人笨得很,怎麼學也不懂。一學就會的人因爲宿世積累的智慧纔能有今天的“頓”。對於學佛的人來說,我們不能貪圖便宜。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 第2張

衆生皆有佛性

參禪靠自己,唸佛靠他力

參禪靠自己,而唸佛則是依靠他力。通過觀想與稱名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就會得到他們的加持。現在流行的唸佛法門就是這種依靠他力的修行方式。

而參禪卻完全不同,參禪的道友會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完全是自力的。唸佛的人則完全不同,是要求見佛,仰仗佛菩薩的功德。唸佛、觀想佛才能得到佛的加持力。兩者間的區別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在生活中,如果前世有與佛教的因緣,如念過佛、信佛,則今生遇到佛法時便更加興奮,也能更加投入進佛法中。

如果沒有這種因緣,就不見得會有這種熱情與投入。地球上現在有六十億人,信佛的人也很多,但真正投入的卻不多。

我說這話也不怕諸位多心,在座的各位雖然聽聞佛法但並未投入。你會爲佛法付出很多嗎?不付出又怎麼得到!信只能得到信的功德,付出多才能有更多的功德。

這個與唸佛得到的加持是毫不相違背的。今生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是前生乃至宿世的善根因緣。因爲這份因緣的存在,我們才能在今生聽聞佛法時有深刻的觸動,在開始信佛的時候有種戰慄的感覺。

產生戰慄感覺的原因在於善根深厚,脫離佛法太久,突然得到加持力的緣故。而有的人聽到佛號時感覺喜歡,但並沒有激動的感情,也沒有付出。

有時候還到廟裏燒燒香,但我們要知道燒香是風俗習慣而非信仰。信仰與習慣是不同的。真正的信仰是要將佛法與生活緊緊地聯繫起來。這就回到了“禪”。

我把禪解釋爲善因,過去無量劫以來的善因。這就是爲什麼見佛會有歡喜心,參禪而能進入。舉個例子,“唸佛者誰?”反過來說“誰在念佛?”這一問意味着什麼?這是在發明我們的心性,尋找我們的本體。我們的身體是變化的`,無常的,由前世所造業推動的變化身。

像學生中有第一名,也有倒第一名。不可能所有學生都是第一名,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倒第一名,必須有一個依次排名的順序。

如果想超越,就必須付出努力。付出的力量越大,超越的越多。我們學佛的人也是這樣,必須一步步超越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2

開悟的人三大特徵

有一次去寺廟,子曰便和同行者探討過一件事,即怎麼知道那裏的和尚,是不是高僧?其中一位同行者,說了一個答案,讓子曰印象深刻: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 第3張

你進門時,先大罵和尚一頓,看和尚會不會起嗔恨心。如果他依然對你笑,那就是個高僧;如果不動聲色,那就是個很厲害的和尚;如果拂袖而去,說明水平也還行;如果跟你對罵,那估計是個普通角色;如果一幫和尚出來打你,那你就趕緊跑吧!

這是那位同行半開玩笑說的話,但是卻也從表明,像高僧這種開悟的人,他們早已將人世喧譁放下了。那麼真正開悟的人,都有什麼特徵?

特徵一:開悟的人,生命會由繁至簡。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開悟的人,並不會立馬成仙,或者立地成佛。所以他們在外表上,和普通人不會有多大區別。但在他們和一般人心境上,心境還是有很大區別。開悟後的人,放下了一切執念,從而不再受限制,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必須做,也沒有什麼不能做。

換句話說,世間的一切,如升職加薪、戀愛結婚、生娃養老等,對於開悟者來說,都是不必要選項,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就會去做,只要他們不願意,誰也逼迫不了他們。但無論他們願不願意,他們都不會真正的在意,隨時都可以放下這些普通人心中的“人生大事”。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 第4張

這個特徵,是開悟者的基本特質。放下了執念的開悟者,他們的生命會變得簡單起來,因爲失去了慾望,什麼事都無法成爲他們的牽絆,所以他們會活成自己,而非被社會和別人塑造出的“我”。

他無需成爲“成功的人”,也不用做一個“好丈夫”“好妻子”“好子女”“好父母”,他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一旦突破這根緊繃的弦,你就自然開悟了!

