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十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十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3.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十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感受樂曲中的快、慢節奏。

2.能跟隨音樂的節奏,表現鞋匠不同的修鞋動作。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模仿活動的樂趣。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大鞋子圖片,膠水圖片,釘子、針線圖片,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鞋匠之舞》

活動重、難點:

能跟隨音樂的節奏,表現鞋匠的不同修鞋動作。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跳舞嗎?

那請你們找一個好朋友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跳舞。(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我們都知道,跳舞需要舞蹈鞋,我這裏有一隻鞋子,請你看一看它長的什麼樣?(很大),對啦,它長的特別大,那你猜猜它是誰的鞋呢?它是巨人的鞋。

今天巨人準備開一場舞會,可是他的鞋子脫線了,還破了一個大洞。怎麼辦呢?(修一修)

怎麼修鞋子呢?(幼兒說說鞋子怎麼修,並表演下修鞋子的動作)

教師根據幼兒說出的方法總結修鞋的方法:塗膠水、釘釘子、縫線。

二、感受音樂

1.傾聽音樂

我們一起來聽一首修鞋的音樂,聽聽節奏有哪裏不一樣?(播放《1鞋匠之舞》音樂)

你聽到了什麼節奏?你猜猜鞋匠這時候會做什麼?

總結:音樂裏面有慢慢的節奏,鞋匠會在這時候拿膠水、錘子、針線。節奏變化的時候,鞋匠就開始塗膠水、敲錘子、縫鞋子。

2.幼兒學習修鞋動作

我們一起跟着音樂學一學鞋匠是怎樣修鞋子的。注意你的動作要標準,不要破壞鞋子哦。

我們先來試試(教師先輕哼一遍,指導幼兒有節奏的塗膠水、釘釘子、縫線)我放音樂嘍,注意聽。(播放《1鞋匠之舞》音樂)

(幼兒跟隨教師分段學習塗膠水、釘釘子、縫線的動作)

3.幼兒跟隨音樂表演

你們學會修鞋子的方法了嗎?那我們一起來幫巨人修鞋子。

(播放《2鞋匠之舞》音樂)(幼兒跟隨音樂和老師一起表演修鞋動作)(音樂分四段)

第一段做塗膠水動作,第二段做釘釘子動作,第三段做縫鞋子動作,鞋子修好了,第四段做跳舞的動作。

看看鞋子修好了嗎?我看看。我覺得腳後跟還有一點沒有修牢固,我們再來修修牢。

站起來,我們一起來修(再一次表演,播放《2鞋匠之舞》音樂)

三、結束

鞋子修好了,巨人很開心,他非常感謝你們的幫助,想請你們一起去參加舞會,你們願意嗎?讓我們一起跳起來。(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內容太多,小班幼兒不能完全掌握很多內容,應該把掌握音樂節奏作爲活動重難點解決,根據一稿內容在活動中增添的節奏圖譜沒有起到重要作用,我應該在引導幼兒聽音樂做動作之前引導幼兒看圖譜,理解圖譜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看着圖譜做動作,這樣幼兒可以自己嘗試做出相應的動作。

在感受音樂的部分,我花的時間太多了,導致後面拖了很長時間,應該在感受音樂的時候就單純的讓幼兒聽,簡單的說說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不需要花很長時間來談感受。另外,在活動開始和結束的時候可以將活動的重難點引入其中,將重難點前置解決掉一些,爲後面的環節做鋪墊。

活動中,幼兒的情緒和活動氣氛還是不是高漲,因此活動開始部分,我應該選用一些孩子喜歡的、好玩的遊戲,調動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在一個放鬆的氣氛下進行活動。

小百科:鞋子有着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製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們保護腳不受傷的一種工具。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在指定範圍內躲閃跑。

2.通過個別幼兒示範和追逐練習中,探索躲閃的方法。

3.遊戲中努力做到快速躲閃,不碰到其他幼兒。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音樂(柔和的和快速的)、場地佈置、幼兒胸飾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

幼兒扮演小蝴蝶飛入場地

二、熱身運動

三、基本部分

1.聽不同的音樂四散跑

2.去花園採花四散跑

3.把小花送回家,定點跑

4.遊戲:捉蝴蝶

四、放鬆活動

活動反思:

一、把握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趣”字當先

年齡小、動作發展差、各方面能力弱、生活經驗不豐富、對小動物有着豐富的情感、喜歡參加遊戲活動……根據小班上學期幼兒的以上年齡特點,我把本次體育活動的首先定位爲“趣”。“趣”的理念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體現。

1.創設“花園裏的蝴蝶”的情境。

蝴蝶是幼兒孰知的一種小動物,在一邊學蝴蝶飛一邊奔跑的情境中讓幼兒練習四散跑。胸飾的應用,讓幼兒很快地進入到角色的扮演中。能扮演小蝴蝶,跟小蝴蝶一樣地飛一飛,對小班幼兒來說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情!

