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孩子不敢與小朋友交往怎麼辦

孩子不敢與小朋友交往怎麼辦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不敢與小朋友交往怎麼辦,每一個問題的出現都在說明孩子成長的不足,父母對於孩子不必急於求成,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下面小編分享孩子不敢與小朋友交往怎麼辦的方法。

孩子不敢與小朋友交往怎麼辦1

有些家庭,孩子主要由老人帶,在我們的兒童繪畫心理樂園不乏有這種情況的小會員。由於孩子模仿和學習 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說某個地方的方言,而等長大一點上幼兒園時才發現老師和小朋友們說的都是普通話,大家都聽不懂自己的方言,這給孩子適應環境和跟小朋友的交往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孩子夥伴關係的建立依賴於充足的安全感

在兒童自由繪畫心理樂園,孩子們都可以自由選擇畫室上課,安全感不足的孩子通常會選擇沒有其他小朋友的畫室;或者,正在上課時,有其他小朋友進畫室時,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會非常警覺,停下手中正在進行的活動,甚至躲進畫室的安全屋中。可見,安全感的不足防礙了孩子的夥伴交往。因此孩子夥伴關係的建立首先需要穩固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不敢與小朋友交往怎麼辦

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源於家庭,取決於父母或主要監護人所營造的安全、穩定、和諧的日常生活氛圍,取決於家長之間基本一致的教育理念,需要以肯定、信任孩子爲主的親子教養方式等等。

2、在家庭教養和日常生活中以普通話爲主,儘量避免方言與普通話混雜

語言表達是孩子能夠順利建立良好夥伴關係所必不可少的條件。孩子一歲左右就開始咿呀學語,主動模仿大人的語音語調。有些家庭,孩子主要由老人帶,在我們的兒童繪畫心理樂園不乏有這種情況的小會員。由於孩子模仿和學習 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說某個地方的方言,而等長大一點上幼兒園時才發現老師和小朋友們說的都是普通話,大家都聽不懂自己的方言,這給孩子適應環境和跟小朋友的交往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符合這種情況的家長也不要着急,改變語言環境,主要以普通話進行日常交流、給孩子講故事等,慢慢地孩子就會說大家都能聽得懂的普通話了。

3、父母儘量多的與孩子互動,爲孩子的夥伴建立提供榜樣

由於獨生子女的原因,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很難有機會接觸到其他小朋友,就更別提夥伴交往了,因此,尤其需要爸爸媽媽們平時在家以平等的心態多與孩子進行互動,陪孩子玩遊戲等,孩子會在與父母的交往中學習到人際交往的方式,並運用在自己的夥伴關係建立中,也就是說,在家裏父母怎麼跟孩子互動,在學校孩子就怎麼跟小夥伴們互動。

4、多帶孩子參加小朋友的活動,創造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多接觸的機會

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或者參加專門以小朋友爲主題的活動等,增加孩子的見識,拓寬孩子眼界的同時,也創造了很多孩子能與其他小朋友接觸和交往的機會,經驗的豐富也會使孩子在與小朋友交往時有更多的話題和遊戲方式,不知不覺就提升了孩子人際交往的技巧,漸漸地孩子不但不會排斥、害怕與小朋友玩,還會喜歡上與小夥伴們待在一起的時光呢。

其實,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就是孩子能夠順利地從家庭分離,離開爸爸媽媽的身邊,可以獨立自主並能很好的適應家庭以外的環境,與此同時,孩子也會明白,爸爸媽媽一直就在那裏愛着自己,支持着自己。在此,與每一位重視科學育兒、關注孩子心靈成長的爸爸媽媽們共勉!

