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我的母亲随笔

我的母亲随笔

来源:时尚冬    阅读: 1.3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的母亲随笔1

我的母亲是一位虎妈,脾气也很暴躁,从有了弟弟妹妹开始,我与母亲如同陌生人一样。

我的母亲随笔

都说母爱似水,父爱如山,以前的我觉得说这句话的人都有病。以前在我心里,母亲是狱警,而我是犯人,母亲任何事都管束着我。

我与母亲缺少沟通,很多时候觉得,我与母亲就是合租的人,各忙各的。

弟弟妹妹出生之前,我生活得很快乐,母亲生妹妹那年,跟父亲一起去广东了,把我交给爷爷奶奶。直到弟弟妹妹都出生了才回来,之后,母亲脾气就开始暴躁了。

有了弟弟妹妹,母亲对我不是打就是骂,小时候只要做错作业母亲就会打骂我,有时候跟朋友一起玩也要挨打挨骂,在这种生活下,恨透了母亲,感觉母亲就是我的仇人。

对母亲发生改变是在初三毕业那年,我与高中无缘,母亲整天忙着替我找学校,看着母亲的这个模样,我有点心疼,但又有点窃喜。这也是印象中,有弟弟妹妹之后,母亲第一次把心思放在我身上。

到技校读书后,我经常感冒发烧肚子痛,军训的时候,肚子痛的住进了医院,住院半夜十一二点,班主任打电话给母亲,母亲焦急得彻夜难眠。第二天,母亲先叫了离我就读学校近的阿姨来照顾我,然后自己坐车也过来了,从家到我现在就读的学校,可是有五六个小时的车程呀。

最近这段时间,我请假回家待几天,然后就跑去朋友学校过夜了,星期五接上堂弟就一声不吭地回奶奶家了。回奶奶家,会经过母亲这里,我特意让司机绕了一圈,别让母亲看见我,然后看见了放学回家的妹妹,她跟母亲说我回来了。

第二天奶奶去赶集回来的时候对我说,你妈妈很想你,等会吃完午餐时回去看看你妈吧,而我一直在拖,直到下午五点多才坐车去母亲那儿。妹妹告诉我,母亲今天跟奶奶说我很恨她,恨她当初把我扔给爷爷奶奶,所以我回来看都不看她。

听了妹的话,我心里莫名的心酸,当天晚上半夜,我写了一封长达三面的信给母亲,在信中说了这些年对于她的一些心里话,并且在信中告诉母亲,我不恨她了。

慢慢地,我对母亲的一些行为释然了。了解多了,慢慢原谅并尝试去理解母亲。我慢慢的明白了,世上有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她们的爱不一样吧!没有一个女人,天生就是做母亲的料,她们也是因为生下了我们,才慢慢学会做母亲,她们也会犯错,也有缺点,但她们也会与我们一起成长。

最后想对我的母亲说:“妈妈,别想太多了,我已经原谅你了,对不起,过去让你操碎了心,妈妈,我爱您!”

我的母亲随笔2

母亲具有善良无私的秉性。她是外婆的心肝宝,外公的掌心肉。我母亲的一生,同样是饱经风霜,历经艰辛。她用柔软坚毅的心身支撑那片天地;用执爱守候来之不易的幸福;用热血和真诚融化冰封的情;用大爱赋予人生更多的意义。她每走一步,都是脚踏实地、挥洒汗水;她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肺腑的善意。她与父亲并肩携手,从风雨坎坷中一路走过来的。母亲用娇小瘦弱的身躯,擎住风霜雪雨。她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她的收获不多,但她很满足。

母亲做好事不言说。有一年,我去吉安考试期间,抽空来到堂哥的家中。那时,大伯患重病,还在调养阶段。大伯大娘、还有堂哥堂嫂说起我母亲的事,问我父亲的健康状况。说到动情处,大伯大娘眼睛滋润,对我说:九兰,你父母很不容易,是非常好的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大娘对金生哥说:儿呀,你真有福分,小时候,我患重病卧床不起,你骨瘦如柴,没有吃的,差点饿死。大伯接着说:是你桂秀婶婶(我母亲),主动把你抱回家喂养。那时候,五德婶婶重度营养不良,久病不起。而她的大女儿红兰,也在你婶婶家喂养。

大娘说,你们想想看,在那个物质匮乏,饥肠辘辘的艰苦岁月,一个营养欠缺,娇小瘦弱的女子,为了施救别人的孩子,而不顾自己瘦的皮包骨的亲生儿。这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么事。金凤大嫂眼里闪着泪花说:是的,你母亲这样的人,真的是很难得,叫人终生难忘。我听得一头露水,感到纳闷。心想,这事,我咋就不知道呢。堂哥看出来了,对我说,九兰,这是真的,你那时离出生还早着呢,你母亲或许没跟你说这事。我知道,大伯他们跟他儿子提此事,只要是想让他知道,做人应该懂得感恩,人要多做善事好事。

母亲是个贤淑善良、温存淳朴的女子。村庄谁家有大小事务,她都伸出真诚的援助之手;谁家没有米下锅,只要人家开口,她总是尽量帮助,绝不会让人家空手而归。即使家里米缸里的粮食所剩无几,她也要分出一些给乡亲。实在没有米,下地摘菜也要给一些人家,不会让人家失望。母亲常说:在艰难时期,人家若有办法渡过难关,谁愿意挨家逐户寻求帮扶呢?再说,有人会想到我们,说明人家信得过你,该尽力相帮才是。我和哥哥当时不能理解母亲的善举。为这个,我还埋怨过她,跟她怄过气呢!

母亲有一颗最柔软、最仁慈的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缺衣少粮,沿途乞讨的现象,不是少有的事。我们村庄位于105国道旁,依山傍水,风景独好。前来讨饭要粮,索要零花钱的人,频频光顾我们这儿。每到吃饭的时候,老有一些端着破碗,衣衫破烂,灰头土脸的流窜乞讨者前来逐户行讨。母亲究竟施舍过多少次,反正我数不清。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用午餐。门前突然站立好几位要饭的,母亲看见非得依次安顿好人家后,才肯坐下来享用很少的米粥。

寒冬的某天,全家正在吃午饭。我家门前不知道啥时候站着一个年近七旬的驼背妇女。她手里拿着破碗,嘴里叽里咕噜说些听不懂的话。母亲即刻起身,吩咐我们少吃一点,接济下人家。我听后,气不打一处来。立马说:妈妈,你说的是什么话,要施舍也得看时机,我都还没吃饱呢。父亲不吭声,立马腾出半碗饭;哥哥停住了正要夹菜的筷子。母亲不顾我的反对,依然“我行我素”,果断履行她的“热心”义务。我知道,母亲那一餐只吃了几口,剩下的全给我填饱肚子了。完了,我脱口而出:活该,你这叫自讨苦吃!我话一出口,立刻遭到父亲的严厉批评。