2.創設豐富的遊戲情境

有了幼兒感興趣的情境,我還根據學習的需要,創設了豐富有趣的遊戲情境。如聽音樂在花園裏飛一飛、到花園裏去採五顏六色的華、把花寶寶送回家、躲避捉蝴蝶的人,一環扣一環,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始終在老師創設的有趣遊戲情節中。

二、對比鮮明的音樂,爲活動錦上添花

在本次活動幼兒第一次練習“四散跑”中,我選擇的“柔和”和“快速”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配合幼兒的跑動。此時,音樂的合理應用,把老師簡單、生硬的快速跑和慢速跑的指令,巧妙地在音樂中告訴孩子,每個孩子都能根據音樂的旋律,適時地進行快、慢速四散跑動。在跑中聽音樂,在音樂中四散跑,讓幼兒覺得新鮮又好玩,更有效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不足之處

上完整個教學活動,感覺活動量有點偏大,自我覺得還可以編創相應情境,減少一定的活動量;教師的組織語言應更精練些;在遊戲中,還應更注意幼兒的安全。

小百科:花園指種植花木供遊玩休息的場所,舊時原用於命名園林建築,如巴比倫空中花園。現在花園多用於稱謂開放性的公園或別墅的私人花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魔術導入活動。(手指箱子)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什麼?

老師告訴你們,這個箱子和一般的箱子不一樣,這是個魔術箱,它會變魔術。

今天這個魔術箱給小朋友變出什麼呢?我們來看一看,箱子裏有東西嗎?

2、老師蓋上蓋子,我們一起來說"變變變"看老師變出了什麼?

絲巾漂亮嗎?是什麼顏色的?這麼漂亮的絲巾有什麼用呢?漂亮的絲巾戴在脖子上,怎麼樣?

你想不想戴漂亮的絲巾,沒有了怎麼辦?我們一起說"絲巾絲巾快出來。"

二、瞭解絲巾的各種特徵

1、絲巾的顏色:

教師:你們手裏的絲巾是什麼顏色的?

請拿紅色絲巾的小朋友到前面來,我們一起數數紅色絲巾有幾條?

(繼續引導幼兒給其他顏色的絲巾分類)

教師總結:絲巾有這麼多漂亮的顏色,我們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它多種的顏色。

(引導幼兒說出五顏六色)

2、絲巾的柔軟、光滑

教師:小朋友用手摸摸你手上的`絲巾,摸在手上有什麼感覺?

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絲巾摸在手上軟軟的,滑滑的。

3、絲巾的透明與不透明

4、遊戲"躲貓貓"

教師:你們想不想用絲巾玩"躲貓貓"的遊戲,我們一起說"躲貓貓,躲貓貓,快快躲好,誰也找不到。"

(教師和幼兒一起躲到自己的絲巾下)都躲好了嗎?

怎麼有的小朋友我可以看見,有的看不見啊?

教師總結:看得見的是透明的,看不見的是不透明的。

5、絲巾的大、小

教師:想不想再玩"躲貓貓"的遊戲?

老師要和一個小朋友躲在一起,誰願意和老師躲在一起的?

爲什麼這條絲巾遮得住老師,就遮不住小朋友,遮得住小朋友就遮不住老師?

原來是絲巾太小的緣故,誰的絲巾大?

三、結束活動

教師:這些絲巾真漂亮,我們一起來戴一戴。(幼兒相互幫助扎絲巾)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2.學說短句:××不要怕,自己爬起來。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活動難點:

學說短句:××不要怕,自己爬起來

活動準備:

1.與故事內容相符的背景圖

2.圖片:小朋友、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3.照片、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一張小熊哭的圖片導入活動。

師:這是誰?小熊怎麼了?猜猜它爲什麼會哭呢?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故事。

師:那麼小熊爲什麼會哭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①故事第一段問:小熊怎麼啦?小熊摔倒了,那該怎麼辦呢?

