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聰明父母的三個教育方法

聰明父母的三個教育方法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聰明父母的三個教育方法,孩子的教育問題應當受到重視,要學會給孩子減負,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耐心教導,教育好孩子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分享聰明父母的三個教育方法

聰明父母的三個教育方法1

1、破除恐懼

你會不會時不時地喊兒子一聲,以確保他沒事?一旦他離開你的視線範圍,你就會擔心有什麼意外情況發生?等到不得不放他單獨出門的時候,你是否會反覆確認,提醒他注意各種各樣的問題,並在他離開的整個期間都坐立不安,直到他平安回來方纔鬆一口氣?……如果是這樣,你或許就該對自己的恐懼心理加以注意。

恐懼主要來自對於安全問題的擔心,適當程度的恐懼是正常且必要的。然而被恐懼感驅使的父母往往會過度關心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問題,表現在行爲上,就是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和制約。他們極力想要將孩子身處的世界變成一個完全沒有危險的地方,任何可能的危險(哪怕是非常微小的)都被視爲大敵。過度的恐懼感不是對孩子的狀態及其所處的真實環境的反應,更多地源自父母的內心——這類父母往往對自身及自己應對外界環境的能力缺乏信心。

應對方式:保護,但不過度

在危險面前,父母常常容易低估孩子的能力。法國心理學家讓·皮埃爾·溫特指出:“真正的危險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多。我們要根據孩子年齡的變化,來具體考量危險的程度,也要逐漸學會放開牽着孩子的手。”莉奧諾·斯凱納齊因爲去年讓9歲的兒子獨自搭乘紐約地鐵而被媒體稱爲“美國最差媽媽”,如今她在博客中開展了反對父母過度保護的運動,她強調自己非常贊成應該保證孩子安全的立場,但前提是“要搞清楚哪些纔是真正的危險”。儘管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失敗,但如果從來不曾跌倒,就永遠學不會怎麼爬起來。因爲恐懼、擔心,緊緊拽住孩子的手,而不讓他做出更多嘗試,肯定是不可取的。最佳狀態是既確保孩子的安全,又不過度保護,以至於限制了他的成長髮展。做父母的不妨仔細考慮孩子的能力,同時評估危險的程度,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2、驅除焦慮

你是否會在孩子無法完成學習任務時對他發急?當他在某些方面看起來“落後”於同伴時,你是否很難再保持平和的心態?……如果是這樣,你或許就該對自己的焦慮心理加以注意。

焦慮心理的來源歸根結底是怕孩子脫離掌控。被焦慮感驅使的父母往往會給出過分生硬的規定,這些規定有一部分來自他們自己的主觀意願,一部分來自刻板印象,還有一部分來自和周圍人羣的比較。

焦慮心理反映出了父母內心的不自信——無力應對外部世界的變化,故而對孩子嚴加要求,甚至提出過分目標,比如要求孩子“必須”在一個月內背下10首唐詩,或“必須”在期末考試中排位提升5名。事實上這當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背下10首唐詩之後緊接着可能是學會5支鋼琴曲,提升5名之後再提升5名看起來也理所應當——只是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滿足與自信,反而可能陷入越來越深的焦慮之中。

應對方式:學會等待,享受過程

孩子的學習過程有好幾種可能性:對於某些內容,可能一學就會;對於另外一些,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此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一段時間裏幾乎看不出他有任何進步,直到某一天,他忽然之間學會了。如果父母關注的焦點在結果上,遇到孩子學得慢的情況就難免心浮氣躁;而如果把關注點放在過程上,從中獲得的每一點收穫、每一分樂趣,都是價值所在。克服焦慮心理很重要的一點,是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做父母的用不着拿外在的標準來作爲評判的依據,也不用將孩子與別人多加比較。克服焦慮心理的另外一點,就是不要急於爲孩子塑形,不要現在就替孩子的一生下定論。人的一生很長,發展變化的可能性也很大。教養孩子,就要多給他一點空間,容許他犯錯、走彎路,也容許他慢慢勾畫自己的人生藍圖。

3、超越野心

你是否有意無意地把孩子作爲向朋友炫耀的資本?有沒有把自己未完成的願望強加到他的身上,爲他制定一個又一個的“偉大”計劃?……如果是這樣,你或許就該對自己的“野心”加以注意。

如今,許多父母都把全部精力和金錢投注到了一個孩子身上,從而形成了“我要他比我好”、“我要他比別人好”的'心理預期。懷有此類心態的父母,一定要反躬自問:“在‘愛’的旗號之下,我所做的當真是爲孩子好嗎?還是爲了滿足自己未曾實現的願望?”將太多期望強加給孩子的父母往往在自己的人生中早已放棄了努力,不願承擔奮力拼搏的艱辛和可能的挫折與失敗,而是將這一切都轉移到了孩子身上,這是很不公允的做法。

聰明父母的三個教育方法

還有一類父母,本身是成功者,因此特別不能容忍孩子的不成功。英國著名書評人約翰·凱里曾指出,父母對子女的最大煩惱永遠都和一個願望有關,就是希望他變得不同。在努力滿足父母期望的過程中,在一切都追求最好的過程中,孩子也會逐漸喪失創造力,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裏。

應對方式:讓孩子決定喜歡的畫面

什麼是家長想要的?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不平凡的人,還是一個快樂健康的普通人?什麼又是孩子想要的?擁有一個自由快樂的人生,還是被家長的意願所主宰?爲人父母的想通了這些問題,就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成長。美國作家卡爾·奧諾雷建議父母將培養孩子看成在白紙上作畫,隨着他們逐漸長大,這張畫會慢慢有自己的線條和色彩。他說:“父母們應該盡力站在畫外,讓孩子來決定自己喜歡的畫面。”同時他認爲,關鍵在於要意識到:“最大的錯誤是以爲存在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育兒良策。實際上這是根本不存在的。”

聰明父母的三個教育方法2

教育誤區:

其一:一廂情願。

進特長班學習,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都不是心甘情願的,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家長一手包辦,不少孩子對究竟該學什麼好、自己是否適合進行特長教育等問題都心中無數,報名參加特長班的學習完全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如此,若孩子對所學的內容缺乏學習興趣,這不但收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反倒會阻礙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發展。

其二:貪多求全。

一些家長盲目認爲多學總比少學好,今天讓孩子學鋼琴,明天讓孩子學美術,過兩天又讓孩子改學書法。不堪重負的孩子,平時忙雙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學校佈置的家庭作業外,還要忙寫字彈琴或繪畫,難怪有些孩子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放學後,我寧願被老師留下來也不願立即回家!

其三:方法不當。

特長教育對孩子來說,的確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貪玩好耍是他們的天性,同時他們的興趣與愛好都具有較大的可變性,今天喜歡的東西,明天也許就不再喜歡了。因此,家長要注意因勢利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卻沒有做到這一點,當孩子對學習生厭時,家長不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而是採取強迫壓制的辦法逼着孩子去學,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正好應驗了那句老話:“強扭的瓜不甜。”

聰明父母的三個教育方法 第2張

要走出上述誤區,應從以下兩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家長們端正認識。孩子不同於大人,不能用對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讓孩子接受特長教育,應該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加以引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家長所期望的效果;同時,家長還應該明白:兒童教育的內容極爲廣泛,包括知識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個部分,特長教育只不過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家長不宜將其看得過重,只能將其看作對學校教育的一種補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進行,以免喧賓奪主的不良後果。

其次,還需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特長教育不同於學校教育的地方,在於它主要是培養孩子對某些技能學習的興趣和慾望。因而在教育過程中應有張有弛,鬆緊有度,並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孩子在玩中求學、在學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