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二十個月的寶寶應該怎樣學習

二十個月的寶寶應該怎樣學習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有了解過二十個月的寶寶應該怎樣學習嗎?寶寶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在學習人類社會的各種規則了,爲了讓寶寶健康成長,家長應該適時引導。小編精心爲大家整理了二十個月的寶寶應該怎樣學習,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二十個月的寶寶應該怎樣學習
二十個月的寶寶應該怎樣學習1

  1、睡眠時間表

爸爸媽媽最好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制定一個適合他的睡眠時間表,如此一來的話孩子就會知道自己接下來應該做些什麼,同時,這也會成爲孩子的一個十分積極的體驗。

在孩子睡覺之前,要讓孩子們記得刷牙,接着讓孩子自己換上睡衣,在孩子躺倒牀上的時候可以讀一個睡前故事給他聽,具體的這些活動最好都包括在孩子的睡眠時間表裏面。

在孩子二十個月的時候,他們已經可以自己選擇想要閱讀的書了,同時也可以慢慢說出一兩個關於這幅畫的詞語了。給孩子讀睡眠故事能夠有效地開發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孩子到了二十個月的時候,他一天差不多能夠學習10個詞語。

2、給孩子提供一些及時的幫助

在孩子二十個月大的時候,都非常喜歡模仿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裏面的行爲。一些模仿成人工作的玩具在會讓孩子覺得十分有趣,同時,孩子也十分樂意幫助你打掃衛生,或者是在你吃完飯擦桌子的時候幫助你去洗抹布。

你最好漸漸地指導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你可以讓孩子將地上的積木放到箱子裏,這是最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做的事了。

同時,還有一點爸爸媽媽要注意:那就是對孩子的指導步驟不要一直重複說明,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很煩。孩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玩了,因此,你對孩子所做努力的讚揚會讓孩子非常的開心。

3、藝術

有許多二十個月大的寶寶都喜歡自己動手,拿手裏的蠟筆進行塗鴉,同時會非常喜歡在紙上進行創造的樂趣。無毒的手指繪畫是孩子特別喜歡的一種畫畫的方式。寶寶在吃飯的時候總是喜歡把食物弄髒,他們還會通過這樣的方法來進行藝術創造。

4、玩耍時間

二十個月大的孩子都有一種獨特的愛好,那就是喜歡和年紀差不多的的孩子一起玩耍,可是孩子有時候也喜歡獨自玩耍。哈吉斯博士說孩子日常的活動都是隨性的,所以,孩子的學習和娛樂都是通過自己的創新思想和自由發揮創造的。

你也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有時候總是和玩具、動物或者是家裏的某樣物體進行講話,這其實是孩子學習的全部過程,同時,爸爸媽媽不應該阻止孩子的這種學習方法。

二十個月的寶寶應該怎樣學習2

1、媽媽是第一個“好朋友”

寶寶社交的第一步從出生就開始了。雖然小小的他躺在那裏還不能說話,但是通過哭、目光接觸、笑等表情,我們的小社交家完全能和周圍人互動起來:他能模仿周圍人的表情,而很快,親友們就能從小傢伙的肢體信號中“破譯”他的需要了。

媽媽、爸爸、保姆或祖輩的撫摸、親吻、及時的迴應,爲孩子提供了安全感,讓他感覺良好,充滿自信。有了這種關愛的保障,小社交家才能安心地去“探索”外部世界,包括與各種各樣的人“相遇”,並且建立良好的關係。

可以說,合羣的第一階段是在孩子的家庭中完成的`,尤其重要的是來自媽媽的愛。

2、尊重孩子間從小建立的友誼

無論對大人,還是對孩子來說,生活中有一個親密的朋友都是很珍貴的。你知道嗎?當一個孩子有朋友時,玩的時間會比沒有朋友的孩子多出6倍,他更容易與人分享,同別人交流的時間更長。

有些規則可以幫到你:

2歲以前,孩子們喜歡熟面孔,最好把熟悉的孩子放在一起。陌生的孩子會讓他們擔心。

多組織2歲以後的孩子參加偏“動”的遊戲,如盪鞦韆或騎車等,這種活動不僅有利於小夥伴的相遇,而且孩子在期間的積極互動要比在那些安靜的動手遊戲(如搭積木)中的互動高出2倍。

3歲之前的孩子在和同伴交往時,喜歡有成年人在場。雖然父母不一定要參與孩子間的活動,但要待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

