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TVB一檔由陳貝兒主持的紀錄片《無窮之路》最近剛播兩期就引發巨大關注,攝製組總共只有四個人。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1

最近,由TVB新聞與資訊部出品的12集扶貧紀實紀錄片《無窮之路》在翡翠臺熱播。這部紀錄片走訪四川、貴州、廣西、雲南、寧夏等多個省份的脫貧地區,真實記錄了中國的脫貧奇蹟。

《無窮之路》到達的很多地方,連不少內地觀衆都感到陌生:四川大涼山的“懸崖村”、只能靠驚險的空中鐵索渡江的雲南怒江、曾被專家斷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寧夏戈壁沙漠……近日,TVB新聞及資訊部總監黃淑明、高級專題節目經理阮小清及《無窮之路》監製岑應接受了《羊城晚報》等媒體的採訪。製作組表示,節目播出後收穫了不錯的口碑:“攝製組的努力、超越我們想象的大自然力量和國家脫貧的奇蹟疊加在一起,讓這個節目受到了觀衆的歡迎。”

在懸崖村爬天梯,在理塘與丁真面對面

《無窮之路》的節目名稱一語雙關:“無窮”取“無窮無盡”之意,也包含“沒有貧窮”的含義。主管新聞部的TVB助理總經理袁志偉曾去過寧夏,新聞部總監黃淑明則在2019年到過貴州,這些經歷直接促成了《無窮之路》的拍攝。黃淑明說:“我當時被貴州當地的脫貧景象打動了:貴州九成半的地形都是山地和丘陵,交通卻十分發達,連一些只有十來二十人的村莊都有公路,路通則財通。這兩年因爲疫情的緣故,很多香港人少了回內地的機會,不太瞭解內地的情況。我們希望通過這個節目提供一些資訊。”

《無窮之路》最先吸引觀衆目光的是內地自然風光的多樣和驚險。監製岑應透露,在出發之前,節目組做了大量的資料蒐集,選取了最有代表性的脫貧案例。最終,節目走訪的地方南至海南島,北至寧夏;走進熱帶雨林、戈壁沙漠、喀斯特地形等等地形地貌。節目前兩期來到四川涼山的“懸崖村”,這座村莊與外界唯一的連接通道是一條几乎垂直於懸崖、共有2000多級階梯的鋼梯,攀爬天梯的過程讓人忍不住爲攝製組捏一把汗。從第三期開始則是雲南怒江的故事,怒江水流湍急,一直難以修橋,當地人多年來都通過空中鐵索渡江,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險。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通過實地探訪,《無窮之路》呈現出這些地區在精準扶貧政策下成功脫貧的效果。比如“懸崖村”通過易地搬遷的方式成功脫貧:國家在交通便利的地區修建樓房,組織村民整體搬遷;更在住宅區周邊修建農業基地,爲村民提供工作機會,解決收入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無窮之路》還訪問到大受歡迎的理塘男孩丁真。岑應透露:“丁真的檔期相當滿,我們採訪他的時候,他已經快三個月沒回家鄉了。幸好得到四川省宣傳部的幫助,丁真的經紀人也很重視這次採訪,總算在兩個通告的間隙做了這次採訪。”由於丁真人氣太旺,爲了避開人多的公衆場合,攝製組特地開車半小時,找到一片人煙稀少的大草原爲丁真做採訪。談及對丁真的印象,岑應說:“丁真的普通話比我們採訪的普通藏區少年要好很多,大致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他說很懷念草原的生活,希望能放一天假,騎着他的小馬珍珠,無拘無束在草原奔馳。”

交通網絡夠發達,旅程物資可以靠網購

攝製組總共只有四個人:監製岑應、主持陳貝兒以及兩位攝影師,攝製組一路上親身感受着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岑應感嘆:“內地的疫情控制得很好,治安也很好。我們去了很多地方,不僅大型基建讓人歎爲觀止,而且環境保育也做得非常好,到處都是青山綠水。這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做到的,政府一定花了很多工夫。”

