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

來源:時尚冬    閱讀: 7.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繪本故事,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2.初步掌握排序的方法。

3.能用測量、排序、比較等方法排序。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畫了什麼?(幼兒自由表述)看仔細嘍!最後畫出了什麼呀?(毛毛蟲)

2.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1)今天毛毛蟲要去森林裏玩,它遇見了許多好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有長頸鹿、鱷魚、犀牛、小兔子、小猴子。它們可開心了!

(2)哎呀!快看,它們發現了什麼?(桃子)一個又大又甜的桃子,肯定很好吃吧!可是,這麼多的小動物,讓誰先吃好呢?小朋友,你們有什麼看法呀!(幼兒自由表述)

二、基本部分

1.按照動物個子的高矮排序

(1)師:動物們都在想辦法,長頸鹿最先想到辦法,它伸伸脖子說:“按照個子的高低來排序怎麼樣?誰的個子最高,誰就先吃!”

(2)瞧!它們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樹開始量了起來,一個個緊貼着樹幹,認真地比着。小朋友,你們看出來了麼,誰最高?

(3)出示高矮標誌,引導幼兒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序。

2.按照動物的輕重排序

(1)師:這時候,犀牛使勁兒跺着腳說:“不行不行,應該按照輕重來比。”可是,動物們着急了,按照什麼來測量體重呢?機靈的小猴子說:“有了,用蹺蹺板呀!只要我們站到蹺蹺板的一頭,在另一頭放上許多一樣大、一樣重的石頭,等到蹺蹺板變成平的時候,看誰放的石頭多就表示誰最重。”說完,它們就爭先恐後的坐到蹺蹺板上,忙着稱自己的體重。

(2)在數石頭的遊戲中,比較動物的輕重。

(3)出示輕重標記,引導幼兒按照從重到輕的順序排序。

3.按照動物的高矮、輕重進行逆向排序

(1)師:這時候,一直不說話的毛毛蟲嗚嗚地哭了起來,它爲什麼哭呀?原來,無論怎麼排,毛毛蟲都是倒數第一,所以,它很難過!小朋友們,你們看毛毛蟲可不可憐呀?所以,我們現在來想想辦法,幫助它排到第一名,好不好!

(2)分發卡片,引導幼兒動手操作,用不同的方法讓毛毛蟲得第一名。

(3)原來,只要我們按照從矮到高,從輕到重的順序來排序的話,毛毛蟲就能得到第一名。小朋友們太聰明瞭,毛毛蟲很開心,它說它很感謝我們大家。

三、結束部分

毛毛蟲現在得了第一名,它說:“我先吃一小口,然後請大家一起吃。”所有的小動物一起分享着這美味的桃子,一個桃子大家一起分享,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們小朋友以後有啥好吃的好玩的也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2

活動名稱:

認識圖形

活動目標:1.學習按形狀、顏色的特徵進行分類。

2.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特徵的認識。

活動準備:1.《小朋友的書。數學》

2.三個動物玩具(胸前彆着○、□、△圖形,圖形反面分別是紅色、黃色、藍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朋友的書。數學》的“操作卡片(二),幼兒觀察圖形卡片。

師:這張圖片上有哪些形狀的圖形?這些圖形是什麼顏色的?

二、請幼兒取一張自己喜歡的卡片,說一說卡片式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如:我的卡片是紅色的三角形或我的卡片是黃色的圓形。

三、遊戲“給小動物餵食”

▲按形狀給小動物送食物。

出示小動物玩具(胸前彆着○、□、△圖形)

請幼兒根據每個小動物喜歡的食物給它餵食(如小兔前面貼着○,就用相應的圖形給它餵食),並請幼兒共同檢查是否正確。

▲按顏色給小動物送食物。

出示小動物玩具(翻轉卡片,胸前彆着紅色、黃色、藍色)

請幼兒根據每個小動物喜歡的食物給它餵食(如小兔前面貼着紅色,就用相應的顏色給它餵食),並請幼兒共同檢查是否正確。

四、操作卡片“找朋友”

▲請幼兒取下《小朋友的書。數學》的“操作卡片(二)上的卡片。

▲指導幼兒分別將卡片按形狀、顏色、大小、點子數量進行分類。

設計說明:

在幼兒已有基礎上進行拓展。

遊戲式的操作、多樣玩法讓幼兒感興趣,並樂意操作。

課後反思:

可以鼓勵幼兒用各種形狀、顏色、大小的圖片進行拼圖遊戲。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排序,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嘗試和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2、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活動準備:

排序材料:

積木、動物小人、雪花片

課件(有關排序圖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項鍊、毛巾、水果等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活動

提問:1、活動室和原來有什麼不同(板凳是兩種顏色的)

2、再看看我們今天排的隊伍和原來排隊一樣嗎?哪裏不一樣?(排的是一隊,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3、手指遊戲:《合攏放開》

今天,張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排序》,什麼是排序呢?(把物體按照一定的規律排排隊。就像剛纔小朋友的隊伍,小板凳的隊伍還有手指遊戲中的合攏放開、小手指爬這些都是排序)排序有好多種方法,看看他們是怎樣排的。

二、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A、根據課件,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B、提供材料,引導幼兒一起嘗試排序。

C、觀察圖片,說出解決方法。(排序的方法可真多,我們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種類等特徵來排隊。下面我們看看這些排序,有問題嗎?)

D、欣賞了解更多種排序方法,鞏固對排序的認識。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許多種排序的規律,剛纔圖片裏小朋友操作的材料老師也帶來了,小朋友想試一試嗎?

四、課後延伸活動

1、操作活動,爲幼兒提供多種排序材料供幼兒練習;

2、手工活動《美麗的項鍊》(用手工紙條粘合、串聯的方法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用故事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2——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少1的關係。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美羊羊、喜洋洋等6只羊的卡片;6座房子卡片;1、2、3的圓點卡。

學具:幼兒每人一套操作卡。

活動重難點:

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2——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一起玩遊戲“吹泡泡”。調整幼兒情緒,進入活動狀態。

2.教師用談話的方式引入遊戲“找鄰居”,幫助幼兒理解相鄰的意思。

師:站在我們旁邊,離我們最近的小朋友就是我們的鄰居,大家找找看你的鄰居是誰和誰。

師幼一起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鄰居,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是我們的左鄰右舍。

二、基本部分:

1.設計故事情境,爲美羊羊等找鄰居。

(1)複習6以內的數和6的形成。

(2)分別爲每隻羊找鄰居。引導幼兒說出爲什麼?(一左一右、最近等)

2.幫助屋頂上的數字找鄰居。幼兒運用知識遷移,找出數字的左右鄰居。

3.引導幼兒發現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活動難點)

教師以“2”的相鄰數爲例,以“最近”爲切入點,輔助圓點卡,引導發現。

師:小朋友都說1和3離2最近,是呀他們是緊挨着2的,那1和2之間,3和2之間相差幾呢?

根據幼兒的反應,適時出示圓點卡,運用比較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之間少1和多1的關係。

師幼共同小結:一個數的相鄰數就是比它少1和比它多1的那兩個數。

4.幼兒動手操作,自由選擇操作板,爲2或3、4、5找相鄰數。在操作擺弄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理解相鄰數之間少1和多1的關係。

5.展示幼兒操作板,集體檢驗、糾錯,加深鞏固幼兒對相鄰數的認知。

教師要善於鼓勵肯定幼兒的表現。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對能力弱的幼兒提出希望,將材料和錯誤的操作放在區角里,鼓勵幼兒反覆操作;對能力強的幼兒可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到區角里爲其他數找相鄰數等。此環節要將集體活動和區角活動緊密結合。

三、結束部分:遊戲——“找鄰居”。

通過遊戲複習鞏固對相鄰數的認知,舒緩幼兒學習的緊張氛圍,在遊戲中輕鬆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左鄰右舍》是學習2——5以內相鄰數的新授課。在設計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幼兒對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裏面小動物的喜愛,創編故事情境引出課題,孩子們對找鄰居非常感興趣。一下子就爲小動物找到了兩個鄰居。由於幼兒還沒有形成相鄰數的概念,所以這個部分以情境的引導方式來激發幼兒進行主動探索,讓幼兒輕鬆地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將問題解決,爲幼兒提供了主動探索的機會。

請小朋友爲數字寶寶也來找鄰居的這一過程,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遵循了幼兒數學學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形象到抽象等規律。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發現相鄰數之間的關係,我以2的鄰居爲例,啓發幼兒操作探索,發現每個數都有兩個鄰居,一個比它少1,一個比它多1,從而爲探索3、4、5的相鄰數作鋪墊。幫助幼兒掌握數的“鄰居關係”。