母亲乐善好施,富有同情心。平时母亲很宠爱我,我说什么,她一般都会依从。可是她明明清楚咱家过得很清苦,硬要逞强去慷慨解囊,无私接济别人。我跟她发脾气,与她理论,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疏导我,倍加关爱我。可那一次,我对母亲的做法异常反感,哥哥也赞成我的观点。事情过去大至半个月,母亲见我玩得兴高采烈,满心欢喜之际,便走过来轻轻对我说:兰儿,我还是要对你说明上次我救济的那件事。我说,悉听尊便!母亲用手抚摸我的头,温柔的对我说:兰儿,那天来乞讨的大娘,是从自安徽那边过来的。人家那边洪灾闹饥荒,无数家庭颗粒无收,不少人活活饿死。你恐怕不知道,她走了那么远的路,碗里还是空空的,难道我忍心让她饿昏不成。我听后无言以对,点头默认。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只要见到贫困的及老弱病残的,不是给人家盛饭夹菜,就是给人家口粮零花钱,尽其所能。

母亲富有诚心,勇于担当责任。有一次,年幼的我,高烧一直不退,导致重度肺炎,呼吸衰竭。父亲那时在从事社教,通讯设施不好,母亲没法同父亲联系上。半夜三更,母亲拿出看家本领,十八般武艺全部搬上。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土方法帮我擦浴,煎芦根水,熬制清热降温的中草药;见成效不大,她心急如焚,强忍泪水,抱着我朝医院奔去。我这一病非常严重,并发症紧随而至。有本族长辈说,我端庄面善,心地纯净,但命运多舛,生命脆弱,需倍加养。否则会半途夭折,另投其主。母亲见我整天病怏怏的样子,心如刀割,恨不得将我的病全部给她。她说宁可自己生病,也不能让她的宝贝女儿有任何的不适。

母亲内秀真诚,凡事不愿落后。她说日子是要经营谋划过,不能邋遢窝囊。她将生活看成是柔软而厚实的质地,每个人都有其复杂而单纯的一面。何去何从,任由自己把握。她像一台超负荷转动的机器,每天忙家务,干农活,夜里边做针线活,边看护我。母亲常常怀着愧疚的心说,我的疳积(营养不良),生长迟缓,都是由于她的失职导致的。我的出生在父母看来,简直是上苍赐给的珍贵礼物,所以我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和闪失。我的小学时光很多都是在家里,学校,医院,三点一线上度过的。我在父母的悉心关照下,疾病很快治愈。体质虚弱的我,直到小学毕业,终于有了全面的改观,身体也健康起来了。这与父亲的的中草药的调理,母亲的竭尽全力是分不开的。

母亲的言行始终感动着我。所有的农活,母亲样样拿得下,细活也是她的拿手绝活。分田到户前,母亲年年是生产队的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县市的劳动能手。母亲作为万安县农村优秀技能标兵,去井冈山作过思想汇报呢。年纪大了的她,即使身体每况愈下,她依然忙活劳碌不得空闲。她被当地村民称为品格高尚,仁爱贤淑,开明豁达的好女人。她的坚韧和善意,她的品行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鼓励和启发很多年轻人的思维。

母亲走的那段时间,我心神俱焚、悲痛欲绝,时常以泪洗面、整夜无眠。心底总有一股难以言状的苦楚与辛酸,充斥我的大脑。那种悲恸与无奈,覆盖及困扰z着我。母亲的身影萦绕在我的周围,植入我的心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天底下普遍劳动人民的缩影,干练大度,温婉热心勤劳质朴,勇敢执着。

我的母亲随笔3

如果非要我给母亲画一幅像,我一定会如实地画下她的外貌,一个在人流中常常被隐没的娇小身躯,远远看去,走路微微有点不自然,但你认真的欣赏她,会看到她谦逊和善清秀的面容中,透着一股子倔强。这就是我的妈妈,我要画出她的心,一颗比天高,比钢坚硬的心。

或许,可以这样说,母亲是我除了伤残的乞丐看到过的最不幸的人。那个年代,外婆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可又怀上了母亲,因为生活困难,到医院打胎,手术没有成功,却给母亲少了一块骨头,母亲打娘胎出来,左脚残疾,直到她小学四年级家庭条件好些了,才到医院做了矫型手术。母亲杵了三年的拐杖练习走路,又用了三年甩脱拐杖。母亲从来没有怨过外婆,她很爱她,一如我爱我的母亲。命运总爱跟母亲开玩笑,2008年512大地震,夜宿野地,母亲因为下雨地滑,左脚掌再次骨折。我和父亲从外地赶到医院去看她,她的左脚熏制一种味道怪异的中药,旁边放着石膏板,母亲笑嘻嘻的说:“锻炼你们的机会来了,你们可要天天给我做饭哦!”其实母亲在家歇不住,杵着拐杖依然要给我们做饭。当时绵竹有一个援建医院,需要区域管道提供及施工,找到母亲的建材门市。母亲硬是拖着石膏腿上工地看现场,进行现场布置安排。那个月,我看到母亲随时电话不断,随时在电脑上写写算算。

如今的母亲,虽然依然是那样娇弱,但她走路的步伐已经非常坚实。

作为一个这样的人,她也曾感到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多少个雨夜里,她说,自己曾躲在被子里撕心裂肺地哭泣。高中时,她写的一手好文章,是班上的文学才女,有那么一点高心气,也是一意孤行,一心只报考川大。学校老师给她提出建议,一是她身体不适合,二是她学业成绩还有点差距,于是她赌气放弃了高考。

可是,谁的青春没有自负过?谁的青春没有叛逆过?

在此之后,倔强的母亲自己学着卤制五香食品。每天五点就到冻库去批发兔头,鸡翅,鸭掌,上午清洗腌制,下午开始卤煮,基本上下午六点就开始骑车给头天联系好的商家送货,送到8点钟左右,剩下的自己在夜市去卖,天天忙到深夜。她的货供到了至今都还在营业的德阳吉星烧烤城,那次去吃饭,那里的老板还夸我母亲做的食品棒。她那双小时候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的手,每天都被兔牙硌的伤痕累累,似一鞭鞭地被抽打着外婆的心,外婆竭力反对,这份工作干了两个多月,虽然也挣了钱,但母亲不得不放弃了。

人的长大,似乎就在一瞬间。外婆被查出了晚期胃癌,对于青春年少的母亲,喷涌的眼泪让她懂得了珍惜和感恩,也突然间明白了自己放弃大学的愚蠢。外婆缠卧病榻6个月,母亲倾力伺候,尽心尽力,命运没有给母亲网开一面,还是带走了外婆。外婆的离去更加坚定了母亲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于是她又开始了努力学习,用了两年时间拿到了中文文秘大专文凭和财务会计大专文凭,她对我说:“拿到文凭的那个初夏,我明白了自己的路应该往哪儿走!”

