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白居易與符離姑娘湘靈的長恨歌

白居易與符離姑娘湘靈的長恨歌

來源:時尚冬    閱讀: 6.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白居易與符離姑娘湘靈的長恨歌,白居易是幸運的,睢南古原春草啓其詩魂,然而他的情感生活卻是痛苦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白居易與符離姑娘湘靈的長恨歌,一起看下吧。

白居易與符離姑娘湘靈的長恨歌1

白居易是幸運的,睢南古原春草啓其詩魂,宿州符離少女湘靈助其情思而成爲“長恨歌主”,然而他的情感生活卻是痛苦的、不幸的,其情感世界是寂寥的、落寞的,這體現在他的宿州符離情結中。綜觀其詩文,其中26首情詩不乏對戀人湘靈的刻骨相思,對“不如村婦”的妻子楊氏的鄙夷,對生母的隔膜與無奈。他在以一對三的糾結中痛苦掙扎,以侄爲親子,以詩爲命伴,以思憶爲慰藉,在深廣的落寞中終其一生。

劍斷連理

白居易生於下邽(陝西渭南),父白季庚爲彭城縣令,因說服徐州刺史李洧脫離叛藩歸順中央,唐德宗擢升其爲徐州別駕兼徐泗觀察使。因戰亂而將家安在轄境內稍安定的符離縣。建中三年(782年)十歲的白居易隨家定居在縣東關外毓村宅東林草堂。在母親嚴格管教下,經五年苦讀,學業大進。於是南遊蘇、杭飽覽江南風物以廣見識。中秋歸來,發生了影響終生的大事:他發現在看熱鬧的人羣中,竟有一位天仙似的少女。略加辨認,原是五年前曾青梅竹馬嬉戲的小丫頭湘靈。驀然見到,幾疑嫦娥臨世!幾年來湘靈在閨中亦風聞白公子才貌超羣,猛見其格調儒雅、風度翩然,不由得心頭一熱,蓮臉生暈。白居易看在眼裏,刻在心中。四目傳情,默然而散。

才子佳人,情竇初開,於是雙雙陷入深深的初戀之中。數日來,白居易眼前總有湘靈俏麗的倩影。激情難抑,於是吟成《鄰女》一絕:“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牀前。”

湘靈得詩的反應只能從想象中得之,白居易呢,仍朝思暮想,坐立不寧。有時院中佇立,凝望東鄰湘靈繡樓,有時桌前癡坐,長吁短嘆。苦思數日,吟成小詩一組《晝臥》:“抱枕無言語,空房獨悄然。誰知盡日臥,非病亦非眠。”《夜坐》:“庭前盡日立到夜,燈下有時坐徹明。此情不語何人會,時復長吁三兩聲。”《暮立》:“黃昏獨立佛堂前,滿地槐花滿樹蟬,大抵四時心總苦,就中腸斷是秋天。”《有感》:“絕弦與斷絲,猶有卻續時。唯有衷腸斷,應無續得時。”

“抱枕無言”,虛擬也;“非病非眠”,相思也;“長吁”、“腸斷”,相思之深也……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癡情爆發難抑。白居易爲此寫了民歌體小詩《花非花》以詠其與湘靈的幽會:“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如朝雲無覓處。”他把如花而不是花的湘靈喻爲與楚襄王幽會的“朝爲雲暮爲雨”的巫山神女。

“清風吹枕蓆,白露溼衣裳。好是相親夜,漏遲天氣涼。”詩題爲《涼夜有懷》,題下自注:“自此後詩並未應舉時作。”此註明示爲早年作,內容與《花非花》相類,而《期不至》則寓有淡淡的愁思:“紅燭清樽久延佇,出門入門天欲曙。星稀月落竟不來,煙柳朦朧鵲飛去。”《春眠》:“枕低被暖身安穩,日照房門帳未開。還有少年春氣味,時時暫到夢中來。”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嚴酷的現實降臨了:貞元四年(788年)春,父親移官衢州別駕,白居易只有隨家赴衢州。相聚半年,山盟海誓將成泡影。也許母親已察覺防範,竟無告別的空隙!白居易匆匆寫下了《潛別離》:“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春斷連理枝。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唯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期矣!”揪心情、憤懣恨,洋溢在字裏行間,摧肝裂肺,令人不忍卒讀。

刻骨相思

在衢州,父母對白居易督責有加。向學之隙,白居易常冥想苦思,懷念湘靈。秋去冬來,相思彌深。憶宿州符離東林草堂的溫馨,對比眼前的淒冷,賦《冬至夜懷湘靈》:“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反覆瞻玩,猶感不足,深深的無奈中再賦《寄湘靈》:“淚眼凌寒咽不流,每臨高處即回頭。遙知別後西樓上,應倚欄杆獨自愁。”

由於不適應南方的氣候,心情又壞,加上相思的折磨,不到兩年,已疾病纏身。白居易賦詩紀之:“久爲勞生事,不學攝生道。年少已多病,此身豈堪老。”苦思苦戀中,又捱了一年多,春草春花撩得春心繚亂,假託《古意》爲題嘆道:“脈脈復脈脈,美人千里隔,不見來幾時,瑤草三四碧……昔爲連理枝,今爲分飛翮。寄書多不達,加飯終無益。心腸不自寬,衣帶何由窄?”