②故事第二段可愛的小羊出場了問:誰又來了,它是怎麼做的?

③故事第三段小兔出場"蹦蹦跳"問:

(1)誰又來幫助小羊了?

(2)小兔是來幫助小羊的,但是小兔把小羊拉起來了嗎?結果自己還怎麼樣了?

④故事第四段小老鼠出場:小朋友們好!

問:誰來啦?小老鼠來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教師表演"摔倒"環節(練習說短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⑤故事第五段美麗善良的小朋友出場問:小朋友來了,會說些什麼呢?

小結: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寶貝。

2.師生完整講述故事,請個別幼兒分角色表演。

①交代表演名稱。

②要求幼兒一邊看錶演,一邊可以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3.遷移運用:

問:如果你摔倒了,你怎麼辦?看見別人摔倒了,你會對他說什麼?

小結:鼓勵幼兒摔倒了不要怕,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孩子。

(三)結束部分

和孩子一起看開學時候哭鬧的照片,再看看現在勇敢的自己走進幼兒園的視頻,師小結。

活動反思:

從教師制定的目標來看,還是比較合理的。既有語言活動的要求,練習短句。同時也滲透了德育教育,對幼兒進行勇敢教育。因此,從活動的選材和制定的目標都是非常適合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的。對重點的把握也是比較準確的,突出了語言活動的語言性。

從整個活動的過程來看,採用了一張小熊哭的圖片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自然地融入到故事的情節中,幼兒的主動性得到了較好的發揮。教師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注重了每個環節之間的銜接比較緊湊,過渡較自然。良好的教學形式使幼兒的參與性較好,師生間的呼應體現較好。運用頭飾進行表演的時候,幼兒的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活動達到了高潮。活動結束部分的照片和視頻與幼兒的已有經驗相連,所以幼兒很容易的懂得了"不能哭""勇敢"的道理。

但作爲語言活動,總的說來幼兒學的對話量比較少,尤其是需要掌握的短句,可讓更多的幼兒練習講講。此外,從幼兒在活動開始就說出了"自己爬起來",教師沒有給予迴應,過渡顯得稍微生硬些。在活動中教師還缺乏一定的隨機應變能力,根據幼兒的能力及時地調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擺弄中體驗多與少。

2、願意動手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小椅子若干、小汽車頭、娃娃家餐具若干、仿真食品若干、塑料圈等。

活動過程:

1、乘汽車: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寶寶去公園玩 ,我們一起乘汽車去吧!”

玩法:聽音樂找座位,椅子和幼兒人數相同,一人一個位置。

2、野餐:

“公園到了,我們該吃午飯了。”

(1)幼兒圍圈而坐,準備就餐。“爸爸媽媽今天不動手,請寶寶們來幫忙準備午餐好嗎?”

(2)幼兒分餐具:盤子和小勺。

(3)引導幼兒發現,小朋友和餐具一樣多,不多也不少。

(4)幼兒分食品:蘿蔔和餅乾。

(5)邊分食品邊引導幼兒發現人數和食品數量不一樣,有的多一個,有的少一個。

“想想辦法,怎樣讓大家都吃到蘿蔔和餅乾?”(少一個可以分着吃,多一個可以帶回家。)

3、遊戲:小兔鑽山洞

介紹遊戲規則:寶寶做小兔,老師做大灰狼。聽到大灰狼來了,小兔要跳到圈裏,一個圈裏只能藏一隻小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3-4歲孩子有着明顯的自我中心特點,更傾向於關注自身的需要,而忽略了關心和尊重別人,因此,此時要讓幼兒瞭解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愛,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十分必要,而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也更能用天真無邪的笑臉發自內心地關心和尊重別人,我想借助這樣一個既能夠讓孩子,也能夠讓成人感受到來自己孩子的回報的好故事,體驗一種欣賞一切,包容一切的快樂!讓關愛點亮生命,讓關愛無處不在。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認真地對自己的家人、朋友,對所有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幫助的事物深情地說一句:謝謝!

活動目標

1、瞭解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愛,初步懂得尊重他們。

2、體驗說“謝謝”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大圖書、與圖書相應的圖片、音樂《感恩的心》、印章和愛心卡各一。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裏有一個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寶貝,媽媽給他洗澡,他說“謝謝”,醫生給他看病,他說“謝謝”,老師叫他做早操,他也不忘說聲“謝謝”大家都非常喜歡他。小朋友你們知道爲什麼大家都喜歡他嗎?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二、 故事述情。(激發幼兒表達的慾望)

1、 觀看ppt

2、 提問:現在你知道大家爲什麼喜歡他了嗎?

