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兒童的全面發展觀是什麼

兒童的全面發展觀是什麼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童的全面發展觀是什麼?現今對於兒童的培養,父母必須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幾方面着眼,精心培養子女,使他們長大之後,能有一身本領,並且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那麼,兒童的全面發展觀是什麼呢?

兒童的全面發展觀是什麼1

三個方面:身體的發展,智力的發展,社會生存能力的發展。

兒童時期處於人生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對兒童的培養直接影響着兒童以後的生長髮育過程,包括知識,思想,價值觀,世界觀等等在這個時期都是處於一個啓蒙的階段;

對兒童的培養受到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兒童的培養關乎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後的科教興國戰略中鄧小平就提出“教育從娃娃抓起”的口號。

兒童的全面發展觀是什麼

擴展資料:

兒童培養方面

第一:科學知識方面,這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但是要注意培養的方式和方法,不宜使用一種直接的傳教方式,而應該更多的是一種誘導和啓發的方式,讓兒童自己去發現,去體會。

第二:想象力方面。兒童處於一個各方面急需開發的時期,沒有受到社會各種知識和思想的束縛,有着豐富的想象力,所以能夠更好地通過一種誘導儘可能的開發他們的想象力,這樣對兒童智力和身心的發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兒童自身興趣的培養。兒童這個時期的孩子都處於不定型時期,所以家長不應該按照自己的意識和興趣設定方向,甚至是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學習,而是應該尊重孩子自身的選擇,發現孩子自身的興趣和特長。

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是指以幼兒身心發展的現實與可能爲前提,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爲宗旨。

一、樹立新型的兒童觀,着眼於兒童未來的生活

兒童觀是一種以意識或潛意識的形式存在,它能夠深刻影響教師教育教學實踐行爲的內在認識,所以樹立積極的兒童觀是幼兒教師自我矯正自身教育行爲的前提條件。

科學的幼兒教育應從生命的活力出發去追求精神創造,以這樣的教育理念去觀察兒童時,我們就會發現傳統兒童觀的許多不足之處,從而能夠建立科學的兒童觀。

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兒童觀就是以幼兒爲本的新型的兒童觀,即關注幼兒,尊重幼兒,賞識幼兒,發展幼兒,促進每個幼兒全面的、和諧的、可持續的發展。

要尊重兒童是獨立的個體、完整的個體、正在發展中的個體,人人都有成功的潛能。儘管他們還不成熟、不完善,但他們對現在擁有權利,教育者有義務培養他們成爲學會合作、具有平衡人格的和諧的個人。

兒童的全面發展觀是什麼 第2張

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幼兒當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育活動要選擇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及方法。

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

首先,幼兒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幼兒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還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去了解幼兒,包括他們的性格、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

只有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心理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幼兒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幼兒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活動的主人,併力爭成爲學習、活動的主宰者。

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日常的學習、活動、生活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興趣的多樣性,儘量爲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允許並鼓勵幼兒通過自身的嘗試去學習各種事物,解決各種問題,積累各種經驗,提高各種能力。

另外,幼兒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幼兒。既要重視研究幼兒的共性,又要重視研究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在教學中尤其應注意那些各方面表現一般、甚至是表現不令人滿意的幼兒,要特別注意關懷、培養,免於被人冷落、被人訓斥、自尊心受到傷害,使全體幼兒都能得到全方位的發展與提高。

三、建立良好的家園關係,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兒童的發展受家庭、幼兒園、社區三大環境的影響,而家庭的影響更大,因此,幼兒園比之於中小學更需要與家庭保持密切的聯繫與合作。

要推進幼兒素質教育,幼兒教師必須做好家長工作,應建立家園聯繫手冊,在幼兒生理、心理特點、幼兒學習規律、幼兒常見問題的教育方法等方面對他們進行教育理論上的指導,使幼兒家長形成科學的教育觀,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經常與家長溝通,相互學習,並幫助家長端正教育觀念,認識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內涵,掌握科學育兒知識,提高家教能力,爲幼兒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四、重視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健全幼兒的人格特性

