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早產寶寶追趕對照表

早產寶寶追趕對照表

來源:時尚冬    閲讀: 4.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產寶寶追趕對照表,早產兒顧名思義就是沒有滿10個月就出生的寶寶,它們在成長過程中的任務就是要快速趕超同齡,但是很多家長不清楚身高標準,下面來看看早產寶寶追趕對照表。

早產寶寶追趕對照表1

早產兒因為在母胎髮育不足,所以在出生後身體發育生長速度也比較緩慢;而且早產的男寶寶和女寶寶因為身體特質的不同,所以身高的生長規律也是不同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早產男寶寶的身高標準,一般早產兒出生之後身高不一,在母乳餵養的前提下,早產兒在出生前3個月內,每個月身高應該增長3.5-5.5公分;

在4-6個月裏會每月增長6.5-8公分左右,這個時候是早產兒身體極速發育的時期,身高生長比較快,一定要保證營養供給充足。

寶寶在6個月之後因為身體營養的需要會停掉母乳,轉而喝營養價值更好的早產兒配方奶粉,因此在6-12月內,早產兒男寶寶身高會以每個月7-9公分的速度生長,以達到快速趕超同齡的目的。

早產寶寶追趕對照表

在12個月後,早產兒寶寶基本可以趕上同齡的發育狀態,身體會恢復到正常發育水平,身高平均每月增加4-6.5公分不等。

女寶寶和男寶寶不同,早產兒女寶寶因為生來會比男寶寶的身高短上1-1.5公分;在後期發育的時候身高在3-5個月的時候是高峯期,在1歲以後身高也會明顯增加。

早產兒女寶寶在出生前兩個月內身高每個月會增長3-5公分,在3-5個月內身高會以每月4.5-6.5公分的速度生長;在6-12個月基本是每個月增長3.5-5公分,在1歲以後身體發育才步入趕超同齡速度,每個月會達到增長6-8公分,直至完全趕上同齡身高增長。

其實早產兒寶寶的身高增長影響因素很多,一般早產兒在新生兒階段以母乳餵養身高增長的比較快,如果媽媽母乳不足,那麼早產兒寶寶身高增長沒有那麼快。還有早產兒選擇的配方奶粉也是決定寶寶身體增高的重要元素。

早產兒寶寶身高增長的全數規律和模式都已經介紹給家長了,但是就像現實生活中那樣,早產兒身高增長受很多條件影響,家長也不能完全依賴標準身高對照表,只要身高在正常範圍內、早產寶寶健康,媽媽不必過於對身高耿耿於懷。

早產寶寶追趕對照表2

1、家長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矯正月齡,用頭圍、體重、身長這三項指標來進行檢測寶寶的發育速度正不正常。在出院後,按時回到醫院進行復查,觀察寶寶對外界的反應,如聲音動作等。十個月後,練習寶寶的爬行和協調能力。

2、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合理的飲食。依據科學的方法給寶寶進行補充營養。對於早產寶寶,母乳的營養無法滿足發育需求。可以添加含有各種營養物質的母乳強化劑,給寶寶合理的喂下。

3、早產寶寶體温調節容易不穩定,看護時要特別注意温度調節,室內温度最好保持在24℃—28℃。給寶寶一個合理舒適的環境。

此外,運動能促進早產寶寶的正常發育。在出生後,可以讓寶寶多練習抬頭,訓練俯身;當寶寶4個月時,可以練習翻身、坐;寶寶6個月時,訓練爬行;12個月時,開始學習站立。

早產寶寶追趕對照表 第2張

早產兒比足月寶寶更易出現發育遲緩

醫學上將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

隨着高齡產婦的增多,早產兒出生比例增多,有數據顯示,國內早產兒出生率為7-15%(2018),相較於足月兒,早產兒由於各器官發育不成熟,更容易出現呼吸問題、消化問題、嚴重感染、凝血功能障礙、顱內出血、腦損傷等各種危重病變。

醫生介紹,與足月兒相比,早產寶寶除了在體格上能明顯看出差距,早產寶寶個頭小一點,其次很明顯的就是運動發育上的差異。

很多早產寶寶會出現更晚學會抬頭、翻身、學説話等表現,但面對這些神經心理髮育上存在的問題,不少家長抱着“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的心態,忽視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早產兒發育遲滯。

因此,早產兒會需要一段時間來追趕上足月寶寶的生長髮育,又稱“追趕性生長”。醫生介紹,對於出生時孕周≤28周的早產兒,追趕性生長建議在3歲內完成;

對於出生時孕周>28周的早產兒,追趕性生長建議在2歲內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僅要特別關注早產兒的體格成長,也要關注早產兒的腦部發育,全方位評估早產寶寶發育情況。

早產寶寶追趕對照表3

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發育監測手段

除了利用早產兒生長曲線評估寶寶發育情況,早產兒出生後的定期隨訪與生長髮育評估同樣重要。

醫生介紹,因過早出生,早產兒中樞系統發育不成熟、神經功能發育延遲,如果沒有專業機構的隨訪評估,發育延遲沒有得到及早干預糾正,這些寶寶往往容易出現發育遲緩,例如:感覺統合失調、精神運動發育遲緩、智力較低、學習能力差、不愛與人交往等情況。

因此,動態地監測,及時干預有助於早產兒寶寶更好地完成追趕性生長。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和篩查目的,用到的監測方式和評估手段也不盡相同:

1、嬰兒運動表現測試(TIMP)

適用於胎齡34周至矯正年齡4個月的嬰兒,是重點針對具有高危因素的早產兒和腦損傷高危嬰兒,對嬰兒早期的姿勢和運動進行評估,以篩查出異常嬰兒的一個工具。

2、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NBNA)

對生後糾正月齡一個月內的.新生兒進行神經行為評估,主要用於新生兒腦損傷的早期識別。

全身運動質量評估(GMs)

是兒童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的早期診斷的有效手段,是目前國際上推薦的預測5個月以下嬰幼兒腦癱的最佳臨牀工具之一,對高危兒早期干預具有指導意義。

早產寶寶追趕對照表 第3張

3、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AIMS)

適用於0~18個月的嬰幼兒,可識別存在運動發育遲緩危險或有可疑異常模式,需要進行干預治療的嬰兒;也用於正常運動發育監測,評估因發育成熟或干預治療所帶來的運動技能變化。

4、Peab0dy運動評估量表(PDMS-2)

適用於出生至5歲11個月的兒童,可以評估小兒相對於同齡兒的運動能力,並確定小兒粗大運動、精細運動能力是否存在相對地分離,也可以評估小兒的進步情況。

5、0~6歲兒童神經心理髮育量表

適用於0~6歲的兒童,從大運動、精細動作、認知水平、語言以及社交行為5個能區評價孩子的發育商和智齡,早期甄別發育偏離、延遲及發育不均衡。

6、蓋塞爾發展量表

適用於0~6歲的兒童,包括適應性、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個人-社會5個能區,以正常的行為模式為標準,鑑定觀察到的行為模式是否存在異常,為觀察和評價兒童行為的發展進程提供標準化步驟。

7、ASQ-3

篩查1-66個月兒童的綜合發育狀況,包括溝通、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解決問題及個人-社會5個能區。

8、ASQ:SE-2

篩查1-72個月兒童的社會-情緒行為的發展狀況,包括自我調控、依從性、社會-溝通、適應功能、自主性、情感和人際互動7個能區。

醫生提醒,通過定期評估,及時掌握寶寶的發育情況,如有異常,及早進行早期干預,讓早產兒能夠順利完成追趕性生長,彎道超車趕上甚至超過同齡人。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