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 > 孩子戀物是種病嗎

孩子戀物是種病嗎

來源:時尚冬    閲讀: 8.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戀物是種病嗎

其實孩子正常的“戀物”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心理需求

它的表現之一,就是對皮膚和身體接觸的需要。

所謂“皮膚飢渴”,就是説,人存在着身體接觸的需要,尤其是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強烈,在舒適的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

所以,孩子會“戀”上被子、枕頭、小熊布偶這些物品。

寶寶正常的“戀物”行為並不是病態,是會隨着他的成長慢慢消失的,只要情緒、行為等方面發育正常,寶寶對物品的依戀就不是異常的。

通常多數寶寶只是在特定的時候才需要依戀物,如必須抱着枕頭或玩偶才可入睡等等。

對於這種情形,一般無需干涉,更不應生硬地制止甚至強行奪走寶寶的依戀物。

媽媽惟一需要做的就是保證寶寶依戀物的衞生,其他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另外,如果父母仔細觀察的話還會發現,通常情況下孩子“戀”上的物品,大多是柔軟的,可以擁抱的,這種柔軟温和的感覺就像是媽媽的懷抱。

這樣一種親子依戀的表現,正是對皮膚和身體接觸的需要。

一般來説,只要寶寶對物品的迷戀程度沒有影響到生活作息,那麼家長就無需過度擔心。

除非是寶寶的依戀行為變成了極端狀態,幾乎要把依戀物品24小時帶在身邊,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視了。

寶寶戀物現象發生的時間

寶寶在6個月大時就可能發生戀物行為,2歲開始表現得更為強烈。寶寶2歲之前最可能對乳房產生依戀,這是一種對母體的依戀。2歲之後可能對奶嘴、奶瓶、毛毯和毛絨玩具等產生依戀。

孩子有戀物癖怎麼糾正

1.用多種載體代替依戀物

媽媽們可以多為孩子準備一些毛絨玩具或是小抱枕之類的東西,每天不斷地更換,代替之前孩子喜歡的東西。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意識到這些東西沒有生命也不能和他進行交流,而且也並不是無可或缺的,這樣他們的戀物癖就會解決了。

2.平時多與孩子擁抱

中國人並不像西方人那麼情感外向,所以在親子交流這方面和西方有很大差距。比方説,西方人可以很自然地説出“寶貝,媽媽愛你”來表達情感,而且他們常常親吻擁抱。而國人普遍內斂含蓄,説出愛時感覺很不自然。父母們可以通過多和孩子擁抱或是表達愛意來給孩子安全感,而不是讓孩子把這種情感寄託於毛毯或是玩具。

3.睡前安撫孩子

很多孩子對於單獨睡一間卧室本能上感到害怕和恐懼,因為黑暗環境中孩子更沒有安全感,如果硬要孩子和父母分牀對孩子來説是一種傷害,因此,孩子需要在不安中找到某種東西來增加安全感。所以,父母可以在孩子睡前安撫孩子,給他們講睡前故事或是哼唱兒歌,等他們睡着後再慢慢離開,給孩子睡前的安全感,讓他們不再借助外物來睡着,自然不會有“戀物癖”。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