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孫子兵法中的人生經典名句

孫子兵法中的人生經典名句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子兵法中的人生經典名句,《孫子兵法》被譽爲“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有着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書中的名句更是爲人津津樂道、奉爲經典。下面小編簡單整理了《孫子兵法》中一些具有指導意義的人生經典名句,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

孫子兵法中的人生經典名句1

《孫子兵法》中的經典名句

1、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始計篇》

譯文: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頭等大事,是關係民衆生死的所在,是決定國家存亡的途徑,不能不認真加以考察、研究。”

孫子開明宗義地提出了“慎戰論”,認爲對待戰爭應該持謹慎的態度。有道是:“求名當求萬世名,計利當計萬世利。”這和孫武的軍事思想是不謀而合的,國家的利益當爲第一,戰爭的目的在於爲國家爭得利益,要以取得最大利益爲目標,就必須慎重“算計”。

2、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爲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孫子兵法·始計篇》

譯文:如果將領同意並執行我的作戰思想,任用他領兵作戰一定勝利,就留下來用;如果將領不同意和不執行我的作戰思想,任用他領兵作戰必定失敗,就應該讓他離去。戰略籌劃確定並通過之後,接下來就要考慮“勢”的問題了,以便充分利用外部的條件。所謂的“勢”,就是在戰爭瞬息萬變的情況中抓住有利的時機採取恰當的應變行動。

好的計劃需要好的執行者,計劃要想順利實施,也要懂得充分利用外部有利條件。

3、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孫子兵法·始計篇》

譯文:用兵打仗,實際上是一種詭異、欺詐的行動。因此要做到:有能力,要裝作沒有能力;要行動,裝作不會採取行動;在逼近對方的時候,要使對方感到很遠,當離對方很遠的時候,要使對方感已經臨近了。

常言道:“兵不厭詐”。戰陣之間,必須施以僞裝,使敵人產生錯覺,作出錯誤判斷,然後趁機對敵方進行襲擊,定可獲勝。由這幾句派生出來的聲東擊西、指南打北等戰術,都是以假象迷惑敵人,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幾句話道出了戰爭的本質,在戰場上“循規蹈矩”就是自取滅亡,就是對我方軍士百姓的殘忍,也是“愚仁”的一種體現!

4、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孫子兵法·始計篇》

譯文:敵人貪利,就誘之以利而消滅它;敵人混亂,就抓緊時機立刻消滅它;敵人實力雄厚,則須時刻戒備它;敵人精銳強大,就要注意避開它的鋒芒;敵人褊急易怒,就挑逗它,使它失去理智;敵人小心謹慎,穩紮穩打,就設法使它驕傲起來;敵人內部和睦,就離間其關係。

這幾句講用兵之道在於計謀,作者認爲,“戰陣之間,不厭詐僞”(見《韓非子·難一》),因而可以小利誘之,使敵人迷惑,中計;可以擾亂其軍心,破壞其給養,打亂其部署,最終打敗敵人。若看到敵人實力雄厚,就應考慮到敵人可能會對自己發動進攻,應有所準備。兩軍對陣時,看到敵軍強大,就要有所迴避,不可硬拼、硬衝……這幾句所談用兵之道,在現代軍事上也值得借鑑。

5、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孫子兵法·始計篇》

譯文:在敵人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進攻,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條件下出擊。

對敵人作戰,就應在敵人守備最薄弱的地方和敵人意想不到的時間,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襲擊,這樣就能出奇制勝。古今中外有不少這樣的戰例,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成功即爲其一。現已廣泛應用於其他領域中的爭奪、競賽,前者說在對方沒有防備的地方或無準備的時候發動進攻;後者說採取出乎對方意料的行動致勝。

孫子兵法中的人生經典名句

6、兵貴勝,不貴久!——《孫子兵法·作戰篇》

譯文:用兵作戰貴在速戰速決,而不宜曠日持久。

孫子主張速戰速決,因爲持久戰就是消耗戰,對雙方乃至百姓都沒有好處。尤其是處在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哪個國家的經濟也不足以支持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這一思想運用於商戰之中,表現於在做好戰前的準備和謀略之後,要迅速出擊,以快攻配合作戰,否則就會功敗垂成。商場信息瞬間變化,一方面戰術謀略只在一定時間內有最佳效果,而商場講究先搶商機爲贏;另外一方面,信息流動太快、太多,時間久了,戰術很容易被競爭對手看穿,那麼事先的策略和謀劃就會泡湯。

7、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謀攻篇》

譯文:百戰百勝,並非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戰而使敵屈服,纔是用兵策略中最好的。