她拒绝了舅舅给她找的出纳工作,自己开启了一个建材门市部。每天她骑着自行车一个个跑工地,上门推销产品。因为她勤奋,踏实,诚恳,认真,价格公道,客户渐渐认可了她。有些客户建议母亲把售后安装服务也一起搞上去,既可以稳定客户需求,又可以提高利润率。母亲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又自己开始学习识图,预决算,做工程资料,学习项目管理,组建安装队。2002年母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同时背负了50万的贷款。听父亲说,母亲怀着我时,基本上没有休息过一天,就在我出生的前一天还跑二重厂收款。

如今的母亲,常常一脸骄傲,坐在她的车上,她会带我去看看她曾经建设过的工程。她会兴奋的指着那座工厂,那条道路,那个学校,告诉我那里的管网都是她的队伍建设的。我望着她娇小的身躯,依稀看到她工作到深夜的背影,看到她清晨有点一瘸一拐的走在凸凹不平的工地上,我想我的母亲,她有一颗多么强大的心啊!

或许,我们的家是有一个多劫的命运吧!但母亲那骨子里的坚强是永远难以言喻的,这份坚强就是母亲人生的盾牌;亦或许,人总是应该怀抱一点希望的,万一它实现了呢?所以,像母亲那样的人总有一天会成功!

清晨,我又被《致爱丽丝》的钢琴曲唤醒,这是母亲最爱的一首曲子,我的母亲,正在厨房里做着一家人的爱心早餐……

我的母亲随笔4

春天真的来了,前几天看见的满树红玉兰花苞在晒足了太阳后懒洋洋地张开了诱人的花瓣,那鲜艳欲滴的花儿颤悠悠的,蜜一样甜的红仿佛下一秒就要从最娇嫩的瓣尖滑落,发出诱人心弦的声音。

我的母亲就是一个像红玉兰花一样的女人。

她绝对不是一般中年妇女的模样,那样很庸俗,显得很沧桑。我的母亲是一个爱漂亮的女人,高雅的漂亮,她喜欢印有大朵鲜艳花朵的裙子,喜欢奶白或正黑的蕾丝;喜欢碎花又妖娆的纱衣,喜欢精致又略带不羁的豹纹……毫无疑问,这些穿戴在她的身上,没有显出一丝的不合适。我说的是大实话,她喜欢那些细碎地从手上流过的项链和手镯,她乐意收集它们;她喜欢那些很有品味的小鞋,她的脚,像洋娃娃的一般小巧细致,三十三码。

她讨厌香水,因为香水显得不真实,可是我却喜欢她身上与生俱来的香味,低调又平和的味道,像春天的风佛过留下淡淡的痕迹。

一片绿色的草地上像星星撒满的璀璨的小雏菊,她们最终抵不住暖意的诱惑,一片片露出舒心的黄色。

我的母亲很像小雏菊。

我的母亲是同一年代的女人中学历比较高的人,她很内秀。她喜欢张爱玲的爱情故事,喜欢徐志摩浪漫的诗,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听着有些忧伤的音乐自己写下的像月光一样柔和的小文字……

她有着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贵族气息,好胜又坚强。。

以前有好几任老师一度认为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因为她们从来未见过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在我六岁时就被派往外地工作,经常是两三个月才能回家,对于我来说,我的母亲又是我的父亲。

她从不甘于我的落后,她认为她的女儿应该是最捧的,有时候因为贪玩,她就会气不过地揍我,可是幼时的我哪明白她那时的苦楚呢?她送我去学小提琴,去学舞蹈,去写,去下围棋,她说她相信我能做好一切,她也一直保持着这份相信,她总对我说,只要我愿意就能做好任何一样事情。我只能说,幸好我到现在还没有辜负她全部的相信。

她说,不要指望她会象别的家长一样花钱给我买一个好的前程,有能力的话就自己去奔;她说,她不会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寄托在我身上,因为她也有自己的人生。她说,她不可能让我拿着她的钱心安理得地的去享受与挥霍,有本事就自己去挣……这才是我的母亲,一个真正的、有人情味的,洒脱的女人。

窗帘被三月的风掀起,春天真的来了……

我的母亲随笔5

今天是悼念母亲去世的日子,我很悲痛,我的母亲,95岁,撒手人寰,离我而去。我的心中不断浮现母亲生前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我好像这时才真正意识到母亲的可爱与伟大。

我的母亲生于1921年。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她经历着失子、丧夫、病磨的各种痛苦。艰难的岁月,给她脸上刻下了苍老的皱纹,让她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母亲的一生是劳苦的一生?。记得母亲说过,她13岁当童养媳,命运不济,受过封建家庭非人的折磨。她曾生育一个叫风球的女孩。小风球害病,未成年不幸夭折,后来她的丈夫又害病相继去世。她过着无依无靠受人虐待的寡妇日子,直到我的父亲从部队复员,经人介绍,才与我父亲结婚,白手起家,生育了我和我的姐姐。为了养育我们成长,她勤俭持家,起早贪黑,不停地劳作。往往深更半夜起床切猪菜,纺棉花,配合父亲织土布。为了送我们姐弟上学,她一直省吃俭用,常常把家里的鸡蛋,蔬菜卖了,给我们交学费。以至让我从小学读到高中毕业。让我能成为一个幸福时代的人民教师。

母亲的一生是多病的一生。长期的饥寒劳累,母亲落下一身的疾病:心绞痛、眩头晕、长期头痛......。当时,由于家境贫寒,请不起医生,就自己找一些中草药偏方,将就着治治,即便是要服西药,也只是选择最便宜的。如长期的头痛,就凭每天几包解热止痛散,熬过了大约半个世纪。近年来,她患上老年痴呆,过去的所有疾病似乎不复存在,头不痛了,感冒也没了。但她却失去了自由。她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就只能床上,椅上,椅上,床上。她的大脑没有了正常人的思维,完完全全的糊涂了。然而,从他的胡言乱语中依然能读出他对亲人的牵挂,对身体康复、美好日子的想往。就在他去世之前的几天中,她似乎觉得自己将离开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好像并不糊涂的在叫我的乳名,让我回想起她抱我睡觉的情景。她还惊奇的唤出了她自己名字,似乎要让这个名字留在这个世界。当我喂下她最后一口糖水时,她使尽了全身的力量,艰难的吞下去,吞下去。然后他用那只冰冷干瘪的手,微微一挥,我知道,这是在向我告别。她躺在病床上,头微微偏向我,眼睛始终在看着我,眼角上流出了伤心的泪水,我用手拍拭干了她的泪,这时,我好像有很多话想对她说,可是我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很自责,很愧疚。 今天在这悲痛的时刻,我要对我娘说,娘啊,孩儿不孝,孩儿对不住您。