最讓岑應印象深刻的是內地發達的交通網絡。她說:“我們走了很多地方,公路網非常完善,很多路都通到了村門口。”便捷的交通爲攝製組省下了不少時間,得以在三個月的時間裏從南走到北。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阮小清曾在2000年到新疆和甘肅採訪,當時在交通上花了特別多的時間。拍攝歷時三個月,攝製組是否要帶着大量物資上路?岑應笑言:“出發的時候,我們四個人每人帶了一個箱子,裝的都是基本物資。因爲知道內地網購非常發達,我們不擔心物資不夠,基本就是一路走、一路買。”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第2張

岑應表示,《無窮之路》的採訪地點和路線均由攝製組自行策劃和制定,當地政府部門頂多只是負責協助,“我們都是根據拍攝的進度前進,自己穿山過省,看到的都很真實。”在拍攝過程中,攝製組得到當地電視臺的協助,黃淑明透露:“當地電視臺非常支持我們,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資料片段,讓整個節目更有可看性。節目裏穿插了許多以前的畫面來做今昔對比,讓香港觀衆可以直觀感受到當年的貧困境況。短短8年就實現了脫貧,這非常不容易。”

拍攝環境驚險、人手緊張,《無窮之路》的旅程充滿了艱辛。岑應回憶,爬懸崖村天梯的時候,攝製組來回總共花了六個小時,由於沿途沒有洗手間,攝製組甚至要穿着成人紙尿褲爬梯。爬天梯是一個極度耗費體力的過程,走不完全程的大有人在。岑應說:“村民們都很擔心,叫我們不要硬撐,因爲很多城市人不一定能爬上去。我們當時也做好了準備,如果真上不去,節目裏就講一個上不去的故事吧。我們一路往上爬,最初很辛苦,後來身體慢慢適應了這個節奏,爬到一半,就覺得咬緊牙關一定要爬到頂。這一趟經歷也讓我們深深體會到懸崖村村民的艱辛。”

陳貝兒擔任主持,主觀視角獲觀衆共鳴

內地拍攝過許多脫貧題材紀錄片,但《無窮之路》的畫風有點不一樣。藝人陳貝兒擔任該節目的主持,她走進這些曾經貧窮落後的地區,與當地人聊天、交流。黃淑明說:“陳貝兒是一個地道的香港女孩,外形也非常都市。我們的節目從她的角度看待脫貧這件事,更能激起觀衆的共鳴。此外,貝兒是藝人,她沒有記者那種客觀中立的‘包袱’。她可以把自己的主觀感受帶給觀衆。”在首集裏,陳貝兒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爬“天梯”,節目用了大量的主觀鏡頭呈現陳貝兒爬天梯的過程,讓觀衆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阮小清說:“第一集有個鏡頭我看了很多次,每次都覺得非常真實。爬到半山腰的時候,當地嚮導拉格讓她往下看一眼,她說‘我不敢看!’當時我就覺得,她代替我到現場看了。”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第3張

在幾位主創看來,陳貝兒的親和力和觀察力爲《無窮之路》加分不少。岑應說:“貝兒非常真誠,她真的'很想知道當地人的故事,並不是那種抱着蒐集資料的想法、採訪完就漠不關心的人。其實在《無窮之路》的採訪過程中,一些受訪者的鄉音比較重,交流起來雙方都是半聽半猜。但是肢體語言、眼神和情感是不會騙人的,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的心意:我們想了解他們以往生活爲什麼那麼困難,也衷心祝福他們現在的生活。而且他們真的脫了貧,心情很喜悅,樂意分享,所以採訪過程中基本沒有難度。”黃淑明則大讚陳貝兒的專業:“出發之前我們開了製作會議,給出了一些穿衣的建議,她非常配合,知道自己是以觀察者的身份錄節目,不會要求一定要‘扮靚’。”作爲一名出鏡主持,維持幕前形象當然也是工作內容之一,與陳貝兒一同踏上旅程的岑應很瞭解她做的功課:“她知道當地的天氣變幻莫測,在出發前一兩個月就做了大量的肌膚管理工作。到達內地之後,她每天都會比我們早起一兩個小時起牀化妝,就是爲了在鏡頭前展現最佳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無窮之路》製作了英文版,在明珠臺播出,英文旁白也是由陳貝兒配音。阮小清說:“不少網友都贊貝兒的英文很好,其實她的英文很流利,之前做過英文主持。”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2