幼兒人手一套的數學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和滿足幼兒主動探索的願望,更有利於幼兒掌握知識,完成目標。孩子們也能自始至終認真參與活動,在操作擺弄學具中感知相鄰數之間多1和少1的關係。

相鄰數這個看似簡單的內容,要讓幼兒充分熟練的理解和掌握它們之間的關係對幼兒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孩子們的操作展示,我們發現大多數孩子們都能正確操作,也有個別孩子沒有完全理解,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需要給幼兒足夠的操作機會反覆擺弄驗證,因此我將材料繼續投放到區角活動中,使得集體活動和區域活動緊密結合,互相發揮其作用。

另外在數學活動中,還應更注意數學活動的科學性、嚴謹性和規範性,因此我們在幼兒理解“鄰居”的基礎上,會在第二課時,將“鄰居”轉換成“相鄰數”這個專用詞。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5

 目標:

1、學習按形狀、顏色、大小、分類。

2、培養幼兒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等。

2、物質準備: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套;胸卡與幼兒人數相等(畫有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圖形);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奇妙的口袋”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1、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奇妙的袋子,(出示奇妙的袋子)你們想知道里面藏着什麼祕密嗎?

2、 教師邊念兒歌邊出示圖形娃娃,讓幼兒說其名稱及特徵。

(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

二、幼兒探索、操作,教師指導

1、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所以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的圖形娃娃,每一組都有,它們想請小朋友們幫個忙,幫它們找到和自己一樣的好朋友,等會兒你們輕輕地走到各自的那一組去,想想要用什麼辦法來幫助圖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然後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2、 要求:

①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靜地操作,不能爭搶。

②幫圖形找到好朋友後,要說出你是用什麼辦法找到的,用了幾種辦法。

3、 幼兒探索、操作,老師巡視,啓發幼兒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來幫圖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的?你用了幾種辦法?

三、集中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操作的方法大膽地告訴老師和同伴。

四、教師小結:可以找形狀相同的娃娃做爲好朋友,也可以找顏色相同的娃娃做爲好朋友,還可以找出大小一樣的娃娃做爲好朋友。

五、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

1、 以談話引入:我們也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吧。

2、 介紹玩法及規則:

①玩法:幼兒每人掛一塊圖形胸卡四散站開,音樂開始,幼兒隨音樂節奏邊拍手邊找和自己胸卡上一樣圖形的幼兒手拉手成爲好朋友,音樂結束時,教師檢查幼兒是否都找對了。遊戲重新開始。

②規則:要找到形狀或顏色或大小一樣的做朋友。

3、 幼兒遊戲三次,教師指導幼兒按形狀、顏色、大小來找好朋友。

4、 小結遊戲情況。

六、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6

活動目標:

1、探索用簡便的標記有序地記錄多次剝豌豆的數量。

2、在數豌豆這一生活情境中體驗學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豌豆莢一袋,每人一個盤子、分類盒;

2、白紙、黑色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由豌豆引發活動,觀察、瞭解豌豆的特徵。

(1)出示裝豌豆的袋子:猜猜這裏裝的是什麼?

請幾個小朋友摸摸、猜猜,然後將豌豆分發到每桌的籮筐裏。

(2)輕輕地摸摸、看看,豌豆是怎麼樣的?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交流。

二、嘗試用合適的方法記錄豌豆莢內豌豆粒的數量。

(1)提問:豌豆莢裏藏着什麼呢?猜猜裏面有幾顆豆豆?用什麼辦法可以知道里面有幾顆豆?

(請一位幼兒來剝豌豆,然後大家一起數一數)。

(2)討論:豆豆可以用什麼標記來記錄?可以怎麼記錄呢?

教師用幼兒說到的不同標記類型進行記錄(如小星星、小短線、小點點等)

討論:你們覺得哪些標記記起來又快又清楚?