白居易以養病和無人切磋學業爲由,懇求父母讓自己暫回符離白幼文處。年過花甲的白季庚愛子心切終於違背妻子的意願,斷然讓兒子回符離。白居易如出籠鳥、脫鉤魚,與“符離五子”劉五、張仲素、賈握中兄弟等共同研讀,抽暇泛舟陴湖,登長島、三山,遊武裏山、流溝寺,盤桓在詩酒間。更重要的是祖從兄幼文理解並支持白居易,使之與湘靈繼續交往,重溫舊夢、尋故情。

好景不長,貞元九年(793年),白季庚又移官襄陽別駕,白母以白季庚年老多病爲由,逼白居易隨父去任所而斷與湘靈交往。白居易留戀符離,勉強拖了一年,因父病無奈才戀戀不捨地赴襄陽看父親。行前白居易與湘靈揮淚話別,多情的湘靈取出自己常用的雙盤龍銅鏡贈給白居易,供其路上使用、把玩。

白居易與符離姑娘湘靈的長恨歌

白居易見到扶病的老父,感慨萬千。次年,白季庚卒於任所官舍。白居易葬父於襄陽東津鄉南原後並未廬墓而偕母回符離服孝丁憂。在母親的嚴格管束下與“符離五子”共同研讀備考,與湘靈偶有交往,亦遭母怒斥。

貞元十四年(798年),母令白居易服滿即去浮樑縣白幼文處。次年秋去宣城應鄉試,中舉後赴西京。貞元十六年(800年),白居易春闈及第後旋即趕回符離。貞元十八年(802年)秋,再赴西京時,因白居易誓娶湘靈的抗爭失敗,湘靈已感到前路渺茫,於是把精心繡制的“錦表繡爲裏”的履綦贈與白居易,以表達“雙行復雙止”的最後希望。在料峭的寒風中,濉水上白居易的乘船開動了,望着送行的人羣中湘靈揮動的白手絹,白居易肝腸寸斷地吟着《南浦別》:“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貞元十九年(803年),經吏部考覈,白居易拔萃登科,題名雁塔,授予校書郎,時年32歲。冬,回符離搬家,結束了長達22年的宿州符離的生活,故他把符離看作故鄉。

歲月悠悠,一個西風嫋嫋的秋日,那一次的傷別,詩人濡墨寫下痛楚的《感秋寄遠》:“惆悵時節晚,兩情千里同。離憂不散處,庭樹正秋風。燕影動歸意,蕙香銷故叢。佳期與芳夢,牢落兩成空!”佳期不再,芳夢無蹤,兩情何堪……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白居易的校書郎期滿,便準備制舉考試,但仍憶念着符離的戀人:“悠悠一別已三年,相望相思明月天。腸斷青天望明月,別來三十六回圓!”(《三年別》)

元和二年(807年)秋冬,35歲的白居易仍苦戀着湘靈而不願結婚。他由周至縣尉調回京城,長夜漫漫,面對孤燈成《獨眠吟》二首:“夜長無睡起階前,寥落星河欲曙天。四五年來明月夜,何曾一夜不獨眠!”“獨眠客夜夜,可憐長寂寂。就中今夜最愁人,涼月秋風滿牀蓆。”

終身不娶的對抗,直抗到37歲,抗不住體弱多病的母親和族人、親友的苦勸,最後,白居易和楊氏小姐結成夫婦。楊小姐何許人也?高官楊汝士之妹;夫妻情如何?從寥寥的幾首贈內詩中可知。新婚詩洋洋30句,多嘮嘮叨叨的說教,有“情”的一句是“君雖不讀書”;爾後的.《贈內》詩有“莫對明月思往事,損君顏色減君年”,往事似與湘靈有關。更有“柔桑初綠即爲別,柿葉半紅猶未歸。不如農婦識時節,解爲田夫秋搗衣”。半年長別爲何?頗堪回味。更有甚者,題爲《贈內》竟曰“三聲猿後垂鄉淚”——鄉、鄉關、故鄉、故園等在白詩中均指宿州符離,白居易在楊氏面前已毫不掩飾對湘靈的相思了。詩人與楊氏的“冷戰”似在加劇,當白居易調升,楊氏得授邑號時,他對楊氏的鄙夷與斥責已溢於言表。他說:“吾轉官階常有愧,君加邑號有何功?……倚得身名便慵墮,日高猶睡綠窗中!”《妻初授邑號告身》楊氏讀之作何感想?

