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5歲孩子吃手指

5歲孩子吃手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5歲孩子吃手指,智力的遺傳性不可改變,成長的過程中有快樂也會有煩惱,同時,很多家長認爲孩子的能力越出衆越好,其實孩子惡作劇只是想要父母的陪伴而已,看完5歲孩子吃手指,學着啓蒙家裏的小天使吧!

5歲孩子吃手指

5歲孩子吃手指1

幼時吮吸未滿足

公主媽由於雙胎早產,又錯過黃金哺乳期,因此催乳後,孩子不懂得如何吮吸。每次都是公主媽把母乳打出來用奶瓶喂,雪兒其實從未真正得到吮吸的滿足。在1歲左右,孩子就開始吃手,在奶奶的強烈糾正下,給孩子的手上塗上風油精,從而戒掉吃手。據說這還是奶奶受到《飄》裏面的啓發,當時給Bonny手上塗得是奎寧。

雖然表面上孩子不吃手了,但是這種未滿足感埋下了復燃的種子。因此,當雪兒看到其他人吃手時,她一吃手立馬找到了之前的深埋的“滿足感”,類似於快感。一發不可收拾了。

因此提示各位媽媽:孩子出生後儘量母乳餵養,因爲不僅僅是營養問題,還有嬰兒的心理需要。如果實在不能母乳餵養,孩子嬰幼兒時吃手儘可能不要干預,這是他們探索世界、感受世界和心理滿足的需要。即使當時制止了,問題還是依然存在,不知道何時會再次出現,而且往往問題會更加嚴重。

外界環境受挫尋求安慰

幼時的不滿足,最容易在孩子受挫時反映出來。回想起孩子這段時間吃手,何嘗不是因爲自己工作太忙,不太順心,把嚴肅的氣氛帶回家。另外在對孩子的管教上,父母都過於嚴厲,特別是對於孩子的要求,總是用“不溺愛”的方式予以斷然的拒絕,孩子接受了很多負面的信息。另外由於姐姐進步明顯,且性格文靜受到爸媽和老師的喜愛,而活潑調皮的妹妹經常會被拿來與姐姐比較,導致妹妹有了許多受挫感。

人們常說“人少不知愁滋味”,這句話不敢苟同。其實,孩子在很小時候就開始有壓力感了。只是大人壓力點和孩子的不一樣。其實尊重孩子的個體,一開始就應該把孩子放在和大人同一水平線上來考慮。大人不喜歡有比較,孩子同樣不喜歡。每個人都有優點,我們可以學習別人長處,但是不要籠統的放在一起來比較。

特別是有二胎麻麻們,體會更加明顯。這種比較可能也不是人爲的,孩子自己就會有比較。表揚一個,另一個會特別不服氣,感覺生活在她/他的陰影之下。所以有二胎的麻麻們,一直都會很頭疼。表揚要雙份,批評也得雙份。一碗水可得端平了。

孩子有壓力是自然現象,作爲家長能做的,一是儘量不要把自己的壓力帶給孩子,家庭要保持和諧歡樂的氣氛;二是引導這種壓力成爲成長的動力。建議麻麻們在事後給孩子講故事時,通過故事情節來引導孩子理解和處理這種壓力。也要多傾聽孩子的心事,瞭解他們的苦惱,伸出雙手擁抱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慢慢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形成習慣,缺乏自制力

5、6歲的孩子還未上小學,自我控制能力很弱。一旦一些壞毛病形成了習慣,即使孩子知道不好,但是卻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所以父母打罵其實沒有太大用處,孩子不當大人面吃了,還是會偷偷吃,躲着吃。

這個時候,爸媽不但不要責備孩子,反而要柔聲細語的安慰孩子:“爸爸媽媽知道你明白吃手的壞處,也知道你覺得吃手很有意思,味道好極了,所以控制不了自己。但是除了吃手,這個世界有更多好玩,更多好吃的東西了。我們慢慢來,讓爸爸媽媽幫助你,老師同學們一起幫助你,好嗎?”

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堅持不吃手及時的鼓勵,比如可用小紅花、小禮物、獎狀等等一起鼓勵孩子。讓孩子覺得吃手不是一種罪惡,也不是用來叛逆、吸引爸媽注意的行爲。只是一個小毛病,在大家的關心和幫助下,是完全可以克服的。讓孩子充滿自信的戰勝這些壞習慣。

5歲孩子吃手指2

寶寶出現吃手指的這種現象常與精神緊張有關,比如孩子一直處於在幼兒園有什麼不愉快的經歷,另外,根據家長的主訴,孩子咬手指已經很久了,並且家長一直有制止的行爲,可能潛意識裏更加強化了寶寶的這種行爲,對於已經形成的習慣,短期並沒有立竿見影的辦法,只能慢慢引導孩子。部分小兒由於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素質等性格特點的小兒容易患此症。 心理學家認爲,咬指甲來緩解壓力是由於在小時候這種行爲被強烈的`提醒,來源於父母強烈的提醒,咬指甲這個行爲,可能反倒被保留下來,甚至越演越厲害,那麼慢慢這個行爲就成了這個孩子一個固定的情緒的一個釋放和一個關係的再現。懲罰也可以強化,一個孩子因爲一件事情被罵被打,這可能是一種強化,這種強化就會讓他這個行爲變本加厲。這種行爲可能延續到成年。

其實咬指甲並不是小孩的專利,很多成人也會咬指甲的經歷。在心理學上來說,其實啃咬指甲,有時反映出一種心理情緒。往往與情緒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情緒有關。 也就是說,不敢大人還是小孩咬指甲,是因爲有壓力有情緒,只是通過咬指甲來放鬆緩解這種情緒,只是一種發泄情緒的表現而已。 首先要消除造成小兒緊張的一切因素是預防和治療的關鍵。父母對患兒以鼓勵爲主耐心說服教育,調動患兒克服不良習慣的積極性。多讓小兒參加娛樂活動,轉移其注意力。當孩子出現咬指甲時,家長不要批評苛責,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講故事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經常修剪指甲。潛移默化中形成的習慣,應該在潛移默化中糾正,這個過程需要家長足夠的耐心和堅持。

如果寶寶頻繁出現咬指甲,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學習,可到醫院進行矯正,行爲矯治療法如強化濟、消退法、厭惡法等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由醫生根據患兒具體情況設計出行爲治療方案,由家長協助實施,同時給予支持性心理療法。行爲療法的效果取決於醫生、家長和患兒三方面的密切配合,並要持之以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