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青少年如何傳承工匠精神

青少年如何傳承工匠精神

來源:時尚冬    閱讀: 9.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青少年如何傳承工匠精神,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大國工匠了,而工匠精神其實就是一種職業精神,它體現了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那麼青少年如何傳承工匠精神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青少年如何傳承工匠精神1

學生如何培養工匠精神

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核心在踐行,關鍵在要明瞭和鎖定工匠精神所蘊含的目標維度。只有首先確立要達到的培養目標,培養過程纔會有方向、有定位、有遠方,才能瞄準標高,凝心聚力,逐夢前行。這樣的目標就是懷匠心、鑄匠魂、守匠情、踐匠行。

懷匠心。匠心,即能工巧匠之心,它是指精巧、精妙的心思,本質上就是創新之心。成語中的匠心獨運或獨具匠心,指的就是這樣的靈明獨到之心。匠心是工匠精神的第一位要素,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價值和靈魂。因爲心是精神之宅、智慧之府、載體之本。古人強調:“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可見,心是神明,心是主宰。反之,失卻匠心,工匠就淪爲庸匠,精神也就隨之貶值,淪爲低階的、不足爲道的存在。換言之,工匠精神如果抽掉了匠心的內涵,只剩下形而下的操作,恐怕離匠氣也就不遠了。所以培育學生懷持匠心,生成匠意、匠思、匠智,亦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品格,是工匠精神培養的首要任務。

鑄匠魂。什麼是工匠之魂?是德,是人的品德、品行、品格。德是工匠精神的支柱。古人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可見,工匠之纔是由工匠之德統領的。有學者強調:“人因德而立,德因魂而高。”德,就是工匠精神的統領與根本,是工匠精神的內涵和靈魂。因而培養工匠精神必須鑄匠魂、立匠德。人有了德之魂,才能立世生存、行之久遠。

職業教育必須踐行立德樹人的“育人鑄魂”工程,與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職業素養。要蒐集和整理具有育人效應的大國工匠、大師勞模們的成長案例,融入到德育課程中,讓學生在職業學習過程中,眼中有標杆、心中有榜樣、效學有依託,真正成爲追尋大師、德技雙修的人。

青少年如何傳承工匠精神

守匠情。匠情之情是情懷之意,是人們對事物懷持的或投射在事物之上的積極、崇高、富有正能量的情感與態度的.總和。守匠情,即懷持和堅守工匠情懷,這種情懷內在地包含了人的價值取向和職業態度,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匠情懷包括熱愛情懷、敬畏情懷、家國情懷、擔當情懷、卓越情懷等。這些情懷在大國工匠、非遺大師身上都有突出體現。

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培養他們崇高的家國情懷、職業的敬畏情懷、負責的擔當情懷、精益的卓越情懷,學習大國工匠身上的這些優秀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態度,這樣才能真正得大師真傳、汲精神滋養,將自己磨礪鍛造成大寫的人。

踐匠行。匠行是指工匠們做事的行爲和行動。培養工匠精神不是因爲它是熱點和時尚,爲了蹭熱點、追時尚、貼標籤才隨之起舞。它是需要真抓實做、大力踐行的。踐匠行需要明瞭匠行基於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生成的獨到的行爲特徵:

執着、精技、崇德、求新等。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就是要按照這樣的準則和標高,去培養學生腳踏實地專注做事的精神,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境界,培養學生遵道守德、無私敬業的品格,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纔是德潤身、技立世、品高端的深受歡迎的人才。

青少年如何傳承工匠精神2

所謂“工匠精神”,簡言之無外乎三點要求: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三個詞,十二個字,卻苛刻得令人敬畏要耐得住寂寞,高中歷史,受得住誘惑,克服得困難。

具體而言,就是從思想上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從行爲上持續專注、注重細節;從目標上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精神。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子孫都應該堅守的信念,尤其是青少年從小應該培育的道德信仰。

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呢?