一般認爲,非智力因素由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構成。教師要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平等對待,合理安排,重視對幼兒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養。重視對幼兒情緒的培養,豐富幼兒的生活,組織好幼兒的活動,幫助他們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

爲此,就要爲幼兒創造一個和諧、歡樂、團結的生活環境和情緒氣氛。幼兒的性格可以通過集體活動來培養,在集體活動中不僅可以培養他們關心集體的性格特徵,還能培養他們的誠實、助人、團結協作、自信心、榮譽感、責任感等優良性格特徵。

如今,獨生子女家庭結構缺乏一個“兒童羣體”環境,這個羣體對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利用幼兒園良好的兒童羣體這一有利環境,重視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

爲幼兒提供相互交往的條件,安排一定的時間空間,準備豐富的遊戲材料,提供注重過程的活動和遊戲,鼓勵幼兒與同年齡和不同年齡的幼兒交往。讓幼兒在交往中學會合作、謙讓,逐漸修正行爲,分清是非,完善性格,適應環境,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發展。

要適時培養幼兒的毅力,在活動和遊戲中延長幼兒對操作活動的專注時間。當幼兒遇到困難、注意力分散時,教師應及時指導,使幼兒重新興趣盎然地投入活動,從而培養幼兒的堅持性。

五、淡化特長教育和功利色彩,還兒童一片藍天

在我國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對教育資源的佔有和功利主義傾向越來越嚴重,兒童成了家長和學校支配的工具。

許多家長並不懂得孩子的興趣所在,只是覺得多多益善,或一旦發現孩子過早地在某些方面表現出特殊的興趣和特長時,不惜重金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特長班,使其接受所謂的正規訓練,企盼着早日成名成家。

其實,幼兒時期的興趣往往是自發的,而且常常是遊移不定的,只有巧妙地引導才能使其健康地發展。而那種剝奪了幼兒其他一切活動的所謂正規訓練,只能使孩子萌芽狀態的興趣過早地枯萎,這種教育與其說是給孩子鋪路,不如說是給孩子築牆。

我們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讓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健康地成長。

兒童的全面發展觀是什麼2

一、幼兒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

1、幼兒音樂教育必須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科學規律

幼兒音樂教育必須以幼兒發展的生理、心理特點,幼兒教育的原則、方法等基本理論爲指導進行教育工作,違反這些帶有規律性的問題,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給幼兒帶來心理、生理上的損傷。譬如:同樣一首歌曲,一位音樂技能技巧純熟,熟悉幼兒年齡特點,按照正確的教育原則、方法對幼兒實施教育的老師,會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備上述條件的老師,就教不到點子上,自己乾着急,幼兒學不會。譬如:一位老師教幼兒舞蹈,要求幼兒做出優美挺拔的舞姿,她提醒幼兒把重心放在右腳上,右腳在前,由於她熟悉幼兒思維具體形象和善於模仿的特點,所以她邊說邊做,語言生動形象,示範具體直觀,幼兒委快就學會了這個動作,而且姿勢優美挺拔。另一位不懂兒童心理特點和幼兒教育基本原則的老師,當衆指責一幼兒“左”嗓子,唱歌難聽,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打擊了他學唱歌的積極性,這個孩子從此再也不願唱歌了。還有一位老師掌握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他認真調查瞭解到兒童唱歌音不準的原因,針對某一孩子由於音域偏低,在集體唱歌時音域與其他小朋友不合,有些較高的音唱不準,於是老師爲他安排單獨唱歌的機會,有些較高適合他的音域的調,爲他定調唱歌,解決了他唱歌的具體困難,調動了他學唱歌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2、通過對音樂藝術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向幼兒進行教育是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