小結:我們在記錄的時候要挑選容易的標記,記得又快又清楚。

三、幼兒剝豌豆,探索如何有序、清晰地依次記錄。

(1)現在要請大家來剝豌豆了,而且要將每次剝了幾顆豆用標記記錄下來。每位小朋友面前有一張紙,想一想怎樣才能清楚的記下每次剝了幾顆豆?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你第一次剝了幾顆,第二次剝了幾顆……

(2)提出操作要求:每一次剝好的豆豆放在桌子中間的盆子裏,豆殼放在籮筐裏,剝一次記一次,用最快最清楚的方法來記錄,音樂聲響,就停止剝豆。

(3)幼兒剝豌豆並探索在白紙上有序記錄的方法。教師重點觀察幼兒的記錄方法,提醒幼兒讓自己和別人看得清第幾次剝了幾顆豆。

三、交流記錄結果,介紹自己所剝豌豆情況。

1、你剝了幾次豌豆?

2、每一次剝了幾顆,你是怎麼記錄的?請5—8位幼兒講述記錄方法,並將記錄單呈現在白板上。

3、記錄單讓我們看明白了每一次剝了幾顆豆。你最多一次剝了幾顆,最少一次剝了幾顆?

四、總結提升,體驗思維與勞動的成果。

1、今天我們剝了這麼多豌豆,知道了不同豆莢裏豌豆粒的數量都不相同,還而且把大家剝的豌豆放在一起有一大盆了,大家真能幹,人多力量大哪!

提問:剝出來的豌豆有什麼用?怎麼吃呢?

2、瞭解豌豆的多種做法

出示豌豆糕、炒豌豆、豌豆飯等圖片。

教師小結:原來豌豆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做法呢。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7

活動目標:

1、認識並理解符號“=”、“≠”表示的意義。學習用“=”、“≠”符號表示兩個集合間的數量關係。

2、在教師引導下初步建立等量觀念。

3、培養幼兒講述操作結果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點卡(見圖一、二),符號“=”、“≠”各1個。

學具第一、二組:點圖(見圖三),等號、不等號印章各6個,印泥4盒,操作卡片24;第三組:看圖計數卡(見12課題圖二),數字印章,印泥2盒,操作卡片23;第四組:印比10少的點子紙卡人手1份,點子印章6個,印泥2盒;第五組:數卡(見圖四),回形針若干個;第六組:6根粗細不同的毛線棒(去尖頭,6套)。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感知數量。

出示圖一,“卡片上有什麼?”它們一樣多嗎?你怎麼知道它們一樣多呢?“(都是10個點子)

(2)認識等號。

“怎樣讓別人一看就知道紅點和綠點一樣多呢?”出示等號,引導幼兒觀察。

“這個符號是什麼樣的?”(二條線一樣長,二條線間距離一樣寬)“誰知道它叫什麼名字?”(等號)“表示什麼意思?”(等號就表示一樣多、相等的意思。)“現在我把等號放在紅點和綠點的中間,表示什麼意思呢?”(10個紅點和10個綠點一樣多)“這個式子怎麼讀呢?”(教師帶着幼兒一起念:10個紅點等於10個綠點)

(3)認識“≠”。

去掉1個綠點,“現在還能用等號嗎?爲什麼不能?”(不一樣多,9點不等於10點)“不一樣多可以用什麼符號來表示呢?”出示“≠”,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不等號它和等號有什麼不一樣?”(多了一條斜線)“不等號放在這兒表示什麼意思?”(10個紅點和9個綠點不一樣多)“怎麼讀”(10不等於9)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填符號。

“先看清前後各幾個點子,再想想中間應該填上什麼符號。”

第三組,看圖接標記記錄。

“小朋友在數圖形時一定要仔細看,不能漏掉一個。”

第四組,印比10個少的點子。

第五組,看數字穿回形針。

“數字是幾就在下面的洞裏穿幾個回形針。”

第六組,給小棍排隊。

“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的棍子有什麼不同,應該怎樣排隊?”

教師重點指導第一活動小組,提醒幼兒做好後讀一讀結果。

3、活動評價。

請一名幼兒展示第一活動小組的活動材料,說說是怎麼做的,爲什麼印這一符號。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8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套l~5的數字卡片。讓幼兒自願結合,每組5人,要高矮不同。

2.周圍環境中有適於幼兒按大小排序的物體。每人一套l~5的數字卡片。

活動目標

啓發幼兒學習正逆排序並說出序號,體會量與序數的關係。

活動過程

活動(一)小朋友排隊編號

1.排隊編號。請幼兒從矮到高排隊編號。教師交代:每組幼兒從矮到高排隊後,報數編號,每人按編號領取相應的數字卡片。幼兒分組排隊編號並互相交流,說一說:“自己這隊小朋友是怎麼排的隊?自己排在第幾?其他人排在第幾?”

