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關於回鄉美文

關於回鄉美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回鄉美文,對外出打工的遊子來說,家鄉就是心靈的庇護所。每一年的每一天裏,都有人回因爲一些原因回到自己的家鄉。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關於回鄉美文,歡迎閱讀!

關於回鄉美文1

站在貓兒溝老朳頂,俯瞰這條走過二十多個春秋的彎曲小路,記憶的長河緩緩流淌開來。

這種路坡度起伏不大,走起來很輕鬆的路叫碥子路,小時候肚子餓得走不動或肩挑背馱累得不行的時候,它曾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能走一段這樣的好路,就如同過年時得到長輩的紅包一樣開心。

路叫石卡子,一條小溪從牛頭山腳下順着這石卡子蜿蜒而下,是我回家的必經之路。卡子裏邊是立起來的懸崖,外邊是垂直的吊坎,最窄的兩步路只有一隻腳掌寬,想兩隻腳並齊站在這裏都是一種奢望。

小時候放牛,大人再三叮囑:牛吃得太飽的時候,千萬不要從這兒過,否則,會被擠下山崖。而我在上小學的時候,每天早晚至少要走一趟,冬天結冰的時候就要更加小心了,現在想想都後怕。

鄰居是當年紅極一時的生產隊長,如今也已頭髮花白,和老伴住在這幾裏沒人煙又不通公路的小山樑上,兒孫們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兩次,周邊的杏樹、木瓜樹、麻梨子樹鐫刻着院落的蒼涼,遠不如往日的枝繁葉茂果盛。

溜石坯——鄰居的水井,被掩映在一片灌木和碎竹中,一到冬天就乾涸了,不得不到更遠的地方挑水。

關於回鄉美文

陡峭的山路,裸露的樹根,路邊已經被霜雪浸蝕的野棉花,像記憶中溫柔的手,撫摸我飽經滄桑的臉,這竹根,卻隱隱撩起記憶深處的一絲恐懼。

近了,這棟住了二十三年的老屋和老屋後面的牛頭山,已遙遙在望。院壩坎底下“之”字形的坡,可難爲了哭着吵着跟着要到原始部落探險的小帥哥兒,這會兒可真要又哭又吵了。

記得上高中時,母親讓我挑一擔麥子,領着妹妹去縣城換麪粉麪條過年吃,回來時順便在縣城的酒廠灌一壺楊桃酒,來回五十華里的山路,走得我們又渴又餓又累,稚嫩的雙肩早已被扁擔壓得又紅又腫。

走到最陡峭處,基本五十米都要放下擔子,坐在路邊歇一口氣,渴極累極的我們擰開楊桃酒解乏。

走到這“之”字拐的時候,基本已經飄飄欲仙了,扁擔兩頭的重物也隨着飄移的身軀搖晃……現在想起來,女漢子的錚錚鐵骨應該就是這樣錘鍊出來的。

一棵長在院壩坎子邊的棗樹,承載了我們多少期盼與快樂,密密麻麻的棗在坎邊伸手可及,還有周圍的板栗、山楂、柿子、沙果、梨子、李子、枇杷、桃子、木瓜等等。

牛頭山賀家的木瓜遠近聞名,霜降過後,將木瓜摘下來,裝在木缸裏,奶奶得空便拿出一些,削皮、切片或切絲裝入瓷壇,沒有蜂蜜和白糖,買幾包廉價的糖精,化成甜水倒進瓷壇,幾天後,美味可口的醃木瓜即可食用了。

春耕間歇,嚼幾口酸甜可口的醃木瓜片,咂幾口濃縮精華的木瓜汁兒,再喝一碗母親做的苞穀米甜酒,心裏那份舒服和滿足,是我走出這大山後,再無緣體驗的感覺。

左邊的樺樹林,像一片屏風護佑着這棟老屋,房後蒼翠的金竹,門前每到八月就幾裏飄香的桂花。

爺爺給鄉鄰治療跌打損傷的節骨丹,還有那些因季節而凋零的成片成壟成簇的牡丹、芍藥、月季、夢梅花……一閉眼,立即在意念中開放,依舊像當年那樣鮮活豔麗,那樣鬱郁蒼蒼。

交通的不便,導致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匱乏,爺爺奶奶之前的親朋好友和母親孃家的親戚,也都因爲山路崎嶇遙遠,一年難得到我家來做幾次客。

因此,每當有人從這條小路的拐彎處冒頭時,一家人都伸長脖子,看着這人由遠及近,不停地猜測這會是哪位貴親光臨?那份欣喜和熱情,讓我家的親友們忘掉了長途跋涉的勞累。

時不時都有山外的貴人來家做客,便又因此而獲得一個富在深山有遠親的美名了。那時的我們,誰也沒想到,多年以後會徹底告別這片風水寶地,從這條小路走出大山。

別了,這片曾經年復一年耕耘、播種、收穫微薄莊稼的貧瘠土地;別了,我和兄妹們一起捉迷藏的巖屋洞;別了,這棟曾灑下我們汗水淚水和歡笑的老屋,還有火爐坑頭起的吊罐……

關於回鄉美文2

一別多年,青磚紅瓦翹首望;腳下之路,猶如鄉音說滄桑。

32年前那個百花爭豔的春天,我離開了生我養我的大豐老家遠征西北,未曾想,從此在外漂泊並紮根。家鄉的`一景一物、一事一人,哪怕一縷炊煙,時常掀開我記憶的閥門。而家鄉的道路更是回味不盡的鄉愁。