此恨綿綿

結婚三年,即元和六年(811年),母親看花墮井而逝,白居易爲母丁憂而居下邽渭村。時間寬裕,他回憶和湘靈相處的始終,忍不住拂拭摩挲湘靈饋贈的、飽含深意的雙盤龍銅鏡並賦《感鏡》(五古五韻):“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終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照罷重惆悵,背有雙盤龍。”龍雙人單,情何以堪!

在一個夜雨綿綿的晚上,蕭蕭雨聲中詩人愁思滿懷地長吟:“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鄉遠不得見,無日不瞻望;腸深解不得,無日不思量……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夜雨》)

丁母憂自然會經常憶及母子關係,思前想後感慨殊深!隔膜與冷淡源在母親認爲湘靈美豔有餘婦德不足而難爲“命婦”。堅持正統的生母極力反對,何況門不當戶不對。至其泣求詩人聘娶楊氏時,雖勉強應承終致夫妻間若即若離同牀異夢而遺恨無窮。考白詩近3000首竟無片言隻語及於生母,其隔膜可見。親子、夫妻關係的冷漠、悽清,更凸顯了往日宿州符離生活的溫馨。在情感的沙漠中徜徉的詩人,對少年時戀人的相思油然增多、加濃。

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上書言事被貶江州。次年,因晾曬衣物發現珍藏的湘靈贈與的信物,不禁感慨系之!於是惆悵地賦《感情》以寄嗟嘆:“中庭曬服玩,忽見故鄉履。昔贈我者誰?東鄰嬋娟子。因思贈時語,特用結終始。永願如履綦,雙行復雙止。自吾謫江郡,飄蕩三千里。爲感長情人,提攜同到此。今朝一惆悵,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猶雙,何曾得相似?可嗟復可惜,錦表繡爲裏,況經梅雨來,色暗花草死。”故鄉初戀心上人的饋贈啊,深寓雙行雙止的深意濃情,竟履雙人只可奈何!睹物思人,別時情景歷歷、話語諄諄……

長慶元年(821年),白居易在京任主客郎中知制誥期間,因登樓而又望故鄉,再賦《寄遠》:“欲忘忘未得,欲去去無由。兩腋不生翅,二毛空滿頭!坐看新葉落,行上最高樓。瞑色無邊際,茫茫盡眼愁。”蒼茫的暮色,無端無緒,無邊無際,盡是詩人的離情別緒,無盡的相思與無奈!

長慶四年(824年),年過半百的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回京,途經宿州,返故居,賦《甬橋舊業》,見到了湘靈。他滿懷內疚與慨嘆吟《逢舊》七絕:“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應被別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見恪守非己不嫁的湘靈舊容雖減而風韻依然,新恨徒添,恨何如哉!

太和八年(834年),白居易再經宿州,泊舟重訪故居,賦五律《汴河路有感》:“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還……啼襟與愁鬢,此日兩成斑。”想象啼襟成斑的四十七年前戀人仍獨守西樓,自然渴望重溫舊夢。據傳湘靈不願衰顏相見而回白居易一紙,大意說,賴父母的理解支持,得以踐終身非汝不嫁的承諾;父母仙逝後,兄弟孝友,遵親遺命,令己以居士身份,西樓奉佛誦經;家產尚豐,溫飽無虞,晨鐘暮鼓應和木魚,三十年來,早成習慣,老大修道,塵心死灰……白居易於心不甘,探親訪友,盤桓數日,湘靈頻頻入夢,因賦《夢舊》問湘靈:“別來老大苦修道,煉得離心成死灰。平生憶念消磨盡,昨夜因何入夢來?”

“因何入夢”之問是含淚的幽默吧!傳說湘靈見詩淡然一笑,令胞弟傳話:“既然夢中已見,就是話別了——極樂世界再見吧!”

白居易怏怏地離開曾生活二十二年的故鄉,雖獲得了熾烈永恆的真情卻有始而無終。他可是懷着憧憬與希冀重返故鄉的啊,或因聰慧多情的湘靈羞以緇衣衰顏見故人而欲定格形象於青蛾靚顏,故爾避免了花甲戀人蒼顏互睹垂涕的尷尬。然而,蒼髯白髮的詩人行將永別曾給予自己歡樂與真愛的東林,永別生活成長足足半個世紀的故鄉古符離,尤其是欲見而未得見的戀人,心情如何實難想象!

