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5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5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5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讓幼兒知道小動物是人類的親密朋友,小鳥是師母的醫生,大樹是小鳥的家

目標:

1.培養幼兒愛護鳥類的意識。

2.引導幼兒用圓形制作小鳥。

準備:

1.在牆上畫出大地和天空的背景圖,用紙揉搓,拉出樹幹。

2.彩色圓片、彩色筆、小鳥圖片、小鳥範例等。

過程:

1.出示小鳥圖片,進行有關愛護鳥類的談話。

2.引導幼兒學用圓形紙一次對摺折出小鳥的身體、兩次對摺折出小鳥的頭、三次對摺折出小鳥的嘴巴,掌握小鳥的製作方法。

3.幫助幼兒將做好的小鳥粘貼在大樹上和天空中。 請景表演:誰打了小鳥

提問:打小鳥的人對不對,爲什麼?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鳥?

教師小結:小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不能傷害它,有了小鳥和其他動物,大自然才能和諧相處,生活才能生機勃勃。萬物纔有生氣。

環保實驗課:愛護小鳥(評析)本次活動教師準備很充足,環境佈置很美,對教育效果產生作用,有自己特點的創意。通過引導幼兒談愛護小鳥的話題,再指導幼兒用紙、彩筆來製作小鳥,幼兒很感興趣,當把製作的小鳥掛到天空和大樹後很有成就感。然後再通過讓幼兒看情景表演,“誰大小鳥”讓幼兒產生對打鳥人的行爲的憤怒和要保護小鳥的願望,從而產生了好好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增強了有保護鳥類和怎樣了保護犀鳥的想法。如:看見打鳥的人要制止不良行爲,給犀鳥製作房子,給小鳥餵食等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活動內容:

我和爺爺奶奶同過節

二、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關心老人的情感

2、體驗與老人同過節的快樂。

增進藝術表現能力,學習運用學過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畫面,畫出爺爺奶奶的形象。

三、活動準備:

1、請爺爺奶奶來園參加活動。

2、幼兒自備自己製作的小禮物。

3、幼兒事先排練表演的節目。

4、紙筆幼兒人手各一份。

四、活動過程觀察及調整:

1、節日引題。

以“今天是重陽節”爲話題,引發幼兒關注老人、開展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討論:與爺爺奶奶過節要準備什麼?

教師總結,如帶上小禮物,準備好表演的節目等,會說關心和祝福的話語。

2、啓發幼兒與老人們交談,瞭解老人的生活。

3、舉辦聯歡會。

①、請爺爺奶奶講講他們年輕時的故事。

②、組織幼兒將自己製作的禮物送給爺爺奶奶。

③、鼓勵幼兒爲爺爺奶奶表演歌舞。

4、繪畫活動:我爲爺爺奶奶畫張相。

引導幼兒合理佈局畫面,可以畫出爺爺奶奶的模樣,自己來打扮爺爺奶奶,也可以把爺爺奶奶的工作或幹家務的情況畫成連環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構思畫面。

5、活動延伸:

①、鼓勵幼兒回家爲爺爺奶奶做件事,如捶背、講故事等。

②、請幼兒和家長協商,全家人陪老人一同看戲、郊遊等,滿足老人的心願。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動物睡覺的方式,對動物產生探究興趣。

2.嘗試用動作表現不同的動物的睡覺方式。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 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查閱有關動物睡覺的圖書、錄像等資料。

2. 動物睡覺方式調查表、動物圖片、課件、泡沫墊等。

活動過程:

1. 激發興趣: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或相關的其他歌曲),說說你喜歡哪些小動物,爲什麼?你知道它們有什麼祕密嗎?(引出動物的睡覺方式)。

2. 出示幼兒的動物調查表(提前一天發給家長,在家長幫助下完成的調查表)。

昨天和爸爸媽媽瞭解了哪些小動物。能說說它們是怎麼睡覺的嗎?

3.出示教師的動物分類表,引導幼兒對動物不同的方式進行分類。請你選一個你喜歡的動物,想想它是怎麼睡覺的?把它送到自己的家裏。

4.觀看課件,正確瞭解動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家了嗎?我們來看看電視裏是怎麼說的。

5.總結提升動物四種不同的睡覺方式。驗證幼兒分類的結果。

6.遊戲:看誰學得像

(1) 請幼兒說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睡覺的樣子並模仿,看誰學得像。

(2) 請同伴做裁判並說出動物的名字,幼兒模仿,看誰學得像。

(3) 教師做裁判並說出動物的名字,請幼兒模仿,看誰學得像。

7. 遷移活動:我們怎樣睡覺

師:小動物爲了保護自己都有不同的睡覺的方式,我們是怎樣睡覺的呢?