3、 小結:寶貝心中知道尊重別人,別人關心他時,他總不忘說謝謝。他心裏裝着好多謝謝。今天,老師送給他一張愛心卡,我們用小印章一起幫寶貝把關愛記錄在愛心卡上好嗎?每次說一個謝謝,我們就獎勵給他一顆小印章。(用印章獎勵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三、初步感知

引導語:小朋友,你還記得故事裏的寶貝對媽媽、醫生、老師說了什麼呢?請你大聲的告訴我。(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圖片)(此環節中,提前將圖片擺放在幼兒可以看到的地方,一方面是給予幼兒視覺上的引導,幫幼兒回憶故事內容,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小年齡幼兒重複別人回答的現象。以此來引導幼兒大膽表達。然後根據幼兒的回答,將相應的圖片有序地擺放在黑板上,幫助幼兒強化記憶,進一步理解故事主要內容。)

四、 親身體驗

1、“寶貝周圍的人都在關心寶貝,有爸爸、媽媽,有醫生、有老師,有小夥伴等等。(引導幼兒瞭解有很多的人都在關心你、幫助你,應該懷着感恩的心尊重她們。)

2、 提問:小朋友一定知道誰在關心你,你想對她們說什麼(此時可以引導幼兒回憶誰關心過我,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避免幼兒單一地重複故事中出現的事物和人。)

3、提問:尊重關心你的人你該怎麼做?除了說謝謝,還可以用什麼表達?(此環節中引導幼兒聯繫生活中自己的媽媽關愛自己時會對自己做什麼動作爲導線,同時教師可以用肢體動作來引導,讓幼兒感受關愛,在輕鬆的氛圍中鼓勵幼兒大膽表達。體驗表達關愛與被關愛的快樂。

4、 小結:原來有這麼多的人在關心我,下面我們來做個遊戲,遊戲的名稱叫“謝謝你”

五、音樂遊戲《謝謝你》

規則:音樂開始時,幼兒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動作,邊做動作邊去找朋友,當音樂停止時,扮演各種職業的角色用親暱的動作向朋友表達關愛,並讓被關愛的幼兒大聲對他說“謝謝”。音樂再次響起時,要繼續做着動作去找新朋友,音樂停止時,要和新朋友表達關愛。別忘了,要喊出朋友的名字哦!

第一次遊戲:模仿小鳥飛的動作去找朋友,用點點鼻子,教師扮演媽媽(採用較舒展的姿勢參與遊戲,讓幼兒的身心都得到放鬆,然後用更加親暱的“小動作”像媽媽一樣來表達關愛,更能體現幼兒愛模仿的特點,準確表現幼兒的童真與可愛。)

第二次遊戲:用走的動作找朋友,當音樂停時教師扮演醫生給小朋友看病,小朋友對醫生說“謝謝你”。重複3-4次。(給幼兒創造一個和諧、輕鬆的氛圍,掌握遊戲的基本玩法。)

第三次遊戲:學兔跳的方式去找朋友,用頂頂小屁股,撓撓小肚子等滑稽的動作表達自己的關愛。(讓孩子跳起來,遊戲的氣氛會更活躍,隨着動作幅度的加大,將遊戲推向高潮,接着用較爲滑稽的動作來表達愛,讓幼兒在真正愉悅的氛圍中,體驗表達關愛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的快樂。)

第四次遊戲: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最美的動作、你認爲最快樂的方式等等)選你喜歡的角色向他表達你的關愛。(逐步引導,每次的要求都有目的,有計劃的提出,難度和要求逐步提高,更好的引導幼兒得到發展。)

六、在愉快的遊戲中活動自然結束

七、延伸活動

1、帶幼兒到戶外對更多的人說“謝謝你”。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更多地瞭解身邊的每一個人對自己的關愛,尊重每一個關愛自己的人。

3、體驗用繪畫或自制贈送禮物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對別人的尊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想象用手指表現不同東西的新奇感。

2、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進行玩手指遊戲,感受玩手指遊戲的快樂。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兒歌圖標一張;卡通手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出示小手,引起幼兒興趣。

(1)拍手遊戲引出課題。

(2)介紹小手。

老師作神祕地說:“我們都有一雙能幹的小手!我們的手可以幹什麼呀?手真有用。”“而手指還可以做遊戲呢。”

師:你能把我們的手指一根一根的伸出來嗎?