一是要傳承好中華文化。“工匠精神”蘊藏在中華文明的寶藏之中,蘊含在每個青少年的傳承之中。中國的工匠文化深厚而悠久,如歷史傳說中的庖丁、魯班、歐治子等等,是中國古代工匠高超技藝的表現。挖掘中華文明中的“工匠精神”,拾起老祖宗留下的珍貴的精神文明財富,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礎。

青少年如何傳承工匠精神 第2張

二是要學習好專業知識。廣大青少年應根據自己的學情和特點,進一步加強學習,選擇適當的方法和途徑,學習和工作中精益求精,成爲在某一領域獨當一面的專業人才。

三是要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廣大青少年不僅要成爲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也要牢固樹立精益求精、敬業守信的職業態度。青少年在提升自己專業技能的同時,要將“工匠精神”的培育貫穿於學習和工作的全過程,使“工匠精神”培育與專業技能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將“工匠精神”內化於心。

一個健全的人必須掌握一技之長,並獲得一份工作。如果沒有嚴謹、完整、高標準的職業培訓系統,一個國家就不可能取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功。

工匠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工匠精神除了要依靠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家長和學校要從小培養青少年學習工匠精神的核心內涵,讓青少年從小認識堅持、細心、嚴謹的重要性,並身體力行地去學習和實踐。也只有這樣,青少年才能更快地融入到“工匠”的角色中,更好地學習。

青少年如何傳承工匠精神3

“工匠精神”是追求極致的精神,其核心內涵在於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職業,而是當作事業,不僅僅把工作當成獲取報酬、養家餬口的工具,而是樹立起了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着、對產品負責的態度,極度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工匠們將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融入每一個環節,生產出一流的產品,給客戶提供無可挑剔的體驗。

這種寶貴的職業精神需要職業學校通過開設相應的課程進行系統闡述引導,並在具體的實習實訓操作中得以強化訓練,同時也離不開企業的積極參與,發揮企業育人的主體作用。 說到“工匠精神”,我們總會想到瑞士的手錶、德國的機械、日本的管理。正是由於對“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堅持,才造就了這些國家名企名牌輩出。

據報道,截至20XX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爲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企業長壽的祕訣是他們都在傳承着寶貴的“工匠精神”,大多“術有專攻”,立足本行,心無旁騖,在某一細分產品上不斷積累優勢,最終成爲各自領域的“領頭羊”。

在我國,企業“短命”現象並不少見,雖然我們具有“庖丁解牛”、魯班、賣油翁等歷史悠久、膾炙人口的“工匠”式傳奇,但如今卻常常被“差不多”文化所取代,“差不多就行了”成了許多人的工作生活態度。在這種文化氛圍裏,“工匠精神”的沒落和消亡在所難免。

青少年如何傳承工匠精神 第3張

更令人擔憂的是,企業自身的這種職業態度勢必對職業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職業觀產生負面影響。因此,要讓“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中“紮根”,企業必須轉變觀念,致力於打造百年老店、民族品牌、

國際名牌,並積極營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環境,主動承擔教育人的重任。長期以來,職業學校形成了優先保證就業和滿足學生餬口營生的辦學理念,重“傳技”,輕“育人”,甚至片面追求升學率和“綁架”技能大賽,忽視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職業學校要轉變辦學理念,修正人才培養方案,深化課程改革,將職業素養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儘快補上“短板”,

走出過於重視技能傳授、文化教育,而忽視職業素養培育的誤區,讓“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中“紮根”、開花、結果,進而對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產生“蝴蝶效應”。

培育“工匠精神”還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全力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尊重職業、尊重勞動的良好氛圍,在制度層面上讓工匠們受人敬重、體面工作,成爲職業學校學生心目中的偶像,保證工匠們不爲基本生計所困,潛心無憂鑽研,成爲具有高度定力和魅力的“大國匠人”,此乃民族的希望所在。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