詩人就要離開了,希冀與失望、溫馨與悽清、甜蜜與苦澀、欣喜與悲愴,一齊涌上心頭,匯聚成莫可名狀的悵惘與落寞。他輕輕地呼喚着:白鷺翔泳的陴湖!紅鯉嬉遊的濉水!秀麗靜謐的流溝寺!恬然安堵的朱陳村……頗不情願地踏上黃塵漫漫、衰草瑟瑟的荒城古道。

白居易與符離姑娘湘靈的長恨歌2

白居易記一個擅長寫草的人草民就要像個草民

既然,我們都說自己是草民,但很多草民,卻不像個草民,不腳踏實地,不貼地而行,不綠草如茵。

自以爲芳草能侵官道,老想着違背草民本分。

公元788年,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寫了一首關於草的詩。他去京城,投靠當時的名士,大詩人顧況。顧況問他叫什麼名字,他說叫白居易。顧況說,“長安米貴,居不大易”,京城吃住房價都貴,居住是不易的。小夥子當場背誦了自己的“草”詩: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顧況立即說:小朋友,別說是長安,就是整個天下,你都可以“居易”了。

當時流傳了這樣的說法:顧才子掣開金鎖匙,白樂天撞破鐵門關。

不知道是白居易,發跡於草,還是情有獨鍾,還是草民情結,還是獨有心得。

從此,他善寫草,愛寫草,名詩迭出,名句炫目。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白居易獨任蘇州刺史、杭州刺史,真是別無他人。

蘇州杭州,之所以叫天堂,不就是因爲花草別緻,景色才怡人嗎。白居易是在蘇州爲官後的十多年纔回憶寫下了《憶江南》。他對江南的記憶,“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幾乎全是草色痕跡,草的影子,草的耀眼。

他的政績標籤就是西湖的白堤,這就是一個草的美顏。當年他寫下了《錢塘湖春行》,如今誰人不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又誰人能忘記“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把草寫到了極處,寫到了頂端,寫到了天下級別的名句。

白居易與符離姑娘湘靈的長恨歌 第2張

難道是你以草爲本,才使你政績彪炳,才使你筆下生輝。

大家都知道白居易不但小詩寫得好,而且還特別擅長寫大詩。他的《琵琶行》,他的《長恨歌》,都是唐朝的扛鼎之作,都是唐朝的壓卷之作。《琵琶行》開篇就是“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荻花、荻草,一上來用草開篇,用草鋪墊,用草定調。《長恨歌》結篇卻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借身處底層,埋在泥土裏的根枝,用情墊底,用情結語,用情歸依。

白居易後來雖說做官了,而且還不小,但他眼中,草仍是主題,他仍是草的主筆。

他的《酬夢得以萱草見贈》“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

他的《續古詩十首》“雨露長纖草,山苗高入雲”,

他的《天津橋》“柳絲嫋嫋風繰出,草縷茸茸雨剪齊” ,

他的《早春獨遊曲江》“冰銷泉脈動,雪盡草芽生”,

草,在白詩中,俯拾即是,應接不暇。作者筆下草木百媚,讀者眼中滿眼春暉,等等。

心中有草,眼中有景,筆下有情。

爲什麼這麼情繫於草,爲什麼晚年還戀着家鄉,取號香山居士?

白居易從小就愛着一個鄰居姑娘,姑娘叫湘靈。但湘靈出身草民,他們被阻擋於門第,未結成連理。白居易離開家鄉時,湘靈送他兩樣信物,一面刻有雙盤龍的銅鏡,一雙她親手縫製的繡花錦履,白居易珍藏了一輩子。到了37歲,白居易才結婚,後來還偶遇湘靈一面,而湘靈一直飄零,終生未嫁。

白居易從19歲開始,爲她寫了一輩子的詩,特別是《長相思》,真是行行有草,句句深情:

九月西風興,月冷露華凝。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二月東風來,草拆花心開。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蘿草,生在鬆之側。蔓短枝苦高,縈迴上不得。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真不知白居易的寓意,不知道白居易的情緣,解釋只有讀者,意會只靠後人。

不管哪朝哪個大詩人,死去,能引起皇帝爲他作詩紀念,恐怕只有白居易。白居易75歲去世,他去世後,唐宣宗專門寫詩悼念:“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爲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這在那個時代,真是極高的榮譽,極高的讚譽,但這卻給了一個善於寫草的人。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