2.從高到矮排隊編號,方法同上。

3.幼兒討論。教師提問:“兩次排隊有什麼不同?你都排在第幾個?爲什麼?如:從矮到高排,明明排第1,從高到矮排,明明排第5。明明兩次排隊位置不同,這是爲什麼?”

活動(二)給物品編號

1.幼兒操作

教師請每個幼兒自由選5件同一種大小不同的物品。根據教師的要求,給自己所選物品按大小進行正逆排隊編號。每次排隊後,按編號給每個物品對應一張數字卡片。

2.討論交流

教師提問:

你找的是什麼物品?它的編號是幾?排在第幾個?

你是怎麼給它們排隊編號的?

經過正逆兩次排隊,同一件物品都排在第幾?爲什麼?

建議

教師可根據本班情況,讓幼兒按量的不同屬性給物品排隊編號。如找長短不同的物品,也可以找高矮、寬窄、厚薄、粗細等不同的物品,按量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編號。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9

活動目標:

1、物體的形狀和顏色進行分類。

2、用情景的學習方法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個小綠人,紅、黃、藍衣服/褲子各一)。

2、幼兒每人一個圖形寶寶(三角形或正方形)。

3、教師一套操作材料(二個小綠人,紅、黃、藍衣服/褲子各一,紅、黃、藍色圖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個。

4、大分類圖一張,√兩個,小分類圖六張。

活動過程:

一、以導遊的身份帶幼兒去數學王國——圖形寶寶家。

1、找圖形寶寶。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的形狀和顏色。

2、送圖形寶寶回家。重點學會看分類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圖形分類。

二、到數學王國——服裝店。

1、引導幼兒觀察衣服和褲子的顏色。

2、請一位幼兒整理服裝(其中一件),要做到行色對應。

3、再次學習看分類圖,鞏固對分類圖的認識。

三、給小綠人穿衣。

出示小綠人,老師在分類圖操作√讓幼兒幫忙給小綠人穿衣。

四、幼兒分組進行給小綠人穿衣,每組一張小分類圖。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10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字寶寶》

活動目標:

1、在認識數字0——9的前提下,將他們排序。

2、在比較觀察中,瞭解發現數字在生活中的意義。

3、數字變化後,幼兒對其形狀感興趣,幷樂意產生想象。

活動準備:

PPT課件、日曆、奶瓶、溫度計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10個格子,幼兒數出。

2、幼兒根據提示猜出每個格子中的數字寶寶。

二:1、給數字寶寶排序(提示順序,倒序,單數,雙數)

0123456789

9876543210

13579

2468

2、分享老師展示的各種排列方式

(1)認識基數13579

(2)順時針,圓形,三角形

(3)從大到小,從小到大

三:結合生活中的數字,讓幼兒理解這些數字 寶寶所表示的意義,教師展示PPT中不同的物體

(1)日曆

(2)奶瓶

(3)溫度計

(4)目錄

四:數字寶寶的組合圖形

幼兒逐一觀察每個有數字寶寶組成的圖形,說一說畫的是哪些圖形?是有哪些數字寶寶組成的?

五:活動延伸: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數字寶寶,動手畫一畫。

課程觀看感:

上海吳佳瑛老師上的《數字寶寶》,給我的感覺和別人不一樣,她上課時的表情平淡而不嚴厲,語氣溫和而不做作,時而帶點淡淡的微笑和幽默,讓孩子們的心和她越來越靠近。

在《數字寶寶》這節課中,老師運用課件上不完整的數字形象使神奇的數字猜測引起了幼兒濃濃的學習興趣,從身邊的環境開始觀察,讓幼兒找出跟數字有關的東西,孩子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如常見的藥瓶、目錄、日曆、溫度計等,通過讓數字排隊和玩數字遊戲讓幼兒對變化後的形狀產生了興趣,從而讓孩子在活動中豐富了對數字的認知能力。

而這位吳老師也是很有智慧,因爲這位男孩發言積極,老師就跟他說;“男孩,你是博士,你把容易的問題留給別人回答吧!”這又反映出吳教師的`機智和照顧個別的能力。總之這位吳佳瑛老師她能根據孩子的變化作出理想的語言引導和暗示是最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當然在這次的教學觀摩中,不僅僅是幾位老師的課和講座讓我受益匪淺,而是整個幼教師資隊伍讓我值得學習,在她們的教學中,讓我學到了自己在書上所學不到的,通過這樣的現場教學觀摩,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讓我得到了更多啓發,使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我將在工作中好好消化,把先進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我的實際工作中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幼兒知道4添上1是5。並知道5所表示的含義。