孩子不敢與小朋友交往怎麼辦2

在小區遛娃時發現一個五歲多的小男孩不敢和同齡的其他小朋友玩,一直坐在他媽媽身邊。其實他自己非常想和其他小朋友玩,但是他自己說他膽小,非要拉着他的媽媽跟着他一起和其他小朋友玩。小男孩媽媽也沒有什麼辦法,一直鼓勵並告訴他“都是和你一樣大的小朋友,沒什麼怕的”。

我們身邊有不少家長朋友都有反映自己的孩子膽小,而且男孩佔有比例較大,因爲膽小怯場,使得孩子失去了很多展現和鍛鍊自己的機會。就這個問題我們來分析一下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找找改善的辦法。

孩子不敢與小朋友交往怎麼辦 第2張

造成孩子膽小原因

1、父母性格遺傳。有很多家長們自己就是性格內斂,不願意與人主動溝通,別人不找他聊天,他絕對不和別人發起話題,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人多交流。孩子自然也就比較內向,不主動與人交流,體現出膽小的特徵。

2、父母對孩子過分嚴厲,缺乏鼓勵。對於孩子好奇的事物常表示不準摸、不準玩,甚至不准問,久而久之,孩子習慣於按“規矩”辦事,從而缺少了探索創新精神

3、家長脾氣暴躁。孩子犯一點點錯誤,家長就打發雷霆,因此孩子從此就變得謹小慎微。

4、家長過度保護。家長對孩子的保護太多是孩子膽小的主要原因。有些家長生怕孩子磕着、摔着、怕有任何不適應,總把孩子系在褲腰帶上,形影不離的,使得孩子形成強烈的依賴心理和被保護意識;日常生活中本該讓孩子自己處理的問題,都讓家長代勞了。五歲多了還餵飯,自己的玩具不會收拾;家長還會給孩子灌輸一些過分的安全意識,比如不要和陌生人吃飯,使得孩子覺得只有在家呆在父母身邊纔是最安全。

5、孩子交往太少,對羣體不適應。有些孩子從小很少與人交往,除了家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極少與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也很少有走親訪友的`機會。這樣也使孩子的交往能力萎縮,怕見生人,不敢在衆人面前說話。

怎樣讓孩子“大膽”

1、樹立自信心是戰勝膽怯的重要法寶。

當孩子犯錯時不要當着外人嚴厲批評孩子。當孩子有進步時需要及時進行鼓勵表揚。儘量鼓勵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讓孩子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可以給孩子平添自信。儘量讓孩子在生活中脫離依賴。

2、表現出膽小特徵時及時給予安慰和鼓勵。

就像上面那個五歲多的小男孩,想和其他小朋友玩,拉着媽媽陪着一起找小朋友玩的時候,父母應該耐心的給予安慰和鼓勵,在尷尬的節骨眼上給孩子一個溫暖堅定的眼神,他的信心纔會慢慢增加,直到把那些膽怯拋擲腦後。

3、鼓勵孩子與人接觸交往。

多帶孩子去一些集合的場合,例如遊樂場啊、公園啊等地方,多參與一些需要多人溝通合作的活動或遊戲。讓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體會到被別人友好對待和尊重的快樂。最主要的還是讓孩子多與同齡人交往接觸,平時可以邀請鄰居或者玩伴來家裏玩,一起過生日等,讓孩子做小主人。

4、放大孩子的“閃光點”。

對於孩子膽怯的行爲,例如不敢滑滑梯,下樓梯、蹦牀、說話聲音小等,家長咬剋制自己的焦急情緒,不要做太強烈的反應,應該善於發現並強化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膽小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舉動,也許對於其他孩子來說,這微不足道,但是父母必須努力捕捉這稍縱即逝的“閃光點”,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但是現實中很多家長不但對孩子表現的勇敢漠不關心,還經常拿別的孩子來比較,“你這不算啥,別的孩子比你本事大多了”“***口才表揚得第一名,你怎麼連講臺都不敢上”。這些話語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給孩子無形加上了膽怯的標籤,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膽怯。因此,家長對於膽小的孩子必須堅持“多肯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的原則。

總之,膽小不是病,但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有不利的影響,不進行干涉改善,放任不管,最終可能演變爲迴避型人格。只要端正教育態度,運用正確的引導方式,一定能改善孩子的膽小,並培養出優良性格的孩子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