師:怎樣睡對我們的身體最好?爲什麼?

8. 結束活動:學一學正確的睡姿,對睡覺分不清左右的孩子予以指導。

活動反思:

《動物的睡眠》是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以三種動物爲例,介紹了動物的睡眠。作者用生動有趣、易懂的語言傳授了科普知識,喚起學生對大自然對動物的探索精神,現對自己的教法做如下解析:

一、由情景進入文本我從談話導入: 一看同學們今天的精神這麼好,我想大家晚上一定睡得很香很甜,我們睡眠一般都是爲了休息,那動物的睡眠也全是爲了休息嗎?我們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覺,白天工作,不會一睡幾天不吃不喝。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有的動物就能一睡幾個月不吃不喝,這是不是很有趣呢?這些動物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呢?今天我們通過學習13課來探討這個問題。 我相信,學完這課,你們就會知道。然後引導學生帶着這兩個問題來聽錄音,思考:1、爲什麼要把“睡眠”加上引號呢?2、這篇課文介紹了哪幾種動物的睡眠?。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初步瞭解概括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語言文字的感悟 課文中有這樣一段: 動物睡眠是爲了休息,但又不全是爲了休息。夏天的傍晚,蝙蝠在院子裏,在曠野上空,忽東忽西、忽高忽低地飛翔。它們幹什麼呢?逮蚊子、夜蛾之類的昆蟲吃。可是,等冬天來臨,天氣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什麼吃的也沒有了。怎麼辦呢?是躺着等死,還是像大雁、燕子那樣,千里迢迢飛到溫暖的南方去?都不是。蝙蝠採取的是“睡眠”的辦法。 其中“動物睡眠是爲了休息,但又不全是爲了休息”是理解的難點,教學中,我從引導學生理解“千里迢迢”的詞義入手,進而體會海蔘“蝙蝠什麼吃的也沒有了”。蝙蝠採取的是“睡眠”的辦法。 初步瞭解動物睡眠的目的。當課文學習到後面的內容,即 ……海蔘只會在海底蠕動,不能浮上海面追逐蟲子。唯一的辦法,就是睡大覺。 海蔘要睡多長時間呢?一般要睡四五個月。夏天過去,冬天來臨了,原來溫熱的海面,變得寒氣逼人,蟲子們受不了,又回到海底過冬去了。“糧食”來了,於是海蔘也就醒了過來。 海蔘爲什麼要夏眠,也是因爲沒有蟲子吃,讓學生理解“蠕動”一詞,它說出了海蔘行動的特點,正因爲海蔘是通過身體下面管足的微小吸盤來緩慢爬行,所以不能浮上海面去追逐蟲子。 通過自讀感悟,老師引導,再回讀“動物睡眠是爲了休息,但又不全是爲了休息”,相信此時學生對動物的睡眠感悟會更加深刻,從而更好地體會動物的睡眠是爲了適應環境的變化。 學習到蝸牛的睡眠時,就可以讓學生合作學習,自由探究蝸牛的睡眠。讓學生了解到:蝸牛在冬天的時候要進行“冬眠”; 蝸牛在夏天天不下雨時要進行“夏眠” ; 蝸牛稱得上是“睡覺大王”.更進一步瞭解到蝸牛的睡眠是爲了躲避乾旱。

三、想象能力的培養 課文的第8自然段中有這樣的'內容: “蝸牛更有意思,動不動就關起門來睡大覺。”“等到天氣暖了,下起了雨,蝸牛才推開大門,緩慢地伸出身子,揹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飽飽地吃他一頓。”……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用想象拓展課文的:首先理解關起門來睡大覺。這時,我引導學生想象:蝸牛睡眠的情景和醒後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飽飽地吃他一頓。”的有趣畫面,更加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的情懷。然後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動物睡眠的資料;讓學生通過學習,增加對蝙蝠、海蔘、蝸牛的睡眠知識的瞭解,同時也大開了眼界。原來,動物的“睡眠”是如此奇特而有趣,他們的“睡眠”是爲了休息,也是爲了躲避風寒,躲避乾旱,有的因爲缺少食物,有的可能還有其他原因,等着同學們去繼續探索。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睡眠方式?讓學生在豐富的想象中,實現了對文本的更深刻的認識。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如今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對生活中的家務勞動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更別說是幫助大人們做些家務活了。平時大人們總想把最美好的東西給孩子,究竟什麼是最美好的東西呢?是高檔的服裝?精美的蛋糕?昂貴的玩具?我想都不是。最美好的東西應該是教會他們生存、生活、創造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們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爲了讓孩子多瞭解生活中做菜的各種細節,感受到大人們的勞動之辛苦,我特此設計了本活動,旨在讓他們體驗與他人共享勞動成果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進一步感受勞動帶來的無限樂趣。