音樂教育與其他科目一樣,有向幼兒進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育的能力。各個科目只有在充分發揮其科目特點的基礎上,才能各有所長地發揮其教育作用。而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是通過音樂作品給人以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這樣一條音樂藝術途徑,來完成它的教育任務。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從而識別作品中所反映事物的美與醜、悲與喜、崇高與卑下而領悟到事物中的是非、正誤、美醜。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包括旋律美、節奏美、和聲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作者在音樂作品中反映客觀的同時,總是表達着作者對該事物所持有的鮮明態度。兒童音樂作品以反映兒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積極向上的、健康活潑的思想情緒爲主,同時表現出這些思想情緒背後所隱藏的稱頌、讚揚、關心、同情、鼓舞、幫助等鮮明的態度。有的音樂作品也出現醜惡的反面形象,這些反面形象對正面形象起反襯作用,讓兒童在比較中鑑別,更容易識別美與醜、是與非、正與誤。音樂藝術不是靠直接的說理,而是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激勵人的感情,給人以啓示,發揮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領悟其教育內涵。譬如:教兒童學唱《一分錢》(潘振詞曲),歌曲的教育意義是進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曲中沒有直接說出拾金不昧的詞句,而是以富有天真純樸的兒童語氣、音調的旋律、愉快的情緒,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着錢對他點頭讚揚的具體情節,塑造了這樣一個生動感人的節術形象,給兒童以啓示,使他們領悟到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能要,把拾到的東西,即使是最少的錢——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是對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這樣的激勵情感的教育作用,往往比直接說教更能深入人心。在音樂教育中,無論是進行思想意識、情緒體驗、品德行爲等方面的教育,還是進行知識技能、認識理解方面的教育,都需要通過審美感受的途徑來進行。

3、寓教於樂是幼兒音樂藝術教育的又一特點

音樂藝術有娛樂性特點,這是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重要特點之一。利用音樂的娛樂性特點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把音樂教育寓於愉快的音樂感受和音樂表現之中,學得愉快,學有所得。引導幼兒在愉快活潑的、富有藝術特點的教育活動中受教育,把教育寓於歡樂的音樂活動之中,以“樂”作爲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進幼兒性格活潑開朗,身心健康,精神滿足,德、智、體、美等方面同時受到教育。

4、音樂教育的影響產生於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中

音樂教育是在兒童愉快的音樂活動中進行的,它的教育影響往往不像語言說教表述得那樣直截了當,而是像春雨點點滴滴滲透到兒童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起着薰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而音樂藝術教育作用於人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比說教更有說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二、在實踐中使用音樂教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1、激勵幼兒主動、自信地參與活動

在以往的音樂活動中,總有一部分幼兒老當演員,一部分幼兒老當觀衆。那些天賦好的幼兒經常有機會表現,而那些條件較差的幼兒卻因自卑而不敢表現。如果我們任其自然,這部分幼兒不僅失卻了學習音樂知識技能的機會,還可能導致一定的心理缺損。我們應將音樂活動作爲手段,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自信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基於這一思考,我設計了小步遞進的“階梯”,提出合適的要求,儘可能使教育個別化,使每個幼兒都能按各自的步調發展。如我設計了起步較低、由易到難的系列節奏遊戲:聽着小鈴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鈴節奏拍手)。大鼓和小鈴(即以跺腳方式模仿大鼓節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鈴節奏)。機器人(即聽辨鋼琴的低音區和高音區,並分別用跺腳和拍手錶示)。小手小腳(即根據圖譜上的小手、小腳標誌,隨音樂用小手、小腳表現相應的節奏)。這組遊戲的技能要求並不高,目的是讓幼兒輕鬆自然地走進音樂活動,在難度不高的藝術表現中體驗成功。

另外,在音樂活動中,我儘可能給每個幼兒當領頭人的機會,如讓幼兒擔任指揮、領唱、領奏等,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滿足自我表現的需要,樹立自信心。