2、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出操作的結果。

3、鞏固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不同形狀的樹葉,磁性教具數字5,數字1——4,雪花片人手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遊戲,複習1—4的形成,複習對1——4的認識。

1、讓幼兒看數字,做相應的動作。

師:今天,我們的數字朋友又來到我們班裏,想和小朋友們做遊戲呢!

我們來看看誰來了呢!請你們拍拍手吧!數字4還可以表示什麼呢?

2、拍手遊戲,複習數字1—4的形成。

師:我們好久都沒有玩拍手的遊戲了,我想和幾個小朋友們一起來玩玩,我問到誰,那他就要大聲地回答我哦!

二、通過初試樹葉,學習5的形成1、出示樹葉,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呀?小樹葉都會怎麼樣呢?(要求幼兒完整描述小樹葉的命運)對了,小樹葉會離開自己的媽媽,掉到地上,你們看。老師就撿來了好多的樹葉,我們來看看吧!

1、認真仔細觀察不同的樹葉,學習5的形成。

師:我們先來看看這些尖尖的樹葉吧!有多少片尖葉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要求幼兒完整地描述)對了,數字4可以表示4片葉子!咦!這裏怎麼樣還有這樣的樹葉呢?現在有幾片這樣的葉子呢?怎麼樣變成5片尖葉子呢?(引導幼兒完整描述4片樹葉添上一片樹葉是5片樹葉)5片葉子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所以我們可以說4添上1是5。

3、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其他五片葉子的形成。教師小結:4添上1是5。(在說的時候,教師要同時用手勢進行表演,幫助幼兒鞏固數字5的形成)

三、通過操作雪花片,複習4的形成1、拿雪花片(請小朋友拿4個雪花片,看看怎樣變成5個雪花片,集體說說操作過程)2、變手指數量。

四、初步認識數字5。初步知道5所表示的數量。

師:剛剛我們知道數字5可以表示5片葉子,那數字5還可以表示什麼呢?

(引導幼兒發揮想象,並大膽的描述數字5所表示的物體)教師小結:數字5可以表述所有數量爲5的物體。

五、收拾用具後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爲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小百科:5(發音:中文wǔ英文Five),阿拉伯數字,是4與6之間的自然數,是第3個質數,它還是圓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數。與漢語中的"五"同義,但和"吾"不同義。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相鄰數,知道相鄰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

2、通過操作比較和交流,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數卡(用夾子夾好掛在胸前)、一份貼紙娃娃,大數卡(1——6)

操作作業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數學遊戲:數字接龍

1、教師與幼兒相互拍手報數:“我拍1”、“我拍2”……

2、看數卡1——5,迅速說出比數卡上數字多1或少1的數。

(二)認識相鄰朋友。

1、理解“相鄰”一詞的含義。

師“每個小朋友左右看看,說一說左邊最靠近自己的朋友是誰,右邊最靠近自己的朋友是誰。我們就可以說XX和XX是我的相鄰朋友。

2、幼兒相互交流、說說自己的相鄰朋友是誰。

3、認識相鄰朋友的號碼。

幼兒說說自己是幾號,自己的相鄰朋友是幾號和幾號。

師:XX,你是幾號?(5號)你左邊的相鄰朋友是誰?是幾號?右邊的相鄰朋友是誰?是幾號?小結:你是5號,你的相鄰朋友是4號和6號。

(三)認識相鄰數。

1、給數字寶寶貼貼紙娃娃。(胸卡上是數字幾,就貼幾個貼紙娃娃)

2、比較相鄰朋友所貼貼紙娃娃的多少。

和自己的相鄰朋友比較貼紙娃娃的個數,說一說誰多誰少。

3、認識2的相鄰數。

提問:2號幼兒貼了幾個貼紙娃娃,可以用數字幾表示,他左邊的相鄰朋友貼了幾個,可以用數字幾表示,1和2比怎麼樣?(1比2少1)他右邊的相鄰朋友貼了幾個,用數字幾表示,3和2比怎樣?(3比2多1)

