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溝通是一種情緒管理

溝通是一種情緒管理

來源:時尚冬    閲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溝通是一種情緒管理,情緒是多變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影響我們情緒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我們怎麼去控制情緒的發展,以下了解溝通是一種情緒管理。

溝通是一種情緒管理1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説:假如人際溝通能力也是和糖、咖啡一樣的商品,我願意付出比任何東西都高昂的價格購買這種能力。

深以為然。

有效地溝通,是和諧人際關係的基本要素。

想做好溝通,就要學會傾聽,做好情緒管理,有效解決矛盾。

溝通,是學會傾聽

《春秋》有言: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

帶着私心去聽問題,就會變成聾子,帶着私心去思考問題,就會使心狂沒有準則。

有效地傾聽,是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關鍵。

雅各在聖經裏寫道: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説”。

當我們與別人建立交流和溝通的時候,首先要學會傾聽。

美國主持人林克萊特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你長大後想要當甚麼呀?”

小朋友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着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

小朋友答:“我會先告訴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

現場觀眾鬨堂大笑,林克萊特繼續看着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沒想到,孩子熱淚奪眶而出。

於是林克萊特問:“為什麼要這麼做?”

小孩真摯地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非暴力溝通》中有句話:真正的傾聽,是放下自己心中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地去體會他人。

普通的溝通者只聽自己認為重要的信息,而真正厲害的溝通者會全身心地聆聽,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來聽訴説者的言辭,還需要一個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對方在談話過程中,所表達的言語信息和情感傳遞。

它體現了你的教養,展現了你的素質,也能讓你準確快速地瞭解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

有效的溝通是懂得傾聽別人,並給予尊重,別人表達的時候,不隨意否定別人,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溝通是一種情緒管理

溝通,是情緒管理

人人都會產生情緒,但並非人人都能管理情緒。

不同的情緒,會導致不同的溝通的結果。

有句話説的好:好的情緒,溝通的效果會事半功倍,壞的情緒,溝通的效果是製造麻煩。

電影《搜索》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都市白領葉藍秋,意外查出淋【巴】癌晚期。

當天在公交車上,因沉浸在恐懼中情緒低落,拒絕給車上的老大爺讓座,並説了句氣話:要坐,坐這兒(她的大腿)。

這一過程,恰好被電視台實習記者用手機拍個正着,此舉被惡意放大,一經發布便引起眾議,網友集體討伐葉藍秋道德淪喪。

她的老闆借給她100萬,也被誤會並冠以“小三”之名。

最終因未讓座而引發蝴蝶效應般的網絡暴力,讓她不堪重負,選擇了自殺。

拿破崙説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高品質的溝通,應把注意力放在結果上,而不是情緒上,溝通應該從心開始。

夫妻之間做不好情緒管理,會變成吵架甚至動手。

家人之間做不好情緒管理,會心態崩潰產生矛盾。

朋友之間做不好情緒管理,會情感疏離產生隔閡。

情緒不好,心裏話會説不出來,真心話也聽不進去,表達的內容往往會被扭曲和誤解。

管理情緒首先要在情緒來時,對情緒有覺察,然後識別它,再使用技巧去控制它。

與人溝通,百分之七十是情緒,百分之三十是內容。做好情緒管理,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與人交往。

溝通,是成年人的社交必備技能,管理情緒,是成年人的必修課。

溝通,是解決矛盾

《水滸傳》中有句話: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世事都有前因後果。

如果兩個人之間出了問題,一定要及時溝通。

一個不問,一個不説,再熟悉的人,也會漸漸變得陌生,再深的感情,也會漸漸變得疏離。

人和人相處,難免會發生誤會,產生矛盾。解決掉矛盾,皆大歡喜;解決不了矛盾,有時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

而解決矛盾,最重要的是懂得溝通的重要性。

王小波曾説:一味的勇猛精進,不見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靜思索,倒更能解決問題。

獅子和老虎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衝突,到最後,兩敗俱傷。

獅子快要斷氣時,對老虎説:“如果不是你非要搶我的地盤,我們也不會弄成現在這樣。”