幼練習(師鼓勵)

二、學習、理解兒歌。

1、教師念遊戲兒歌一遍。

教師帶指偶表演一遍

提問:

(1)兒歌的題目是什麼?

(2)五個手指頭變成了什麼,幼兒每說出,教師就伸出手指再次表演一遍

2、學習遊戲兒歌。

提問:你最喜歡兒歌裏的哪一句?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兒歌圖標

3、學念兒歌。

(1)請幼兒跟老師一起讀兒歌、玩手指遊戲。

(2)根據幼兒的情況,教師可適當的拿掉圖標幫助幼兒記憶兒歌。

三、親子游戲

1、教師介紹遊戲玩法

師:這個遊戲我們還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我想請一個小朋友和我一起玩。

(1)教師和一幼兒表演手指遊戲一遍

提問:剛纔兒歌唸到哪一句的時候我們的遊戲不一樣了呢?

(2)教師再次示範,鼓勵幼兒練習

2、(親子互動遊戲)手指頭伸出來,我們一起來和爸爸、媽媽們玩玩這個有趣的手指遊戲。讓孩子增進與父母的情感。

四、表演兒歌。

請幾對家庭帶上來表演這個遊戲兒歌。

附:兒歌:小妞妞來看戲

大拇哥,二姆第,三姐姐、四小弟;(手指逐個伸出來)

小妞妞,來看戲,(抓住孩子的小手,邊點着他的手指頭邊說)

爬呀爬呀爬上山。(手指從手腕一步步爬到肩膀)

耳朵聽聽(捏捏耳朵)

眼睛看看(點點眼睛)

鼻子聞聞(點點鼻子)

嘴巴嚐嚐(點點嘴巴)

咯吱一下(停頓突然把手伸到孩子的脖頸處。咯吱咯吱,以後孩子都會驚喜的等着這一刻)

哈哈!(開懷大笑,結束遊戲)

小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複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2.體會老爺爺的勤勞、善良、樂於助人的美德。

3.感受家鄉民間故事的神奇魅力。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54和60-55)、磁帶/CD。

活動過程:

1.全體幼兒玩遊戲“請你猜一猜”。

我們來玩猜謎的遊戲,猜一猜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麼呢?(一個尖尖嘴,兩個小小翅膀,飛到東來飛到西,嘰嘰喳喳叫不停。)

2.學習故事《黃金鳥》。

(1) 你們見過什麼樣的小鳥呢?老師這裏有個關於鳥的故事,名字叫做黃金鳥。爲什麼叫黃金鳥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 結合掛圖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裏都有誰呢?故事裏說了一件什麼樣的事情?

故事裏的老爺爺在採藥時發現了什麼?他是怎麼救小鳥的?

金黃色的小鳥回來以後,他們不停地叫着什麼呢?小鳥們把老爺爺帶去了哪裏?山洞裏有什麼?老爺爺拿金子了嗎?他拿了幾個?老爺爺用金元寶做了什麼?誰知道了洞裏有黃金的消息,他是怎麼做的呢?最後他有沒有取走黃金呢?爲什麼?

故事裏的鳥爲什麼叫黃金鳥?

(3)講述故事,幼兒看幼兒用書,再次鞏固理解故事的內容。

小百科:鳥,又稱作鳥兒。定義:體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動物,鳥的主要特徵是:身體呈流線型(紡錘型或梭形),大多數飛翔生活。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嘗試用手的不同變化(手掌、拳頭、手指等)來給衣服印花。

2、初步學習兩兩合作、協商作畫,體驗合作作畫的樂趣。

3、學習使用顏料的良好常規。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嘗試用手的不同變化(手掌、拳頭、手指等)來給衣服印花。

初步學習兩兩合作、協商作畫,體驗合作作畫的樂趣。

重難點的解決:採取讓幼兒充分欣賞和討論,瞭解顏色及手的變化,明確花和葉子的位置;再請幼兒演示,在演示中帶着問題思考,以激發幼兒的思維和想象;並讓幼兒自己找朋友共同作畫,來解決重難點。教學準備:花衣服(範例);衣服紙樣四人一件;水粉顏料(紅、橘黃、藍、綠);抹布。

教學過程:

1、欣賞和討論

黃老師做了一件衣服(出示衣服),你們看衣服上有什麼呀?我們給它起名叫花衣服。花衣服上的花是用什麼辦法印出來的呢?(用手蘸水粉顏料印出來的)花兒有些什麼顏色?(紅、橘黃)這朵紅花是怎麼用手印的?(整隻手)印了幾次?還有什麼地方也是用整隻手印的?(花的葉子)是同一隻手印的嗎?一隻手可以印,那兩隻手可以嗎?怎麼印?(請一幼兒用動作示範)這朵橘黃色的花是怎麼用手印的?(拳頭印花蕊,手指點印花瓣)

2、演示與思考

教師示範拳頭印花蕊,請二到三位幼兒演示、集體討論:

(1)是用什麼方法印花的?

(2)顏料不夠時怎麼辦?

(3)換另一種顏色怎麼換?

3、創作要求

還有什麼樣的花?可用什麼方法來印?四個人一件衣服,商量好怎麼印?把你們的衣服打扮的更好看更漂亮。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求

(1) 提醒幼兒兩個人要商量好,你印什麼我印什麼不爭吵。

(2) 啓發幼兒大膽想象,用不同的方法來印花。

(3) 提醒幼兒換色時,要及時用抹布擦乾淨再換顏色。

(4) 注意保持畫面、衣服的乾淨。

5、引導評價

現在請小朋友穿上你們的花衣服,讓我們的客人老師看一看,誰的花衣服漂亮。

課後反思:

學生對這一課題非常的感興趣,他們每個人的衣服都很多,而且也都喜歡穿好看的花衣服。所以學起來積極性很高。他們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創新。在本節課上他們瞭解到,紙是一種造型媒材,可用基本形組合衣服的方法。並初步嘗試設計、製作衣服,學會一兩種製作方法。通過造型活動,學生在合作中增強了解決問題的意識,知道變廢爲寶、珍惜自然資源的道理。併成功的製作出了一至二件有特點的衣服。但值得反思的是有的學生製作的程序性較差,在製作過程中有些手忙腳亂,衛生習慣也不是很好,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培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目標:

1.學習並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所表現的童趣。

2.體驗角色表演的快樂。

3.嘗試用適當的詞語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發展創造能力。

準備:

活動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制的黃米飯、炒青菜若干盤,毛竹筷一雙,螞蟻卡片2~3張,黑板一塊。

過程:

一、產生興趣

1.猜一猜。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客人一起來做遊戲(慢慢拉開黑板上的紙簾,露出螞蟻觸角和上半個頭),猜猜它是誰?

(幼兒猜測一番後,教師出示整隻螞蟻卡片。)

幼:是螞蟻。

(用猜想形式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同時,逐步出示的方式可引導幼兒有方向地猜測,避免漫無邊際。)

2.喊一喊。

師:誰能把螞蟻喊到身邊來?

幼:小螞蟻!小螞蟻!

幼:小螞蟻快來,我們有許多小朋友。

(教師扮演螞蟻邊搖頭邊向前走,但表示拒絕走到幼兒身邊。)

師:螞蟻不肯過來,我們要想一個辦法逗逗它,把它引過來。

3.逗一逗。

師:我們怎樣喊才能把螞蟻引過來呢?

幼:螞蟻來呀來。

師:拿什麼逗它?

幼:螞蟻螞蟻我給你小汽車玩具/螞蟻螞蟻我帶你去春遊/螞蟻螞蟻我有好看的書/螞蟻螞蟻我給你吃巧克力……

師:我們還是一起來試一試吧。(大家一起招手喊:“螞蟻來呀來,我給你……”)

(教師設計了遊戲情境“逗螞蟻”,可引導幼兒充分展開想象,理解兒歌內容,並熟悉兒歌句式“螞蟻來呀來”。)

二、在遊戲中學習兒歌

1.逗引螞蟻。

師:咦。今天早晨我們做了什麼飯菜?

幼:黃米飯/炒青菜。

師:把它們拿出來逗逗螞蟻吧。

(師幼一起擺出“黃米飯”“炒青菜”和毛竹筷,引導幼兒再次逗螞蟻。)

幼:螞蟻來呀來。

師(扮演螞蟻搖頭):嗯,不來不來。

幼:來吃飯,快快來吃飯。

師(扮演螞蟻):什麼飯?

幼:黃米飯。

師:什麼菜?

幼:炒青菜。

師:什麼筷?