2、注重幼兒的探索發展

布魯納認爲發現法能激發智慧潛力,培養內在動機,有利於學會發現的技巧以及記憶的保持。由於幼兒年齡小,堅持性與忍耐性較差,他們不能長時間在看不到進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們應有目的創設有利於幼兒探索發現和積極操作的環境,以激發其探究內驅力。如在幼兒認識切分節奏探究內驅力。如在幼兒認識切分探究內驅力。如在幼兒認識切分節奏(XXXXXX)的過程中,我引導幼兒按以下步驟積極探索:組織幼兒做“拉繩”及“劃龍船”遊戲,尋找XXX的感覺,表現“加油呀”處的語言節奏。引導幼兒尋找周圍是否有這樣的節奏。如媽媽牙疼時邊捂着臉,邊說“喔唷哇喔唷哇”老爺爺拔蘿蔔時“哎唷嗬哎唷嗬”地用力等。告訴幼兒什麼是切分節奏,引導幼兒嘗試在木琴上敲奏切分節奏。彈奏歌曲《布娃娃》,引導幼兒重點尋找其中的切分節奏並聽着音樂拍打。啓發幼兒創造性地用跺腳、轉圈、攤開雙手等動作把布娃娃着急處的切分節奏表現出來。引導幼兒運用木琴、鋁板琴等樂器爲《布娃娃》伴奏。

此外,我還讓幼兒敲擊裝有不同水量瓶子、碗或盒,使其感受到聲音是有高低區別的;讓幼兒在“小動物找家”遊戲中聽辨mi、sol、la的音高,獲得良好的音準感;在自由活動、區角活中,讓幼兒試着在木琴上敲奏熟悉的歌曲。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眼看木琴,耳聽音高,動手操作,用腦思考,表現出專注的學習態度,幼兒的獨立性、自控能力和責任感等良好的心理品質也得到培養。

3、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

在音樂活動中,不能只強調技能技巧的訓練,還應引導幼兒去表現美、創造美。因爲音樂活動包括感受、想像、理解、創造等思維階段,它對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及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當然,培養創造力並不是要摒棄模仿,在音樂活動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學習方式,但必須較快地跨越這一分階段進入探索期,引導幼兒大膽創新、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如用作畫形式表示mi、sol、la的音高時,有的幼兒畫了一臺電視機,其中天線是la,開關是sol,機腳是mi;有的幼兒畫了一條吐泡泡的小金魚,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們唱着356356356356的歌……面對這些稚拙的創造,我都予以肯定、鼓勵,並引導他們當衆表現。

在此基礎上,我爲幼兒創設了寬鬆的環境,由淺入深地引導創造,展示自己的才能。從改編歌詞、敲奏簡單樂句開始,發展到爲圖片故事配音樂、創作樂曲、編動作等,激勵幼兒從自身實際出發,通過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力。如我引導幼兒運用不同音色的樂器爲熟悉的圖片故事《猴子學樣》的配音,以表現老爺爺和猴子的不同特徵和情緒;又如欣賞樂曲《天鵝》時,我啓發幼兒進行配樂朗誦。其中有個幼兒是這樣“朗誦”的:“一隻小天鵝受傷了,我輕輕把它抱回家,給它養傷。可是天鵝很寂寞,它準是想媽媽了。我明天一定把它送回天鵝媽媽的懷抱。”只有讓幼兒按自己的條件、方式、願意去做,他們才能學得主動,才能發揮想像力和獨創性。儘管幼兒的表現還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體現了他們獨特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4、強調活動中的交往合作

許多音樂活動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如合唱集體舞,小樂隊、遊戲等,因此我們應把個體質創造和羣體的合作緊密地連成一個整體。既要尊重個體發展,又要注重羣體的交往合作。如爲了在合唱時獲得和諧和的聲音,幼兒需要聽着琴聲和同伴的歌聲不斷調節自己的音高。又如,我讓幼兒在各自的木琴或鋁板琴上逐句輪流敲擊歌曲或用卡儂曲式輪奏。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