七十年代,人們除了焦慮溫飽,還常常爲出門發愁,要是碰到陰天下雨或者寒天下雪的尤甚。常常見到有的家長送孩子上學途中扛着自行車,一手打着手電筒、一手抱着孩子的情形。

逢年過節,跟着父母親一起走親戚本來是件很開心的事,可腳下寸步難行的路就令人十分沮喪。

路途稍遠的,儘管出發得很早,只要太陽出來,坑坑窪窪的路面凍土就被曬化了,麻煩隨之而來,腳下的泥濘越積越多,沉重如鉛,人也累得氣喘吁吁,急得頭上直冒熱氣,渾身大汗淋淋。

有時想用勁甩一甩鞋底上的泥濘,一不小心,鞋子被甩出去好遠,濺起的泥點沾滿全身,一身新衣如同迷彩服。

那些會騎自行車的大人也不輕鬆,前後兩個車輪子與擋泥板之間的空隙早已被厚重的泥巴塞得滿滿的,絞得輪子動彈不得,稍有不慎,車輪一滑就會連人帶車一起躥到溝裏了。

經常看到有的走幾米就找根乾枯的樹枝剔一剔,脾氣不好的人,氣不打一處來就會對着輪子用腳踹幾下,一來撒撒氣,二來以此震掉車上的爛泥巴,有的人乾脆把車子寄存在路邊的人家,棄車走路。

到賣糧時節,遇上陰雨連綿,老百姓就怨聲載道。

路難行,在我幼小心靈烙下了印記,也成了那一代人的共識與感受。要致富先修路,是那個時期聽得最多的一句俗語。

日月不居,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幾年後人們驚奇地發現有了沙石路,也就是在原來泥巴路上鋪了一層碎石子。這種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一趟遠門五官裏塞得滿滿當當的灰塵,人人都是吸塵器。

關於回鄉美文 第2張

公路管理部門還專門配備了清掃馬路的環衛工,定期把路邊的沙石往路中間掃一掃。

即便通往鎮裏的公路也只有五六米寬,一旦有汽車經過,揚起的沙塵有好幾米高、幾十米長,讓人睜不開眼,儼然一條看不見人的“沙龍”,路兩邊的行人甚至住戶都會蒙塵遭殃。

那時,每年因灰塵與水蒸汽相遇造成的霧霾多得令人不勝其煩,引發的呼吸道等各種疾病讓人苦不堪言,甚至有的行人因怕吃灰塵橫穿馬路或搶上風頭而橫遭車禍。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只要見到對面來了汽車,就閉上眼睛緊抱着路邊的大樹,至今,上了年紀的人都笑話我膽子小。

我真的害怕路邊揚起的“沙塵暴”,更怕在狹小的路面上被撞到或是被車帶起的風沙刮跑。

匆匆歲月蕩過濃濃鄉情。有時縱然涌動回鄉的激情,一想到路上的零零總總頓時心火熄滅。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十幾年,讓我改變這段印象的是家中一次突發事件。一天,我接到家裏電話說父親不慎從電線杆上摔下,生命危在旦夕。我心急如焚,立即辦完請假手續千里迢迢往回趕。

我既擔心父親的傷情,更擔心農村路窄顛箥,影響送往醫院而耽擱了最佳搶救時間。當我嗅到熟悉的泥土芳香時,驚訝地發現家鄉的路不再是以前的模樣,路面寬闊,坦蕩如砥,在路燈的照射下閃閃發亮,噢,原來是柏油馬路。

路邊不僅有夜間反光裝置,而且人行道與機動車道之間還有隔離帶,儼然一條高速,奔馳在這寬廣的大道上焦慮的心安了些許。路邊的花草樹木消除了司機的視角疲勞,也調適了長時間開車的心情。

在和司機閒聊過程中,他感慨道:“過去農村有人得個急病,看起來路不太遠卻要開好久,即使趕到了也只能停到村委會或者附近的公路上。

醫護人員只得擡着擔架深一腳淺一腳的行走在阡陌縱橫的小道上,一些人往往來不及搶救就失去了生命。

現在就不同了,沒有哪裏到不了,給搶救生命打開了通道,贏得了寶貴時間。”說着說着,他一手丟開方向盤豎起了大拇指,一邊哼起了小曲《沿着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我理解他此刻的心情。

道路的躍遷極大地方便了交通,給百姓源源不斷走向外面的世界搭建起座座橋樑。

前些年,伴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實施,公路修到了村村寨寨,路網遍及鄉村,公交車馳騁,隨時隨地可開到千家萬戶門口。

每隔兩三戶人家路邊就能見到一座垃圾池,這是農民夢境中都無法企及的。曾經熟悉的路,已很難找尋。夜晚,太陽能路燈逐漸亮起來了,遠遠近近,流光溢彩,充滿着現代氣息。

人們跨出門檻就上馬路,開着汽車下田種地,傳統意識中種田的泥腿子農民現在跟城裏人幾乎沒什麼區別。我走在家鄉的馬路上,感受到路的堅實,心的溫暖。

在村東頭的小橋邊,一戶姓李的人家引起了我的關注,原因是村裏專門爲他家修築了一條73米長、與主幹道連接的的小水泥路。

見我好奇,村幹部告訴我:“村裏把因爲種種原因不能實行集中居住的人家進行了梳理,克服資金等困難,爲他們修路搭橋,確保每家每戶不再難出行。

現在路修好了,農產品加工、銷售也暢通無阻,農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14億中國人,一個都不能少,這是重大使命!

看着村民們駕駛着農用車、小轎車、大型農用機械奔走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夕陽唱晚時洋溢出的自信、自豪與幸福,我的心也跟他們一樣飛了起來!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勝!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