特徵二:開悟的人,會身心合一。

沒有開悟的人,心中會被各種思緒煩擾。上班族會在下班的時候,着急着開闢副業賺錢;學生會在上課的時候,想着怎麼偷偷玩手機;妻子一個人在家時,想着晚歸的丈夫在外面有沒有花天酒地;年邁的老人,在深夜一遍一遍想着自己會如何離開這個世界。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 第5張

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着手上的東西,想其他的人或事,這就是沒開悟的人的日常。而開悟的人,他們會身心合一,身體做着什麼事,心裏也會想着一樣的事。無論是道家的打坐,還是佛家的入定,都是在讓人培養這種專注力。

開悟的人,往往吃飯時知菜味,走路時便專心看腳下和前方的路,靜修時便聽自己的呼吸聲。所以他們一般都說話不急不慢,遇事不嗔不癡,待人接物不分貴賤。他們是迴歸到萬事萬物本身的人,在他們身上,你能體會少有的樸質感。

特徵三:開悟的人,不搞個人崇拜。

開悟的人,會明白一個道理,即道是修不出來的,它本身就在那兒,你若心中起了執念,想去修道、得道,那恰恰是誤了歧途。

所以真正開悟的人,他們斷不會自己稱自己爲“得道高人”,所以遇到自稱“得道”的人,八成是他們在裝神弄鬼。同時,開悟的人一般不會去求神拜佛,因爲他們懂人心自在,不必強求,以免產生執念。因爲想要升官發財是執念,想要菩薩保佑同樣也是執念。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 第6張

這三個特徵,子曰覺得自己就是個俗人,竟然一個也沒有,因爲心中對金錢和愛,還有強烈執念。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3

真正開悟的人表現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開悟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樣,依然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就像大海一樣,表面上洶涌澎湃,變化萬端,但裏面卻是渾厚、寧靜與無限的寬廣。

開悟的人不會搞個人崇拜,搞個人崇拜的都是沒有開悟的人。一個通達“無我”的人,一個覺悟到“萬物與我爲一”的人,一個認識了平等真相的人,怎麼會又怎麼可能搞個人崇拜呢?他只能樹立道,樹立整體,樹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樹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釋迦牟尼曾如是說:“以色拜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是什麼?如來如去,不來不去——如來就是我們自己的本性!如來是生,如去是滅,不來不去就是不生不滅,如來如去是現象,不生不滅是本質。如來是什麼?如來就是道。

道是修出來的嗎?道是本自具足、本來如是、自有永有、如如不動、獨立不改的,它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改變,只能被認識。

所以佛的本意是覺者,即悟道的人。正如黃檗禪師所說:“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已來無次第佛”。修行是一種境界,是變化的、是無常的、是有爲法、是生滅法,是永無止境的。修行沒有出期,覺悟只在一念,“萬般神通皆小技,惟有空空是大道”。

誰在修?我是誰?這纔是作爲修行者首要解決的問題。覺悟爲本,修行爲末,本末不分是謂顛倒;覺悟爲體,修行爲用,體用一如,是謂自然。覺悟是解決“我是誰”,修行是解決有所作爲。

開悟的人沒有感情 第7張

真正開悟的人,會有這些表現

不悟道而去修行,一生被妄想所縛,結果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悟道之後修行,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鷹擊長空、魚翔潛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開悟的人心不離身,身心合一,身在哪裏心就在哪裏,他的心定在生命的本真上,“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也只有身心合一的人,才能做到不爲物喜不爲己悲,寵辱不驚,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悲觀,“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開悟前是“我在活着”,開悟後是“我看着我在活着”;開悟前是當局者迷,開悟後是旁觀者清;開悟前是爲成功而拼命,開悟後是“無事以取天下”;開悟前是以局部看局部、以現象看現象,開悟後是以整體看局部、以本質看現象;開悟前“我”在矛盾中生活,開悟後“我”在圓滿中存在。

開悟的人是真實的活在圓滿裏的人。圓滿不是沒有缺點,圓滿不是“拍腦袋”,不是想當然,圓滿是優點與缺點、對與錯、善與惡、是與非的統一體。

開悟的人會很自信,因爲他找到了生命的根。所謂自信,就是對自我生命的本體認識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