我的母亲能活到今天确算是个奇迹。不能不让人佩服她征服病魔的毅力,能享受天年95载,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福分。这种福分也许不是因为她前世积德,而是因为她今生的善心。

母亲是个文盲,她没读过书,但她能说会道。她爱作媒,她做媒可不是戏剧中的媒婆那种。绝不诓骗敛财,她最善于用情义去说服男女双方。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亲结义”。他自己也从不计得失,得不得报酬无所谓,成功了,她就高兴。在她看来这是成人之美,做善事、好事。确实,她做媒的影响力大,人们十分敬重她的人格。她到底牵通了多少条红线,我们没算过,就算是当时我们这地方做媒成功率最高的一位吧。

母亲自己虽然穷困,但她也经常想到更穷困的人。家里有什么东西,往往要送一点给别人,因而往往别人也常拿些什么吃的用的给母亲。

母亲与人为善,对人总是笑脸春风的。她不懂政治上的大道理,但她常对我们说“人要掴哒(结交)鬼要掴哒(结交)”。这句话一直印在我的心里。这句话虽然在重大原则问题上通不过,但在一些人们相处的小节事情中,能增加我们的忍耐能力。它让我懂得:万事和为贵,善待他人,宽容他人,同时也善待宽容了自己。

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火要空心,人要忠心。”教我不要做坏事。母亲是个迷信狂,她说做坏事会遭报应的。他教我对别人要热情,用她的话说就是“口里要出热气。”

母亲很好客,经常有她的朋友到家里来拉家常,家里虽然穷困,没什么好吃的,总是留人吃饭。而她自己到别人家去,别人叫她吃饭,她硬是不吃,总说吃过了,怕给人家添麻烦。

其实,母亲的这一切,对我的成长不无影响,她是我人生第一位启蒙老师。

母亲是可敬可亲的,母亲又是崇高伟大的。

现在,母亲永远的离我而去了,但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我的母亲随笔6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不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待人、做人方面,甚至是择偶,母亲都给我有形的无形的影响。这让我有勇气也有必要以此来记录我的母亲,以至于过若干年百年之后还是可以在这篇散文中来回忆母亲。所以我的这篇散文有两个意思:记录母亲,以后怀念母亲。

和母亲最近的一次相处就是令人神往的暑假,母亲在外奋斗的唯一目的便是希望我能在将来有所成就,或许这就是每个母亲心中对儿女最真挚的爱和寄托

母亲并不出众,一张平凡的不能再过平凡的脸,最给人印象的是口齿微突,短短的头发遗传了外公-稍卷,由于母亲年幼时家中贫瘠,头上长了一小块疮没钱治,以致到现在都是母亲心中的一个遗憾。母亲每次教导我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要顺其自然,不要被人欺负”,久而久之母亲的思想就开始印在我的脑海中,慢慢形成气候。

在我十三岁之前母亲都在身边,记得母亲说过一件发生在姐姐身上的事:姐姐的性格有些急躁(完全继承了母亲),有次和邻居家比自己大一岁的女孩打架,结果输了,就哭着回了家,突然,姐姐看到母亲在家就说了句:“恩妈1,原来你在家啊!”说着便在门后拿着棍子去了邻居家。这便是亲人的力量,它可以让你变的高傲,变得有勇气。

刚上初中母亲便离开下了海,那时候最流行的就是下海,记得母亲走的那会儿,我和姐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哭了一下午。初一后,或许是长大了些,也开始慢慢理解了母亲的用心,母亲在外面也甚是挂念我们,于是她寻求了另一种能沟通的方法,让舅舅给家里装了一台无线电话,那时倒也是个少见的物件,于是每到周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等母亲的电话,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母亲让我开始接触了解这个社会,了解这个世界的形形色色的人。初中,母亲电话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我不要太善,直到现在我才慢慢理解了母亲的用意,我们中国有句俗语“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很实用的一句话。无论什么人对我都没有母亲对我那样考虑的周到、温暖。记得初三那年过生日时正好逢上大雨,心情有些低落,这时姨父骑着摩托车带了一大袋吃的喝的,寒冷的咽喉中说出了一句话“这是你恩妈打电话让我带来的”,姨夫简单整理了一下雨衣之后就骑着摩托车消失在了大雨中,我还没有来得及问候下。当时心里真的好像被小刀刺进了一般,幸福而又作痛。母亲就好像是一个隐身的侠士,在保护着自己,幸福又充满力量和安全。

高中之后便又是另一个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世界,紧张的学习,急促的脚步还有那教师的道道命令,让人感觉难以呼吸。母亲就好像是经历过我正在经历的种种一般,每次电话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初中那般,而是时刻教导着我说“你的自由由你自己支配,恩妈绝不会去干涉,但你要对得起自己。”母亲的话深深烙印在我的脑中,就好像是崖谷中的回音般环绕在自己的耳边。到了高二下半年,马上就要面临高三的高压、低时间,心里很是觉得压力比山还重。母亲的一通话让我顿时茫然。“峰昵,多谈几次恋爱会更好,老妈不反对你谈恋爱。”“谈恋爱”,这个词在当时的高三简直就是在秦朝的“儒家”一般,大家既想去了解却又不敢,敢想不敢言。而也正是母亲的一番话让我改变了看法,但我却觉得恋爱就应该认真对待。母亲知道后,便也是默默地多寄些生活费。我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心中女友最喜欢的标准便是短发。

现在已经是只身一人在离家更远的大学,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个矛盾体充斥的所谓学术“乌托邦”,母亲给的告诫就更简单不过“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暑假见到的母亲,再也不能和以前相比了,已经年过四十的她也已开始快速的褪去着那年轻的痕迹,随之而来的就是沧桑在脸上留下的印记,怎么掩藏还都是在。

我的母亲,就是我幸福额度的载体。

我的母亲随笔7

“母亲节”到来,特别想念母亲,细细回想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愉快与幸福的感觉从心底流淌出来。已经步入中年的我,对母亲的爱有增无减。

昨天打了两次电话找母亲,一次是提醒弟弟给母亲祝贺节日,一次是和母亲聊聊天。76岁的母亲在常熟弟弟家安度晚年,明天又是她老人家的生日,弟弟和弟媳给母亲买了新衣新鞋和蛋糕,母亲愉快地告诉我,她很开心,子女都对她孝顺!姐妹们也打电话向她祝贺节日!昨天早上我也给每个姐妹都发了祝贺节日的卡片,让这温馨的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处处有温情与关爱!向天下为子女操劳的母亲们道一声:辛苦了,母亲节快乐!

