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重視孩子,孩子在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問題,都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下面跟大家分享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1

一、培養孩子的主見性。有主見性就是不隨波逐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張。不會因爲別人的說什麼自己就怎麼做,會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問題,從而做出相應的選擇。孩子小,一般都是家長在替孩子選擇,當孩子長大一些了,就開始有自主意識了。那時,家長家長就要適當“裝傻”,把問題丟給孩子,孩子纔會從那些事情上得到經驗,從而在以後遇到那樣的事情,做出更加精準的選擇,以及在做其他的事的時候,有一定的預判能力,從而在做的過程規避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

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獨立意識就是個體以“自我”爲中心,表現爲以“自我”爲中心的持續克服環境的阻力和誘惑力的抵抗力。獨立意識越強,個體發揮的能力就越大,就越能證實個體的實力。那麼,在育兒過程中,家長可不要看到孩子洗衣服洗不乾淨而不讓洗,洗碗的時候,會打破碗,而阻止孩子做。家長裝着“糊塗”,會讓孩子有信心去完成,你的一句表揚就是孩子的動力。因爲你的“笨”,孩子就會想着方法來表現自己的聰明,那麼就是一種主動的態度,當孩子主動地做某件事的時候,往往他會做得很好。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 第2張

三、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多讓孩子參加徒步郊遊,攀巖,科學小實驗,社會體驗活動,還有當售貨員等一系列孩子平常很少做的事情,就是讓孩子體驗和感受其中的奧祕之處。也許這個過程中很辛苦,也許會有一些危險。但家長也要鼓勵孩子嘗試,她纔會更加的懂得科學的力量,從而促進孩子學習、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爲了讓孩子羽毛豐滿,長大後,可以自由翱翔藍天,那麼家長就要從小幫助孩子,教會孩子有主見,獨立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2

獨立性的培養其實和從小父母的培養有很大關係,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其實很幸福,但是既然你想要獨立性證明你還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覺得應該沒問題的。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 第3張

獨立性並不是刻意培養起來的,更多的時候是跟外界的環境有關,俗話說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最簡單的道理。

想要培養獨立性首先要養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既然你能提出這個問題就證明你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現在既然已經工作了那麼工作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那就首先從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着手培養。遇到問題或者麻煩的時候能自己解決的首先要自己解決,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堅持自己解決,經過幾件事情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思考的能力變強了。

其次要多和父母和男朋友交流,回父母那裏多幫父母排憂解難做家務等等,並且要習慣在一些事情上幫父母做主,讓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對你產生依賴,或者直接告訴父母,你已經長大了,他們要開始以你爲驕傲,你是家裏的頂樑柱了(一定要認真,不要讓父母覺得你在開玩笑),家裏有什麼事情,記得讓父母和你商量。首先自己要把自己放在頂樑柱的位置上然後父母纔會把你當成頂樑柱。

對待男朋友也一樣,主動替他分擔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題和煩心事,既能鍛鍊自己又能增進感情。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 第4張

最後生活中多幫助別人,時間長了,你就會成爲朋友的中心點,你的獨立性自然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有了。

一定要多思考遇到事情多有自己的主見,對自己認爲正確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嘗試,即使錯了也是一筆財富,有自己的自信就一定能行的。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3

1、在思想上要認識到孩子獨立性需要從小開始培養。

1—3歲的孩子對大人所做的事都很感興趣,加上孩子天生喜歡模仿,所以當他看見大人在幹什麼他也學着幹什麼。如大人在疊衣服,他也要來幫忙;大人在掃地,他也搶着要掃;吃飯時也想要自己吃、走樓梯時不用大人扶……這些都是孩子獨立意識開始發展的表現。此時孩子的可塑性最強,最容易接受教育,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最佳時期。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 第5張

雖然孩子做的不好,會把疊好的衣服弄得亂七八糟、把垃圾掃得到處都是,還把飯粒滿桌撒。但請一定要放手讓孩子試一試。因爲這是由於孩子的骨骼和肌肉發展的不夠完善而導致動作不協調。如果此時家長覺得孩子現在還太小,什麼都做不來,反倒給大人添了許多麻煩,等長大點再做吧。那麼漸漸地就會讓孩子形成依賴性,從而錯過了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最佳時期,一旦孩子形成依賴性就很難改正了。

2、瞭解孩子的發展過程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前提。

與其他動物的成長曆程相比,人類的成長要經歷較長的依賴期。在嬰兒期,孩子甚至還不能將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分辨開來。一歲左右的孩子,在邁出人生中獨立行走的第一步時,心中充滿了好奇和喜悅,這是孩子身體獨立能力的展示。隨着年齡的增加,兒童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可以使用第一個人稱代詞“我”,這標誌着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孩子開始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並增進與周圍環境的積極互動,是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的關鍵時期。

這時,家長要主動爲孩子營造環境,在父母的監護下,讓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例如自己進食,自己收拾玩具等。隨着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活動協調能力的提高,到了三至四歲,就可以鍛鍊孩子自己穿衣服、鞋子,而後逐漸讓孩子學會收拾牀鋪、飯桌等。如果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容易使孩子產生挫敗感,反而失去了自信心,如果要求太低,則失去了鍛鍊的價值。因此,只有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自己孩子的特點,父母才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出適合自己孩子發展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增強孩子的獨立意識。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 第6張

3、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從兩歲起,孩子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逐漸學會自己吃飯、穿衣、睡覺、收拾玩具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從不會做到逐漸學會做,從做得不像樣到像模像樣,是必然的規律,也是必經的過程。因此家長應多給孩子創造鍛鍊的機會,放手讓孩子去做,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不要心急,也不能求全責備,更不能包辦代替,要有意識地培養和鍛鍊孩子的自助能力