老虎吃驚地説:“我從未想過要搶你的地盤,我一直以為是你要侵略我。”

人和人相處,最致命是彼此不溝通,卻隨意猜測對方所想,致使兩個人產生分歧,越走越遠,直到無法挽回。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羣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

卡耐基:如果你是對的,就要試着温和地、技巧地讓對方同意你;如果你錯了,就要迅速而熱誠地承認。這要比為自己爭辯有效和有趣得多。

溝通既是人際的交流,也是感情的交流,更是消除誤會,解決矛盾的有效途徑。

▽缺乏溝通的家庭是不幸福的,缺乏溝通的友情是不長久的。

有人説:最理想的關係,是氣質上互相傾慕,心靈上互相溝通,世界觀上互相合拍。

願每一個人生活中都有這樣的親朋好友,如果沒有,願你做一個這樣的人。

溝通是一種情緒管理2

學會積極的情緒管理

1、情緒是健康的主要殺手

在危害人體健康的因素中,5%來自於意外傷害,指突發事件,15%來自於長期過勞、不合理飲食、過度房事和外感。外感,指外環境感染,包括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環境對身體的六種致病源,稱為“六淫”。因為它是從外部對身體進行感染的,所以叫外感“六淫”。病因中還有80%來自於情緒、情感,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稱為七種情志,因為他們是從身體內部對身體進行傷害的,所以叫做“七情”內傷。那麼七情到底是怎樣內傷身體的呢?

2、情緒對健康的具體影響

當外來刺激過於強烈或持續過久,超過了正常的活動範圍,便可形成七情內傷。七情致病常與人的個性有關。人、事、環境是動因,不同個性的人對此動因的反應不同,對內臟的影響也就不同。

喜則氣緩----過度喜樂、心氣弛緩、心神不安、精神渙散、思想不集中,導致心氣虛、心神受傷,歸結為喜傷心。(如:樂極生悲)

怒則氣上----大怒不止,導致肝氣上逆,血隨氣湧,面紅發直,(面紅耳赤、怒髮衝冠)此時頭髮蒙、易衝動,歸結為怒傷肝。

思則氣結----思慮過度,氣機鬱結,脾胃運化不暢,出現胃脹、腹脹、食慾不振。另外,過度思慮,暗耗精血、血不養心、出現失眠多夢。因此,歸結為思傷脾。

憂、悲則氣消----如果長期過度憂愁、抑鬱或悶悶不樂,肺氣閉塞不暢。表現為神疲乏力。如過度悲哀,耗傷肺氣、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歸結為悲傷肺。

恐則氣下----過度受驚嚇或恐懼,腎氣下卻、二便失禁、驚慌失措、説話顛三倒四。歸結為恐傷腎。

從以上可以看出,無論是哪種不良情緒,只要持續過久,首先傷到氣,於是出現氣虛、氣陷、氣滯、氣逆等症狀,而氣運血走,接下來傷血,出現血虛、血瘀、血熱、血寒症狀。這時,表現出各種生理功能紊亂狀態。如果這種狀態發展下去,血養五臟,最終導致臟腑器質性病變。可見,情緒對我們健康有多大的影響呀!那麼,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

溝通是一種情緒管理 第2張

3、面對現實 學會積極的情緒管理

措施一 為了健康改善性格

性格內向、遇事愛發愁、不自信、凡事愛往壞處想、愛自責、自罪的人容易導致抑鬱。爭強好勝、事事追求完美的人容易形成強迫。做事優柔寡斷、常為一點小事難以做出選擇,並擔心未來的人容易形成焦慮。高傲自大、無視一切的人容易形成狂躁。常言道: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改變性格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你想想,情緒與人的性格有關,又直接影響人的健康,所以為了自己的健康,也要調控情緒,要調控情緒,必然要改善性格。雖然改善性格伴隨着痛苦的磨礪,但換來的'卻是身體的健康。反之,將付出代價更加痛苦。改善性格的唯一途徑是多讀書、善思考、常自省,把外界正性的經驗內化到自己的經驗系統中去,促進自我的人格完善,把自己的生命過程視為一個不斷變化流動的過程。