我的母亲是她六个姊妹中唯一读过书的人,她待人公正客观,极少批评子女,总是鼓励我们多读书。在那样贫困的年代,她读完中专毕业,在学校还担任过学生会主席。上山下乡,她响应号召,经历了一番艰苦岁月。和父亲结婚以后,1962年,父亲应征入伍,去浙江当了六年兵,和父亲分隔两地,她在后方孝敬祖父母,母亲勤劳敦厚,是祖父母眼里顶孝顺的儿媳妇,为赡养他们,母亲不辞劳苦。祖母也读过书,她小时候在我们家族的私塾里读书,她擅长讲历史故事,偶尔也讲母亲的事给我们听,我们还知道了母亲和叔叔是儿时的同学,知道母亲和父亲12岁定亲,18岁结婚,还知道叔叔小时候,在学校喊她嫂子,她就难为情,叔叔经常向她借文具用,后来母亲考上化工中专,叔叔竟然考进了苏州大学历史系。我们全家人都知道叔叔怕母亲,喊她老嫂子,大概皆因儿时的同学关系。我们的大家庭十分和睦。母亲是大媳妇,有自我牺牲精神。在我眼里,母亲是一个十分大气的人,祖父母对她十分信任和倚重!在祖父母临终之际,我那仁爱的母亲,衣不解带服侍老人家,她用孝道和慈悲,诠释了长房媳妇这个词!我的祖父母都活到近90高龄,才告别人世。

因子女众多,母亲虽历经艰辛,仍恪守着一个媳妇的本分,细心地照顾着祖父母,一菜一汤,都按老人的口味烹制。让他们安度晚年,乐享人生。祖母幼年丧母,是道人婆婆把她养大,所以每年的年终岁末,她都吃素两天,母亲特地为祖母做素食。祖母经常夸母亲是大好人,这让我印象深刻。母亲对邻居的孤寡老人也十分热心,家里做什么好吃的,总是盛上一碗让我们端着送过去,儿时的我,十分害怕那个黑洞洞的房子里住的两个无儿无女的老人,他们是一对夫妇,领养的侄儿在上海,他们自己做点小买卖,但年事已高,无人照顾,母亲就经常派我们去看望老人,送吃的,有时候老人想和我说话,儿时的我十恐惧,吓得撒腿就跑!回到家告诉母亲,母亲就安慰我不要害怕,下次她领着我一起去,帮老人做家务,提水,打扫清理。母亲的爱心宽广,左邻右舍有什么难处,她也总是嘘寒问暖,能帮就帮,待人以诚,颇得人缘。母亲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也竭力照顾,常常让我们给失去父亲的姨家的儿子们送吃的,如今他们都是地方的富人,提起往事,都说要是没有母亲对他们的帮助,很难想象他们孤儿寡母在那个年代不忍饥挨饿!现在即使事务繁忙,他们逢年过节也都亲自登门问候母亲,给母亲送吃的,买穿的,竭尽孝顺,送给母亲的红包也令我们望尘莫及!母亲年纪大了,有关节疼痛的毛病,但是母亲是一个慈爱有福的人,无论长辈晚辈都对她敬重有加!她的儿媳妇更是待她如亲妈,儿媳妇帮她洗衣擦背剪指甲,为她买衣买鞋,陪她吃喝拉撒!想起母亲,总是有许多的牵挂,许多的温暖,母亲的爱陪我们走过春秋冬夏!

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想起那张慈爱的笑脸,母亲啊,我想牵着您的手,陪伴您身边,正如儿时您牵着我的小手,呵护在身旁;我想给您,换上节日的盛装,如同儿时,您为我穿上花衣裳;我想抚平您的皱纹,让您拥有愉快的心情,如同您儿时为我洗脸,擦上护肤品;我想带您尝遍美味,如同您为我回家精心准备满桌佳肴!我想带您去看看世界,如同您儿时牵着我,温暖地走过大街小巷,把美丽的风景看遍!母亲啊,我还记得您拿着我的作业本,夸我写字漂亮,我在您的鼓励中成长;母亲啊,我还记得您站在路灯下,等我下自习,陪我寒来署往。成家后,我还记得每个节日,您都牵挂着我们,用浓浓的爱意为我们犒赏!亲爱的母亲,女儿祝您福寿安康,如意吉祥,节日快乐,永远幸福!

我的母亲随笔8

有一种爱,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更无法用文字写尽,作为子女的我们,都要为拥有这份爱而感到幸福。

——题记

五月的黄昏开始来得有些缓慢,天也开始变得日长夜短,这种闷热的天气,我总是有一种昏昏欲睡的 感觉,头脑也是一片空白,但是我不会忘记,在五月会有一个特殊的日子,自从五一过后我就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个月有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年一定不能再让她们提醒了”。

独自一人在异乡求学,记得大前晚,也许是因为天气闷热的原因,我独自爬上了天顶,瞭望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霎时间回忆如雪片般蹁跹淹没了眼前。那前不久在饭桌上的欢声笑语,那个一边为我夹菜一边不停絮叨的话语:多吃点,好好补补的母亲!当我回想起这些画面时,我总会在眼前流露出幸福的泪水,也许我是想家了,我想人都是这样吧,越长大越恋家!