這段話反映了孫武戰爭觀的一個重要內容“不戰而屈人之兵”。孫武認爲,戰爭的目的在於“能自保而全勝”,百戰百勝實難做到,即使全勝了,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己方也要受到很大損失,若運用謀略和外交手段取得勝利,即“不戰而屈人之兵”纔算上策。孫子的這一戰略思想,很值得學習。

8、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子兵法·謀攻篇》

譯文: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謀略勝敵,其次是以外交手段勝敵,再其次是通過野戰交兵勝敵,最下等的是攻城。

孫子主張要用最小的代價達到戰爭的目的。用兵的上策是用計謀達到挫敗敵人的目的;中策是用外交手段離間敵人的聯盟;下策是在非軍事手段實在不能奏效的時候,才進攻敵人的軍隊;下下策是實在萬不得已,纔可以採用強攻硬拼的方法攻城作戰。

9、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孫子兵法·謀攻篇》

譯文:善於用兵的人,使敵人屈服而不是靠硬打,攻佔敵人的城堡而不是靠強攻,毀滅敵人的國家而不是靠久戰。必須用全勝的戰略爭勝於天下,在實力不受到太大耗損的情況下獲得全部的利益,這就是以謀攻敵的法則。

10、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孫子兵法·謀攻篇》

譯文:根據用兵規律,有十倍於敵人的兵力就包圍殲滅敵人,有五倍於敵人的兵力就猛烈進攻敵人,有多一倍於敵人的兵力就分割消滅敵人,有與敵相當的兵力則可以抗擊,比敵人兵力少時就擺脫敵人,不如敵人兵力強大,就避免與敵爭鋒。

用兵的基本法則是根據敵我強弱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方針。在我強敵弱的情況下,應集中優勢兵力,包圍、進攻、消滅敵人;在敵我力量接近時,應設法分散敵人的兵力,果斷地攻擊敵人,將敵人擊潰;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則迴避與敵交手,能走便走,採用機動靈活的戰術。否則,或者會坐失良機,或者會冒險交戰,導致戰爭失敗。作爲兵戰的原則,這幾句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11、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孫子兵法·謀攻篇》

譯文:所謂將帥,就像是國家的輔木,輔木設置運行得周密可靠,則國家定會強盛;輔木設置運行得有空隙不牢靠,國家就一定會衰弱。

在中國古代,輔木是安裝在車子上的一個重要設備,“輔”與“車”兩者必須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才能使車輛正常安全地運行。所以,中國古人有“輔車相依”的說法。孫子在這裏用一種比喻的方法說明將帥與國家的關係,說明將帥在國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12、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孫子兵法·謀攻篇》

譯文:國君危害軍隊行動的情況有三種:不瞭解軍隊不可以前進而硬讓軍隊前進,不瞭解軍隊不可以後退而硬讓軍隊後退,這叫做束縛軍隊;不瞭解軍隊的內部事務,而去幹預軍隊的行政,就會使將士迷惑;不懂得軍事上的權宜機變,而去幹涉軍隊的指揮,就會使將士疑慮。軍隊既迷惑又疑慮,那麼諸侯列國乘機進犯的災難也就到來了。這就是所謂自亂其軍,自取敗亡。

13、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衆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孫子兵法·謀攻篇》

譯文:預知勝利的情況有五種:知道可以戰或不可以戰的,能夠勝利;明白實力強弱之運用規律的,能夠勝利;上下同心同德的,能夠勝利;以己有備對敵無備的,能夠勝利;將帥有指揮才能而君主不加牽制的,能夠勝利。

14、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孫子兵法·謀攻篇》

譯文:瞭解對方也瞭解自己的,百戰不敗;不瞭解對方而瞭解自己的,勝負各半;不瞭解對方,也不瞭解自己的,每戰必敗。

既瞭解敵人的長處和短處,又瞭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就能百戰百勝,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這是一條聞名中外的戰爭原則。它科學地闡述了臨戰時必須瞭解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有把握便打,沒有把握不打,根據敵情的變化,採取最合適的方式、最恰當的時機去攻擊敵人。因此,自然每戰必勝。同時,這一原則還遠遠超出戰爭範圍,適用於其他一切工作。

15、昔之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爲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爲。——《孫子兵法·軍形篇》

譯文:從前善於作戰的人,先要做到不會被敵戰勝,然後待機戰勝敵人。不會被敵戰勝的主動權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戰勝敵人則在於敵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於作戰的人,能夠做到自己不被敵人所戰勝,但不能絕對保證自己一定會戰勝敵人。所以說,勝利可以預知,但並不能強求。

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成功的故事,許多成功的人也會介紹他成功的經歷,但是按照他們的成功邏輯就一定能成功嗎?當然不是的,這些所謂的成功經驗都是“馬後炮”。誠然成功的人都有某些共同具備的素質,這個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但決定成功與否的,往往不只是取決於自身(前提是自身要做好),這就是孫子要告訴我們的祕密。成功有時候更多的是一種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是背景,時機,環境,運氣等成分來決定。我們只能在保證不敗的基礎上尋找儘量大的成功,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然後順其自然,這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得好不一定勝利,但做不好一定會失敗!希望大家都有這種洞見與釋然。