措施二 不斷矯正自己價值觀中的負性成份

張三和李四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張三能力強,完成了主要部分。這時,李四就想:他是在逞強、在搶功。為什麼李四會這樣想呢?就是因為他價值觀中有負性成分,驅使他自動產生這種負性想法。而負性想法又會引發負性情緒:嫉妒、生氣、鬱悶,接下來產生負性行為:找茬爭吵、拆台等等。

從這裏可以看出:只要價值觀中有負性成分存在,就會產生負性自動想法,接着出現負性情緒和行為,最終影響健康。因此,價值觀決定了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又決定了情緒和行為方式。由此可見,矯正價值觀中負性成分是多麼重要。

措施三 分清主次,緩解工作壓力

都知道:三角形面積一定時,底邊越長,高越短。底邊相當於每天的工作數量,高相當於工作質量。如果你每天的工作項目越多,質量就很難保證。可是確實工作太多怎麼辦呢?你可把這些工作按重要程度簡單排序,有保有舍。如果遇到難以選擇的問題時,可做一下利弊分析,最後做作出決斷。

措施四 保持適當距離,緩解人際關係壓力

人與人之間多遠距離為最好,多遠舒服多遠好。這句話適用於任何人,包括孩子、愛人、父母、兄弟姐妹。對孩子過分的“愛”就是害,對老人過分的“孝”也是害。怎樣把握舒服的距離呢?憑自己的感覺,如在一起雙方都感覺舒心愉快就是最好的距離。待人處事要學會屁股坐在理性上,一手握住感性,一手握住悟性。沒有感性,生活刻板缺乏質量;沒有理性,遇事容易衝動;沒有悟性,難以超越自我解決難題。

措施五 別把事兒當“事兒”就能避免焦慮

本來是件平常事,非把它誇大,早早就開始做思想準備,總擔心會出現漏洞,就是把事兒當“事兒”了,強化它了。當你越關注某種困難,這種困難越易被強化。你就越對它束手無策。(仇海榮)

溝通是一種情緒管理3

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情緒對於個體來講,是具有保護意義的,每種情緒都承擔了相應的功能,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比如當我們感覺憤怒的時候,憤怒情緒是在提醒我們拒絕或者遠離傷害性體驗;當我們快樂的時候,快樂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安全的關係;當我們悲傷的時候,提示我們內心的某些痛苦需要一個安全的釋放通道,等等。所以,情緒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有破壞性的是我們拒絕情緒所傳達的需求,或者對情緒不恰當的管理方式。

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情緒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比如一個孩子如果從一出生,人格特質中就具有易於滿足的特質,ta在與養育者的互動中,可能就會很容易出現滿足的狀態,而養育者在養育這個孩子的過程就會比較容易獲得滿足,從而養育者就會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與嬰兒的互動中來,嬰兒就會從這些互動中獲得進一步的滿足,這個滿足可能會吸引照顧者將更多的精力投注到ta的身上。

因此,嬰兒與養育者之間就會形成良性互動。嬰兒在這樣的養育條件下,就有機會積累更多安全的,積極的情緒體驗,這些體驗也會幫助ta發展對關係的信任,有助於ta成人之後,在社會上具有更好的適應性,發展更好的人際關係,更多調動出自己的潛能,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

而一個孩子如果出生時就具有難養特質,可能就會使養育者在養育過程中變得非常焦慮,這些焦慮同樣會被孩子感受到,而當一個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焦慮時,ta的內在世界可能就會變得非常恐懼,甚至是混亂。因為作為一個如此柔弱的孩子,ta還不具備代謝這些焦慮的功能,ta需要藉助於養育者對這些焦慮的容納能力來釋放掉壓力。