今年为了不会忘记五月里的日子,我早早的在手机日历上打上了标记。

亲爱的妈妈,这么多年一直都想为您书写一篇短文,来感谢您的生育之恩,可是每次提起笔来,我总是毫无头绪,因为您是那么的质朴无华,任何的修饰都是显得如此的多余。但是今天的我趁着黄昏的时间决定用最简单的文字为您书写一封迟到的感谢信。

我的母亲平凡和蔼却自强自立,在她的身上总是有一种我无法学到的涵养,她总能容下生活上的事事非非,小时候她总是教诲我,女孩子要有怎样的内涵,怎样的修养,每次听完我总是使劲的点点头,这时她总会笑呵呵的用手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而我便像一只温顺的小猫,静静的依偎在她的怀里。亲爱的妈妈,我要感谢您生育之情,教导之恩。是您赋予我生命,是您让小小琪从懵懂无知变得知书达礼。

我的母亲随笔9

梦里,满身的皱褶和一头白发,总是碰触我心底的柔软,扯痛敏感的神经。思念,一触即发。由此执笔,对母亲的牵挂源源不断的涌至笔尖……父亲走了,并且带走母亲眼眸里闪烁的阳光。那日渐浑浊的眼神,显得空洞寂寥,灼痛我的心。这种灼痛感,随着母亲年老体衰,日益剧增。

听说母亲年轻时,漂亮贤惠。虽一字不识,却有一双巧手,做一手好针线。农闲之余,给张家做件衣服,李家做件裤子,总是挑灯熬夜,挣点额外的收入,贴补家用。即使在国家最艰苦的年月,母亲依旧让我们穿的暖、吃的饱。我的兄弟姐妹,在同村,同龄人中相比较,日子过得富裕快乐。母亲性情温和,是内柔外刚那种。骨子里始终流露着古训,足不出户,相夫教子。甘为淑女贤妻,却也懂得给男人二分情调,三分面子,五分付出的内涵。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柔韧,在瘦小的肩上,担负起生活的艰辛。和每一位普通的少女一样,憧憬美好的未来,同父亲创造一个爱巢。以自己理解的方式,为我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缔造一个充满阳光的未来……父亲酒后时常感慨,今生何其有幸,竟遇如此能干贤惠女子,任劳任怨,勤俭持家……母亲的观念就是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庭。百善孝为先,首先懂得孝敬老人,其次疼爱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爱惜敬重丈夫……母亲对爷爷奶奶自始至终,尽善尽孝,这也是值得父亲欣慰的事。对我们姊妹几个很疼爱,但不放纵溺爱。在教育上,尤其从思想根本入手。虽不让我们背弟子规和三字经,却始终教育我们,做人要厚道、宽容、也要有爱心,懂得感恩……记得小时候,哥哥和小朋友打架,看到小朋友的父母找来论理,母亲总是责骂哥哥,并向他们道歉。为此,哥哥有一段时间,对母亲的做法很不满,理解为胆小。可母亲认为,孩子之间玩耍,难免磕碰,没有谁对谁错之理。不能让孩子洒水,滑到大人。还是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由于母亲的这种谦逊的处世之道,在村里,落了个大好人。也由于母亲的这种性情,让我们耳濡目染,远离了那种争强好胜的个性……别看母亲身体单薄,却很能吃苦。父亲常年在外,家里只有母亲支撑。除了照顾我们姊妹几个,还要照顾上了年岁的爷爷奶奶。母亲忙完了地里,就忙家里。两点一线,日子再辛苦,也不让哥哥姐姐退学。有付出就有收获,母亲额头的汗珠,变成了碧绿的海洋。微风掀起的麦浪,舒展母亲紧缩的眉头。哥哥考上了大学,母亲欣慰地笑了。当时,母亲的笑,像极了麦田里的花。头顶飘过的光阴,悄悄窃取了母亲秀发的乌泽,满头的银丝满含着对我们的期望和祝福。

世上只有妈妈好,几乎每个人都会唱两句。这种爱,每个人都有深切的体会。母爱是伟大的,在这种爱里,蕴藏着无限的力量,可以说是无法理解的。我七岁那年,和母亲走在街上。忽然,一条狼狗向我们迎面扑来,一跃,掠过母亲的头顶。我吓得哇哇大哭,母亲急忙把我拉在身后,赤手空拳和狼狗搏斗。因为是午后,人们都在家里休息。街上没有一个人路过,母亲和狗将近决战了十几分钟,也许狼狗被母亲的眼神吓住了,尽然汪汪地叫着走了。我吓得哭喊着嗓子都哑了,但身上没有一处受伤。母亲累了,也受伤了。看到大哭的我,顾不上自己血淋淋的手指,急忙把我拉在怀里,查找我有没有受伤,并且安慰我,不怕不怕……天下的母亲都一样,对子女的爱是与生俱来的,无私的,不要求回报,我的母亲也不列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蕴藏着深沉的爱,无私的情。一句句看似唠叨的话语,捂暖备受寒冷的心,及时拯救脱离轨道的灵魂。时常拍打孩儿身上的灰尘,漂洗污渍,几万次的叮咛,天冷多加衣,走路多小心。是否饿了,是否渴了,是否冷了,是否病了,是否烦了……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事,却揪着母亲一辈子的心,无论我们走到哪儿,依旧走不出母亲挂念担心的眼神……

我们长大了,离开母亲的`庇护,走出了那个村子。可母亲依旧守候在老屋,过着寂寥辛苦的日子。总是倚在村口,时常凝望着对面那座矮矮的小山,眼眶里浸满了泪水,就像吴刚酿的槐花酒。我知道,那是母亲离不开父亲。怕走出这个村子,父亲显得孤独。为此,我常在梦里,看到老屋一天比一天破旧,母亲的咳嗽一天比一天加剧。那浓浓的草药味,时常揪着我的心……我对母亲的思念把心塞得鼓鼓的。对此,我以文字的形式抒发母亲对我的爱,还有我对母亲浓浓的思念。

念着遥远的母亲,只能将深深的思念寄托于文字,浓浓的血脉之情从笔尖流淌。月光一掠过湿湿的影子,我就知道母亲想我了。柔和的星光犹如母亲慈祥的眼神,多么温暖,多么寂寥。母亲的一切,记忆总是从夜的心海里挖掘。三寸金莲,踩痛夜的呼吸,薄薄的影子贴近地面,瘦小的脊梁撑起整个田野。日渐消瘦的手指,一次又一次摇响——关于辘轳和水井的歌谣。母亲的秀发让岁月漂白,额头沉淀着生活的沧桑。母亲用佝偻的背影将时光熬成麦穗,任我把收割的镰刀,落在母亲的身上。

如今,我就像母亲放飞的鸽子,离开了村庄。我从南方走到北方,依旧走不出母亲的目光。掬一捧思念,叠加汇成小溪,流淌在月的臂弯。我不知该用怎样的诗句,来赞美母亲。我只知道,母亲就是黑夜里的明灯,给了我希望;白昼里的太阳,给了我阳光。

我的母亲随笔10

我的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由于常年在田地里做农活,风吹日晒,肤色显黑。她的身形也有些臃肿,却并不影响她做农活时的速度,她永远都是风风火火的,做什么都是噼里啪啦,既快又好,让我很佩服。