3、保護自己是基本的態度

孩子間的小衝突,一般不必太認真,放手讓他自己在歷練中學會交往。但是要注意控制一些極端行爲,讓他不被過度傷害,也不去傷害他人。如果弱勢的一方能夠反抗並且懂得保護自己就好,但是如果孩子不會,就需要我們教給他保護自己的辦法。

及時閃躲、表達憤怒,甚至在不造成傷害的前提下“還手”也未嘗不可。在衝突中保護自己,這也是一種社會適應的方式。

4、遊戲是一種有用的準備

很多研究都證明,“角色扮演”遊戲能幫助孩子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在這些遊戲中,玩具可以給孩子另一個視角,讓他站在別人的位置上考慮問題,進而體會他人的感受。

2歲以後,可以和孩子玩一玩角色遊戲。遊戲之後,你們可以聊一聊:“剛纔你演的是什麼,後來又演了什麼?這幾個角色裏,你覺得誰最努力?誰最有耐心?”

5、分享要靠後天學習

1歲半以後,隨着“自我中心”思維向“社會化”思維的轉化,孩子所要學的一項重要的技巧,就是分享。分享是其他友誼技巧的基礎。

分享並不是天生就會,只有到了3歲左右,才真正出現分享行爲。在學會分享之前,孩子先要知道什麼是“我”和“我的”。知道什麼東西屬於“我”,才能真正學會分享。

分享意味着快樂。硬逼着孩子和別的孩子分享是不現實的,只有孩子清楚了什麼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同時他也期待着讓別人與他同樂時,分享行爲才能真正主動出現。

6、我接受你的憤怒,但我不能允許你打人

兩三歲的孩子間很容易發生衝突:搶玩具,推搡,抓頭髮,有時甚至會咬人。對這個階段的“武力事件”,比較合適的態度是:接受情緒,引導行爲。比如:“我理解你很憤怒,但我不能允許你打人。”

如果一個孩子剛開始用打人的辦法處理事情成功了,以後他會更容易用打人的辦法來處理其他事情;如果大人的態度不堅決,不明確,孩子打人的行爲可能就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此外,讓孩子看到一種除了打人以外的處理好事情的方法。比如協商、交換等方式,讓孩子學會用語言進行“談判”。

7、學會欣賞自己

2歲以下的孩子拒絕同別的夥伴玩?這很正常,這個階段他很還沒準備好與小夥伴正式開始交往,他還等着你遞給他玩具呢,而不是主動參加別的小朋友的遊戲!

即使大一些的孩子,你也沒有必要一定出馬,“催促”他變成交際明星。一般情況下,孩子要到3歲左右,才能找到一個他喜歡的小夥伴或加入一個小團體。

而且,每個孩子的個性及交往特點都不盡相同,有的孩子朋友不多,但照樣很充實、快樂。對這樣的孩子,學會欣賞自己、喜歡自己的個性更重要,而沒有必要強迫他像別人一樣“活躍”。

關鍵要多觀察,看他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是不是也感覺很快樂?能玩得很開心嗎?如果是,你就不必擔心,一旦他準備好就會和別人一起玩了。

8、合羣的本質是尊重別人

一個沒有規矩的孩子,在社會交往中也不太容易受歡迎。從小就應該給孩子明確界限,這其中就包括不能搶別的小朋友手裏的玩具,學會尊重別人,禮貌待人。

事實上,合羣最本質的含義就是尊重別人。想想看,隨便打斷小朋友的談話,在大家看書的時候高聲喊叫,強迫小朋友遵從自己的遊戲規則……都會給小夥伴帶來不愉快的感受。

要讓孩子逐漸明白,小夥伴不是玩耍、擺弄和聽話的玩具,他們也有自己的願望和想法。但要記住,教會孩子這一點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也不要期待立竿見影,你需要持續地努力與耐心。

9、從興趣入手,更容易找到玩伴

如果你的小傢伙不想加入到其他的小朋友當中,並非表明你的孩子無法和別的小朋友發展友誼,也許只是他不喜歡他們的遊戲方式。

如果孩子對打打鬧鬧的遊戲興趣不高,那麼可以準備一些安靜的遊戲,找到這方面有共同興趣的孩子,也許會有些突破:融入不了大的羣體,在一個小的圈子裏,或者玩一對一的遊戲應該相對容易一些。

給他安排長時間接觸一個小朋友的機會,讓孩子積累和別人玩的經驗。這樣,即便他在一個大些的羣體裏仍然不太適應,但至少有了玩伴,跟別人玩的本領也會比原來多一些。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