幼:毛竹筷。

師(扮螞蟻來到餐桌前做聞一聞並吃得很香的動作,然後眉頭一皺):吃不完,怎麼辦?

幼:搬回去。

師:搬回去幹什麼呢?

幼:留着以後吃/留給姐姐吃/留給爸爸媽媽吃/留給爺爺奶奶吃……

師:螞蟻有了好吃的東西能想到別人,真是好樣的。一想到有更多的螞蟻能吃到好吃的黃米飯、炒青菜,它在搬的時候心情會怎麼樣?

幼:高興/快樂。

(教師一邊做螞蟻搬東西的動作一邊念“哼喲哼喲搬得歡”。)

師:爲什麼螞蟻搬米飯時要“哼喲哼喲”的?

幼:它搬得多/它力氣小/螞蟻一點點大,很吃力。

師:它一次能搬多少米飯?爲什麼?

幼:兩粒/一粒。

師:螞蟻個頭那麼小,還沒有米粒大。它一次搬一粒還很辛苦呢,所以它們走得很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哼喲哼喲搬得歡”的動作。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抓住了兒歌中的“哼喲哼喲搬得歡”,啓發幼兒分別對“哼喲哼喲”與“搬得歡”進行聯想,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兒對螞蟻體型小、力氣小的印象;二是發揮了移情作用,讓幼兒明白有了好東西與他人分享是快樂的事。)

師(出示黑板上的另一張螞蟻卡片):還有一隻螞蟻呢,我們再來逗逗它。(幼兒再次逗螞蟻,教師扮螞蟻與幼兒互動: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

(幼兒逗引螞蟻的過程就是熟悉兒歌內容的過程,十分有趣,激發了幼兒表達的慾望。教師扮演螞蟻有助於幼兒更快地進入遊戲情境,在對話與扮演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兒歌的情趣,熟悉兒歌的句式。)

2.學習兒歌,並進行表演遊戲。

(1)學習兒歌。

師:把剛纔我們逗螞蟻吃飯的遊戲連起來說一說就是一首兒歌,你們聽――(教師朗誦兒歌《逗螞蟻》。)

(教師朗誦兒歌是爲了完整呈現兒歌的問答句式,以加深幼兒的印象。)

師:請小朋友也來說一說。(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朗誦兒歌數遍。教師提醒幼兒可加上招招手、聞一聞、吃一吃的動作,並提醒幼兒注意區分問和答,以幫助幼兒準確理解兒歌內容。)

(2)遊戲。

玩法:先請兩位幼兒和教師扮演螞蟻,一起躲在“洞”裏,讓其他幼兒來逗螞蟻。大家喊第一句“螞蟻來呀來”,螞蟻說“嗯”,大家喊第二句“快快來吃飯”,螞蟻問:“什麼飯?”大家答:“黃米飯。”螞蟻問:“什麼菜?”大家答:“炒青菜。”螞蟻問:“什麼筷?”大家答:“毛竹筷。”之後螞蟻慢慢跑出來,來到餐桌前聞一聞後再吃,吃飽後螞蟻說:“吃不了。”大家說:“往回搬。”於是,螞蟻邊念“哼喲哼喲搬得歡”邊搬“黃米飯”(一次搬一粒)。第二次遊戲時,一組幼兒做螞蟻,其餘幼兒邊念兒歌邊逗螞蟻。第三次遊戲時,全體幼兒扮演螞蟻,教師逗螞蟻。

(小班幼兒年齡小,較容易進入遊戲情境,但主動性往往不夠,所以教師的參與既是一種示範,又能幫助幼兒開展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三、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稱

1.師: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要再請螞蟻來做客,還可以準備些什麼飯菜?

幼:紅豆/蛋炒飯/揚州炒飯/白米飯/黑米粥……

幼:炒菠菜/紅燒肉……

(教師引導幼兒將新的飯菜名編到兒歌裏,大家一起念。)

2.師:小朋友回到家裏還可以編編新的兒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玩這個遊戲。

(這是一個調動幼兒已知經驗的環節,既貼近幼兒生活,又可以將遊戲延續下去,使幼兒充分體驗學習兒歌的快樂,並推動幼兒與家長互動。)

附:逗螞蟻

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

什麼飯?黃米飯。

什麼菜?炒青菜。

什麼筷?毛竹筷。

吃不了,往回搬,

哼喲哼喲搬得歡。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