农活做得多了,手里的茧就层层叠叠,旧茧未脱,新茧就开始替换旧茧,伸手触摸,犹如老树皮,粗糙的很。我没有见过母亲年轻时的样子,但她自己说,她十几岁时就是田间地头做农活的好手,甚至还是家里的一个实打实的劳力。她是吃苦的命,这是她自己说的。

母亲一生为家庭操心,也为我操心,我十七岁时因病住过一次院,而那时正是夏季农忙最累时。住院时母亲天天都会来医院看望一下我,给我送点吃的,陪我说一会话,然后又匆匆坐车回家做事。

这天,中午之后天色就开始阴沉,渐渐风变大了,刮得窗外的树一阵乱摇,好像马上就会折断。大致到了三点钟左右,几声雷鸣后,就开始下起了暴雨,天色黑得可怕,只有闪电亮起时,才能看见外面的世界。

我想着母亲大概不会来了吧,这么大的风雨,家里又正是农忙的时候,她也脱不开身。

正在胡思乱想时,远远的,听见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了——分明是朝着我的病房来了。

我没有想到会是母亲。

门“呼”的一下打开了,真的是她。她一手握着把伞,一手提着一个黑色塑料袋,笑眯眯的看着我。

我眼眶一热,脱口而出:“妈!”

她走了进来,把门轻轻关上,走到我床前时甩了甩伞上的水珠,嘴里问着:“儿子,好点了吗?”

“好多了。”

母亲的头发,肩膀,裤腿大部分地方都淋湿了。我真是不知道下这么大雨她还来干什么,但心里却是暖融融的,说不出来的安心。

她放好伞,把手里的黑袋子搁上床头柜,打开,掰出一根香蕉递给我:“吃吧,刚在医院门口买的。”

“你浪费这个钱干什么啊。”我还是接过香蕉,剥开皮吃了。

母亲找了把椅子:“裤子有点湿,不坐床上了。”

她把我上下一阵打量,完了才点头笑着:“气色好多了,看来过几天就可以出院。”

“我巴不得现在就走嘞。”

母亲声音一下子柔和了:“不要着急,儿子,把身体养好比什么都好。安心再住几天,到时我让你爸来接你。”

我虽然不想继续住下去,但听到她这么说,便不再坚持了,这几天家里正是一年最忙的时候,我回去不但帮不了什么忙,还要人专门照顾我,不如再呆几天吧。

窗外风雨依旧猛烈,雷声更响,仿佛有人在头顶放炮开山,震得窗户一阵乱颤,不时闪电亮起,昏暗的世界又变为白色,瞬间又陷入黑暗。

而此时这间狭小的病房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安稳,静静的,淡淡的。

母亲不时询问我的情况,我一一回答,听到好的方面,她会笑一笑。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母亲站起身,说:“儿子,我先回去了。”

“啊!现在啊。”我担心的看了看窗外。

此时风雨略微小了一些,但雷声仍然在云中隐隐的响着,令人不安。我知道母亲肯定要回去的,家里事情这么多。

“那你注意点安全。”我望着她。

“没事。”

她拿上伞,叮嘱了我几句,便往门口走去,走到门前,拉开门,回过头看着我,微笑着说道:“明天天气就会好起来的,下午我再过来。”

我心里一热,点点头,“嗯”了一声。

母亲轻轻地把门带上,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远,慢慢听不见了。我靠着床头,看着窗外已经亮起来的天空,虽然还有风,雨也没有停,但比之前小很多了,母亲回去的路会轻松许多。

前两天我回家,又赶上农忙时节,母亲一边收着谷子一边跟我说:“年纪大了啊,这两天累了一下,感觉全身疼。”

我劝她少种点田,母亲却说她本来就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人,田都不种了,那不就剩下等死了。

听到这话,我也不说什么了,只是望着她头上已经零零星星的白发,心里却是说不出来的感伤。

我的母亲随笔11

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昏暗的路灯下,雨丝在微风中斜斜地飘飞。儿子已经放假去外婆那儿,妻还在上班,路灯下仍不见她的身影。独自一人,开始着四十不惑的惆怅与郁闷,一如潮湿而郁闷的天气。不知怎的,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了那个远在乡下和我父亲生活了四十年的郁闷的母亲,于是,泪水便涌了出来。

我多次劝母亲到城里来,离开那个不太懂夫妻感情的父亲和那常对母亲斜眼呵斥的奶奶。母亲就是不来,她说,那才是她真正的家。母亲因甲状腺后遗症,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却仍坚持要开一片裁缝店。我也多次劝她到城里来开店,因为在乡下做衣服的价钱,远不如城里,整天从早到晚,为几个工钱而劳累,价值太低。她说,那里的人熟。我说,就别开店了吧,衣服太多,身体能支撑得住吗?她说,现在她还能揪(qiǔ),不能增加我们的负担。

母亲是个异常聪明的农村妇女。没有上过学校,却能认识很多常见的汉字,还能作一些简单的书写。她没有拜师学过音乐,却也能有板有眼地唱着越剧、黄梅戏。闲暇时,还能拉着那掉了漆的二胡,给我们表演一番《正月里来》(长大之后,我才知道,那叫《四季歌》)。尤其是我带着儿子回到她身边,她的二胡拉得就越动情。看着她随着节奏开合的手臂与洋溢于嘴角眉梢的笑容,我常常沉浸在家庭的温馨与安详之中,根本看不出曾经的委屈与无奈。她最擅长的当然是裁缝这一行当。哪里有什么新款的衣服,她只要看上几眼,便能依样画葫芦地做出来。更妙的是,她还能在别人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设计出别样的乡间挺时髦的服装来。因此,乡间的时髦女郎们常常从几十里以外赶来,带着渴望将布匹交给我的母亲,两三天后,又穿着新款的服装满意地穿梭于乡间的门前村畔。我有了妻后,妻便成了母亲的模特儿。什么新式的服装一出现,母亲必定首先替她的媳妇做上一件。然后妻便穿上它。在单位里,姑娘与少妇们总是诧异地问从哪里买的,并铁定地说也想买一件,然后,便惊诧于母亲的手艺,缠着妻到母亲那儿也做一件。母亲知道妻喜欢有个性的衣服,但有时还是拗不过那些软磨硬泡的劝说,做上一件与妻款式一样的服装来。因为母亲的手艺出名,二十年前,母亲的徒弟就已经突破五十人。那时,乡里的一家麻袋厂倒闭了,家里便一下子像开了工厂,收了将近二十个徒弟。客厅两排,房里也尽是踏缝纫的嗒嗒声。母亲俨然是一个教授,穿梭于嗒嗒的机声里,穿梭于银铃般的笑声里,示范、指点,充满着难有的自信与成就感。

