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为何让人破防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为何让人破防

来源:时尚冬    阅读: 2.3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为何让人破防,袁隆平院士于2021年5月22日13时7分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为何让人破防。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为何让人破防1

11月15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骨灰安放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句袁隆平院士生前说过的话,被镌刻在墓碑上。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为何让人破防

11月15日,袁隆平院士骨灰在长沙安葬。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15日9时,人们在陵园追思厅举行了追思活动。袁隆平院士的遗像摆放在大厅正前方,袁隆平院士家人和生前同事、学生以及好友一起深情回顾了他的一生。大厅里播放着乐曲《我和我的祖国》,四面的电子墙上显示着多个二维码,在场的很多人拿出手机,通过“扫描点灯”的方式,寄托对这位为世界和中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的哀思。

随后,人们手拿鲜花,眼里噙着泪水缓缓前行,恭送袁隆平院士骨灰。从追思厅到墓地的路两边,“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国士无双,袁老千古”“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奉献祖国和人民”等一条条绿底白字的横幅,在阳光下随着微风飘展。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句袁隆平院士生前说过的话,被镌刻在墓碑上。墓碑后面的松柏苍劲挺拔,两边摆满了鲜花,袁隆平院士的遗像摆放在墓碑前方。

11时,骨灰安放仪式正式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为自己的老朋友主持安放仪式。袁隆平院士的三个儿子站在最前排,他们将手放在父亲的骨灰盒上静静默哀,在礼宾人员引导下将父亲的骨灰安放进墓穴。随后,袁隆平院士的家人一一上前为老人墓地添土,参加仪式的人向袁隆平院士墓碑行三鞠躬礼。

袁隆平院士于2021年5月22日13时7分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他始终牵挂、奉献一生的杂交水稻事业仍在继续。今年9月28日,在四川省米易县,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三优2号”实现亩产1085.99公斤。10月17日,在湖南省衡南县,由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以1603.9公斤再次刷新纪录。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为何让人破防2

11月15日,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仪式举行。

不少网友纷纷表达了哀思之情,表示“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

同日9点38分,将由湖南省农科院主办袁隆平院士追思礼,展开对老先生的深情怀念,及近期科研成果进展的分享。

据新华社报道,“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 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为何让人破防 第2张

这位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人与世长辞,但他牵挂的杂交水稻事业仍在捷讯频传。

据湖南日报报道,9月28日,四川省米易县,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三优2号” 实现了第三代杂交水稻作为中稻种植的超高产收成,平均亩产为1085.99公斤。

10月17日,湖南省衡南县,第三代杂交稻“三优1号”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36.1公斤,加上7月份此地测产的早稻平均亩产667.8公斤,得到了一个让人惊喜的新纪录——双季稻周年亩产1603.9公斤。

10月26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双季稻测产结果为1586.86公斤,也实现了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创造了当地双季稻亩产最高纪录。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为何让人破防3

追忆千里稻香,致敬不朽丰碑

今天(15日)上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长沙市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

这位一生研究水稻、根植于泥土的老人,长眠在他深爱的土地上。在悲伤和思念中,袁隆平院士家人和生前的同事、学生等前来送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罗锡文、邹学校、刘仲华、刘少军出席仪式。

同日9时38分,由湖南省农科院主办袁隆平院士追思礼,展开对老先生的深情怀念,及近期科研成果进展的分享。

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为何让人破防 第3张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 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 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

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0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