小結:1比2少1,3比2多1,像這樣:排在前面比它少1,排在後面比它多1的數,就是這個數的相鄰數。(強調相鄰數)

4、說說其他數的相鄰數,並說出少1、多1的關係

5、遊戲:尋找相鄰數

每個幼兒手拿一張數卡,老師出示數卡,問道:“小朋友,我問你,XX的相鄰數在哪裏?”手拿該數相鄰數的小朋友一邊跑過來一邊說“在這裏,在這裏,XX的相鄰數在這裏”。小朋友要記住自己數卡上的數字,是數字寶寶的相鄰數就趕快跑到他的旁邊來。

(四)小組操作

1、介紹操作要求

2、幼兒分組操作

第一組:填空格(先看看空格前有幾個點子,再看看空格後有幾個點子,想想空格里應該印幾個點子)

第二組:填空格(先看看空格前是數字幾,再看看空格後是數字幾,想想空格里應該貼上數字幾)

第三組:添去點子(想想怎樣使三排點子和數字一樣多。)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13

活動名稱:中班數學:鈕釦分類

活動目標:

1、能按照一個以上的共同特徵給鈕釦分類,會記錄分類結果。

2、複習點數6以內數量的技能。3、樂於參與操作活動,感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記錄紙一張;幼兒人手一份鈕釦、二個盤子、一張記錄紙、鉛筆;投影設備。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察老師衣服上的鈕釦,數數有幾粒。二、觀察多樣的鈕釦。

1、師:小朋友,這些都是什麼呀?(鈕釦)數數一共有幾粒?這些鈕釦是什麼樣的?(幼兒相互交流)

2、師:這些鈕釦看上去不一樣,但他們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請你說說這些鈕釦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師:這些鈕釦擠在一起,多難受呀,請小朋友按鈕釦上的一個相同特點把鈕釦分成兩份,還要在記錄紙上寫下來。

4、觀察記錄紙,說說標記的意思,討論記錄方法。

5、請一個幼兒表演分類方法並記錄。

6、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分類與記錄。

三、鈕釦拼畫。

1、師:鈕釦除了可以扣住衣物,還可以拼成漂亮的圖畫呢。你能用鈕釦拼出什麼呢?請你數數你拼了幾粒鈕釦。

2、展示幼兒拼畫作品,個別幼兒講述,其餘互相欣賞。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14

一 活動的設計意圖

自本班的小朋友升入中班以來,我發現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小朋友之間的缺少交流,且互相合作的的意識也比較差。正巧最近我們正好進如“我們都是好朋友”的主題教學活動,爲了增加幼兒間的互相關注,我將主題中的這節《我和朋友比高矮》的活動重新進行了設計,希望通過這節活動讓小朋友知道高矮的概念以及探索進行兩人、三人比高矮的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活動中創設比較多的機會讓小朋友與同伴進行交往,合作,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與他人交往的技能,體驗團結,合作的的快樂。

二 活動的目標

1 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習正確的比高矮的方法。

2 探索兩個物體和三個物體比高矮的方法。

3 通過與朋友之間比高矮,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

4 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三 活動的準備教學課件,音樂磁帶(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兒操作材料

四 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通過遊戲尋找三個物體比較高矮的方法。

五 活動的過程1 幼兒通過遊戲,用自己的身體感知高矮的區別。(音樂遊戲“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氣漸漸的冷了,讓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 ,跟着音樂一起來走路,好嗎?”

(幼兒學習高人走和矮人走,體驗高矮)

2 (教學課件)通過讓幼兒比較課件上兩個小朋友(男孩和女孩)的高矮,討論正確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學課件一,設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現在有兩個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們願不願意幫他們比比看?”“他們兩個誰高,誰矮?”“爲什麼?”

(2) (設置語言情境)“哦,原來男孩站在椅子上,他當然高了,但是女孩現在不服氣了,她說呀,你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嗎,我也會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

(出示教學課件二)“你們說,象他們兩個這樣比來比去能比出高矮嗎,爲什麼?”

“那怎樣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兒討論得出正確的比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學課件三)“原來呀,要讓他們站在同樣高的地方纔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 音樂遊戲:找朋友比高矮(幼兒跟着音樂找一個朋友比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個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確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兩個小朋友願意先上來比一比?”“我們家幫助他們比比看,誰高誰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這句話說完整嗎?(引導幼兒說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出示教學課件四) “馬上我們就跟着音樂一起來找一個好朋友比比高矮,當音樂停時,我們就說“比一比,誰是高來誰是矮”然後好朋友之間相互說一說誰高誰矮,好嗎?”