容納是指這樣一個過程:孩子的各種焦慮表現出來,父母作為一個容器接收了這些情緒,但是這些情緒在父母的身體裏進行了過濾,變得不那麼具有傷害性,孩子在父母身上感受到父母可以很坦然的處理這些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控制時,就會感受到安全。

比如當孩子受傷時,孩子會害怕,如果父母很鎮靜,孩子就會覺得不必怕。而此時如果養育者也處於焦慮狀態,則孩子的內在安全體驗就會受阻,這種情況的發生甚至會影響到孩子人格的健康發展。

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內部處理情緒壓力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孩子就是從這些感受中學到如何應對壓力的,孩子成長中感受到的這些內容,也成為ta將來獨自面對壓力時的模版和資源庫。

溝通是一種情緒管理 第3張

情緒的表達方式從低級到高級有幾個層次。

第一級:軀體表達。

現在大家都知道很多疾病是身心疾病,癌症,高血壓,胃潰瘍、免疫系統的疾病,等等。為什麼明明是身體上的疾病,卻説它跟心理沾了邊了呢?因為這些疾病背後,是無法表達情緒的壓力在做怪。當情緒不能得以表達時,它並不是就此消失了,而是成為各種壓力積存在身體裏,對身體器官進行攻擊,最終以疾病的方式表達出來,心理學上將這種情況叫做軀體化。

第二級:行為表達。

比如一個人氣急了拿起杯子來就摔了,這就是用行為在表達情緒。行為表達比身體表達要成熟一些,因為當用行為表達情緒時,當事人是可以感受到情緒的,而用軀體表達時,當事人有時根本無法清晰的感受那些情緒的存在。

常常用行為表達情緒的人,在生活中也會承受各種破壞性的結果,比如人際關係變得很緊張,因為ta無法清晰描述自己的情緒,所以別人也不能很好的理解ta,這會讓ta更難以感受和述説自己的情緒,也就難以獲得理解和幫助,慢慢的與周圍人的關係就會被破壞,周圍人也會感覺很受傷。

第三級:語言表達。

這是相對成熟的表達方式。我們能用語言清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至少經歷了感受情緒,評估關係的安全度,組織語言表達等等內在心理過程,所以,用語言表達出情緒,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無法用語言表達,是因為對於關係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寧願忍着也不能表達,而忍的結果,要麼傷害自己,要麼因為暴發而傷害對方。

動力性(精神分析)心理諮詢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求助者發展用語言表達的能力,因為一旦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壓力釋放掉,就不必用行動去表達,也不必傷害到身體了。

溝通是一種情緒管理 第4張

第四級:象徵性表達。

這是很成熟的一種表達方式,比如大地震中失去家園的孩子,用積木不斷搭起一座房子,推倒,再重新搭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在用象徵性的方式表達對於家園失去與重建的種種感受。順便説一句,遊戲對於孩子發展健康人格是非常有意義的。

當我們對情緒的功能瞭解越多後,我們需要讓自己發展的是體驗情緒,理解情緒的能力,當我們對情緒越熟悉,理解越豐富時,我們對情緒的管理能力才越強。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還來自我們內部對自己對他人的態度,我們越有能力愛自己就越有能力愛他人,當我們的人格中有足夠多對生命的接納與尊重時,我們也就有能力選擇更好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緒。

在社會生活中,一方面我們需學習各種社會規範,幫助我們更好的適應社會,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發展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學習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來發展建設性的人際關係。

可以試着採用一些簡單的小竅門:

在人際關係中,聽,比説重要,要關注在話語背後的情緒訴求,才能不被字面意思所擾。而且,共情性的聽,本身就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在人際關係中,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避免情緒化的處理事情,從而把事情越搞越糟糕。

當情緒即將失控時,先對自己叫停,數上十個數字之後再開口,往往情緒的傷害性就沒有那麼大了。

試着直接表達,而不是試圖嘗試自己什麼都不用説對方就能明白,這樣的期待只能帶來對雙方的挫敗。

最最重要的,成長自己的人格,當一個人的人格越健康時,就越有能力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做真實的自己。當一個人越真實面對自己時,與他人的關係會越輕鬆。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