母亲就爱做衣服这个行当,也只习惯于做衣服这个行当,家务活很不在行,烧饭、洗衣、收拾房间,远远比不上一般的家庭妇女。因此,奶奶常常将她的衣服洗净、晾干,家里的三顿,都由奶奶包办。于是,奶奶一边忙碌,一边念念叨叨。母亲稍有不是,便挤鼻子弄眼。母亲有时从集市上带回一些海货,奶奶更是大声呵斥。于是,母亲到也埋头麻利地处理这些新鲜的鱼虾。然后,在席间夹着这些海鲜往我们这些已经逐渐长大的孩子们碗里放。奶奶则斜着眼,不时地插上一句:“孩子们不长手吗!你夹了干什么!”母亲装作没听见,又夹着往奶奶碗里送。奶奶此时的嘴翘得老高,夹起母亲刚夹来的菜送到盘子里,然后悻悻地说:“我有手!”母亲默默地吃着饭,我们也默默地吃着饭,菜,专拣妈妈的海鲜。我并不是特喜欢吃海鲜,但我觉得多吃些,妈妈心里会舒服。

母亲的农活也很不在行,且干起农活来,体力不支。于是,父亲常在我的耳畔埋怨:“屋里屋外,我一个人操劳。你妈妈田里的活计一样都不做!”“妈大忙时不也做吗?再说,她白天裁了衣服来不及做,晚上还要做到很晚。可那时,你们已经睡三四个小时了!”我反驳道。“不种田,也不知饭哪有得吃!”奶奶站在灶边气呼呼地说,且脸拉得老长老长。“家里的家用都是我辛辛苦苦挣来的,就看不见她的钱,也不知她能挣几个钱!”父亲又指着家具什么的鄙夷地说。其实,我已经长大,我怎么不知道呢?父亲挣的远不如母亲,可父亲就爱面子地常常埋怨着,而我却从没有听母亲拿父亲的收入作比较。

有时,我真想与他们狠狠地吵一架,以发泄我心中的郁闷和我母亲的压抑与委屈。但我又不想看到奶奶那伤心的脸。奶奶也不容易,从与大爷爷分了家之后,我们家是一贫如洗。后来,家被日本鬼子烧得精光,只剩下藏在沟边草丛里的一个米缸。再后来那个饥荒的年代,奶奶的小儿子庚宝儿因患痢疾没有钱医治,七岁那年便夭折了。奶奶和爷爷拉扯着父亲,从四面芦苇帐网的三间茅屋到三面土墙一面砖墙的拍屋(一种用麦秸盖的,屋顶突起,造型很美的草屋),再到与我的父母亲一起树起的楼房。虽然,我家的那楼房现在已经落伍了,但在二十多年前,在我们乡可是凤毛麟角的。我从小就与奶奶睡在一起,直到十六岁那年上师范。虽说在我学习最紧张的时候,奶奶和父亲仍要我剥棉桃到深夜,只有母亲放下手中的活计代替我剥棉桃;虽说奶奶已经睡去仍舍不得那亮到半夜因我熬夜读书而耗去的四十瓦的电费,但她总是我的奶奶,毕竟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我不想看到她伤心的模样。但,我委屈了我的母亲。

母亲的辛苦,不止于手艺的繁忙,不止于家庭里受过的种种委屈。外公外婆常年生病,母亲每次从小镇上回家吃饭,总要路过,不是带点食品,就是买来药品。料理好他们后,才回家。也许是这个缘故,奶奶和父亲很有看法。母亲姐弟三个,外公外婆倾其所有,让舅舅上学,姨妈和很有天资的母亲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不知是什么原因,舅舅对外公外婆很不好,生病住院开刀还是父亲、姨妈,特别是我的母亲料理,有时我与妹妹也帮着跑前跑后,可是就迟迟不见舅舅的踪影。有一次,外公开刀,打电话到在乡政府工作的舅舅签字,他就是说工作繁忙,是我追到乡政府,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把他请到医院。幸亏外公命大福大,活到八十多岁,才将自己积攒的三千元钱留给了舅妈,撒手人寰。外公去世前,奶奶、父亲、舅舅几乎是站在同一战线上,外公去世后,奶奶、父亲也开始责备起舅舅来,小气、不孝顺,连自己在别人前的脸面都不顾。但仍然责备母亲,责备她不能及时回来吃饭,责备她辛辛苦苦服侍外公外婆,外公居然一分钱都没有留给她。但分明同情起我的母亲来。

生了甲状腺之后,我终于将父亲和奶奶召集到一块儿:“不管怎样,妈妈已经生病了。”我尽量用中性的语言阐述着家的概念,“无论是饮食还是心情,都会影响她的身体的恢复。我们远在县城。妈妈生病了,你们肩上的担子最重。她病重了,首先是你们,都不会有舒坦的日子。”奶奶沉默。父亲开口了:“放心。吃的随她。”然后,又转过脸对奶奶说:“随她。有事没事,你在她面前少罗嗦。”奶奶把脸转过去。我将父亲叫到一边:“奶奶的脾气你知道。可我也只有这一个妈妈。……”我说不下去了。“你奶奶都这么大年纪了,脾气难改呀!”“但,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呀!你不能左右家庭,谁来支撑这个家庭?”父亲点点头。

后来,母亲又要与别人合开布店,兼做服装。我劝她别辛苦,后来又想想,母亲不能静,静下来,相反烦恼会涌上心头。“只是,别太辛苦了!”“这我知道。身体不好,你们也遭罪!”

母亲开布店有一年了,生意挺红火,每天很晚才回家。但晚上回来绝不会熬夜赶衣服了,饮食上也不省,瘦肉、鱼虾、鸡蛋是家常便菜,高血压、糖尿病也得到了很好地控制,家里也常常听到了笑声。虽然也零星地听到奶奶与父亲的责怪,但基本上在背地里。父亲有时也开始纠正奶奶的言辞,奶奶也开始微笑着面对了。有时烧好的鱼肉,还让母亲端上一碗捎给外婆。

一次,大概是中秋节吧,我们回到了老家。我和妻已经准备休息,母亲走了过来,拿出了厚厚的一叠钞票:“这是一千块钱。我今年的收入不错。你们买房子还欠钱,我又不能给你们去烧饭。这钱就算我给你们请保姆吧。”

“不!不!这样可不行。你身体不好,还要吃药。我们收入还不错,用不着你再操心!”我连忙坐了起来。

“吃药的钱我足够了,反正有多少将来都是你们的。”母亲转身走了。

望着母亲的背影,我一阵辛酸……

窗外,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昏暗的路灯下,妻已经回来了,心里一阵欣喜。

时尚动态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视电影
音乐资讯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