活動目標:

1、能分工合作學習野菜菜餚製作的烹調方法(涼拌、炒、包餃子等)。

2、體驗自己動手用野菜製作食品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參加野菜活動。

2、提醒幼兒參與買菜做菜等家務,觀看過家長制作的多樣菜餚。

3、家長幫助幼兒準備野菜製作的菜餚(一種),並知道菜餚的名稱及製作。

4、餃皮、肉餡、野菜實物,佐料(幼兒已熟識)

5、涼拌菜的製作錄像

6、預計活動需要兩小時。

7、本活動需要兩個老師配合完成。

活動過程:

1、野菜菜餚展覽。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菜餚的名稱及烹調方法。

2、組織幼兒摘洗並製作野菜菜餚。

(1)摘洗野菜,提出活動要求

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摘菜,一組洗菜。摘菜時注意將黃葉摘去,洗菜要浸泡並清洗乾淨。(教師在旁指導)

(2)製作野菜菜餚。

根據菜的烹飪方法不同,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爲包餃子小組;另一組爲涼拌組。

兩組同時進行活動。

包餃子組:一教師示範包餃子的方法,幼兒學習。教師幫助準備菜肉餡和幼兒一起包捏。並將包好的餃子在現場或交廚房煮熟。

涼拌組:教師組織幼兒觀看錄像《涼拌馬蘭頭》,並請幼兒講講涼拌馬蘭頭的方法。

教師幫助幼兒切、燙馬蘭頭。

教師重點講述馬蘭頭涼拌方法,幼兒根據自己的口味試着涼拌,教師在旁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的製作。

3、野菜品嚐會活動。

教師將幼兒製作好的餃子、涼拌菜擺放在桌上,組織幼兒已自助餐的形式品嚐自制的及家中帶來的野菜菜餚和混飩、餃子等。

4、談談野菜食品的味道,討論人們爲什麼喜歡吃野菜?

活動延伸:

1、將自制的餃子和涼拌菜送給其他班的孩子嘗一嘗,讓他們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培養孩子樂意與人交往的良好品質。

2、讓幼兒向他人講述當天的活動經理,既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信心,又培養了他們的交往能力。

活動後的效果分析:本活動及科學、生活勞動爲一體,是一個綜合活動。在活動中,老師通過家園互動的方式,讓幼兒在感知的基礎上通過看一看、講一講、動一動、嘗一嘗等活動形式,感受到自己動手製作野菜菜餚的樂趣。整個活動是在寬鬆、和諧的氣氛中進行的,幼兒沒有任何的壓力。教師和幼兒一起共同學習,分工合作,相處得十分融洽,正是這種融洽,才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野菜的不同製作方法,從而完成了教育目標。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在我們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離不開標誌,標誌隨處可見,爲了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標誌的不同含義,並初步學會運用標誌。養成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培養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探索周圍事物?

2、通過看看,說說,做做,讓幼兒瞭解標誌有不同的含意,知道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離不開它,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配合進行教育活動的多媒體課件,幼兒製作標誌的紙、筆等、供幼兒張貼的標誌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提問:這裏有些什麼?從哪裏看出來的?

2、教師小結:看到了這些標誌,就知道這是哪裏了。標誌是各種各樣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看到紅“+”,就知道是醫院,看見大滑梯等玩具就知道是幼兒園……

3、請幼兒觀看課件中的標誌,並說出你在哪見過?它告所我們什麼?(教師可爲幼兒準備一些交通標誌、安全標誌等)

4、請幼兒說出自己還見過什麼標誌?

5、請幼兒討論這些標誌應該張貼在什麼位置?

6、觀看多媒體課件,啓發性的引導幼兒進行思考,這張標誌貼在這裏合適嗎?

7、教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可看到各種各樣的標誌,每種標誌都有自己不同的含意,但不能隨便亂貼,必須貼在適合的場所,才能起到它的作用。

8、請幼兒自由選擇標誌,到適合的位置進行張貼。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看看、說說、做做,是幼兒瞭解了標誌的不同含意,並學會了運用標誌,知道張貼標誌應選擇適合的位置,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標誌。使幼兒在生活中養成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的良好習慣。

活動延伸

1、在平時多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各種標誌。

2、幼兒園需要標誌嗎?哪些地方需要標誌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想想,做一做。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