孫子兵法中的人生經典名句2

人生經典名句之《孫子兵法》

1、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孫子兵法·軍形篇》

譯文:善於防守的人,如同深藏於地底,使敵人無形可窺;善於進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使敵措手不及。因而,既能有效地保全自己,又能獲取全面的勝利。

不動聲色是暴風雨來的前兆,誇誇其談者反而不足爲患,平時的低調不是懦弱,而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爲將來把握機遇作好準備!戰場如此、職場如此、商場亦應該如此!

2、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爲勝敗之政。——《孫子兵法·軍形篇》

譯文:善於作戰的人,總是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不放過擊敗敵人的機會。所以,勝利的軍隊先有勝利的把握,而後才尋求與敵交戰;失敗的軍隊往往是先冒險與敵交戰,而後企求僥倖取勝。善於指揮戰爭的人,必須掌握“自保而全勝”的規律和原則,這樣才能夠掌握勝敗的主動權。

凡事都應該先求生存,再求發展,如果只想一口吃個胖子,這是不夠明智的做法!

3、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人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孫子兵法·軍形篇》

譯文:獲勝的基本原則有五條:一是土地面積的“度”,二是物產資源的“量”,三是兵員衆寡的“數”,四是兵力對比的“稱”,五是勝負優劣的“勝”。敵我所處地域的不同,產生雙方土地面積大小不同的“度”;敵我土地面積大小的“度”的不同,產生雙方物產資源多少不同的“量”;敵我物產資源多少的“量”的不同,產生雙方兵員多寡不同的“數”;敵我兵員多寡的'“數”的不同,產生雙方兵力對比不同的“稱”;敵我兵力對比“稱”的不同,最終決定戰爭勝負的結果。勝利的軍隊較之於失敗的軍隊,有如以“鎰”稱“銖”那樣佔有絕對的優勢;而失敗的軍隊較之於勝利的軍隊,就像用“銖”稱“鎰”那樣處於絕對的劣勢。實力強大的勝利者統帥部隊作戰,就像在萬丈懸崖決開山澗的積水一樣,這就是軍事實力的“形”。

4、凡治衆如治寡,分數是也;鬥衆如鬥寡,形名是也;三軍之衆,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孫子兵法·兵勢篇》

譯文:管理衆人如同一人,取決於合理的管理體制;調動千軍如同一軍,取決於明確、高效的指揮系統;統領全軍迎敵而不敗,取決於“奇正”戰術的運用;戰勝敵人如同石頭擊卵一樣,這是避實擊虛思想的體現。

5、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孫子兵法·兵勢篇》

譯文:凡是作戰,都是以“正”迎敵,以“奇”取勝。所以善於出奇制勝的將帥,其戰法變化就像天地那樣不可窮盡,像江河那樣不會枯竭。終而復始,如同日月的運行;去而又來,就像四季的更替。

孫子兵法中的人生經典名句 第2張

6、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孫子兵法·兵勢篇》

譯文:善於作戰的人,藉助於有利的態勢而取勝,並不是侷限於力量的自身,所以他能將自身的力量與巧妙的借勢結合起來。善於創造有利態勢的將帥指揮部隊作戰,就像滾動木頭、石頭一樣。木頭、石頭的特性:放在平穩的地方就靜止,放在陡險的地方就滾動;方的容易靜止,圓的容易轉動。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態勢,就像轉動圓石從萬丈高山上滾下來那樣,這就是所謂的“勢”。

7、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孫子兵法·虛實篇》

譯文:行軍千里而不勞累,因爲走的是敵人沒有部署的地方;進攻而必然會得手,因爲攻的是敵人沒有設防的地方;防禦而必然能穩固,因爲防守的是敵人必來進攻的地方。所以善於進攻的,使敵人不知道怎麼防守;善於防守的,使敵人不知道怎麼進攻。

8、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爲一,敵分爲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衆敵寡,能以衆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孫子兵法·虛實篇》

譯文:示形於敵,使敵人暴露而我軍不露痕跡,這樣我軍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敵人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軍兵力集中在一處,敵人的兵力分散在十處,我就能用十倍於敵的兵力去攻擊敵人,這就造成了我衆敵寡的有利態勢。能做到以衆擊寡,那麼同我軍當面作戰的敵人就有限了。

這段話把“以寡敵衆”、“以少勝多”戰法的精妙和本質給體現出來了!