同時,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中必需的求助。比如,家裏突然停電,電話不通了,水管停水了,外出迷路了……家長可藉此幫助孩子學會求助,知道應當求助於哪些部門,用什麼方法求助。對於孩子獨立做的事,只要是付出了努力,結果無論怎樣都要給予認可和讚許,使孩子產生信心。讓孩子感覺到“我行”。這種感覺很重要,它是孩子獨立性得以發展的動力。

4、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家長以爲,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動。但如果成人完全包辦了孩子的時間安排,孩子只是去執行,那麼孩子的獨立性就永遠培養不出來了。

5、給孩子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培養初步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遵循這樣的原則教育孩子就能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成人應啓發他們自己動腦筋去想,去尋求答案。

孩子提出問題,成人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訴他答案。這樣看起來簡單又省事,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思考問題,總希望別人能提供現成答案,這直接妨礙了孩子在智力勞動上的自主性。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家長應啓發他們自己動腦筋去想、去尋求答案。對此多數的家長很注意豐富孩子的知識,也常常很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但往往忽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 第7張

例如:有的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往往只是一頁頁的講,一本本的講,孩子也只是靜靜地聽。其實,給孩子講故事,家長也可以只講故事的開頭,故事的發展、結尾由孩子進行續編,家長也應該提出相應的問題給孩子思考的機會,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參與,從而培養孩子思考問題能力。

6、給孩子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

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性時,往往需要同時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毅力。對於幼兒來說,自己穿脫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是需要他們付出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難的。因此,家長的作用就是鼓勵和要求孩子克服困難,並對孩子作出的努力給予充分的肯定。特別是對依賴性較強的孩子,家長更要堅持要求讓他自己做。說實在的,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獨立做事,最關鍵的還是家長自己要戰勝自己。有不少家長一見孩子碰到困難,不是鼓勵他去克服困難,而往往是立即代勞;還有的家長在孩子遭遇困難時一哭一鬧時,就會立即“心軟”而“妥協”,從而前功盡棄。因此,爲了孩子的將來,家長應下決心甚至下狠心,培養孩子有克服困難的精神。

在做手工時,孩子不知道要如何將作品兩個接口粘在一起,作爲父母你是否會立即自己動手幫孩子直接將接口粘起來?如果此時你能啓發孩子,譬如“你自己動腦筋想一想,要如何將兩個東西粘在一起呢?是用膠水?還是用雙面膠或者是透明膠呢?”或者是“你再想想還有哪些辦法更好更快的能把兩樣東西粘起來,又快又牢固呢?”當孩子在爸爸媽媽的啓發下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了這個困難,掌握了粘貼的方法,今後遇到類似的問題,幼兒的獨立性會大大增強,而且以後回更加主動的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7、給孩子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培養孩子自己拿主意做決定的能力

我國傳統家教中十分重視“聽話”和“順從”,孰不知家長只注意了“聽話”卻忽略了孩子個性和獨立性的發展。家長總是不能意識到孩子已經具備自主選擇的能力,總是認爲自己的做法比孩子高明、保險,從而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不去考慮孩子在獨立做出決定和處理事情時的那一種寶貴的信心和熱情。

不少家長怕孩子選擇錯誤,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但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不可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因此,建議家長應該多說這樣的一些話:“這由你決定”、“這是你的責任”、“不管你怎麼想,這由你選擇”。而一旦孩子作出決定,你就必須使他意識到他要對他所做選擇的後果負責。

由於年齡、經驗所限,孩子在自主安排生活時需要父母的幫助和引導。比如,在孩子對衣服的質量、式樣或錢的價值有了足夠的知識之前,不要讓他一個人去買衣服;在他對學校的基本課程和職業的要求缺乏深刻認識之前,也不要完全隨他意願選擇要上的學校。在這些事情上可徵求孩子的意見,允許他們有發言權,但又不能完全聽他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是對他們的選擇加以適當的限制。例如,帶孩子出去買東西,你可以把選擇好的兩件東西給他看,然後要求他根據質量和價格作出最後的抉擇。

家庭是培養幼兒獨立性的首要場所。任何一個孩子,無論是獨生還是非獨生,都是由於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的。獨立性同樣不是與生俱來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後天塑造的結果。

怎麼培養主見跟獨立性 第8張

  8、珍惜幼兒自我獨立性意向。

當孩子二三歲的時候,出現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稱“我”稱呼自己,開始出現“給我”、“我要”、“我會”、“我自己來”等自我獨立性意向。心理學家指出:當幼兒的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時,幼兒就表現出得意、高興,出現“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否則就出現否定的情感和態度。因此,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幼兒的獨立性意向,給予熱情鼓勵和支持,使獨立性不斷髮展。

父母要根據孩子獨立性的表現,抓住2-3歲這個關鍵時期,因勢利導地培養其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飯、小便、穿鞋襪、收拾玩具等。若錯過時機,形成依賴和懶惰的習慣,改正就難了。

9、採用適當的教育方式。注意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要認真聽孩子講話,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飯不要硬逼,讓孩子做事儘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當衆斥責孩子 “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等,這樣會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並非是嬌慣孩子。事實證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自我獨立意識強,心理學家認爲這是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

民主型教養方式有利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家長不可以將自己的觀點和要求強加給孩子,剝奪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和自我發展的機會。

10、從興趣上培養。讓孩子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簡單的命令,防止他們對勞動產生對立情緒或厭惡心理。幼兒對遊戲活動有強烈的興趣,讓幼兒做些象徵性的勞動時,要儘量遊戲化,這樣他們就會以極大的興趣積極參加,如果能經常地堅持訓練,他們就會逐步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獨立性和勤勞、不畏艱苦是密不可分的,不愛勞動,害怕艱苦,怎麼能夠堅持獨立性和自主性呢。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