TVB一檔由陳貝兒主持的紀錄片《無窮之路》最近剛播兩期就引發巨大關注。很多網友都留言大讚陳貝兒表現賣力,節目內容也是展現了許多不爲香港人所知的內地扶貧故事。對於這檔節目是如何出爐,又爲何關注到內地扶貧問題,記者採訪到TVB新聞部總監黃淑明、《無窮之路》監製阮小清、記者岑應,來了解節目背後的故事。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第4張

紀錄片《無窮之路》節目製作照

談陳貝兒:都市成長的女孩主觀感受引發觀衆共鳴

記者:觀衆給予這個節目,還有主持人陳貝兒很高的評價,是怎樣做到給香港觀衆這麼大的共鳴的呢?

《無窮之路》製作組:我想我們這檔做脫貧的節目跟內地的節目有點不一樣,比如說我們從一個香港女孩子,就是陳貝兒的角度去看。她也拍過不少外地的紀錄片,在香港也是很受觀衆認同的主持人,我們設計整個節目從她的一個主觀感受出發,也就更容易引發觀衆的共鳴。

我們這一次團隊人手是非常精簡的,這隻有4個人,岑應、陳貝兒和2個攝影師,一共4個人而已,所以他們4個人都是真的很努力地去做好這個節目,一般的紀錄片攝影組會有七八個人,當時我們這隻有4個人。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第5張

紀錄片《無窮之路》節目製作照

陳貝兒的普通話也非常靈光,所以她也擔當着記者的角色,她自己會去問當地人的感受。可以說她體現了一個香港人,一個像香港這樣的大城市長大的女孩,看到內地的貧困地區是怎麼樣的反應。

陳貝兒本身也沒有思想包袱,她沒有去過很多很貧窮的地方,沒有打算背資料介紹成就,而是帶着新鮮的眼光,更主觀地把感受帶出來,我們香港觀衆就更容易有共鳴。

她從一個都市女孩的角度,很實在地將看到的內容呈現給香港觀衆,帶着香港觀衆看看現在這個地方的現狀是怎麼樣,過去是怎麼樣。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第6張

紀錄片《無窮之路》節目製作照

攝製組得到當地的電視臺很大的幫助,拿了很多的資料片,在鏡頭前呈現出來一個真正的對比。每一個觀衆都能從這個角度看到國家是怎樣努力去幫助大衆脫貧,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爲我們在香港,有聽說過,但是沒有見過,沒有親身經歷過,我們的紀錄片通過脫貧前後的對比,將感受傳達給觀衆。

此外,陳貝兒的英語非常好,這個節目也在我們的“明珠臺”也就是英語頻道播出,英語版也是貝兒做主持,英語的旁白也是她自己去講,我們也會考慮出一個普通話的版本。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第7張

紀錄片《無窮之路》節目製作照

談策劃初衷:想將脫貧成就呈現給香港觀衆

記者:團隊當時是如何策劃拍攝無窮之路的節目?

《無窮之路》製作組:要從我們過去一些經驗說起。主管新聞部的TVB的助理總經理袁志偉,還有新聞部總監黃淑明去過寧夏、貴州,都覺得大開眼界。比如說在貴州,雖然九成以上都是山地、丘陵、喀斯特地貌,但是路都修得很好,國道、公路都是翻山越嶺,還有許多的隧道。有人的地方就有路,這些景象都令我們很有感觸,所以我們就都知道國家脫貧不容易,所以我們就有這個念頭,就是要拍一個脫貧的系列片。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第8張

紀錄片《無窮之路》節目製作照

香港人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城市,對貧窮缺乏具體的概念,覺得國家脫貧跟香港的距離很遙遠,甚至覺得“跟自己沒什麼關係”。我覺得香港人應該瞭解內地過去的狀況是什麼樣的,現在脫貧以後生活怎麼樣,現在的狀況怎麼樣,我覺得應該把這些內容展現給香港人。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第9張

紀錄片《無窮之路》節目製作照

記者:從播出的內容來看,感覺還是比較驚險的,比如說懸崖村露天溜索,主持人發生高原反應,是不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有遇到一些比較辛苦的情況?