(3)“剛纔我們找了朋友比了高矮,但是朱老師發現有的好朋友之間意見不統一,誰有好辦法,正確的比出兩個人之間的高矮?

(4)幼兒討論:兩人必須站直了;我們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兒根據討論經驗再次與朋友比高矮。

4 設置情境,學習3以內正確的排序方法。

(1)“剛纔我們玩遊戲高興嗎?(出示教學課件六)猴寶寶們看到我們小朋友玩的這麼開心,他們也想來湊熱鬧。它們也想來比比誰高?誰矮?(出示教學課件七)三隻猴比高矮。

(2)幼兒操作。介紹自己的經驗。

(3)幼兒討論三個物體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

(3)(出示教學課件八)幼兒用討論出的好方法幫三個玉米寶寶比高矮。

5 音樂遊戲:三個朋友比高矮。

(1)“剛纔我們學會了三個物體間的比高矮,朱老師發現你們真的非常棒,那我們這一次要請每三個小朋友組成一組比高矮,你們行不行呀?”。

幼兒遊戲找朋友,音樂停每三人組成一組比高矮,並大聲說出“誰最高,誰最矮”

幼兒操作活動:比較高矮(教學課件十二)“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找到了三個物體比較高矮的方法,在遊戲中我們還找到了許多新的朋友,你們高不高興呀,老師這兒還有許多動物寶寶也想比比高矮,你們願意幫忙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到區域中進行操作)六 活動的延伸區域活動:比較高矮活動的反思“我和朋友比高矮”是一個看似很普通的活動,兩個物體間的比較對於中班幼兒較簡單,但三個物體間的比較就比較難。在活動中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有趣而直觀的形象讓幼兒在一次次的操作中去發現、總結經驗。最終找出答案。在活動中我注重小朋友合作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通過找朋友比高矮引導幼兒去關注自己的同伴,並大膽的用語言表達給對方。

活動點評:

教師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提高了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同時生動的圖象有助於幼兒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教師在設計教學課件時,充分考慮幼兒特點,多媒體的設計形象生動、可愛、富有動感,內容貼切課題。教學中教師改變傳統的數學活動說教式教學方法,而採用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反覆實踐,從中去發現、結累經驗。教師在活動中除注重師生間的學習更注重幼兒間的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在活動的組織中,教師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將幼兒間合作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有機的容入到數學活動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15

本次活動是按照數學活動學習的順序而排的。遠近的概念對大班幼兒來說並不難,所以本次活動的重點我放在了幼兒能用不同的工具測量同樣的距離,同時能感知距離與測量工具之間的關係。

在活動中,教師通過幾樣簡易但不簡單的工具讓幼兒多次操作後來主動的尋求遠近的概念區別,從幼兒的反映來看還是對本次活動非常有興趣的,特別是在測量的過程中幼兒感受到了自主測量發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和步測的方法,區別物體的遠近。

2、學習使用不同工具測量同樣的距離,初步感知距離與測量工具之間的關係。

3、激發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用目測的方法區別遠近

1、教師站在黑板前,幼兒呈半圓形面對教師坐在座位上。請幼兒目測:誰離教師最近,誰離教師最遠?

2、教師站在門和窗之間,幼兒目測:老師離門近還是離窗近?

3、使用幼兒用書第7頁,看看哪個小動物跳得遠,哪輛汽車進車庫的路遠,並用小棒量一量。

二、用步測的方法測量距離,體驗工具不同,測量次數也不同。

1、教師和一個幼兒一起步測教師長度(從教室前面到教室後面之間的距離),教師與幼兒邊走邊數共走了幾步,然後將幼兒測量的結果分別記錄在黑板上。

2、教師:老師和小朋友都走了相同距離的路,爲什麼老師走的步數少,小朋友走的步數多呢?

三、請幼兒用長短不同的小棒量一量桌子,邊量邊數,看看測量的次數有什麼不同。

1、幼兒發現:用不同的工具測量一樣的距離,需要測量的次數是不一樣的:測量工具越長,需要測量的次數越少;測量的工具越短,需要測量的次數就越多。

2、遊戲:機器人。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