9、策之而知得失之計,候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孫子兵法·虛實篇》

譯文:要仔細策劃一下,來分析敵人作戰計劃的得失;要挑動一下敵軍,來了解敵人的活動規律;要偵察一下情況,來了解哪裏有利哪裏不利;要進行一下小戰,來了解敵人兵力虛實強弱。所以僞裝佯動做到最好的地步,就看不出形跡;看不出形跡,即便有深藏的間諜也窺察不到我軍底細,聰明的敵將也想不出對付我軍的辦法。

10、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孫子兵法·虛實篇》

譯文:用兵的規律像水的流動,水流動的規律是避開高處而向低處奔流,用兵的規律是避開敵人堅實之處而攻擊其虛弱的地方。水困地形的高低而制約其流向,作戰則根據不同的敵情而決定不同的戰法。所以,作戰沒有固定不變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沒有固定的形態一樣;能依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稱得上用兵如神了。

孫子用水來比喻用兵之道。用兵要機動應變,好像水沒有固定形狀一樣,不能一成不變,墨守成規。能根據敵情的變化而變化戰略部署,從而取勝的,就可以說是用兵如神了。

11、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和爲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衆,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孫子兵法·軍爭篇》

譯文:不瞭解列國諸侯戰略企圖的,就不要和他們結成聯盟;不熟悉山林、險阻、水網、沼澤等地形的,不能行軍;不使用嚮導,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作戰要善於用“詐”,採取行動要取決於“利”,部署與戰術的變化要通過集中或分散來實現。按照戰場形勢的需要,部隊行動迅速時,如狂風飛旋;行進從容時,如森林徐徐展開;攻城掠地時,如烈火迅猛;駐守防禦時,如大山巋然;軍情隱蔽時,如烏雲蔽日;大軍出動時,如雷霆萬鈞。要分兵掠取敵域內作戰物資,要派兵扼守擴張地域內的有利地形,要衡量利害得失相機而動。事先懂得以迂爲直方法的就勝利,這就是軍爭的法則。

12、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孫子兵法·軍爭篇》

譯文:對於敵人的軍隊,可以挫傷其銳氣,可使喪失其士氣,對於敵方的將帥,可以動搖他的決心,可使其喪失鬥志。所以,敵人早朝初至,其氣必盛;陳兵至中午,則人力睏倦而氣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歸,其氣益衰。所以善於用兵的人,要避開敵人初來時的銳氣,等待敵人士氣懈怠衰竭時再去打它,這是通過削弱敵軍士氣而獲勝的辦法。用自己的嚴整對付敵人的混亂,用自己的鎮靜對付敵人的喧囂,這是通過利用敵軍心理躁動而獲勝的辦法。在離自己較近的戰場上等待遠道而來的敵人,在自己部隊得到充分休息的狀態下等待疲憊不堪的敵人,在自己部隊吃飽肚子的情況下等待飢腸轆轆的敵人,這是通過消耗敵軍力氣而獲勝的辦法。

軍隊的士氣非常重要。所以要注意打擊敵人的士氣,動搖將領的決心。趁敵人士氣消沉,將帥沮喪毫無鬥志的時候去攻擊它,纔會減少自身傷亡 ,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戰爭的勝利。打蛇打七寸,做事要有重點,這樣纔會事半功倍!“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和“避實就虛”的作戰原則一樣,都是說明在敵我力量相當時,可以作暫時的讓步,以保持我軍的銳氣,使敵人疲勞沮喪,減殺其優勢,待到時機成熟時,再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

13、圮地無舍,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孫子兵法·九變篇》

譯文:出征時在難以通行的“圮地”不可宿營,在四通八達的“衢地”應結交鄰國,在難以生存的“絕地”不可停留,在被敵包圍的“圍地”要巧設計謀,陷入走投無路的“死地”就要堅決奮戰。有的道路不要走,有的敵軍不要打,有的城池不要攻,有的地方不要爭,國君的有些命令不要執行。

這些就是孫子的“九變”思想,孫子認爲,將帥能夠精通以上各種機變的運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將帥不精通以上各種機變的運用,雖然瞭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揮軍隊不知道各種機變的方法,雖然知道上面的“途”、“軍”、“城”、“地”、“君命”五事之利,也不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

14、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孫子兵法·九變篇》

譯文:智慧明達的將帥考慮問題,必然把利與害一起權衡。在考慮不利條件時,同時考慮有利條件,大事就能順利進行;在看到有利因素時同時考慮到不利因素,禍患就可以排除。

看問題一定要全面,否則解決問題就不會圓滿!

15、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孫子兵法·九變篇》

譯文:將帥有五種致命的弱點:只知死拼可能被誘殺,貪生怕死可能被俘虜,急躁易怒可能中敵人輕侮的陰謀,廉潔好名可能入敵人污辱的圈套,一味“愛民”可能導致煩擾而不得安寧。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