《無窮之路》製作組:是有。印象最深刻,是理塘。我們每天拍攝幾乎是從早到晚,不拍的時候就是在旅途上,去到理塘已經是我們快要到旅途結束的時候,就真的有點體力不支,而且那個地方4300多米也挺高的。我們從成都走到康定,再到雅江慢慢上去,最後真的是有點吃不消,風景是很美,可是每一步路都是特別艱難。特別要感謝當地的部門、當地一些陪我們拍攝的官員對我們的支持,買了很多東西,不斷地給我們吃紅景天,不斷地給我們買買買,好多氧氣瓶放在車上。最後我們也把工作時間調短,最後挺了過來。不過說真的很值得,因爲都沒有去過那種地方,其實我們以前都說香港人也蠻喜歡西藏的那種景色,都說一生人一定要去一趟藏地,理塘就是藏地,我們達成夢想了。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第10張

紀錄片《無窮之路》節目製作照

看到路修得很好,真的不得了。我們經過其中有一個18彎,哇真的太叫人吃驚了,然後一直都是很好的路通到理塘,那邊也是因爲有了路他們纔可以有經濟發展,有旅遊業,他們現在的生活變得美好,我們始終覺得采訪過程是很值得的一次旅程。

談拍攝內地:要告訴香港人發展的未來機遇在哪裏

記者:到內地拍攝有沒有什麼印象比較深的經歷?在香港想象不到的事情?

《無窮之路》製作組:我們以前從來不知道有“直過民族”這個概念,後來才發現原來我們去的好多地方都是這種情況,他們就是“直接”從原始社會“過渡到”現代文明生活的民族。我們在雲南看到一個專門爲“直過民族”成立的學校,學校針對小孩子,從頭開始教生活常識,和一些基本的生產技能,讓他們能進入到社會,跳出貧窮的循環,切斷窮根,像這類故事讓我們挺感動的。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第11張

紀錄片《無窮之路》節目製作照

記者:拍攝過程感受和普通香港市民到內地旅遊的差別大嗎?

《無窮之路》製作組:我們定位是紀錄片,跟旅遊節目的本質是不一樣的,旅遊節目主要是吃喝玩樂,我們旅途要看的是真實的生活,我們去了最遙遠的地方,去了最落後的村落,看到了真實的老百姓的生活。

我們的記者帶着自己真心關注的問題去提問,完全好奇地去了解中國脫貧是怎麼一回事。

當然我們也會按香港觀衆容易接受的方式來呈現。我們是希望從一個比較軟性的方向和角度去看脫貧的問題。

我們問到的每一個老百姓,他們都說過去幾年整個中國上上下下農村都在忙脫貧這個事情,幹部們也都是在全心全意地做好這個事情,終於把它做成了,我們也看到扶貧的方法真的多種多樣。我們找到了中國脫貧的答案,這個奇蹟,真的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實現了。

TVB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獲評9.5分 第12張

紀錄片《無窮之路》節目製作照

記者:未來的製作計劃是什麼?

《無窮之路》製作組:怎樣讓我們香港人多一點關心國家,多一點了解國家現在的情況,也是我們一個重要的着眼點。我們無線TVB的新聞及資訊部都會隨着香港跟國家的發展,去做更多的有關內地的紀錄片,例如有關“十四五”規劃綱要,我們也會做一系列的節目。一來我們覺得國家的政策我們當然要配合,二來我們也要告訴香港人,他們的機遇在哪裏。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